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篇

印哲部份



李志夫

東吳大學哲學系傳習錄一期,頁12-20。

台北市:東吳大學 民國71年4月

  1. 涅槃與混沌之區別?

  2. 佛家言「般若」與「智慧」有何不同?其境界如何?

  3. 在印哲裏,「無」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4. 印度「瑪雅說」與「顯現說」有何層次上、性質上之異同?

  5. 印度哲學的「瑪雅說」言梵為唯一的真實,現象世界為梵的一種投射,與西洋哲學中的現象論有何異同?二者相互影響情形如何?

  6. 印度哲學與中國哲學有何異同?彼此有何影響?

  7. 印度哲學之「彼卽梵」「人人皆可成佛」與中國哲學中儒學之「人人皆可成堯舜」是否有其會通之處?

甲、按語:

哲一同學以書面提出以上七個問題,其中,有些是我份內無法解答的;有些則是「印度哲學史」以外的問題;有的是哲一同學在課程上尚未談及的問題。

印度哲學史之內之問題,凡已教授過的,我們應將其弄明白,是應該有問必答;有的尚未學到,而此刻提出解答,對同學們來說可能不會有「入木三分」之感。關于答覆「印度哲學史」以外之哲學問題,一則因為我所知淺薄,二則也是一僭越行為,所以我只是點到為止。

嚴格說來,科際之間思想比較問題,是屬於個人「自證分」之問題。不同的學科,經過自己親自加以比較、分析、整合,就成為自己之知識了。因為比較之程度愈深、愈細、比較之範圍愈寬愈廣,都會超乎某一專門學者之知識能力。所以個人在科際之間之哲學問題之解答,只能供同學們作參考。其真義仍得以各有關老師之指點為依歸。

 

乙、解惑:

一、「涅槃」與「混沌」之區別:

涅槃(NIRVANA)一字,意謂寂滅,雜阿含一八卷:「凡貪欲、瞋恚、愚癡……諸煩惱永盡卽涅槃。又于同經第十,大般涅槃經第十三卷,及佛教很多經論中都提到佛陀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故涅槃之原意是凡消除痛苦及貪恨的人都稱之為涅槃。以後佛教及耆那派(JAINISM)稱其歷代祖師之死亡,亦尊之為涅槃。因為只有他們才能解脫,沒有痛苦、貪恨等惡德。實則,他們稱教主之死亡為 涅槃,並不是說他們真的死亡不存在,而是解脫了肉體及精神之束縛,是一無痛苦、無煩惱、無肉體約束之另一種存在,稱之為涅槃,其存在沒有任何形質,故說是「寂靜的」或「寂滅的」。

解脫後之涅槃也可分為好幾種:大般涅槃經第卅三卷,指有無量名,僅舉有無生、無出、無作、無為、歸依、窟宅、解脫、光明、彼岸、清淨、度大、吉祥……等二十五種名稱。成唯識論第十卷云:一切衆生本來自性清淨平等稱之為自性 涅槃;尚有微苦隨之涅槃者,稱之為有餘涅槃;毫無痛苦而涅槃者稱之為無餘涅槃;自性清淨,如來法身,所知障除,大悲般若生起,無所依于涅槃者,稱之為無依涅槃。

混沌,在中國語出莊子內篇應帝王,古有南方王名條,北方王為忽,中間有王名「混沌」,混沌王無七竅,不能享受聲、色、飲、食之樂,然一向招待北、南兩王十分殷切,而兩王因混沌王無竅,不能加以囘報。於是,兩人商議為混沌王開鑿七竅,於是,一日為其開一竅,開到第七天,七竅開完了,混沌王就死了。混沌寓喻老、莊之「道」,道是不能以知覺感官去認知的,因為道是有生命的,活活潑潑的,無所不在,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我們用感官知覺(七竅)去認知道,道就為概念所僵化了,被概念化的道,就不是普通無所不在之常道了。

混沌(CHAOS)在古希臘意謂著宇宙尚未生成前之狀態。我國幼學卷一也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我們平時有一種麫食,也稱之為餛飩的,有囫圇、籠統、含混之義。試想,當我們吃餛飩時,我們何嘗經過嚙嚼?豈不都是囫圇的吞下肚內麼!因此,食物之餛飩可能是得自宇宙之混沌一名。宇宙之混沌又可能是得自莊子之混沌一名。本題所問之混沌當是指莊子之混沌—道而言的。因此,我們的問題就是:佛教 涅槃與道家混沌之區分。佛學與老莊哲學哲一同學尚未修此兩種課程,本文也不能像一篇專論來深加研究。試就前面我們對于「涅槃」與「道」所知之幾個概念稍加比較:

(一)若將道視為形上、不可言論來看,則與大般涅槃經第卅二卷,涅槃有無量名來說是一致的。因為老子一書開宗明義卽指「道可道非常道」的。

(二)道無所不在,真如法性恒存,因此,道可與自性涅槃相近。

(三)基本上,道是純形上概念;而涅槃則是證得真如法性之存在或境界。二者仍是不同的。

(四)道倒是很近似佛教真常系之真如法性;而涅槃則是解脫者所證得之真如法性。換言之,道與真如法性為因,而證得之真如法性的涅槃為果。因此,道只相近自性 涅槃。絕不同于無依涅槃。因為「道可道,非常『道』之道」,是語言層次所不及之形上概念;而無依涅槃則是解脫者所證得,經驗到之存在或境界。

 

二、佛教言「般若」與「智慧」有何不同?其境界如何?

