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號:59 

題  名:《彌陀疏鈔》與《彌陀要解》之比較研究  

作  者:郭麗娟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1998.11 

頁  次:281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1998.11 

指導教授:惠敏法師 

關 鍵 詞(中):《疏鈔》、《要解》、自性、一心、一心不亂、執持名號、信願持名 

關 鍵 字(英): ”Annotation”, ”Explication” ,self-nature, mind-nature, one-minded, one-minded and undisturbed, to uphold and recollect the name (of the   Buddha), to recollect the name (of the Buddha) with faith and vow.

提  要:本文掌握明朝袾宏《疏鈔》及智旭《要解》注疏《彌陀經》的要義,分別予於第三章「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真義;第四章修行要旨:信願行;第五章「執持名號」的方法與觀點;第六章「一心不亂」之解釋與和會。比較結果點出《疏鈔》集中在「一心不亂」的解釋,《要解》則在「信願持名」。 袾宏《疏鈔》中有諸宗融合的意味,以「一心不亂」表現出理事雙修,智旭《要解》中修證的意味較強,以「信願持名」表現出他力。 

提要(英):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Zhu-hong’s Annotation and Zhi-xu’s Explication on the Smaller Sukhavatiryuha Sutra. Both these books were written in Mi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of the thesis signifies the true implication of Amitabha Pure Land, that is “Amitabha is the only nature, the pure land is the only mind.” Chapter Fou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cultivation, that is the cultivation of faith, vow and practice. Chapter Five explains views and ways of recollecting the name of Buddha. Chapter Six explains the state of “one-minded and undisturbed” and it’s similarity with some terms used by other Pure Land masters. The result of this comparative study shows that the Annotation concentrates on explaining the phrase “one-minded and undisturbed”. While the Explication emphasizes on “ recollecting the name of Buddha with faith and vow “.The Annotation of Zhu-hong presents the merging among sects, and it’s notion of “ one-minded and undisturbed” signifies both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nd principle. Explication of Zhi-xu on the other hand, has a stronger emphasis on cultivation and attainment. It’s “recollecting the name oh Buddha with faith and vow” implies reliance on other’ effor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於《佛說阿彌陀佛經》    
  一、傳譯  
  二、內容
  
三、歷代注疏本  
  
四、歷代注疏本的注疏角度    
 
第二節  《疏鈔》與《要解》的近代研究成果剖析  
 
第三節  研究動機、範圍與方法   
 
第四節  論文架構     

第二章  袾宏與智旭     
 第一節  袾宏的生平 
 第二節  智旭的生平 
 
第三節  智旭歸向佛道的啟蒙師──袾宏   
 
第四節  在宗派的定位 
 
第五節  淨土祖師     
 
第六節  關於《疏鈔》與《要解》   
    
 一、版本及流通本 
    
 二、撰作理由 
    
 三、引用資料    
    
 四、組織架構

第三章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真義   
 第一節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展開   
 第二節     
《疏鈔》之「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定義   

   (一)何謂「自性」?    
      
1「自性」即「佛性」 

      
2「自心」、「自本心」即「佛」、「禪」
 
  (二)何謂「一念」?   
        
1「能念」與「所念」   
        
2「念空真念」與「無念」   

 
  (三)「自性」「一念」結歸「一心」  
   
(四)「自性」「一念」與「念佛即是念心」「心佛眾生一體」的關係 
   
(五) 「自性」「一念」與
一經宗旨的關係
 
  二、以「自性」詮釋《彌陀經》的用例  
 第三節     
《要解》之「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一、「心性」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關係  

    
、《要解》
    (一)「信願」與「心性」的關係   

    (二)「
信願往生  
    (三)「四種淨土」  

   
小結    

第四章 修行宗要:信願行
 
第一節      曇鸞《往生論註》之信願    
 
第二節  善導《四帖疏》三心與信願行   
 
第三節 《疏鈔》之信願行
  
一、「揀別根器」    
  
二、其他
 第四節 《要解》之信願持名  
  一、「修行宗要」「三者缺一不可」
  二、其他   
 小結 

第五章 執持名號的方法與觀點  
 第一節  執持名號的方法:事持與理持 
  一、漢譯經典及注疏本中之執持名號的方法 
  二、 "namAdheya
……manasikriSyati"與執持名號 
  三、事持與理持的內容 
 第二節  執持名號」的觀點 
  一、《疏鈔》
   
一)不能「執持」有「四障」 

   二)「持名為正行」    
   (三)四類廣義的「事持」和「理持」  
  二、《要解》
      一)「執持名號為正行」 
       1名號不可思議  
       2不涉觀想、參究念佛  
    小結 

第六章            一心不亂之解釋與和會
 第一節      一心不亂之解釋:事一心與理一心  
  一、《疏鈔》以前事一心與理一心解釋之文獻   
  二、《疏鈔》之事一心與理一心 
  三、《要解》之事一心與理一心 
 第二節  「一心不亂」之和會
  一、《疏鈔》
     (一)「一心不亂」
       1「一心不亂正謂無念」
       2「一心不亂即是實相即是真如」  
      
 3「一心不亂即法性」   
       4「一心不亂」作三輩九品往生因 
     
(二)「理一心」  
       1六種「理一心」   
       2「理一心」之「一心」 
         1)甲類「一心」  
         (2)乙類「一心」
  二、《要解》事理一心與持名深淺之關係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要解》斠斟   

附錄:《塔銘》斠斟    

附錄:《疏鈔》與《要解》科文表  

附錄:《疏鈔》「稱理」之「自性」   

附錄:《疏鈔》所引《無量壽經》「三輩」、《觀經》「九品」之比對  

附錄:事持和理持、事一心和理一心比對表  

附錄:袾宏記事表  

附錄:智旭記事表    

 


 

序  號:60 

題  名:律制、清規及其現代意義之探究  

作  者:釋能融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1999.04 

頁  次:366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1999.04 

指導教授:惠敏法師

關 鍵 詞(中):僧團制度、律藏、律典、律疏、叢林清規、現代僧團、戒律精神、六和敬 

關 鍵 詞(英):Monastic Discipline, Collection of Vinayas & Commentaries, Vinayas, Chinese commentaries on Vinayas, Chinese Monastic Regulations, Present Sangha Order, the aspirations of Vinaya, Six Harmonious Principles

提 要(中):本文透過五大主題:「僧團組織」、「僧事處理制度」、「教育制度」、「經濟  制度」、「僧團與社會的互動」,探討律藏僧團制度、叢林清規,及它們在現代 僧團的意義。全文以戒律的精神及六和敬之原則貫穿,希望發掘此二制度在現時 空的意義與運作的可能性,提供現代僧團參考,以建立更如法、更清淨、更和合 的規章與制度。

