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夫
台灣大道場、大寺院全面辦理佛學研究獎助的實不多見,而「正覺堂」是一所財團法人的修行道場,相續辦理此項獎助,以一介佛教徒及佛學研究者的立場,確實是由衷地起敬。
謬承廖董事長之命,擔任了兩屆之複審任務,也有幾點感想,對於主辦單位及申請獎助之年輕佛學研究的朋友或許有一點貢獻:
一、就獎助之政策來說:與評審方式是有嚴密關係的,譬知說,加是普遍鼓勵研究佛學,評審方式就不能太嚴格,分數就不能評得大低;如是獎勵精英,評審方式就得嚴格一些,獎學金就得提高,獎助的對象也得減少。
前者,可以說是接引工作,可能因此而受到鼓勵,而產生願行,走向佛學之研究工作;後者,主在培植正想深入研究之青年學者。
這兩者,都是崇高的善行,如何作一選擇,有待主、客條件及客觀環境而定。
二、就申請獎助學金的同學來說:既然是佛學論文,當然是以佛學為主,佛學包括三藏教之內容;其次是佛教文學、藝術、育樂……等。
但其中只附帶提到佛學有關論點、內容,那就不是佛學專題論文了。論文要把握論題的主軸;同樣的,申請獎助學金亦得針對獎助學金之性質提出申請。
其次,我也建議:還是較長篇之論文,文前得加提要,與目次,使其他閱讀你論文的人容易進入論文的核心。
這次複審計十九件諭文:博士兩篇,是佛學;碩士五篇,一為佛學,一篇文學,三篇偏向修持;佛研所十篇,雖已遍及各經論,但都重在修持;佛學院兩篇,一為佛學,一為修持。
可喜的是,不但佛研所之論文都偏向修持方面之研究,連大學碩土論文化也重修持,仍可掃除一般人以為:研究佛學的人不修持;修持的人,不研究佛學之窠臼想法。
其次是,佛學院同學兩篇的論文水準幾乎已超出佛學院一般學生之程度。兩篇博士班同學之論文也很紮實。兩種碩士論文水準,除極少一、二篇外其他均在中上以上。不過,我是按照「精英式」評分的,如主辦單位要作普遍式地獎勵,分數自可相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