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序
•自序
•凡例
•引用經典略稱表
•總目錄
•總目錄提要
(壹)付法傳承
一、金口祖承
二、今師祖承
(貳)三種止觀
一、漸次
二、不定
三、圓頓
(一)聞圓法
(二)起圓信
(三)立圓〔修〕行
(四)入圓位
(五)圓自在莊嚴
(六)圓建立眾生
四、三止觀文
(壹)釋大意
(一)方言
(二)簡非
(三)顯是
1.約四諦顯是
(1)分別四種四諦
甲、生滅四諦
乙、無生滅四諦
丙、無量四諦
丁、無作四諦
(2)十種發菩提心相
甲、推理發菩提心
乙、觀佛相好發菩提心
丙、見佛神變發菩提心
丁、聞法發菩提心
戊、餘六種發菩提心
己、以三種止觀結之
2.約四弘顯是
(1)約生滅四弘明發心
(2)約無生四弘明發心
(3)約無量四弘明發心
(4)約無作四弘明發心
3.約六即顯是
(四)總結發大心
(一)常坐三昧(一行三昧)
1.方法
2.勸修
(二)常行三昧
1.方法
2.勸修
(三)半行半坐三昧
1.方法
2.勸修
(四)非行非坐三昧
1.約諸經
2.歷諸善
(1)分別四運
(2)歷眾善
甲、歷〔行〕檀善
(甲)觀六受行檀(壇)
(乙)觀六作行檀
乙、歷尸羅善
丙、歷忍善
丁、歷精進善
戊、歷諸禪善
己、歷智慧善
3.歷諸惡事
4.觀非善非惡
一、相待
二、絕待
三、會異
四、通三德
(一)次第止觀
1.巧度止
(1)體真止
(2)方便隨緣止
(3)息二邊分別止
2.觀相
(1)從假入空二諦觀
(2)從空入假平等觀
(3)中道第一義觀
(二)圓頓止觀
(一)次第止觀眼智
(二)不次第止觀眼智
(一)明說境意
1.隨情說
2.隨情智說
3.隨智說
(二)明境、智離合
1.明境離合
2.明智離合
一、攝一切理
二、攝一切惑
三、攝一切智
四、攝一切行
五、攝一切位
六、攝一切教
一、明大、小
二、明半、滿
三、明偏、圓
四、明漸、頓
五、明權、實
1.持戒清淨
(1)列戒名
(2)明持戒
(3)明犯戒相
(4)明懺淨
甲、順流十心
乙、逆流十心
(甲)懺愛罪
(乙)懺見罪
2.衣食具足
(1)明衣
(2)明食
3.閑居靜處
4.息諸緣務
5.得善知識
(一)次第、不次第
(二)雜、不雜
(三)具、不具
(四)作意〔修〕、不作意〔不修〕
(五)成、不成
(六)益、不益
(七)難發、不難發
(八)久、不久
(九)更、不更
(十)三障、四魔
1.三障
2.四魔
〔以下屬「1.端坐觀陰入界境」,為免分層太瑣細,故略之。〕
(1)思議境
(2)不可思議境
(1)教他安心
甲、聖師
乙、凡師
(2)自行安心
(1)略釋
甲、豎攝因果
乙、橫攝因果
(2)廣釋
甲、引《佛藏》示其〔生、滅〕相
乙、引《涅槃》釋其義
丙、無生門破法遍
(甲)無生門豎破法遍
A.從假入空破法遍
(A)從見假入空
a.明見假
(a)從解得名
Ⅰ.約外道法生見
(Ⅰ)單四見
(Ⅱ)複四見
(Ⅲ)具足四見
(Ⅳ)絕言見(無言見)
Ⅱ.約佛法生見
(b)當體受稱
b.明破假觀(明空觀)
(a)破假觀
Ⅰ.橫破
(Ⅰ)破單四見
i.略
ii.廣
(i)破有見
子、破三假
(子)以四句破因成假
(丑)以四句破相續假
(寅)以四句破相待假
丑、〔依前〕例破一切見惑
(ii)破無見
子、總破
丑、別破
(iii)破亦有亦無見
(iv)破非有非無見
(v)破無言說見(惑)假
(Ⅱ)破複、具足四見
(Ⅲ)破絕(無)言見
Ⅱ.豎破
(Ⅰ)豎破生
(Ⅱ)豎破無生
(Ⅲ)豎破亦生亦不生(亦有亦無見)、
非生非不生(非有非無見)
i.破亦生亦不生
ii.破非生非不生
(Ⅳ)豎破絕言
(b)料簡得失(明得失)
(c)明破見位
a.明思〔惑〕假
b.明體觀
(a)破欲界九品
Ⅰ.破貪欲九品
(Ⅰ)觀初品
i.觀因成假
ii.觀相續假
iii.觀相待假
(Ⅱ)觀後八品
Ⅱ.破瞋、痴、慢九品