提 要(英):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Buddhist Monastic Discipline according to the Vinaya, the Chinese Buddhist Monastic Regulat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oth regulations in the Present Sangha Order. Five major topics are considered; the Sangha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the sangha Jurisprudence System; the Sangha Education System; the Sangha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angha with the society. Holding the aspirations of the Vinaya and the Six Harmonious Priciples as its guidem, the analysis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and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two systems in this modern time and space. It is hope that this thesis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the Present Sangha Order, and encourage the formation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at are more discipline, peaceful and harmony.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文獻的選擇
   (2)主題的抉擇
  第三節 近代研究成果
   (1)律藏僧團制度之研究
   (2)叢林清規之研究
  第四節 全文架構 
  第五節 各章節內容簡介 
  第六節 略號說明
 

第二章 律藏之僧團制度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僧團組織與運作
   (1)僧團的開始 
   (2)攝僧目的與制戒精神 
   (3)佛陀在僧團的角色   
   (4)僧團的職事  
   (5)男女眾僧團的互動 
  第三節 僧事處理制度   
   (1)共住原則與羯磨制度  
   (2)僧團戒律與諍事處理
  第四節 教育制度  
   (1)初學者的修學   
   (2)進階修學 
  第五節 經濟制度
   (1)私人物與僧物  
   (2)捉拿金銀的問題   
   (3)舍利的供養 
  第六節 僧團與世俗的關係  
   (1)僧眾與信眾的互動  
   (2)宗教師的職責  
   (3)世俗文化對僧團的影響--以僧眾葬禮為例   
   (4)寺院與奴僕的關係

  第七節 章節討論  

第三章 叢林清規制度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清規之緣起 
   (1)清規的開始  
   (2)百丈《古清規》之考察  
   (3)歷代清規  
  第三節 叢林寺院之組織與運作  
   (1)職事架構   
   (2)職事的互動   
   (3)請辭職事  
   (4)住持的責任與義  
   (5)男女僧團的互動 
  第四節 僧事處理制度 
   (1)《古清規》 
   (2)《襌苑清規》  
   (3)《敕修百丈清規》 
   (4)《百丈清規證義記》 
  第五節 教育制度  
   (1)(童)行者、沙彌的修學  
   (2)進階修學
  第六節 經濟制度   
   (1)背景導論  
   (2)寺院經濟   
   (3)個人經濟 
  第七節 叢林寺院與世俗的關係
   (1)叢林與皇室及官方的關係   
   (2)叢林與世俗的往來 
  第八節 章節總結
 

第四章 律藏之僧團制度與叢林清規在現代僧團的意義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僧團組織與運作  
   (1)組織架構  
   (2)僧團領導人 
   (3)男女僧團的互動 
  第三節 僧事處理制度  
   (1)各時代所依之律制  
   (2)菩薩戒對中國佛教僧團的影響  
   (3)僧事處理與懲罰方式  
  第四節 教育制度  
   (1)初學者的修學 
   (2)進階修學
  第五節 經濟制度 
   (1)私人物  
   (2)寺院經濟 
  第六節 僧團與社會的互動  
   (1)律藏僧團與叢林對外互動的狀況  
   (2)現代僧團與社會的關係 
  第七節 章節總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一、佛教經律原典  
  二、近代研究  
  三、工具書
附錄 

附錄(一):早期佛典簡介 
  (1)律部 
  (2)經部   
  (3)小部-雜藏 

附錄(二):律典、律疏、清規之內容架構  
  (1)律典  
  (2)律疏  
  (3)叢林清規  
  (4)小結  附錄

附錄(三):結解大界法   
  (1)結解大界   
  (2)結解戒場   
  (3)叢林之大界 

附錄(四):清代叢林內部組織    

 

 


 

序  號:61

學  年  度087

學  期2

校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系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M

論文名稱(中):阿含經典之喪親輔導個案初探

論文名稱(英)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ases of Bereavement Counseling in  Agama      

語  文  別:中文

學  號R85006

研究生姓(中):陳

研究生名(中):紹韻

研究生姓(英)Chen

研究生名(英)Shao Yun

指導教授(中):惠敏法師

指導教授(英)Bhikkhu Hui Min

關  鍵  字(中):阿含經典、死亡、悲傷、喪親、喪親輔導

關  鍵  字(英)AgamaDeathGriefBereavementBereavement Counseling

提     要(中):本文為初探性之應用佛學研究,以阿含經典為範疇,喪親輔導個案為主軸,分別為「梵志喪子心狂惑,佛言終不入其懷」、「連喪六子婆四吒,見佛聞法除憂悲」、「文荼憂愁夫人歿,尊者言不可得事」和「祖母年老病終歿,王乃知佛言實善」。並除了運用文獻分析、整理、詮釋等方法,亦顧及當代喪親輔導研究成果,並與之進行對話,以從中探究阿含經典喪親 輔導的內涵與特色。

提  要(英)This thesis is a preliminary applied Buddhist research in Agama. And the subject is of bereavement counseling cases, they are “A household was mad and grief because his only son had passed        away, but he still can’t understand the Dhamma had been said by  the Buddha”“VasiTThIs six sons had died successively, but she wasnt crazy and suffering anymore after meeting the Buddha” “MuNDa was sad and pain because of his wife’s death, and the venerable Narada said there are five states not to be got to by recluse or godly man to him” and “When the grandmother had passed away, King Pasenadi realized what the Buddha said about living and death is really true”.  
Not only analyzing, arranging, and annotating the texts, but als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on bereavement, and having a conversation with it. Then,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reavement counseling in Agama.

頁  數             161

提要開放使用     Y

 

目次    全文

1.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研究範疇與步驟                 
  1.3. 
相關文獻之回顧                  
  1.4. 
名詞釋義與界定                  
  1.5. 
指導老師指導過程                   
  1.6. 
全文架構                   

2.當代喪親輔導概況       
  2.1.
分類系統               
   2.1.1. Raphsel
分為六派             
   2.1.2. Cleiren
分為五派            
   2.1.3. Walter
分為二派            
  2.2.
喪親理論               
   2.2.1. Freud
主張與逝者切斷連結               
   2.2.2. Lindemann
將悲傷視為疾病            
   2.2.3. Bowlby
提出依附理論            
   2.2.4. Parkes
視為心理社交轉移                
   2.2.5. Walter
從社會學角度出發            
  2.3.
喪親模式               
   2.3.1. 階段模式           
   2.3.2.
任務模式             
   2.3.3.
雙軌擺盪模式             
   2.3.4.
自我機能模式           
   2.3.5.
病態模式:複雜的悲傷               
  2.4.Worden
的學說                 
   2.4.1.
悲傷反應           
   2.4.2.
悲傷要素            
   2.4.3.
哀悼任務           
   2.4.4.
悲傷輔導           
   2.4.5.
悲傷治療          
   2.4.6.
輔導技巧               

