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本所 大事紀
日期 內容
111.1 中華佛學研究所官網改版上線,網站分門別類介紹佛研所的四大目標:數位典藏、學術研究、出版品及國際交流,並蒐羅歷年成果與相關資料。
111.1~ 為進一步實踐創辦人 聖嚴法師於所訓中揭櫫之「立足中華,放眼世界」,佛研所於今年正式啟動「漢傳佛典英譯專案」,期將漢傳佛教的思想精華,翻譯成英文作品,提供歐美人士閱讀,以利於漢傳佛教弘傳及國際學術研究使用。現階段專案之重心為禪佛教相關經典與禪師語錄。
111.1 本所張雅雯博士後研究員〈趙氏真孤──從〈明白菴記〉論繼起弘儲之禪學思想與傳承〉一文,刊登於《佛光學報》新8卷第1期,頁145-199。
111.2.1 所長果鏡法師升等為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教授。
111.3.1 漢傳佛教典籍叢刊《《大乘起信論直解》校注》新書付梓,本書為中華佛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蔡金昌老師校注。
111.3.4 本所助理研究員蔡金昌老師,應邀至「台中科技大學」演講「佛教安般禪修的解脫之道」。
111.3.6;3.13;3.20 所長果鏡法師應法鼓山美國洛杉磯道場邀請,於美西地區3/5、3/12、3/19的周六晚上 7點。舉辦「晚唐五代茶禪與公案」線上課程,除講述茶的相關知識,並介紹茶文化在華人社會的演變,以及在泡茶、品茶時,如何體現禪的精神。每次課程中,亦會介紹一則出自晚唐五代時期的禪宗公案。
111.3.28 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之《中華佛學學報》(JCBS) 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111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期刊長期傳播獎:哲學宗教研究學門期刊第四名。
111.5.1 日本佼成出版社《新亞洲佛教史》系列10翻譯新書出版:《佛教在漢字文化圈的流布:朝鮮半島、越南》
111.6 本所張雅雯博士後研究員〈以詩證禪──仁山寂震〈廣寒山詩〉揭顯之三峰宗風〉一文,刊登於《法鼓佛學學報》30期,頁55-90。
111.6.30-7.1 果鏡法師應邀參加「心靈環保跨領域對話」學術研討會,並擔任7/1(五)「心靈環保與人文學科」場次二評論人。本所張雅雯博士後研究員發表〈從心溝通──禪門心法與溝通談判技巧之對話〉一文。
111.8.1 所長果鏡法師受聘為法鼓文理學院副校長。
111.8.1 所長果鏡法師〈聖嚴法師的念佛禪法──參究念佛的演變〉一文,收入於《聖嚴研究》第15輯,頁75-135。
111.8 本所研究員陳英善老師〈菩薩修證「無生法忍」的關卡──以不動地(Acalā- bhūmi)本願力為主〉一文,收入於《2022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華嚴蓮社,頁63-84。
111.8.31-9.2 本所與聖嚴教育基金會、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法鼓文理學院,共同舉辦「漢傳佛教四百年」學術研習營,邀請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授課,透過多元的型態,與青年學子一起探究漢傳佛教的特色。研習營8/31(三)-9/2(五)採線上方式,9/3(六)採實體方式進行禪修體驗。本次研習營,計有來自台灣、荷蘭、日本、法國、大陸的學者及相關科系碩、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研究員、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等,近兩百人參加。
111.9.23 9/23(五)-24(六)舉辦第33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分別於政大、中山大學文學院展開,所長果鏡法師應邀擔任9/23第一場次之講評人。
111.9.24-25 本所研究員陳英善老師應邀參加由武漢市佛教學會主辦,於蓮溪寺武昌佛學院舉辦之「2022首屆華嚴學與佛教中國化學術研討會」,線上發表〈論太虛與常惺對華嚴宗之看法〉一文。
111.11.10 中華佛學研究所與法鼓文理學院簽訂特設講座捐贈契約書,擬延攬國內外學術成就卓著之學者來校講學、協助規劃整合型研究案等,期進一步提升學術水準與研究成果。(期間112.1.1起至114年底)
111.11.12-13 本所研究員陳英善老師於寧波七塔禪寺主辦的「第六屆天台佛教學術研討會」,線上發表〈宗鑑、志磐對「背宗破祖」(異說)之評斷〉一文。
111.11.21;111.12.21;112.1.4 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等主辦三場「2022法的療癒工作坊:佛教療癒研究與文本分析」,今年舉辦兩場,第三場於112年舉行,皆採實體(法鼓文理學院GC102教室)與線上方式進行。
第一場
講題:病體與神靈──清代薩滿巫覡治病
講者:劉世珣(國立故宮博物院 助理研究員)
第二場
講題:宗密修證儀中的魔事與禪病
講者:林欣儀(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助理教授)
第三場
講題:佛法的療癒實踐與應用
講者:梅靜軒(法鼓文理學院 副教授)
111.12.23-24 第八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由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等單位協辦。於12/23(五)-12/24(六)假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行,採實體與線上會議模式進行,主題為「近現代漢傳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9/23所長果鏡法師應邀擔任場次之主持人及與談人。
111.12.16-17 法鼓文理學院主辦「文本、敘事、經驗與修行:佛教禪修研究國際研討會」,所長果鏡法師應邀於12/17(六)擔任第九小組「禪宗教理與思想」之主持人;本所張雅雯博士後研究員,於同日場次四發表〈三峰派之懺與禪──論仁山寂震《大般若懺法》〉一文。
111.3.1-12.31 2022年漢傳佛教英文碩博士生獎助學金,在2021年11月發布訊息。至2022年3月1日截止申請,共有四位博士生提報申請。經過評選後,決定給予其中三位獎助。
111.1.1-12.31 年度數位專案:
1.名山古剎--中國佛寺志數位典藏專案(專案主持人:洪振洲;專案共同主持人:曾堯民)。
2. 中古佛教寫本資料庫編碼專案(專案主持人:洪振洲,專案共同主持人;安東平Christoph Anderl)。
3. 法的療癒資料庫研究與建置(專案主持人:梅靜軒;專案共同主持人:洪振洲)。
4. 唯識典籍數位資料庫建置專案(專案主持人:蔡伯郎;專案共同主持人:洪振洲)。
5.建構佛教知識網絡(專案主持人:洪振洲;共同主持人:惠敏法師)。