(b)破色界九品
Ⅰ.初禪
Ⅱ.二禪
Ⅲ.三禪
Ⅳ.四禪
Ⅴ.無想天
Ⅵ.五那含天
(c)破無色界九品
Ⅰ.空處
Ⅱ.識處
Ⅲ.無所有處
Ⅳ.非有想非無想處
c.明破思假入空位
(a)三藏家破思位
(b)通家體思三乘共位 (通家破思位)
(c)別名名通家共位
(d)借別〔教〕名名通〔教〕家菩薩位
(e)就別教明破思假位
(f)就圓教破思假位
(g)料簡超果義
(C)四門料簡
a.三藏四門
(a)三藏有門
(b)三藏空門
(c)三藏亦空亦有門
(d)三藏非空非有門 (非有非無門)
(e)四門初果
(f)門異理同
b.通教四門
(a)有門破假觀
(b)空門破假觀
(c)亦空亦有門破假觀
(d)非有非無門破假觀
c.別教四門
(a)有門
(b)空門
(c)亦空亦有門
(d)非有非無門
d.圓教四門
(a)有門
(b)空門
(c)亦空亦有門
(d)非有非無門
(e)一門即是三門
B.從空入假破法遍
(A)明入假意
(B)明入假因緣
a.慈悲心重
b.憶本誓願
c.智慧猛利
d.善巧方便
e.大精進力
(C)明入假觀
a.知病
(a)知見〔惑〕病
Ⅰ.知見〔惑〕根本
Ⅱ.知見〔惑〕起因緣
Ⅲ.知起見久、近
Ⅳ.知見惑重數
(b)知思〔惑〕病
Ⅰ.知思〔惑〕病本
Ⅱ.知思〔惑〕起因緣
Ⅲ.知思〔惑〕起久近
Ⅳ.知思〔惑〕病重數
b.入假識藥
(a)知世間法藥
(b)知出世間法藥
(c)知出世間上上法藥
c.應病授藥
(a)授世間法藥
(b)授出世法藥
Ⅰ.觀下根人授藥
Ⅱ.觀中根人授藥
Ⅲ.觀上根人授藥
Ⅳ.觀上上根授藥
(D)明入假位
a.歷教判位
(a)三藏位
Ⅰ.二乘
Ⅱ.三藏菩薩
(Ⅰ)下根
(Ⅱ)中根
(Ⅲ)上根
(b)通教位
Ⅰ.下根
Ⅱ.中根
Ⅲ.上根
(c)別教位
Ⅰ.下根
Ⅱ.中根
Ⅲ.上根
(d)圓教位
Ⅰ.下根
Ⅱ.中根
Ⅲ.上根
b.明入假利益
c.結破法遍
C.明中道正觀破法遍(入中道第一義諦破法遍)
(A)修中觀意
a.三藏
b.通教
c.別教
d.圓教
(B)修中觀因緣
a.無緣慈悲
b.滿本弘誓願
c.求佛智慧
d.學大方便
e.大精進(修牢強精進)
(C)正修中觀
a.觀無明
b.約法性破無明(觀法性)
c.約真、緣破無明(觀真、緣)
(D)修中觀位(明位利益)
(乙)約餘門明破法遍 (歷諸法門橫破法遍)
(丙)橫豎一心明止觀(橫豎不二非橫非豎破法遍)
A.總明一心
B.歷餘一心三觀
〔以下有「2.歷緣對境觀陰入界境」〕
1•明相
2•明因緣
3•治法異
4•修止觀
(1)四大不順
(2)飲食不節
(3)坐禪不節
(4)鬼病
(5)魔病
(6)業病
(1)止
(2)氣
(3)息
(4)假想
(5)觀心
(6)方術
1•相發因緣
2•明業相發
(1)報果相現
(2)習因相現
3•料簡
4•修止觀
1•分別同異
2•明魔發相
(1)(忄*追)惕鬼
(2)時媚鬼
(3)魔羅鬼
3•明妨亂
(1)令人病
(2)失觀心
(3)得邪法
4•明治法
5•修止觀
1•明〔分析〕開〔綜〕合
2•發禪因緣
3•明諸禪發相
(1)根本四禪
(2)特勝〔禪〕發〔相〕
(3)通、明禪發相
(4)不淨禪發
(5)八背捨發
(6)大不淨觀發
(7)明慈心發
(8)明因緣發
(9)明念佛發〔禪〕
(10)明神通發
4•明修止觀
1•明諸見人法
(1)邪人不同
甲、佛法外〔之〕外道
乙、附佛法外道
丙、學佛法成外道
(2)邪人執法不同
甲、得一切智法
乙、得神通法
丙、得韋陀法
2•明諸〔邪〕見發
(1)明〔邪〕見發
(2)明發法不同
3•明過失
(1)正明過失
(2)明並決
4•修止觀
(1)聲聞
(2)緣覺
(九)觀二乘境(缺)
(十)觀菩薩境(缺)
〈捌〉、果報(缺)
〈玖〉、起教(缺)
〈什〉、旨歸(缺)
•《摩訶止觀》引用佛典及外典次數統計表
•索引
