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度傳統論甘地之人間淨土思想

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李志夫

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

佛學會議論文彙編1(1998)頁247-266

©1998 法鼓文化 臺北市


提要

  甘地的理想社會是以培育人的靈性為依規。這很合乎佛教《維摩詰經》之「眾生心淨則佛土淨」之淨土思想。

  甘氏理想社會之藍圖,是以社區,村落為單位,或可稱之為「鄉村共和」或「社區共和」(The Republic of Community)。

  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由每一個大村落,大社區自行選出自治委員,組成委員會,實施輪值或集體領導。一切經濟,社會,政治設施以公約代替法律,命令,以尊重人性為著眼。居民之養生、送死全由自治委員會負責處理。

  集各大村落、大社區為單一國家,除國防、外交、交通有賴中央政府統籌外,其他均不准政府插手。因為甘氏認為權力之下,沒有真理、正義。權力會抑制人民的靈性,不利靈性發展。所以甘氏主張中央政府不應干涉自治社區太多。

  甘地的理想社會有其歷史背景,有其個人實施之計劃,也有其實驗之例證。所以並非出自虛妄的幻想。

  但甘氏之理想,終因陳義太高,最後仍為現實之社會及科學發展所淹沒,竟即身而亡。不過,甘氏理想社會之得失,仍可作為我們現代推行「人間淨土」之借鏡。

關鍵詞:1.甘地 2.社區共和 3.轉輪聖王 4.人間淨土

 

一、前 言

  如嚴格地分:印度文化的傳統是以吠陀文化為主流的;非吠陀文化為分流[1]。即是說,從《吠陀經》(Vedas)、《梵書》(Brāhmaas)、《奧義書》(Upaniads)到以後吠檀多學派(Vedānta School)一系列之發展是以雅利安人(Ārya)為主流的。當我們一提到印度文化就直覺地以為就是雅利安人的文化。但那非雅利安人如奧族人(Australoids)、荼盧毘人(Dravia)在印度文化史上亦佔有重要地位。諸如六師(Six Teachers)、耆那教(Jainism)、佛教,尤其薄伽梵曲(Bhagavad Gītā)是甘地一生奉持之主要教義。因此,本文所指之印度傳統就是依以上兩者之主流與分流而說的。

  以上之種族移植到印度這塊大地以後,因地形、戰爭、天災……種種關係使得各種族在不同時期而分裂,形成互不相通的語言與小邦。直到十九世紀,英印帝國之合縱連橫的統一大小諸邦為止,仍有六百多個[2] 。雖然在印度史上有幾個統一之帝國,可是,最多只是政治上,軍事上之統一;在民政、社會、 經濟上,各小邦仍有相當之自主權。這種「地方自治」之小邦,直到英國統治印度時亦復如此,甚至諸小邦酋長,英王亦得虛與委蛇地向其稱孤道寡[3]。由於印度歷史上小邦眾多,自然不乏賢主,所以仁王、轉輪王,常為人樂道。

  甘地的父親原本是坡般達爾(Porbandor)邦的首相(財政大臣)[4] 。雖然甘地,乃至印度歷史上均不見有「淨土」(Pure Land)一名,僅佛教之《維摩詰所說經》有「眾生心淨則佛土淨」[5]一語,實質上,其仁王、聖王、轉輪王所治之國土,也就是「淨土」,甚至是「人間淨土」[6]

  甘地的理想社會,是「鄉村共和」(The Republic of Community)就是他的人間淨土。今天的傳記作者,大都以為甘地一生最大的貢獻是領導印度的獨立,尤其是以「非暴力」(Non Violence)之方式,也完成了甘地個人偉大的人格。其實領導印度獨立並非他唯一的目的,而只是他追求理想之過程[7] 。他的真正理想是在建立理想的社會,創造人間淨土。也可以說,在他領導印度獨立時的各種方法,諸如非暴力、民事不服從,建立農村經濟,辦報紙、雜誌,親自領導幹部下鄉宣傳、服務、乃至每日之齋戒,祈禱,日常生活事必躬親,不假他人……這些都是他要建立理想社會「訓政期」[8] 所作之工作。