「般若」(PRAJÑÃ)一字,具有智慧、極智、勝慧…等意義。同于英文之WISDOM。解脫道論有世慧、出世慧兩種。世慧有漏、有結、有縛…有煩惱;出世慧則無漏…無煩惱。大毘婆沙論四十卷有聞、思、修之慧,為修習般若之三階段。慧遠大師之大乘義章第十,智彭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及吉藏大品經義疏第一均說明有定相( 自性)、觀照(禪定)、及文字三種般若。在其他經論上尚有方便、眷屬、境界等般若,這些都只是概念或境界之分類而已。

不過,般若之究竟義是指解脫者所得之智慧,為出世智,是實相般若,依此而論,較之WISDOM似應又勝一疇。
 

三、印度瑪雅說,與顯現說有何層次上、性質上之異同?

瑪雅(MÃYÃ)一詞,在印度哲學中為其共有之思想,通常指幻象。父因為在現象世界裏,無一物是常住不變的,所以印度思想家也大都視之瑪雅,兩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至於顯現說,則純屬吠檀多(VEDANTA)派中之絕對一元論之商卡拉(SANKARA)所特用之術語。其基本理論是,本質顯現特質或屬性。如磁土為本質,瓦罐、瓦壺則為其屬性。金是本質,金鐲子、金戒指則為其屬性。屬性可變化,而其本質是不變的。依此而論,現象世界是變化的所以稱之為屬性。屬性一定附屬到本質,所以推定到宇宙一定有本質之存在,此一本質,稱之為梵(BRAHMA),梵是絕對唯一之真實。

依此而論,瑪雅與顯現在層次上,性質上都是同一的。只在概念上有所不同:瑪雅是指其為幻不實;顯性則是指瑪雅出現之形式,是此而已。
 

四、印度哲學的「瑪雅學說」言梵為唯一之真實,現象世界為梵的一種投射,與西洋哲學中之現象論有何異同?二者相互影響情形如何?

在前面第三個問題裏,我們已談到本質顯現屬性,梵顯現了此一現象世界。本題則又說現象世界是梵的投射,那麼,顯現與投射有何異同呢?所謂本質顯現出屬性,也就是屬性表現它所屬之本質,譬如金鐲、金戒等不同之形式均可表現是屬金的本質。

至於投射(PROJECTION)可與柏拉圖之原型說(ARCHETYPE)作同一瞭解。我們將物體投影作用卽是投射;畫家所作之畫,其構圖係出自其觀念(IDEA),其觀念亦卽是此一圖畫之原型。亦可是原型投射出的圖畫;也可說是原型顯現出來的圖畫。因此,可以說:投射卽是顯現;但顯現不必是靠投射。

現在,我們試著,現象論是什麼?約有兩種:

康德、斯賓塞以為一切知識只限于現象,雖然承認有物之自身之存在,但絕不能為人所能認知。純現象主義者認為:人只能對無限變化之現象加以承受為知識,不能加以期許預測,更不認為有物之本體、自身存在。例如休謨(HUME)卽是此一型現象論之代表人物。此外,還有傾向唯心、相對論之現象論者。

顯現說認為世界現象是幻相,但比之生活中之幻相為真,故是相對真,絕對真是唯一梵。比較接近康德之現象論;與純現象論則是大相違背的。

如果二者之影響,該是顯現說影響現象論,因為商卡拉為八世紀人物,而康德要晚出十個世紀之多。叔本華(SCHOPENHAUER)與康德系同時代人物,叔氏對印度奧義書心儀不已。康德之現象論受有顯現說之影響是有可能的。是否有影響,我對康德哲學及現象論所知有限,應請教這一方面之專課老師。


五、印度哲學裡「無」是一種怎樣境界?

道德經中,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但在黎俱吠陀(RGVEDA)有無歌(NÃSADÎY—SUKTA)中則說:「太初設沒有有(SAT),也沒有無(ASAT)…你(神)居于何處…」是在肯定神先在于有,無而存在,雖然不知其可以然。老子主張從「有」、「無」以生萬物;黎俱吠陀則肯定神先于「有」、「無」而存在。可見「無」並非是一種境界,而是由恒疑走向肯定的前提之一。
 

六、印度哲學之「彼卽是梵」,「人人皆可成佛」,與中國哲學中,儒家之「人人皆可成堯舜」是否有其會通之處?