3.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的分析     
  3.1.
梵志喪子心狂惑,佛言終不入其懷             
   3.1.1.
喪親事件              
   3.1.2.
喪親悲傷               
   3.1.3.
輔導過程             
   3.1.4 
輔導成效               
   3.1.5.
小結               
  3.2.
連喪六子婆四吒,見佛聞法除憂悲                    
   3.2.1.
喪親事件               
   3.2.2.
喪親悲傷              
   3.2.3.
輔導過程              
   3.2.4.
輔導成效             
   3.2.5.
小結             
  3.3.
文荼憂愁夫人歿,尊者言不可得事                   
   3.3.1.
喪親事件               
   3.3.2.
喪親悲傷                
   3.3.3.
輔導過程            
   3.3.4.
輔導成效           
   3.3.5.
小結                
  3.4.
祖母年老病終歿,王乃知佛言實善                    
   3.4.1.
喪親事件              
   3.4.2. 喪親悲傷            
   3.4.3.
輔導過程                
   3.4.4.
輔導成效               
   3.4.5.
小結               

4.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的探討      
  4.1.
總說                    
  4.2.
別說                   
   4.2.1.
喪親事件               
   4.2.2.
喪親悲傷              
   4.2.3.
輔導過程               
   4.2.4.
輔導成效              
  4.3.
小結                  

5.結論      
  5.1. 研究限制             
  5.2 
研究發現             
  5.3.
研究建議             

參考書目

表一: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出處一覽

表二: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分析項目表

表三: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分析項目統計表

表四: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總表

表五: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喪親事件一覽

表六: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悲傷反應一覽

表七: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悲傷要素一覽

表八: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輔導過程一覽

表九: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輔導成效一覽

表十: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析探結果與可能對話表

圖一:阿含經典之喪親輔導個案初探架構簡圖

圖二: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主要分析項目關係圖

圖三:〈3.1梵志喪子心狂惑,佛言終不入其懷〉分析簡圖

圖四:〈3.2連喪六子婆四吒,見佛聞法除憂悲〉分析簡圖

圖五:〈3.4文荼王憂愁夫人歿,尊者言不可得事〉分析簡圖

圖六:〈3.4祖母年老病終歿,王乃知佛言實善〉分析簡圖

圖七:阿含經典喪親輔導個案輔導內容架構圖

 


 

序  號:62 

學  年  度:087

學  期: 2

校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系所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M

論文名稱:高效能的佛典研究資料管理模式——試論超文件標記語言(HTML)及HTML Help在佛典研究資料庫上之應用

語  文  別中文

學  號: R85003

研究生姓 (中):

研究生名 (中)瓊夫

研究生姓 (英): Chang

研究生名 (英)Chiung-Fu

指導教授 (中): 維習安

指導教授 (德): Christian Wittern

關  鍵  字 (中): 佛典研究、資料庫、超文件標記語言、數位化

關  鍵  字 (英):  buddhist text、database、HTML、HTML Help、digital

提  要 (中):對佛典研究者而言,電子佛典與圖書館的線上檢索系統在佛典研究資料的蒐集上仍有所不足。本文所提出的「佛典研究資料庫」正是希望能彌補此空缺。筆者試著從最基本的數位化資料的特質與管理談起,接著論述佛典研究資料的高效能管理、佛典研究資料庫的定位與價值、以及如何以HTML 與HTML Help來建構與管理佛典研究資料庫,希望透過這些說明讓佛典研究者了解「佛典研究資料庫」的重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佛典研究資料庫」的實用、易學、經濟這三個特性,使得此資料庫是可以由佛典研究者自行建構與管理的。自行建構與管理最大的好處是可完全依據自身的需求去做規劃,將原本使用卡片、紙、筆等工具的傳統模式轉變成具有高效能的資料庫管理模式。

頁  數:58

提要開放使用: Y

 

   全文

緒 
  一、研

  二、研究方法及其步驟
  三、本研究之適用範圍
  四、當代佛學界的研究成果回顧
  五、指導老師的指導過程
  六、論文整體架構說明

第一章 數位化資料的特質與管理
第一節  資料數位化過程
第二節  資料庫系統(database system)

第二章 佛典研究資料的高效能管理
第一節       
佛典研究資料的性質
第二節       
佛典研究資料的整合
第三節       
佛典研究資料的檢索

第三章 佛典研究資料庫的定位與價值
第一節       
佛典研究資料庫的定位
第二節       
佛典研究資料庫的價值

第四章  HTMLHTML Help建構與管理佛典研究資料庫
第一節       
理想的佛典研究資料庫該具備的條件
第二節       
可運用的方法

    

參考資料

  佛典研究資料庫的建構與維護

「阿毘達磨研究資料庫」簡介

 


 

序  號:63 

題  名:從《雜阿含》1013、1022、574三經經群看善終輔導 (spiritual and pastoral counseling)

作  者:釋天真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1999.08

頁  次:125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1999.08 

指導教授:高明道老師 

關 鍵 詞(中):雜阿含經,善終輔導,死恐佈,顧戀眷屬,寄望來生

關 鍵 詞(英):Tsa a-han, spiritual and pastoral counseling, fear of death, attachment to the family, hopes directed to the next life. 

提 要(中):本文首先從《雜阿含經》的觀點釐清「善終」的意義,進而以《雜阿含經》三部 經典的相關傳本為例,探討「善終輔導」的原則及方法。自《雜阿含經》中援引的三部經典--第1013、1022、574經--分別以新學比丘、長壽童子、質多羅長者為主畏人物。本文採歷史文獻的研究方法,針對經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死恐怖、顧戀眷屬、寄望來生--各立章節分析。該論呈顯以早期佛教的立場進行「善終輔導」的特色。 

提 要(英):The present thesis first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spiritual and pastoral" according to the Tsa a-han as well as parallel version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piritual and pastoral counseling" based on three sutras contained in the said collection, to wit Nos. 1013, 1022 and 574. Their protagonists are an anonymous young monk teenage Dighavu and elder Citta respectively. The thesis employs historical textual criticism, and three chapters are devo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rotagonists' psychology-fear of death, attachment to the family, and hopes directed to the next life. It illustrates th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spiritual and pastoral counseling" as reflected in early Buddhism.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範圍與方法  
  第二節 近代研究成果述要 
  第三節 論文目次及架構

第二章 從《雜阿含經》看善終輔導之意義  
  第一節 「善終」詞義考  
  第二節 善終輔導者的資格
 

第三章 對面臨死恐佈者之善終輔導  
  第一節 新學比丘臨終畏死的現象  
  第二節 認識死亡令人恐怖的原因  
  第三節 協助臨終者離死恐怖的方法
 

第四章 對童子顧戀眷屬之善終輔導  
  第一節 從長壽童子的瀕死故事說起  
  第二節 協助顧戀眷屬的童子面臨死亡
 

第五章 對來生有寄望者之善終輔導  
  第一節 質多羅長者臨終的願望  
  第二節 協助對來生有寄望者善終
第六章 結論 注釋 引用書目  

 