二、甘地理想社會思想的背景

  甘地理想社會所受其傳統思想之影響,可以兩大史詩、佛教與印度教分別舉例言之。

() 兩大史詩:

  在《摩訶般若多》(Mahābhārata)史詩的第四章即是《薄伽梵曲》,又稱國王之歌,表面上是在描寫戰爭,如何作正義之戰,實質上,是在說明人生感情與理性之戰,或說是邪惡與善良之戰。國王克利希納(Kṛṣṇa)代表神聖,代表真理來指導阿瓊那(Arjuna)五兄弟與其堂兄弟們作戰。克利希納王說,對邪惡屈服就是罪惡,為真理、正義而戰才能教育靈魂,使靈魂升天。所以人要為所當為,不要為一己之私而為[9]

  甘地說:上帝就是真理,人們可能不相信上帝,但一定相信真理[10] 。甘氏之意,一般人若只信仰上帝,上帝與真理不是同一的話,就容易成為迷信。所以對一般宗教提出了二十六問[11] ,主要在指出,不是與真理同質之上帝如何能平等地對待信徒,即使信徒得到庇佑也是失去了真理,也失掉了宗教,乃至上帝之神聖。

  甘地在領導獨立運動中,他的若干政策受到同志們的懷疑,乃至反對時,他說:我並不勉強各位與我合作,只要站在真理的一邊,上帝就會站在我這一邊[12] 。在甘地的全集裡,我們看不見他有任何自得、自誇的傲語;只看到他的懺悔與謙卑。在懺悔與謙卑中隱藏著無比力量,使人毫無保留地對其獻出至誠的信心。他就是十九世紀克利希納王精神之重現。

  在《羅摩史詩》(Rāmāyaa)中,敘述矯沙羅(Kosala)國王之太子羅摩很賢,為體父王之困難,自願將王位讓予王妃之子,而自我流放到森林中,與林野百獸為伍,與花鳥同棲,等於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森林王國。百獸為其子民,猴王為其組成猴軍。羅摩在印度歷史上也為有名之輪王,說他是神聖的化身[13]

  甘地一生素食,為消除印度的階級社會,替首陀羅(Śuudra)階級作代言人[14] ,倡導宗教和諧,為貧苦的佃農向地主請命,終身自奉極簡,每餐大都只一杯牛奶、小檸檬、及麵包裹腹。他領導印度獨立革命成功以後,堅決不肯擔任國家元首,甚至連任何名譽上之閑職他也懇辭。這也有如羅摩太子辭去王位。羅摩流放到森林中;甘地甘願與斯民相對於骨肉血淵之中[15] 。甘氏於一九四八年元月三十日,下午五點十分他作完晚禱後,由他的兩名孫女扶著走入群眾時,被一個偏激的印度教徒連開三槍。甘氏在彌留時,口中還念念有詞地向羅摩神禱告著[16]

  其實,早在元月二十日的群眾大會時就有人在他三十公尺外放過一次炸彈,警衛人員勸他要回避群眾,甘氏堅決不相信有人會傷害他,他認為那只是「軍事演習」而已[17] 。八天以後高爾先生(R. A. Kaur)很關心地問,有任何人打擾您嗎?甘氏不悅地答道:你這樣問,表示你並不了解我,即使有人給我一槍,我也一定含笑而去,這表示我沒有憤恨,是上帝存在在我心中[18] 。兩天之後,果然,甘氏在中彈以後是含笑地稱頌羅摩神之名而長逝。

  一九三八年八月甘氏接見中國陶教授說:中印的敵人不是日本人,而是日本國及軍隊,但對付日本的軍隊不能像印度使用非暴力[19] 。他鼓勵中國人為正義而戰。有如博伽梵曲中的阿瓊那。他深信中國人沒有領土的野心,也正如阿瓊那打了勝仗也放棄王位一樣。事實證明,日本投降了,中國以德報怨,也放棄了日本對中國之賠償。

() 佛教:

  一九三八年八月,有位日本國會議員高岡(Takaoka)拜訪甘地,請他為日本國人民說幾句話。甘氏說:亞洲是全世界的亞洲,不只是亞洲人的亞洲,真正佛教國家仍是印度,所以能奉行非暴力,其他國家只是名義上為佛教國家……因此,我沒有什麼好告訴你們的……[20]

