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佛教在印度創立二千五百多年以來,為了因應各個時代及不同環境的需求,經常主動或被動地從傳統走向現代。佛教至今能在世界廣為流傳、歷久彌新,實因佛教內涵中具有益於人類社會的價值與條件。故中華佛學研究所籌辦「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以「佛教傳統與現代社會」為主題的核心,自1990年迄2006年計舉辦五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從各個不同角度,做深入廣泛的探討。

1990-2006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表

編號 會議名稱 會議時間、地點 主題與子題 發表篇數 與會人數 全文
1

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1990/01/12-01/15
國立中央圖書館
主題: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
 
共計:42篇 約200位學者、參與者與會 1. 目次及活動專輯:pp.01-94.PDF
2. 論文提要:pp.95-138.PDF
3. 綜合研討會與新聞剪輯:pp.139-156.PDF
2 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1992/07/18-07/21
台北圓山大飯店

主題:傳統戒律與現代世界 共計:26篇 200多位學者、參與者與會 1. 會議資訊與論文提要:pp.01-80.PDF
2. 新聞剪輯:pp.81~.PDF
3. 會議資訊與論文提要:(外文):pp.01-86.PDF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

1994/07/23-07/25
國立中央圖書館

主題:佛教與中國文化 共計:45篇 近200位學者、參與者與會 (上輯) (中輯) (下輯)
3

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1997/07/19-07/21
國立國家圖書館

主題: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共計:46篇 近300位學者、參與者與會

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pdf

4 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2002/01/18-01/20
中央研究院
主題:佛教與二十一世紀 中文:16篇
英文:20篇共計:36篇
近300位學者、參與者與會 [華藝電子書- 部份 ]
5

第五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2006/03/04-03/06
法鼓山國際會議廳
主題:
觀音菩薩與現代社會
子題:
觀音信仰之形成與演變(歷史、文獻、思想、區域)
觀音修行法門與儀軌
觀音圖像藝術與文學研究
觀音信仰與人文、社會關懷
觀音菩薩與民間信仰

中文:10篇
英文:15篇
共計25篇

約300名學者、參與者與會 [中文論文集 法鼓文化 ]
[英文論文集 法鼓文化 ]

 

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活動照片[ 更多活動照片花絮 ]

 

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活動照片[ 更多活動照片花絮  ]

 


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活動照片


1994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活動照片

 

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活動照片

 


第五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