 

序  號:64 

題  名:巴利《分別論.諦分別》譯注

作  者:謝美霜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1999.07

頁  次: 246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1999.07 

指導教授:楊郁文老師、穆克紀老師

關 鍵 詞(中):

關 鍵 詞(英):

提 要(中):

提 要(英):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關於《分別論•諦分別》

   
一、《分別論》及其注釋書
   
二、關於〈諦分別〉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全文架構

 第二章           原典篇

 第三章           譯注篇
 
    第一節  經分別
 
    第二節  論分別
 
    第三節  問分

第四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巴利原典文法分析

 


 
序  號:65
題  名:清世宗與佛教
作  者:釋聖空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2000.08
頁  次:300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2000.08
指導教授:慧嚴法師
關 鍵 詞清世宗雍正、漢月法藏、《御選語錄》、《揀魔辨異錄》、佛教政策。

提  要明清之際,佛教禪宗內部的宗派鬥爭情形相當激烈,如「五燈嚴統諍」與「牧雲五論諍」等等。而明清間的禪宗內部諍事之中,要以臨濟宗之密雲圓悟與漢月法藏的「密漢之諍」,最受後人矚 目。臨濟宗此一內部諍事,就禪宗史上的法門紛爭來說,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但到了清初雍正年間,由於雍正以帝王身分,御定天童圓悟的觀點契合禪理,並將死後近百年的漢月再次提出批判 、更動用帝王權威,重挫漢月一派。雍正此舉,成了「清初禪宗中之大事」;更有人認為「雍正的干預禪宗內部事務,是清代禪宗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因而有些學者指出──在雍正朝以後, 禪宗明顯衰落、以及將禪宗發展成為禪淨融合的原因,歸結於雍正壓派禪門的結果。

  由於雍正以帝王身分介入密雲圓悟與漢月法藏的「五家宗旨」之爭,而使得原本宗教思想上的辯論,被渲染上政治的色彩,竟成為「禪宗發展史上的特殊案例」,便顯得特殊了許多。雍正打壓漢月一派之態度甚明,然其動機果真為了弘揚正法、不忍聖教衰?想以帝權來整頓佛教,就猶如其以鐵腕整頓清朝吏治一般;還是另有所圖,只是想顯示自己帝王兼法王的超然地位?雍正在《揀魔辨異錄》如何揀魔、辨異?對漢月、弘忍的連篇批評與逐條指摘,雍正是以帝王的權威或禪門宗師的觀點來批判漢月師徒?雍正贊同密雲圓悟的觀點,是否另有背後的思想或動機存在?而雍正提倡「禪淨不二」的參禪修法,與清代風行的「念佛禪」有無思想關聯?對後世以念佛為主、禪淨融合的中國佛教,有無影響或鼓舞的作用?尤其雍正打壓漢月一派的動機更牽涉到雍正的禪學思想以及他對清初禪宗流弊的批判。以上諸多問題學界雖有些研究,然尚存有若干問題須待解明。

  此外,由於史學家往往認為雍正學佛是為了掩飾其爭奪太子儲位的背後動機,而此類論點似嫌論據不足。因此,本篇論文的進行,則是以雍正的佛學思想為標竿,並檢視清代佛教概況。筆者希望能找出更完整史料根據,探究雍正學佛的動機、歷程及其佛學思想造詣,企圖澄清前人對雍正的若干誤解,釐清一些「想當然爾」的觀點,則為撰寫本文最大的動機,以及希望能夠處理的問題。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論題時代背景簡述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資料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範圍
         
  三、研究資料
                  
(
) 近代研究成果略述
                 
(
) 引用資料
     
第四節  主要名詞定義與本文架構
         
  一、主要名詞定義
         
  二、論文整體架構說明

第二章  清初政治與佛教
     
第一節  清朝前期的宗教策略
     
第二節  清朝帝室與佛教   
    
一、清朝皇室對佛教的信仰 
      
(
) 順治篤信禪宗
      
(
) 康熙崇儒重道  
    
二、從佛教政策的形成看帝王對佛教的觀感      
      
(
) 入關以前的佛教政策   
      
(
) 順康年間的佛教政策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雍正與佛教的關係
  
第一節   雍正生平簡介
         
 一、兒時的養成教育
           
二、性格、作風與歷史評價
  
第二節    學佛動機與歷程
   
一、初遇獨超方禪師
   
二、視章嘉國師為證明恩師的過程
   
三、與迦陵性音禪師的淵源
   
四、對調梅明鼎禪師的恩賜
  
第三節    清初禪宗概況
   
一、禪宗的發展與流弊
   
二、清初佛教特質及給予雍正的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雍正的佛學思想 
     
第一節  《御選語錄》的思想核心
          
一、重視真參實悟,反對呵佛罵祖  
         
 二、體現雍正「禪教淨合一」的思想
           
三、對語錄、公案的看法
     
第二節  《揀魔辨異錄》的批判重點
          
一、「師承倫理」的違逆問題
          
二、「深涉世法」所涉及的問題 
         
 三、對「五家宗旨」的看法  
            
四、比譬失當的批判
     
第三節  儒釋道「三教同原」的思想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雍正的佛教政策與事業
     
第一節  雍正身兼人王與法王     
     
第二節  佛教政策  
         
 一、從《清律》看清廷對僧眾的法制管理    
          
二、革新度牒的管理制度
          
三、雍正對中國佛教的管理及其影響
         
 四、雍正對西藏佛教的態度與管理
     
第三節  佛教事業
         
 一、寺廟修繕與扶持                    
           
二、傳皇戒、齋僧
          
三、文教事業──《清藏》與《西藏大藏經》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結 論

 

 
     
一、清初三朝與西藏佛教的關係    
     
二、雍正對天主教的態度
     
三、雍正除豁賤民的仁政
     
四、雍正御製諸序
     
五、雍正佛教事蹟年表
  六、愛新覺羅始祖系譜與清帝世系表

 

徵引暨參考書目

 


 

 

序  號:66
題  名:求生西方淨土之現世倫理意義-以儒家倫理思想為中心
作  者:黃怡琪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2000.09
頁  次:123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2000.09
指導教授:陳英善老師
關 鍵 詞:

提  要(中):

提  要(英):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三節 近代研究成果述要
  第四節 全文架構

第二章 求生西方淨土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西方淨土的涵義
  第二節 西方淨土的殊勝
  第三節 大乘諸經咸皆讚嘆西方淨土
  第四節 諸大德欣慕往生西方淨土
  第五節 往生西方淨土之利益