  佛陀所揭櫫之五戒,其中之不殺生(ahi,甘地引申為「非暴力」[21] 。雖然,甘氏從未提到佛教的教義,可是,在他的血液裡,已充滿了佛教慈悲的精髓。

() 印度教

  《吠陀經》為印度教(Hinduism)源泉,原本是拜祖先與自然神教,是多神教,由於從人文社會制度反省,從多神崇拜演變成數個主要神之崇拜,到了《梵書》期才歸為一神之梵天崇拜[22]

  依此觀點,甘氏面臨國內宗教複雜,又須一致對付英國,所以他提倡「人的宗教」[23] 。他認為所有宗教的本質是同一的,只是宗教的形式不同。這不同之形式就是宗教生活的方式不一。他遵從任何宗教之生活方式,但決不同意有不同之上帝。因為這個世界如果有多個上帝,多個極終真理,則這個統一之世界便無由形成。正如同一人有多種社會關係,有其子,有其父,有其兄弟,各以不同之關係來定其稱謂。依甘氏,凡只相信自己的宗教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其他宗教則是迷信。

  印度是多種族的國家[24] ,對外無法如中國以民族主義對抗外國之侵略。所以甘氏的宗教觀,以及宗教改革與其獨立運動兩者之目的與手段是同一的,均採取和平、不抵抗的策略。

三、甘地之理想社會

  甘氏為其理想社會所繪製之藍圖散見在他的歷次演講及著述中;以社區為單位,要建立一個能教育靈性的社區,無論經濟、衛生、養生、送死、司法、警察……都能自給自足。一九四八年,元月二十日,他在畢爾拉館(Birla House)召集會議,對於社區之發展有下列幾點具體的計劃,離他被槍殺過世只有十天。可以說,這是他理想社會蓋棺論定之觀點[25]

 村人應分別接受技術訓練。無論職業、或人口均應登記。各社區應有不同之宗教活動與設施。各階級、各宗教一律平等。階級之形成只是職業分工,職業都是神聖的。社區居民應一次一次地接受終身教育,以培養其能力專長。各社區應負責各社區居民生、老、病、死之福利。鼓勵居民接受行政管理與法令規章之教育。

  依照甘氏以上所說,除了國防,交通及高等教育有待政府統一辦理而外,幾乎不必上級政府插手。因為以作官吏為職業的人會受到腐蝕,所以他有句名言:凡以權力表現愛的人,就不是真正的愛。反之,不假權利、官銜而自願付出,服務人群的才能證明是純粹的愛[26]

  所以甘地一生原只想作一名律師為受壓迫的窮人說話,他親臨南非見到印度工人之苦難,遂主動投入印度僑民社會為他們爭取權利,返回印度後同樣投入獨立運動。待獨立成功,決不參加政府任何職務。他也以此警告他的革命伙伴:居官職不是任何權力,而是為上帝服務來教育民眾[27]

  因此,能為上帝服務已是個人最大的榮譽,所以公職人員不應有高薪,以一般人民生活所需之薪水即可[28]

四、甘地建立理想社會之步驟

  甘氏原來並非有意地要建立什麼理想社會,有此一設想應是他在南非杜爾班(Durban)組訓印度僑民開始的。誠然,他為印度僑民受到當地之歧視自然表示不平;同時,也體認到印度僑民在工作上之慵懶、不愛衛生而感到遺憾。甘氏除為他們辦理法律訴訟案外,也與他們定期舉行宗教集會;後來,創辦了「素食雜誌」(The Vegetarian)作為喉舌,一八九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在該雜誌提出了七點素食之好處。他指出:四種印度人的階級,以婆羅門及吠舍兩階級的吃素最徹底,實際上印度絕大多數人都是素食主義者,他稱素食是維生食物(vital foods),重要的是不但養生而且能培養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來教育自己的靈魂[29]

  甘氏為了激起印度僑民之愛國心,也不斷在「素食雜誌」撰寫關於印度人之習俗、生活、節慶、食物等的雜文,刊到他的專欄之內,喚起了印度僑民之向心力與愛國心[30] 。在甘氏之領導下,杜爾班的印度僑民已形成一團結有力之社區。甘氏非暴力思想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31]