年度個人研究專案:
1. 元代禪宗之清規研究(專案主持人:梅靜軒)
2. 中華佛學研究所佛教高等人才培育成果之回顧與展望專案研究(專案主持人:越建東)。
3. 明清五家宗旨及綱宗研究(專案主持人:果幸法師)。
日期 內容
112.1 本所助理研究員張雅雯老師〈三峰派仁山寂震《仁山和尚寶華語錄》解析〉一文,刊登於《佛光學報》新9卷第1期,頁69-114。
112.3 中華佛學研究所榮譽研究員陳英善老師《天台與諸宗之對論》一書出版,共收錄十二篇論文,多篇曾發表於學術研討會,範圍橫貫中國南北朝至現代。臺北:法鼓文化。
112.3.10 「《法鼓山志》專案」經法鼓山宗綱會議決議通過,由中華佛學研所究執行。《法鼓山志》規劃以歷代傳統目錄結構為基礎,編纂法鼓山之歷史沿革、共識理念、全山形勝等,共計十卷十三章。3月10日召集都監法師與副都監級法師舉行第一次「法鼓山志目錄會議」,會議中決議成立「法鼓山志編輯小組」。7月7日於法鼓山第三大樓海會廳召開第一次「法鼓山志編輯會議」,由所長帶領編輯小組成員:果興法師、常智法師和常慧法師等人進行討論。
112.3.10 本所助理研究員蔡金昌老師受邀至台中科技大學【江松樺先生講座】演講,講題:「佛教『蒙山施食』的人文關懷」。
112.3.14-16 本所《中國佛寺史志》數位典藏專案主持人洪振洲教授,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參加「Tools of the Trade:he Way Forward」國際研討會,會中發表主題:Database of Biographical Data in Chinese Temple Gazetteers. 介紹佛寺志專案。
112.4.19 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等主辦「數位典藏組春季發表會」,《中國佛寺史志》數位典藏專案主持人洪振洲教授發表主題:法的療癒秘咒儀軌資料庫之介紹。
112.6 日本佼成出版社《新亞洲佛教史》系列第14冊翻譯新書出版:《近代國家與佛教》。
112.6.9-11 本所博士後研究員李聖俊老師,赴上海大學文學院參與「第九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會中發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視域下「華藏淨土」的教義考論與理論定位〉。
112.6.29-7.1 第九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29-7/1假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舉行,由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等單位協辦。
所長果鏡法師應邀擔任多場次之主持人與回應人。本所助理研究員蔡金昌老師於6/29【聖嚴法師的思想與實踐】場次,擔任主持人與回應人,並於6/30會中發表〈從解脫道到菩薩道的實踐──以聖嚴法師《三十七道品講記》詮釋為主〉;助理研究員張雅雯老師於6/29發表論文〈三峰派禪僧之多元著作與意涵〉。
112.9- 112.12 中華佛學研究所與法鼓文理學院特設講座計畫,於9月至12月共計舉辦八場「北海潮音──佛教研究的多音與交響 Blog」系列講會,採實體與線上(部分場次)方式進行。

第一場 09/08(五)14:00-16:00
講題:氣息、靈魂與正念(prāṇa, jīva and sati)──初期佛教與奧義書和耆那教之思想交駁
講者:黃柏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教授)