第三章 求生西方淨土之實踐法門
  第一節 信西方淨土之實有
  第二節 發願求生淨土
  第三節 依菩提心起彌陀行

第四章 家庭倫理-以孝親觀為主
  第一節 倫理的意義
  第二節 佛教經論中對孝道的闡釋
  第三節 傳統儒家對孝道的闡釋
  第四節 家庭倫理(孝親觀)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 社會倫理
  第一節 孟、荀的人性觀
  第二節 社會倫理中的道德修養
  第三節 社會倫理中的道德價值
  第四節 社會倫理的實踐在現代社會中之重要性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序  號:69

題  名:蕅益智旭占察懺法之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三、近代研究成果

  四、全架構及內容

第二章 智旭行占察懺法的因緣

  第一節 個人因素

    一、毀謗三寶

    二、受戒不如法

  第二節 外在因素

    一、人為因素思復比丘戒法失敗

    二、環境因素

      1.時代環境之動亂

      2.佛教教界之混亂

  第三節 《占察經》之因素---具足「自誓受戒」之功能性

    一、就聲聞戒部份

      1.懺悔重得受

      2.無師得自誓受戒

    二、就菩薩戒部份

第三章 占察懺法之修法

  第一節 修懺前方便---以占察輪相法簡擇偏重之業

    一、占察輪相法儀軌

    二、細明三種輪相法的功能及運用方法

  第二節 正修懺法---事修

    一、懺儀

    二、懺期---以得清輪相兼得好相為期

    三、證相---滅罪象徵

      1.得清淨輪相兼得好相

      2.得清淨輪相的條件---至心

      3.「得清淨輪相」、「見好相」對修懺者之意義及作

  第三節 正修懺法---理觀

    一、唯心識觀

    二、真如實觀

第四章 智旭對占察輪相法的解釋與轉化

  第一節 辨明占察法與一般占卜之差異

  第二節 占察輪相法原理---同時性原理、感應原理

    一、同時性原理---兼論占察機率

    二、感應原理

第五章 占察懺法之特質

  第一節 依「地藏本願」與「一實境界」之占察懺法

    一、以地藏本願為指南

    二、以一實境界為指歸

  第二節 具足作法、觀相、無生懺法

  第三節 事修與理觀相輔相成

    一、具次第性

    二、具相輔相成

      1.事理不二

      2.相輔相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一、佛教經論典籍

  二、近代研究

附錄

 附錄一:經錄中對《占察經》的見解

 附錄二:學界對《占察經》的見解

 附錄三:謗三寶罪

 附錄四:第三種輪相法---0-189

 附錄五:捨戒


序號:70
題名: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之研究

目 次

通  序……………………………釋聖嚴

陳  序……………………………陳英善

自  序……………………………釋大常

第一章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第三節  研究資料與現代研究成果

  第四節  全文架構

第二章 智者大師三藏教思想的形成背景 

  第一節  智者大師的學思歷程與判釋三藏教之關係

一、師承關係的影響

二、佛教發展的觸動

三、佛學思潮的激發

  第二節 南北朝三藏教研究與諸家判釋

一、南北朝三藏教研究概況

二、南三北七對三藏教的判釋

  第三節 諸家判釋與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之關係

一、智者大師對諸家判釋的反思與批判

二、智者大師對三藏教的判釋

  第四節   

第三章 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的依據

  第一節  立名的根據

一、依南北朝佛學分類法立名

二、依經論立名

  第二節  立論的根據

一、依八義立論

二、依經論立論

  第三節   

第四章  從四悉檀因緣論三藏教的特質

  第一節 就所依據的義理而論

一、四聖諦的特質

二、十二因緣的特質

  第二節 就所教化的對象而論

一、三藏教根性的判屬

二、三藏教根性的智解

三、三藏教根性的發心

  第三節 就所修習的法門而論

一、析空觀

二、十乘觀法

  第四節 就所證得的階位而論

一、聲聞乘位

二、緣覺乘位

三、菩薩乘位

  第五節 小 

第五章 三藏教在天台教學的地位

  第一節  就《法華經》之一佛乘而論

一、三藏教是為入一佛乘而施設

二、三藏教理是佛平等一味法雨

三、三藏教根性皆可作佛

四、三藏教所行是菩薩道

  第二節 就智者大師之教學體系而論

一、從相待妙看三藏教的教學地位

二、從絕待妙看三藏教的教學地位

  第三節 小 

第六章 結  

  參考書目

一、藏經與原典資料

二、專書與文章

三、叢書

四、工具書

五、電子佛典 

 


序 號:71

學年度:090

學期:1

校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系所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M

論文名稱():「四善根」探源

論文名稱()Investigation on Nirvedha-bhāgīya

語文別:中文

學號:R87008

研究生姓():周

研究生名():柔含

研究生姓()Chou

研究生名()Jou Han

指導教授():楊郁文

指導教授()Yu-wen Yang

關鍵字():四善根(順決擇分)、煖、頂、忍、世第一法、

關鍵字()Nirvedha-bhāgīya , ūsmagata, mūrdhan, ksānti, laukikagradharma

提要():本文主要處理二問題:四善根之名目,及四善根之探源,探討諸論中所譬喻的煖、頂、忍、世第一法所具的意義,並且溯源《阿含經》,考查其在早期佛教的修習樣貌。

提要()This thesis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meaning and origin of Nirvedha-bhāgīya . Studies on the meaning of smagata, mūrdhan, ksānti, laukikagradharma were done based on the parables in the Abhidharmas. The thesis also tries to investigate how Nirvedha-bhāgīya was practiced in Early Buddhism from the records in the Agama sutras.

頁數:87

提要開放使用:N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動機

  1.2研究方法與步驟

  1.3文獻考察

  1.4現代研究成果

   1.4.1書籍

   1.4.2期刊研究

  1.5全文架構

  1.6各章節內容簡介

第二章 四善根之名義

  2.1順決擇分

  2.2四種善根

    2.2.1

    2.2.2

    2.2.3

    2.2.4世第一法

  2.3小結

第三章 四善根之探源

  3.1

   3.1.1出現事典

   3.1.2四預流支

  3.2

   3.2.1出現事典

   3.2.2「信」的前行

   3.3

    3.3.1出現事典

    3.3.2隨順忍

   3.4世第一法

    3.4.1出現事典

    3.4.2世第一法

   3.5小結

第四章 結論

引用文獻


 

序    號:72

學年度:090

學期:2

校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系所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M

論文名稱():智顗修道教育之初探──以四教為主

論文名稱()A Study on the Practice Education of Chih-I’s Four Teachings

語文別:中文

學號:R88005

研究生姓():釋

研究生名():諦融

研究生姓()Shih

研究生名()Di-yong

指導教授():陳英善

指導教授()Chen Ying-shan

關鍵字():智顗,四教,判教,修道教育

關鍵字()Chih-I, Ssu chiao, P’an chiao, practice education.