  由於甘氏在南非以非暴力,組織南非僑民成功,當時國內各界一致要求其返國從事獨立運動[32] 。他首先在他的原籍地估雅羅第(Gujarati)成立民報(Navajivan, man of God),意為上帝的人民[33] ,透過「民報」報導他在各地之活動。起初是以英文,以後發行各種不同之文字。例如一九三O年九月三日該報就刊出他的訪問日程,他要求一天拜訪三個村落,只接受一杯羊奶、一個大餅,晚上如在沒有被子之村落,只準備一張草席即可過夜。但他特別要求,來參加集會的,要包括各種宗教、各階級的種族,不能有任何歧視。同時,大家必須要攜帶「紡車」[34] ,甘氏要與村民一同紡紗而後才進行演講晤談。

  他要求民眾,不要對官員特別恭維,但也應視他們為同胞,同樣地愛護[35] 。因為甘氏是基於人性平等,靈性也是平等的。也正如四種階級,只是分工不同,不是人格有高低[36] 。所以甘氏的理想社會乃是一絕對平等的社會。

五、甘地理想社會之實驗

  甘氏於一九一年在布拉(Poola)市郊約一小時車程處建立了一個實驗社區,他為了紀念托爾斯泰(Tolstoy)而稱之為「托爾斯泰農莊」[37] 。在這農莊裡有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之家庭,各人保持自己的信仰;但同工同酬,每人都必須分擔社內各種工作,不能假手其他任何人,每天定時學習、上課、禱告、工作,一切自給自足,不接受外來之任何捐獻。也自訂有莊規,可說是備而未用。成員有老、有小、有壯、有男、有女,有單身、有家庭,有各地方、各種族人。這些大都是甘氏之追隨者。約維持了三年之久,甘氏以後之「民報」幹部及推廣大社區運動之主要幹部大多出於該農莊之有關成員。

  甘氏非暴力思想一詞雖是源於佛教之不殺生;但其內容卻也受到俄哲托爾斯泰的影響。托氏先於甘氏提出不抵抗(Passive Resistance)主義[38] ,甘氏身臨南非看到有色人種受到虐待,正從事解救印僑之際,對托氏之論極為激賞,乃主動與其連絡,甘氏之「非暴力」就是在此時一八九三∼一八九四年提出的[39] 。托氏於一九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過世,同年九月七日他寫給甘氏的信說:謝謝你對我「不抵抗」思想之關心……其實,我的「不抵抗」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包含了沒有虛假的愛,愛要永遠與人的靈性相關連,而且,愛應經常保持在靈魂中活動,它是人類生命之律則[40]

  甘氏最重視教育、宣傳,他也曾辦有印度輿論(Indian Opinion),與青年印度(Young India)等刊物,他將農村經濟建設、鄉村社區與獨立革命合而為一。甘氏之所以如此,是由於他的政治哲學所使然。他相信全民革命,革命之成果是屬於全民的。由少數人革命,則革命成果會落人少數人之集權專制[41] 。甘氏此一觀點,由中外改朝換代之史事都可作為血淋淋的痛苦教訓,尤以中國為然[42]

六、對甘地理想社會之芻議

  甘氏在其領導獨立成功以後堅持謝絕政府之要職,正待全心全力推動理想社會工作之際即不幸遭受狙擊逝世,似有同於中國之國父孫中山先生,已規劃出建國藍圖,未及著手實行即辭世了。但二者之革命,其文化背景完全不同,故規劃之國家藍圖亦大異:印度是宗教國家重理想;中國是人文化成的國家重現實[43] 。孫氏之現實易於實現,可分期完成;甘氏之理想則難於實現。即使是只圖建立社區,如其理想然,都是很難的。

  譬如佛陀於兩千多年前即已提倡眾生平等,但印度之階級社會仍沿襲到今日不能完全消除;同工同酬,中國大陸在六年代實行人民公社,看是平等了,但集體或個別怠工,生產力大減,不能激起勞動動機,所以終至失敗。或說,甘氏之社區並非集體勞作,而是個別生產,也行私人財產制;但若屬自由經濟,無論人口或財富流動性大,變動性亦大,如甘氏所理想之定型的社區極難存在[44] 。甘氏之所以在民間受到普遍之歡迎,是因為甘氏個人之人格感召;推廣農村經濟時,也有助於農村經濟之改善;尤其有外敵英人之侵略存在,甘地的領袖地位更能受到尊重。然而甘氏在印度獨立以後,由於印、回分爭,他之主張對巴基斯坦讓步,多激起偏激之印度教人士不滿[45]

