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
林熅如
回憶起我們這一班的點點滴滴,倒像是在吃「鹼酸甜」,五味雜陳不一而足。因為來自各地的羅漢、菩薩,常常為了不輕易妥協自己往昔所建立的「正見」,而爭得臉紅脖子粗。但是真理愈辯愈明,彼此分享法益的時候,大家會心的開懷,又非筆墨所能形容。
德嚴法師,主修觀音法門,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具體展現在他的身、口、意上。初見面的人會覺得他很嚴肅,望而卻步,其實他真是菩薩化身。「勤能補拙」是他的治學之道。
彥暉法師,「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平時不善言辭,但是研討時的分析、答辯,令人不得不折服其思辯之細膩與深入。畢業後,服務於「慧嚴講堂」。
梁淑美,班上的智多星,文思相當敏捷,筆鋒更是犀利。有鑑於藏傳文獻資料罕見於中土,一頭栽進藏傳佛教而無怨無悔。
賴隆彥,藏文個中好手。於結業後,曾擔任本所一年級的藏文老師,頗受學生的肯定,近年來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
賴姿蓉,與賴隆彥同為菩薩眷屬,默默潛修,預見將是佛教學術殿堂「燦爛的一對」。現為《中華佛學學報》編輯,並為「東初出版社」撰稿。
洪金蓮,目前任職於佛研所,出版有《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本書是她的嘔心之作,希望藉著太虛大師改革中國佛教的艱辛歷程,喚醒教界的危機意識,並改善當前教界所存在的某些詭異現象。
杜正民,現任本所網路資料室主任,並教授英文。他的教學內容,完全以其所學作縱橫的串連,難怪有人說上杜老師的英文課,不只學習到佛學英文,還兼學方法學、目錄學、佛教史等等。其學養之豐富與教學的熱忱,由此可見。
林熅如,熱心參與學習,從挫折中成長,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書本外的智識,正是學佛的資糧,藉此資糧長養菩提心,恰好是學佛者應有的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