提要():本論文將智顗視為佛教之教育家,由智顗生平前期的學習經教、禪觀修持的雙軌經歷,導引出其最具思想核心特色的四教。再從其義理的推敲演進中,尋出四教所蘊含的教育內涵與脈絡等等,以呈顯智顗這位佛教教育家的理念與方法,最後是結論。

提要()This stud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education of chih-I’s Four Teachings.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the stucture of Chih-I’s teach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chapters1.the motiv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2.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ien-t’ai Chih-I and ssu chiao. 3.the naming & object of ssu chiao. 4.the practice contents of ssu chiao, 5.the ten Dharmas and practice stages of ssu chiao, 6.Chih-I’s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 7.the conclusion.

頁數:121

提要開放使用:Y

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智顗修導教育之研究──以四教為主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楔子──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從三個同心圓談起

    二、研究目的──同心圓的起點

  第二節 研究方法、資料與全文架構

    一、研究方法與資料

    二、全文架構

  第三節 近代相關研究成果簡述

    一、關於佛教教育的論述

    二、關於天台四教的論述

第二章 天台智顗與四之概述

  第一節 時代背景

    一、社政情勢

    二、佛教文化思潮

第二節 修學經歷與內容

    一、修學的階段

    二、修學的內容

  第三節 四教的架構與核心思想

    一、四教之整體架構

    二、四教之核心思想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四教的立教名義與教化對象

  第一節 教相的端緒

    一、小乘經典的蛛絲馬跡

    二、大乘經類的略說

    三、論師著述中的廣說

第二節 智顗立四教之原由

    一、提出不同的判教論

    二、顯揚《法華經》之真義

    三、扭轉重論輕輕之風

    四、推廣大乘經類

第三節 四教之名義

    一、三藏教之名義──小乘半字教

    二、通教之名義──大乖初滿教

    三、別教之名義──大乘中滿教

    四、圓教之名義──大乖圓滿教

    五、四教間的同與異

  第四節 四教的教化對象

    一、三藏教之教化對象

    二、通教之教化對象

    三、別教之教化對象

    四、圓教之教化對象

  第五節 四教行者之間的流動

    一、行者的根性

    二、行者的流動

第四章 四教的修道內容

  第一節 四教的戒學內涵

    一、持戒之內容

    二、戒的持與犯

    三、犯戒的修復

  第二節 四教的定學內涵

    一、修定的簡介

    二、四教之定學

  第三節 四教的慧學內涵

    一、觀慧之內容

    二、四教之慧學

第五章 四教的十種觀法與修證位次

  第一節 三藏教的十種觀法與修證位次

    一、三藏的十種觀法

    二、三乘行者的修證位次

  第二節 通教的十種觀法與修證位次

    一、通教的十種觀法

    二、三乘共行的十地修證位次

  第三節 別教的十種觀法與修證位次

    一、別教的十種觀法

    二、別教菩薩的修證位次

  第四節 圓教的十種觀法與修證位次

    一、圓教的十種觀法

    二、圓教菩薩的修證位次

第六章 智顗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第一節 智顗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

    二、教學理念

    三、教學特色

  第二節 智顗的教育實踐

    一、教學技巧

    二、教學成果

  第三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回顧過去

  第二節 展望未來

後記

附錄一 智顗生平簡表

附錄二 大乘經論中常見的判原文表

附錄三 《阿含經》中十支戒的相關戒支

附錄四 《法華玄義》十支戒說明簡表

附錄五 戒乘四句之報得

附錄六 順逆生死流十心之對照

附錄七 十地行斷證總表

  表一 四教簡表

  表二 經論用教

  表三 論典的根性說

  表四 十支戒簡表

  表五 懺悔法與證相

  表六 定法簡表

  表七 天台諦理系統表

  表八 四教慧學簡表

  表十 通教十法

  表十一 別教十法

  表十二 別教位次簡表

  表十三 圓教十法

  表十四 圓教六即簡表

  表十五 入眾行者之一天作息與行門

    圖一 教育種類略圖

    圖二 教觀淵源

    圖三 智顗對根性看法

    圖四 戒之持犯

    圖五 止觀分類

    圖六 七聖位之結構

    圖七 十法界

    圖八 根性與修道模式

參考資料與文獻


序  號:73
題  名:《申曰經》研究
提  要
本文從文獻學的角度出發,嘗試考證現行藏經裡的「《申日經》」和「《申日兒本經》」經本位置,是否如同日本學者林屋友次郎《異譯經類ソ研究》書中所說那樣互調了。筆者根據經錄和佛典的記載來剖析,初步獲得的結論是有關經本方面,智昇《開元釋教錄》記錄正確。換句話說,林屋氏誤解了《開元釋教錄》的內容。不過,二經的經題似有混淆的現象,即
T 14.535「《申日經》」和T 14.536「《申日兒本經》」,其正名均實為《申曰經》。《申曰經》經群裡或許曾經有一個異譯本,經題為《申曰兜經》,但並非今藏T 14.536原來的經名。

至於譯者,T 14.536似乎不像藏經所記,為求那跋陀羅譯,而是出自支謙的手。另外,T 14.535也不是支謙或竺法護譯本,可能是四世紀中國北方的抄集本,內文昭顯著有中國撰述的跡象。雖然T 14.535《申曰經》是最早預言中國聖王的典籍,然而由宋朝之前的文獻得知,這部經抄流傳的範圍不廣,祖師們不曾為它寫下任何的疏論等。不過,從宋代最初開雕的情況判斷,這本子極受到重視,以致《開元釋教錄.入藏錄》遭到竄改。也許,祇因為它是一部供給後人想藉由釋典來傳達預言參考的範例。

The present study adopts philological method to research whether T 14.535 Shenri jing(「《申日經》」)and the T 14.536 Shenrier ben jing(「《申日兒本經》」)are mutually misplaced as Hayashiya Tomojirō proposed in Iyaku kyōrui no kenkyū(《異譯經類ソ研究》).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ancient catalogue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texts, it reveals that the recording by Zhi Shen in Kaiyuan shijiao lu(《開元釋教錄》)was accurate. In other words, Hayashiya Tomojirō misunderstood the records of Kaiyuan shijiao lu. However, the titles of these two sutras seem to be confusing. The proper title of both the Shenri jing and the Shenrier ben jing should be Shenyue jing(《申曰經》Wrigupta Sutra. Perhaps, within the group of Shenyue jing sutras, there was a different translation with the title of Shenyuedou jing(《申曰兜經》), but it is not the original title of the T 14.536. 