  在這種情形下,甘氏之理想社會即使他乃活著繼續從事推動改革,是否一如往昔也是未定之天;甘氏逝世以後迄今,無論交通、通訊、科學均有了大大地改變,他所謂鄉村不要依靠城市之說亦窒礙難行。

七、對甘地理想社會之反省

理想與現實,畢竟不同。由現實社會提昇到甘氏的理想社會,在可預期的將來,也很難實現。但亦有其重要的價值:

()理想社會之設計,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上,實比現實社會更為重要。它可以代替宗教一部份的功能,例如宗教之天國、佛國,雖在現實不能到達,但經過相類似之理想社會之設計,在天國、佛國與現實社會之間,有一較具體的理想社會。它比天國、佛國較為近捷;但它確比現實社會較為理想。

()理想社會思想之提出,可以作為人類社會實踐、奮鬥之目標。雖然目標未必能達成,但至少在其實踐、奮鬥之過程中具有一定之價值。例如任何年輕人立志做任何大事業,即使將來不能成就大事業;但他的奮鬥、學習、研究之過程所得之利益仍是有收獲的。

()理想社會之設計具有積極之教育作用。甘地本人在宣揚他的理想時,就親自參予各社區的活動,與村人過同一樣地生活、作同樣地工作,他不是用言詞來感動人,而是用行動感動人的;尤以他的人格,他的智慧,他的領導風格都能使人感到他的神聖性,人們對他的記憶是超越時空,存在久遠的。雖然甘地已不在人間,甘地理想社會也可能永不能實現;可是甘地之精神,甘地理想社會會仍長留人間,對世人發生教育的作用是深遠的。

  其實,理想社會與國度,在中國古代有「包胥氏」之國[46] ;有道家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之國[47] ;有陶淵明桃花源之理想樂園[48] 。在希臘,有柏拉圖之「理想國」[49] ;在十八世紀以來英國、俄國均有「公社」之實驗[50] 。但都只是存在在觀念上,想像中;即使已付諸實驗也只在短期內即告失敗。

  倒是中國大陸在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將柏拉圖理想國集體勞動、集體托兒、集體企業等實現了;也將甘地工資統一及低工資政策做到了,可是,最終還是徹底失敗了。所以無論上述前人之經驗,是基於浪漫的情懷,或是從社會的、宗教的,乃至暴力的不同立場來實行其理想之社會,都是失敗的。

  其失敗之原因:一在疏忽了人的尊嚴;二在疏忽了人性的雙重性;三在不能激揚人的創造力。基本上,也是有違背人性的。即使是甘地的理想社會也有違反人性之嫌。因為人不僅存有天理,同時也存有人欲。在甘地的理想社會裡看不到有樂育之設計,而樂育一項對現代青年之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說,以建構一個理想的人間淨土來看,甘地之社會藍圖對人類靈性具有相當教育性;但如要真正實現人間淨土勢必 重視人的雙重性格,那就是天理與人欲,亦即儒家所說之良知與人欲。基於此,以甘氏之理想社會培植人的靈性,且不昧於現代科學及社會之大環境下來營造人間淨土始有可能。法鼓山現正在賡續推行。建立人間淨土,甘氏之得失,實值得借鑑。

八、結 論

  最後,我們將以上甘氏之理想社會再作一極為清晰、具體之結論。

  1. 甘氏之理想社會是宗教的:主要是一個理想社會才能培植人的靈性,所以甘氏之理想社會就是一人間淨土。他主張真理即上帝,上帝即真理。不相信有上帝的人,一定得相信真理;不相信有真理的宗教信徒,一定相信有上帝;但甘氏認為真理、上帝是一體的、同一的。