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文化學院附設中華學術院的佛學研究所,自一九六八年起,發行《華岡佛學學報》,至一九七三年,先後出版了三期學報。一九七八年十月,本人應聘為該所所長;一九八○年十月,發行第四期《華岡佛學學報》。至一九八五年十月,發行到第八期之後,即因學院已昇格為中國文化大學,政策改變,著令該所停止招生。於是,我假台北市郊新北投的中華佛教文化館,自創中華佛學研究所;一九八七年三月,以年刊方式,發行《中華佛學學報》,迄一九九四年秋,已出版至第七期。這兩種學報,在現代中國的佛學研究史上,對於學術的貢獻和它所代表的地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應該是最有份量的期刊了。
本所自一九八一年秋季開始,招收研究生,同時聘請專職的研究人員。一九八六年三月,便委託原東初出版社出版了研究生的第一冊研究論集──惠敏法師的《中觀與瑜珈》;一九八七年三月,出版了研究生的第一冊畢業論文──果祥法師的《紫柏大師研究》;一九八九年五月,出版了研究生的第一冊佳作選《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接著於一九九○年,出版了研究員的研究論著,曹仕邦博士的《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及冉雲華教授的《中國佛教文化研究論集》。到目前為止,本所已出版的佛教學術論著,除了東初老人及我寫的不算之外,已達二十多種。
本所是教育機構,更是學術的研究機構;本所的教師群也都是研究人員,他們除了擔任授課工作,每年均有研究的撰著成果。本所的研究生中,每年也有幾篇具有相當水準的畢業論文,自從一九八九年以來,本所獎助國內各大學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的佛學論文,每年總有數篇很有內容的作品。同時,本所也接受了若干部大陸學者們的著作,給與補助。這四種的佛學著作,在內容的性質上,包括了佛教史、佛教文獻、佛教藝術、佛教語文、佛學思想等各方面的論著。
由於教育、研究以及獎助的結果,便獲得了數量可觀的著作成品,那就必須提供出版的服務。經過多方多次的討論,決定將這些論著,陸續精選出版,總名為「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Series
of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簡稱SCIBS)。凡本所研究人員的專題研究、研究生的碩士畢業論文、本所舉辦的博碩士徵文、大陸學者的徵文、特約邀稿,及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等,透過中華佛學研究所編審委員會嚴格的審查通過,交由法鼓文化事業(原東初出版社)以此論叢名義出版發行。本所希望經由嚴格的審核程序,從各種來源中得到好書、出版好書,俾為佛教學術界提供好書。
出版「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的目的,除了出版好的學術作品,更是鼓勵佛教研究風氣,希望由作者、讀者中能培養更多有志於佛教學術研究的人才。此外,更期望藉由本所與法鼓文化事業合作出版的學術論著,與國際各佛學研究機構的出版品相互交流,進而提高國內佛教研究的國際學術地位。
一九九四年七月三十日
釋聖嚴序於台北北投中華佛學研究所
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雖只有〈緣起〉與〈開章〉兩部分,實則敷演開來頭緒萬端,如要讀通全書,實在是一件難事。今看了李志夫教授所著的《摩訶止觀之研究》以後,再讀《摩訶止觀》竟可一目了然,只要一觀本書之〈凡例〉所述,即可明白本書的精華所在。