As regards the translators of these two sutras, it doesn't seem that T 14.536 was translated by Gunabhadra, but by Zhi Qian instead. Besides, T 14.535 was probably not translated by Zhi Qian or Dharmaraksa, but it seems to be a compiled sutra in northern China at the 4th century. Although T 14.535 is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 that prophesi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sage emperor in China, yet according to texts and catalogues on Buddhism before the Sung Dynasty this compiled sutra did not seem to circulate as widely as other texts. Only in the Sung Dynasty, when the Buddhist Canon--Tripitaka-- was first published, was this compiled sutra given high esteem, with the result that Kaiyuan shijiao lu - Ruzang lu(《開元釋教錄.入藏錄》)suffered interpolation. Maybe it is because later it served as an example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make prophecy through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申曰經》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主題、範圍與方法 

第二節 當代研究成果述要 

第三節 論文架構說明 

第二章 《申曰經》經本定位與經題考 

第一節 經本、經題的流傳 

第一項 經錄的記載 

第二項 藏經的收錄 

 第二節 經本的定位、經題考 

第一項 分析及考證 

第二項 確實的經本與經題

第三章 「《申曰兜經》」三世紀譯本 

第一節 本經經文與譯者 

  第一項 譯文的梗概 

  第二項 學者的意見 

 第二節 三世紀的譯本 

   第一項 不是求那跋陀羅譯的證據 

  第二項 支謙譯的推論 

 

 

第四章 《申曰經》四世紀抄集本 

第一節 本經經文與譯者 

 第一項 經文大意  

 第二項 學者的意見 

 第二節 中國四世紀經抄本 

  第一項 支謙、竺法護譯的反證 

  第二項 不是譯本而是此方抄集本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文獻的沿革 

 第二節 澄清 

第三節 展望 

附錄一 《高麗國新雕大藏校正別錄》斠釋

附錄二 《增壹阿含經》譯者再議 

附錄三「《申曰兜經》」經文斠勘 

附錄四 《申曰經》經文斠勘 

附圖    

注釋    

引用書目 

 


序 號:74

學年度:090

學期:2

校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系所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M

論文名稱():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與實踐──以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例

論文名稱()The Buddhist Educational Ideal and Practice of Venerable Sheng-yenas Illustrated in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語文別:中文

學號:R87009

研究生姓():釋

研究生名():常慧

研究生姓()Shi

研究生名()Chung Hui

指導教授():惠敏法師

指導教授()Bhikkhu Hui Min

關鍵字:聖嚴法師、佛教教育、近代中國佛教、中華佛學研究所

提要(中文):本論文的焦點在於探討聖嚴法師的佛教教育理念與實踐的具體內容與方法,以及其對台灣乃至整體的中國佛教所產生的可能影響與貢獻。其中又以聖嚴法師在擔任佛學研究所所期間,對其個人的教育理念的落實為主要的研究範圍,探討其在中國佛教高等教育的理念與推動歷程。聖嚴法師的佛教教育理念包含兩個不同的時期與方向,且以留日為分界點。留日以前,法師重視僧教育的推動,希望培養具有宗教情操、博學經世、宏觀胸襟、持守戒律的出家僧才,再以此具有國際視野的僧才進一步推動佛教整體的教育。留日以後則更進一步強調培養高水準的佛教學術人才,以高等的佛教人才培養出丈多佛教各方面的僧俗人才。在擔任佛學研究所所長期間,透過對辦學支持者教月理念的傳達與釐清、內部行政組織制度的建立、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重視培養以道心為重的學風、國際學術合作交流等的實碊行為,在現實環境中逐步突破困境、建設其理想中,即符合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的規模與水準,同時更具體佛教中解行並重的宗教特色的中華佛學研究所。

提要(英文)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rete methods and ideas of Master Sheng-yen’s conception and practice of Buddhist education, and those possibly influence and contribute to Taiwan, or even the whole Chinese Buddhism.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is how Master Sheng-yen put his personal educational conceptions into practice when he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of The Chung 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And it explores the conception and the process of the movement in advanced Chinese Buddhist education. Master Sheng-yen’s conception of Buddhist education contains of two different ways and periods of time, which is demarcated by studying in Japan. Before studying in Japan, Master Sheng-yen put emphasis on the impetus of education of Sangha. He hoped to cultivate bhikkhus to have noble though is and feelings of religion, outstanding intelligence and practice of sutras, great foresight, and serve abidance of disciplines. Therefore, these bhikkhus who have great international points of view can put the whole education of Buddhism into action. After studying in Japan, he still put the stress more on cultivating advanced Buddhist academic talents, and then they can cultivate more bhikkhus and laymen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Buddhism. By communicat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ions with the supports who would like to run the school,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onal organization, providing the perfect environment for studying, emphasizing the style of and cooperating with intrnational academies, Master Sheng-yen, as the principal of The Chung 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through the predicaments in the realistic environment and built The Chung 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which fits the scope and 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lso realize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Buddhismemphasizing both on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頁數:186

提要開放使用:Y

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與實踐

──以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章節簡介

  第三節 研究資料分析

第二章 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時代背景

  第一節 清末以後中國佛教發展概述

    一、中國佛教發展概述

    二、中國佛教教育的發展

      ()發展概述

      ()佛教教育發展特色

  第二節 光復後台灣佛教的發展概述

    一、台灣佛教發展概述

    二、台灣佛教教育的發展

      ()發展概述

      ()佛教教育發展特色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聖嚴法師受教與自學歷程

  第一節 啟蒙教育與僧教育(1930-1948)

    一、家庭生活教育與私塾小學教育

      ()養成平實的生活態度

      ()激起求知的學習欲望

      ()提起生命意義的疑惑

    二、沙彌教育與佛學院教育

      ()初萌弘揚佛法的悲願與對無常的深切體驗

      ()經懺佛事造成僧人素質低落

      ()單向的教學與一陳不變的課程

  第二節 從軍、掩關與留學生涯(1949-1975)

    一、從軍十年的自學歷程

      ()改變他人對佛教的消極看法

      ()讀書寫作以利益佛教

    二、出家閉關與留日歷程

      ()為充實內學而掩關

      ()推廣生活而實用的佛法及衛教護法的言行

      ()為提昇佛教的形象與品質而留學

      ()藉高等學經歷以推動佛教教育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

  第一節 留日以前的佛教教育理念(1956-1968)

    一、佛教教育理念的出發點──宗教情操與內外學兼顧的僧教教育

    二、佛教教育的理想內涵

      ()恢復漢唐義學風氣與中西佛教文化交流的面貌

      ()向內自我要求的佛教教育

      ()理想中的佛教大學

      ()培養不同等級的弘化人才

  第二節 留日以後的佛教教育理念(1969-1991)