  2. 甘氏之理想社會是平等的:甘地所到之處,一定要求有不同宗教、不同種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在聚會中學習瞭解,從瞭解中達成融和。村社幹部由職業或選舉產生,沒有統治與被統治之分別。工資同一,沒有貧富之差別。完全為一平等社會。

  3. 甘氏之理想社會是以自然社區為單位:所謂自然社區應以人口、經濟條件、交通……等作考量。因為這些是能自給自足的基本條件。

  4. 甘氏之理想社會是一個養生送死的福利社會:社區內居民之生育、保健、就醫到死亡安葬全由社區自治會服務,不必家庭居民獨自面對一切災難與不幸。

  5. 甘氏之理想社區是一個必須各盡其能的社會:不但每個人之職業要註冊、登記;而且,每人之工作亦得每日登記以防止傭懶、怠工。如不適任工作則可以調動;如無適任之工作,須接受職業再訓練。

  雖然,我們已質疑甘氏理想社會之實現,實際上難能可期;但也並非是出自幻相,妄想之烏托邦。因為他是根據實驗經驗,再訂定步驟而設定的理想。

  自一八九三年在南非當律師開業,協助印僑及有色人種爭取平等地位,而提倡非暴力,直到一九四八年領導印度獨立成功,他所堅持的是組織民眾與其社區計劃合而為一。他創辦各種刊物,宣傳他的政策。這些都是有計劃有步驟的。

  甘氏是印度自佛陀以來,將社會改革、宗教改革同時鎔為一體最成功的人物[51] 。不過,甘氏所及之面,還有政治革命與經濟改革尚大於佛陀;但卻不及佛陀之教義來得深入[52] 。甘氏之理想社會尚只是在訓政時期,當印度獨立甫畢,甘氏即想積極推動大社區計劃。但他這時春秋已高,又竟不幸死在他心愛的同胞之狙擊下,其大社區之理想亦因人亡政息[53] 。其所以失敗,實由於陳義太高。佛陀是以宗教為主,同時帶動社會之改革,雖陳義也高,畢竟是宗教,所以是成功的[54] ;甘氏是以政治、社會革命、改革為主導,以宗教為手段,或說是以之帶動宗教之改革,因為必須與現實相結合,故由於陳義太高,終至曇花一現即已枯萎了。但這仍無損甘氏個人之偉大人格[55] ;或許,也更能增進世人對甘氏之崇敬。甚至,他的理想社會也能永遠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註釋

1. 拙著《印度思想文化史》,頁463,1995年,東大圖書公司出版。

2. 拙譯《印度通史》下冊,頁1305。

3. 由於英王拉攏諸小邦酋長,亦以王室禮相待,所以英國東印度公司不便於征服。1877年,維多利亞女皇將英印帝國改為印度帝國(Empire of India)自己兼任國王,大小諸邦已均屬印王所封,至此,英國完全統治了全印度。

4. 輪王、仁王:關於輪王見程兆熊譯《薄伽梵曲》第414頌。中華學術院印度研究所印行。為本文註九之異譯本。實際上仁王轉世即輪王。另見《長阿含經》大正139上〈轉輪王修行經〉。

5. 大正藏14538上∼下: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6. 狹義言之,人間淨土是相對於他方淨土而言;廣義言之,人間淨土就是人們所希望人間能實現之理想社會。所以說,甘地之理想社會就是人間淨土之廣義而論。他方淨土請參見《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第5頁,聖嚴法師〈淨土思想的考察〉。

7. 同註1,頁321:甘氏之政治革命、社會革命、教育理想、哲學思辨及倫理規範都具有同一共同目的,即啟發人的靈性,認知真正之神聖。同註10Vol.I, P.97

8. 關於甘氏生活見註11,結論VIVIII。訓政一詞是借用孫中山先生語:建國三時期:軍政、訓政、憲政。甘氏爭取獨立之革命,採非暴力政策,因之,沒有軍政期,藉實行非暴力,組訓民眾,即是訓政。

9. 徐梵澄譯《薄伽梵歌》:且有鑒於自法兮,汝亦不可戰慄;舍正義之戰兮,剎帝利事更優越(三、二一)。又,爾之分尤在行兮,無時或在其果。勿因業果故為兮,亦毋為而自豪(二、四七)。香港室利陀羅頻多哲學會發行,1957年初版,為註四之異譯本。

10. D.G.Tondulkar "Life of Mohandask Karachano Gandhi", first edition, August 1951, new edition 1960, reprinted 1988. Vol. I, pp.195221; Vol. VII, p.363.