第一部份〈緣起〉為本書的緒論,其重點有二:
一、說明天台宗的承傳,如溯及印度共有24祖;若就中國言,共有14祖。
二、說明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三種止觀中,以圓頓止觀為究竟。所謂「圓頓止觀」即是「摩訶止觀」,依圓法、圓信、圓修、圓住、圓自在、圓建眾生之次第以建立他的一代圓教之旨。
第二部份所謂〈開章〉即是全書的本文,計分十章。其中最後三章智者大師未及講述,所以實際只有以下七章:
一、釋大意:說明修止觀的條件,發大心、修大行,依次才能感大果、列大綱、不為經典句義所縛,歸於涅槃空寂之大處。
二、釋三止觀之大用:止通解脫、觀通般若、非止非觀通法身。
三、釋止觀體相:以次第止觀及圓頓兩種止觀為相;以觀情、觀智為體為思議與不思議境。
四、止觀統攝一切法:以理、惑、智、行、住、教之範疇。從宇宙人生到修行、證果。所以止觀能攝一切法;一切教不離一切法,因此,止觀亦攝一切教。
五、明偏圓:以小、半、漸、權為偏;以大、滿、頓、實為圓。為智者大師判教的分際。
六、明方便:為修行止觀對內心調整,對外境之選擇,講求修止觀之次第。
七、正修止觀:才是〈本文〉的主體,那就是「觀十境」,即觀陰入界、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邪見、增上慢、二乘境、觀菩薩等十境。這十境的後三境,智者大師亦未及講完畢。雖然只有七境,可是已佔了全書五分之三的篇幅。將禪修者在禪定的各種境相均有詳細地說明,對禪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繼之指出:之所以產生這七境的原因;并說明對治的方法。其中觀陰、入、界境又佔了此七境篇幅的一半。可以說,觀陰、入、界境又是〈本文〉之主體,重點之重點。
根據智者大師以上之十境,在禪定中並非必然具有次第關係;也可能智、境互發。在〈諸境互發〉中,智者大師是先列〈諸境互發〉,後才列〈十境〉,在陳述的次序上或許有了顛倒,這只是我一己之見而已。
環觀智者大師之著述約以「禪修」、「判教」為核心。其《四教義》、《法華玄義》以教理、法數作為判教之內容;《摩訶止觀》匯集了他的《小止觀》……等禪觀小品,并將教理、法數作止觀禪修之判教。
在觀陰、入、界境裡,先勸禪者發心、安心、繼破一切法;次觀禪定次第境、位、到無法愛等十項。其中〈明破法遍〉,依辯證法立單、複、具足、絕言四見。將這四見導入苦、集、滅、道四諦;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四諦;真、俗、亦真亦俗、非真非俗四諦;假、空、中、即假即空即中四諦。這四個四諦簡化為「四門料簡」即:有門、空門、亦空亦有、非亦有非亦空門。
有門為藏教,空門為通教,亦有亦空為別教,非亦空非亦有為圓教。藏教指小乘,通教指般若乃至方廣大乘,別教指華嚴宗,圓教指天台宗。即使四教各有四門。亦有層次之分別。
智者此一判教,招惹了以後華嚴宗法藏、澄觀相續的批評,乃至互爭圓頓地位。
平情而論,智者大師的判教也是引經據典而來,他在《法華玄義》中引用之內典有79種;在他《摩訶止觀》中更引用了109種內典。尤其天台宗之《法華經》主三乘歸於一乘,智者大師即拿來作判教的依據,依此更立師弟不師弟,遠近不遠近,根性融不融作自己判教的標準。
此外,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的「觀病患境」與「觀業相境」也引用了中國傳統道家若干文獻。自佛教傳入中國,儒釋道三家在文獻上往往相互比對假借。使佛教中國化,中國佛教化,佛教為中國的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