第二場 10/06(五)14:00-16:00
講題:說一切有部與瑜伽派的時間觀
講者:莊國彬(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教授)

第三場10/20(五)14:00-16:00
講題:世親在《破我論》基於無我的記憶因果論的論證
講者:艾恪(Kaspars Eihmanis博士)

第四場10/25(三)14:00-16:00
講題:因果業報──佛的對話與善巧方便
講者:關則富(元智大學通識教育部 教授)

第五場11/10(五)14:00-16:00
講題:異熟與轉變──有部、經部與瑜伽行派的對論
講者:蔡伯郎(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副教授)

第六場11/17(五)14:00-16:00
講題:龍樹與正理派
講者:李勝海(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 副教授)

第七場12/01(五)14:00-16:00
講題:清辨論證方式之檢視──以《般若燈論‧觀緣品》與《掌珍論》為線索
講者:林恕安(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助理教授)

第八場
12/22(五)14:00-16:00
講題:空性論證方法之爭──以月稱和清辨為中心
講者:釋見弘(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副教授)
112.10.21 本所助理研究員張雅雯老師與博士後研究員覺心法師,分別於臺灣宗教學會、法鼓文理學院主辦之「神聖之美──宗教藝術與體驗」學術研討會,發表〈禪意生活實驗場──漢傳禪法五感體驗之課程研究〉、〈遇神與通佛──從聖嚴思想論通靈現象〉。
112.11.03 【中華佛學研究所與法鼓文理學院特設講座計畫】特邀請訪問學人B. Jonathan S. Watts教授,就其研究專業──日本入世佛教舉辦專題演講。
時間:2023/11/03(五)14:00-16:00
地點:法鼓文理學院,GC103
講題:From Violent Modernism to the Buddha’s Pure Land: Socially Engaged Buddhism in Japan
112.11.18-19 本所博士後研究員李聖俊老師,參加11/18-19於浙江七塔禪寺召開之「第七屆天台佛教學術研討會」,並於會中發表〈慈照子元《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之思想及其商榷──以同居土、寂光土為討論〉。
112.11.24-25 本所助理研究員張雅雯老師於中央研究院、聖嚴教育基金會、臺灣大學主辦「法界安立──東亞文化交流視域下的佛教文化與政教關係」學術研討會,發表〈禪門心動能──三峰派多元文本考察〉。
112.11.27 第三屆「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為中華佛學研究所與學界共同攜手合作,提供有志研究漢傳佛學的青年學子學習、對話、獎助、發表等多重機會的平台。本所更設立子網站專區,蒐集「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最新與完整之相關資訊。網址:https://yscbf.chibs.edu.tw/index_tw.php
112.12.15 【中華佛學研究所與法鼓文理學院特設講座計畫】邀請哈佛大學南亞系暨比較文學系博士候選人曲洋老師演講。
講題:「無益之事」與「無譯之詩」陳寅恪、程曦與古泰米爾文學
日期:12/15(五)14:00-16:00
地點:法鼓文理學院,GC103
112.12.23 中華佛學研究所於12/23下午2點,於法鼓德貴學苑舉辦「第三屆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活動發布暨說明會」,由所長果鏡法師與中研院研究員廖肇亨教授等多位學界菁英,勉勵40餘位與會之博、碩士生,共同參與此三階段充滿幸福感的佛學論壇。
112.12 本所助理研究員張雅雯老師〈三峰派之懺與禪──論仁山寂震《大般若懺法》〉一文,刊登於《臺大佛學研究》46期,頁107-166。
112.12 本所博士後研究員覺心法師之〈遇神與通佛──從聖嚴思想論通靈現象〉一文,收錄於《中華佛學研究》第24期【特稿】。
112.12 為推動漢傳佛教學術研究與國際交流,加強漢傳佛學研究人才之養成,本所特制定「中華佛學研究所學術諮詢委員設置辦法」,延聘專家學者擔任委員,並分別於12/8及12/19公布於佛研所官網中、英文網頁。
112.1.1-12.31 年度數位專案:
1.名山古剎--中國佛寺志數位典藏專案(專案主持人:洪振洲;專案共同主持人:曾堯民)。
2. 中古佛教寫本資料庫編碼專案(專案主持人:洪振洲,專案共同主持人;安東平Christoph Anderl)。
3. 法的療癒資料庫研究與建置(專案主持人:梅靜軒;專案共同主持人:洪振洲)。
4. 唯識典籍數位資料庫建置專案(專案主持人:蔡伯郎;專案共同主持人:洪振洲)。
5.建構佛教知識網絡(專案主持人:洪振洲;共同主持人:惠敏法師)。

年度個人研究專案:
1. 元代禪宗之清規研究(專案主持人:梅靜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