    一、以日本佛教高等教育為主要的參考依據

    二、擔任所長期間的辦學理念

      ()台灣佛教教育應培養不同的人才

      ()集眾人之力,以人才培養人才的辦學理念

      ()國際性學術研究的重視

      ()對學生道心的重視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的實踐──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創立與發展(1965-1991)

  第一節 華岡佛研究所時期(1965-1980)

    一、佛學研究所成立背景

    二、周邦道與張曼濤時期──純粹的佛學研究機構

      ()以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宗旨

      ()組織成員多為當時佛教界知名人士

      ()稱譽中外的佛學研究成果──《華岡佛學學報》

    三、聖嚴法師時期──轉向佛教高等教育機構

      ()為培育佛教高等人才而招生

      ()朝向國際學術交流的工作計劃

      ()重組理事會以籌募辦學基金

  第二節 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創立與發展(1981-1991)

    一、辦學者教育理念的傳達與釐清

      ()推廣與建立培育佛教高等人才的理念

      ()釐清教育是慈善與文化工作的根本

    二、內部行政組織制度的建立

      ()行政體系的建構與協調

      ()加強理事會人事、組織與宣傳工作

    三、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

      ()寧靜、單純的學校環境

      ()課程師資品質的掌握與要求

    四、重視培養以道心為重的學風

      ()以直接互動、溝通方式解決師生問題

      ()堅持建立道心與學業並重的學風

    五、國際學術交流合作

      ()重視佛學專業與互惠實際的合作關係

      ()引進國際佛學研究成果與推廣中華佛教文化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第三節 小結

附錄資料

  附表()晚清以來中國佛教教育與佛學院簡表

  附表()台灣光復以後佛學院所簡表

  附表()台灣各佛學所院訓/所訓簡表

  附表()聖嚴法師與中國佛教又佛教教育相關之著述文章簡表  

  附表()聖嚴法師著述特色簡表

  附表()台灣佛教雜誌與「佛教教育」相關之文章簡表

參考文獻

 


序    號:75

學年度:090

學期:2

校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系所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M

論文名稱():「迦絺那」名義和權利之研究

論文名稱()A Study of “Kathina”──Its Meanings and Privileges

語文別:中文

學號:R88004

研究生姓():釋

研究生名():繼獻

研究生姓()Shi

研究生名()Ji Xian

指導教授():惠敏法師

指導教授()Bhikkhu Hui Min

關鍵字:迦絺那、迦絺那揵度、迦絺那衣、迦提、五種權利、五利

提要():本論文以「迦絺那」為中心,分別討論相關的諸名詞和定義,以及五種權利的問題。研究的資料主要是漢譯各部律的「迦絺那揵度」,梵、巴、藏語的相關內容和中國祖師的律藏註釋書以又近代學者的著作則是輔助的資料。關於諸名義的研究結果是:「迦絺那」的原義最有可能是「堅實」的意思;「功德衣」、「堅實衣」、「賞善罰惡衣」、「難活」、「廕覆」都是迦絺那衣的異名,其中最常用的是「功德衣」;「臨時的便服」極可能是不正確的解釋;「象徵性的衣服」是迦絺那衣的特性之一;「迦絺那衣物」和「迦絺那衣財」是指作迦絺那衣的布料;「迦絺那儀式」、「迦絺那法會」、「迦絺那施」、「迦絺那供養」都是指由信眾供養迦絺那衣或布料到比丘受迦絺那的整個活動;「迦絺那羯磨」則是各有關迦絺那制度的羯磨;「迦絺那月」的來源不明,可能是來自對「迦提月」的誤解,也有可能是由於舉行迦絺那儀式而來。關於「權利」方面的研究結果是:一、各部律的「五種權利」可分為和戒條直接相關、間接相關和無關三類,所以不應直接當作是戒條的豁免或取消;二、五種權利非來自「賞」的觀念。另外,研究結果也釐清學者對五種權利和相應戒條的不同說法,以及「五種權利」的成立和演變的過程。

提要()None

頁數:164

提要開放使用:Y

目錄

目錄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範圍

  第二節 近代研究成果評析

  第三節 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四節 全文架構和章節簡介

第二章 各部律「迦絺那揵度」的比對研究

  第一節 各部律簡介

  第二節 篇名的抉擇

  第三節 內容的比對

    3.1制立因緣

    3.2五種權利

    3.3迦絺那儀式

    3.4受迦絺那的認定

    3.5捨迦絺那的八個原因和其細分

    3.6迦絺那制度的時間問題

第三章 「迦絺那」名義的考察

  第一節 「迦絺那」(kathina)原義探討

  第二節 「迦絺那衣」的異名和定義考訂

    2.1功德衣

    2.2堅實衣

    2.3賞善罰惡衣

    2.4難活、廕覆

    2.5臨時的便服

    2.6象徵性的衣服

  第三節 和「迦絺那」相關的名詞分析

    3.1迦絺那衣物、迦絺那衣財

    3.2迦絺那儀式、迦絺那法會、迦絺那施、迦絺那供養

    3.3迦絺那羯磨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迦絺那月來源和定義考

  第一節 迦絺那月的出處

  第二節 由迦提月而作迦絺那月的推論

  第三節 迦提月的定義考

    3.1迦提月是迦剌底迦月異譯的依據

    3.2迦提月是來自迦絺那的根據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五種權利」的內容探究

  第一節 《五分律》、《僧祇律》和《四分律》的「五種權利」分析

  第二節 《十誦律》和《根有律》「五種權利」的分析

  第三節 《巴利律》的「五種權利」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五種權利」的起源與演變考

  第一節 「五種權利」的制立原因考

    1.1衣濕因緣

    1.2長衣因緣

  第二節 「五種權利」的演變過程研究

    2.1不增實際利益的權利

    2.2利益重疊的權利

    2.3基本的權利

    2.4同一部派的不同權利

    2.5有實無名的權利

    2.6非關戒條的權利

  第三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附錄:各部律迦絺那揵度參照表

參考資料

  一、中文藏經

  二、巴利文獻及其翻譯

  三、近代研究

    ()中文著作

    ()西文著作

    ()日文著作

  四、工具書


序  號:76

研究題目:佛教組織管理之研究──以泰國法身寺為例

報告內容: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問題與範圍

  三、研究方法

  四、預期成果

  五、章節簡述

貳、宗教組織管理的理論與模式

  一、非營利組織管理

  二、宗教符號管理

  三、佛教團體管理

參、泰國佛教歷史簡介

  一、從1961年至今泰國社會的變遷

  二、前泰國佛教單位的變化

肆、法身寺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一、北欖寺

  二、法身寺與弘法工作

伍、法身寺蓬勃發展的要素

  一、重視波羅提木叉

  二、根據經典來規劃

  三、千年永續的組織

  四、善知識的領導人

  五、培養人才

  六、以佛法統理系統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