民國七十四年在中華佛學研究所一次老師的聚會中,我曾提議:希望有學者能把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作一專書研究。十五年後的今天,李教授已有了具體的回應。我更希望有更多的學者將中國佛學典籍有系統地分別整理出來,對中國佛學研究,尤其對年輕佛學之研究者具有重大的貢獻。
李教授之《摩訶止觀之研究》即將付梓,我先睹為快,特就所見爰以為序。
2001年元月30日於農禪寺
近二十年來,我在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碩士班講授「天台」與「唯識」三大部;也同時指導研究生作研究工作。
天台三大部之一的《法華玄義研究》已於一九九七年出版;《摩訶止觀之研究》今已脫稿行將付梓;至於《法華文句研究》我已感歲月驚逝,特商請年輕的天台學者陳英善博士接手,將指導本所研究生去完成。
唯識三大部《成唯識論研究》將於年底完成後付梓;《攝大乘論研究》研究計畫已在進行中;至於《瑜伽師地論研究》因部頭浩繁、茲事體大,恐非及身所能成願,唯初步整理工作,在授課中,研究生們已近完成,有賴我所指導之唯識學博士生們去完成,他們均已獲博士學位在大學執教,有足夠能力承擔此一工作。
如上所說,實則,六大部我將只能完成四大部,這四大部均有不同組合之研究生協助我,均在國科會及慧嶽、全度兩法師之補助下進行的。
《法華玄義研究》出版時,附有授課研究生之名單,因為他們在作初步電腦打字及查閱資料上是曾付出過心力的;今《摩訶止觀之研究》撰成,受課研究生雖也曾付出同樣心力,但因時間已久,名單亡佚,恕未一一稱名,特申歉意。
《摩訶止觀之研究》研究助理林志欽博士,也是我《法華玄義研究》助理之一,其以《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甫獲博士學位,即受真理大學人文學院陳志榮院長之賞識,受聘為教席。其論文洋洋灑灑都八十萬言,為研究天台學最完備之重要文獻。其治學專精可見一斑,助理本研究更是相得益彰。
民國七十四年創辦人聖嚴法師曾提示:「中華佛學研究所應邀請學者共同對智者的《摩訶止觀》的修行次第作一深入地研究」。那時,自覺無此能力;十五年後的今天,我與林博士師生二人之所以有此發微,實在也是法師當年所加被之願力的實現。
文大博士生林素瑜同學在為本研究編輯、排版、校訂的過程中,曾多次反覆修正,任勞任怨;文大碩士生大睿法師,分擔研究助理部份工作,主動、積極在此一併致謝。
最要感謝的是楊惠南教授、惠敏法師及陳英善博士對本研究之悉心審核、指正,大部份已遵照訂正;唯本人一向著重比較研究,因為在比較中,對自己、對讀者都會提供更多反省的空間。本研究亦不例外,在「引言」、「釋義」乃至「按語」中,滲有外學有關思想,以收「觸類旁通」之效;但亦可能有「強行附會之譏」。
然而,天下唯此事、唯此理,中外思想家亦不外乎論此事,此理。所謂「此心同、此理同」之謂也。只是動機、目的、角度、語言……不同而已。究竟天下事無畢同、畢異。能思及此,「觸類旁通」或可近之;「強行附會之譏」庶幾可釋。
我之所以要作這幾大部「研究」主在以「工具性」、「指引性」提供學者們方便作更深入、廣泛之研究,以節省他們的時間、精力;所以對智者之思想只是「述而不作」,不做任何評論,讓讀者自己去深思明辨;僅在其「別」、「誤」、「難字、辭」中加入必要之「插字」、「插句」,以幫助讀者閱讀。餘請參見「凡例」部份。
最後,敬向補助本「研究」之國家科學委員會及以上兩位大法師致上最高的敬意;並承國科會同意洽請法鼓文化出版;也向法鼓文化總編輯果毅法師深致謝忱;也更謝謝本所創辦人聖公法師在百忙中賜序。
李志夫自序於中華佛學研究所
2000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