11. 1894年4月6日寫給 Shri R. Ravjihai Menta 信中提出。見:"Collected works of M. Kumarappa", first edition 4, 2, 1986

12. 甘氏之民事不服從運動,有人反對,尤其是共產黨認為:這個運動是將甘地送上獨裁,成為一黨之私。V.T. Patil "Mahatma Gandhi and the Civil disobediencemovement" pp.155156。又同註10Vol.V, P.290:即使沒有人追隨我,決非獨自一人,有上帝與我同在。

13. 季羨林《羅摩衍那初探》頁9221979年,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

14. 同註10Vol. III, p.168:「我為不可接觸者之階段而奮鬥,就是為人類不純潔而奮鬥。」按:不可接觸者,即印度傳統以來之首陀羅(Wudra)階級,在印度為奴隸階級,不受神保護,為一期生死,如同草木;主人可以隨意買賣,如同家禽。

15. 借用曾國藩語。甘氏一生都是與民共甘苦,自奉極儉。見註12P.171“Navajivan”報於193093報導安排甘氏到各村演講日程,各村只能準備村民所用之食物,羊奶,或一天三個檸檬,晚上睡覺僅用草席即可。

16. 同註10Vol. VIII, p.300

17. 同註16p.274,日後證實,這次恐怖事件就是針對甘氏而來,他亦平靜地說道:即使是如此,我亦會含笑而去,心中沒有恨。

18. 同註16p.286

19. 筆者按,所指之陶(Tao)教授,應是指前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先生言。戴氏曾於19388月訪問印度,並代表政府捐助泰戈爾所創辦之國際大學,成立中國學院,後交由僑居印度之學者譚雲山先生主持。註10Vol. I, p.268

20. 日本軍閥提倡大亞洲主義,野心主宰亞洲,不讓西方國家染指;甘氏所以反擊道:「亞洲是全世界之亞洲。」又甘氏以為只有真正奉行佛教慈悲精神的印度才能實行非暴力;也暗示,中、日兩國只是名義上,形式上的佛教國家,仍各有自己之文化背景,所以他說:「你們一定會真實地守住你們自己的傳統。」同註10Vol.I, p.322。同時,他也警告中國:「但對日本軍隊中國不能使用非暴力,……中國只要訓練兩千萬精兵,就足以使日本人投降,做中國人的奴隸。」同註10Vol.I, pp.319320

21. 不殺生,為五戒之一,見《大正藏》159下:「云何五法向善趣?謂持五戒:不殺生、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

22. 同註1,頁73:將生主、布爾夏,祈禱主……等不同超越神歸納到唯一的梵天。同見:“The Upanisads” IV.5Translated by F. Max Myller 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 Part II, pp.181185

23. 甘氏說:就我的觀點言,宗教本質就是人,如果相信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難道上帝會創造一些人壓迫其他那些人嗎?同註10Vol.III, pp.220221235

24. 同註1,第1720頁:印度早期之殖民,如連以後中亞回教及西方人之侵入與移民更為複雜。

25. 同註[10],Vol. VIII, pp.286∼287。

26. 同註[10],Vol. VIII, p.283。又說:道德律是自律的,以立法來管理人民是對人靈性的迫害。同[註1],頁314。

27. 同註[10],Vol. VIII, p.283:在政府工作,不是代表權力;國大黨應做上帝的僕人, 這是公職人員最適當之身份。

28. 同註12p.2011934518日對國大黨演講:我要求諸位不要過分享受舒適之生活,而要保持貧苦……確定以後沒有和平安寧的好日子。同見註1,頁312

29. 同註12,載於1894324日之“The Vegetarian”日報,稱素食為 Vital Food。同年428日告讀者公開信,說明素食七點利益。

30. 同註12pp.2452

31. 同註10Vol.I, p.37

32. 甘氏於印度國大黨組成之際一度返回印度;嗣後,始漸漸形成其領導地位。

33. 同註10Vol.III, p.192“Navajivan”,專為宣傳保護不可接觸的階級而創立,也保護其他弱勢團體及無助之貧苦大眾。

34. 同註12p.171

35. 同註12p.172。載於1930330“Navajivan”報。

36. 同註10Vol. V, pp.170177,於呼籲廢除不可接觸者階級歷次演講中均有提到。

37. 同註10Vol. I, p.117:該農莊於1910530日成立。

38. 托爾斯泰在19101120日過世,97日曾寫給甘地一封長信略謂:我收到你的〈印度輿論〉(Indian Openion),對於我的不抵抗之關心。愛是人類生命中之律則;愛不能作生命中律則之工具……一旦愛賦予強制性,愛就成為生命律之工具……。同註10Vol. I, p.122

39. 同註10Vol. I, p.37

40. 同註10Vol. I, p.122

41. 同註12p.178

42. 如中國歷史上,歷代之帝制王朝,莫不是純粹爭做皇帝接竿而起,大都沒有一定的理想。所謂湯武革命之弔民伐罪也僅止此例而已。

43. 印度是宗教文化國家,偏重精神生活,不太著重物質,所以重視人之業力,重視來生,經常有宗教衝突;中國以儒家為中心,對來生、鬼神均存疑,所以在中國,沒有嚴重之宗教衝突。

44. 可以預見,未來居民因各種變遷關係之原因,流動性會愈來愈大,甘氏完全以道德規範之鄉村共和,更不可恃;尤以其集鄉村共和、城鎮共和為一統之國家,更是太理想化了。同註1,頁314

45. 同註1,頁253

46. 包胥氏之國見《易》〈繫辭下〉。

47. 見《老子》80章〈小國寡民章〉。

48. 見〈桃花源記〉,《陶淵明集》頁350,台灣古籍出版社出版。

49. 柏拉圖理想國(The Republic)主張哲人治國,無私人財富,連子女都是國家所有,自生下即交國家集體撫養,夫妻分居男女公社。

50. 同註10Vol. I, p.122:十九世紀托爾斯泰稱其為暴力當道的時代,人民在暴力主宰下求生存,所以當時各國有實驗性公社成立。除了托氏外,1884年在英國倫敦有由 Sydney Webb 等建立之費邊社 (Fabian Society);甘地之托爾斯泰農莊;民國初年,我們太虛大師亦建議將南普陀由國家成立一示範淨土。《太虛大師全集》24冊,〈建設人間淨土論〉,頁398400

51. 同註10Vol. I, p.971908119日,甘地在監獄中寫給 Kasturbai 先生:我的奮鬥不僅是政治的,也是宗教的,這是最純潔的奮鬥,無論生與死都置之度外。1919年甘氏協助英人打勝第一次世界大戰,希圖換得英人之同情、感激以換取允許印度獨立;但結果相反,甘氏於同年323日發動民眾運動,以宗教淨化,懺悔、自我痛苦追求宗教、政治之和平改革。同註10Vol. I p.247

52. 甘氏與佛陀同是強調眾生平等、同主張慈悲、同是宗教家、同能攝眾、同被尊為聖人。但佛陀是反傳統宗教;甘地是修正傳統宗教。佛陀是出世的教主;甘氏是入世宗教家而已。佛陀具有獨立之哲學系統;甘氏只是承襲,綜合了部份哲學。佛陀以宗教思想一併達到社會改革;甘氏以宗教方法達成政治、社會之改革。佛陀之教義日久彌新;甘氏之聖名諒亦能久傳,但其思想未必會流傳久遠。

53. 甘氏過世之後,印度政府從不提大社區之計劃,也無人討論。尼赫魯父女主政所實行之社會主義是保守的經濟政策,兼之大工業、大企業收歸國營,逕行中央集權。這與甘氏之大社區自足之理想正相反。

54. 佛陀之「緣起論」本來是現實的,是以說明眾生與現象世界之因果關係;再加上其業說與輪迴說,又構成三世因緣果報,形成宗教觀。所以佛陀並無甘氏之困難。

55. 甘氏對自己真誠的懺悔,對世人無私的愛心,不計個人生死之全心付出,從其言論集裡可以得到全面的了解;從其被槍殺前後之從容慈祥,可以得到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