印度的哲學派別很多,我們只侷限到印度最嫡系之吠檀多派為準:
從吠陀神話到神學到哲學,由其神性之演進看,神與人是父子之關係。人是被生殖的,不是被創造的,因此,人是有神性,只要人能透過道德,宗教之實踐,人卽與梵同一。所以人人都可以說:「我就是梵」,也可說:「彼卽是梵。」這些思想在愛陀列耶(AITAREYA 1.1)及布利哈德(BRHA—DARANYAKA4.5.6)…等奧義書中都可俯拾卽得。

「我就是梵」,是謂我有梵性存在。有因卽可能有果,但不是必然成梵。人要成梵,尚得透過道德,宗教之實踐,及已解脫者之指導,真正印證了「我認知了梵」,那才是到達與梵同一之境界。

菩提(BUDDHI)一字,是有心與覺悟之意。佛陀(BUDDHA),意卽心與覺悟者。佛陀是印度當時社會,宗教之改革家,要消除四階級及婆羅門之專橫,因此要否定有神我之「大梵」存在,以期婆羅門教之根徹底拔除。代之以人人本有之菩提。若人能就自己本身之菩提性—佛性(BUDDHATA),透過道德、宗教之實踐,人人卽可成佛。

同樣地,人人皆可成佛,是有因可能有果,但未必有果。問題仍在于個人之道德性及實踐證悟之程度而定。由此可見,儘管佛性不同于梵性,但佛陀倡眾生平等,人人可以成佛之模式仍是謂自婆羅門教的。

孟子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於是,後人才引申出:「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話。很明白的,這是純倫理的,勵志的,而不是宗教的,也不是哲學的。

於是,我們可以由以上之比較,分析而得一結論:三者同屬「類比推理」,在方法上是同一的。就形式功用說,「我就是梵」及「人人皆可成佛」是宗教的,「人人皆可成堯舜」則是勵志的。

若就層次來說,「我就是梵」是神觀的宗教哲學;「人人皆可成佛」,則是人文的宗教哲學;「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則是人文的倫理思想。
 

七、印度哲學與中國哲學有何異同?彼此有何關係?

本題可以承續第六題作答。因為印度的佛教是人文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人文的,所以佛教才能在中國生根。印度傳統文化是神觀的,佛教則神觀思想之反動,所以當印度傳統的神觀思想復興以後,佛教在印度便不能與其抗衡,終于一蹶不振。卽使到了大乘時期,也將佛陀舉為神聖,已成有神論之宗教,但仍不能挽囘其本土之頹勢。

雖然是人文的,但只是宗教哲學,較之我國純人文之思想,要來得細膩、超拔、深邃,首先就影響了中國之藝術、文學、音樂、建築,其哲學思想之經過長期消化以後,形成了中國佛教之特色,然後才影響到宋明理學的。

孔子是中國春秋以前文化之集大成者,被尊之為至聖師,可以代表他以前之中國文化思想。孔子對于鬼神是存而不論的。中國聖人之作易也,是「仰視天象,俯察鳥獸蟲魚。」,而老子亦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經漢儒五行相生學,到宋儒朱子「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觀」,與明儒大倡「心卽理」,而形成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先總統蔣先生有一幅聯語說「窮觀于事物始生之處,究幾于心意初動之時」,已將天人合一之思想發揮到最高境界,與認為「心意初動,卽是事開始生」,二者視為同一的事。可見中國哲學一直是人與自然,將人心與天理作為相關聯的省察。

印度傳統之神觀思想與非神觀之學派如耆那教、佛教數論、瑜珈等學派亦有其共同性,那就是,確認世間是苦的,是受業力所束縛而有苦,因此要求自由解脫,而有宗教之實踐。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說,雖然中國沒有形式完整之宗教,但在「天人合一」外已找著了人類安心立命之所。用不著宗教來統攝我們的感情與理性所產生之種種矛盾。而印度的哲學宗教就像其他的宗教、哲學一樣,是用來統攝其感情與理性所產生之種種矛盾的。

印度哲學透過實踐達于宗教層次,故其將哲學視為宗教之理論,視宗教為哲學之實踐,與中國「知行合一」之哲學有所同然。但中國只止于哲學,而印度則邁向宗教高峯。

印度哲學重視性,知理性之窮,而透過實踐進入宗教。中國哲學不重分析,重省察、觀察,了知宇宙生生不息,相剋相生,相反相成之大系統,人卽參與天地之化育,而達天人合一。但由于不重分析,不知理性之窮,故不能建立宗教思想,也不必另設宗教,卽可在「天人合一」之思想中獲得了感情與理性之滿足。

印度的佛教,無論在正面或反面都受有其傳統思想之影響,自不待言。因此,透過佛教,中國哲學是受印度思想之影響的。而中國影響印度的則多係物質方面之文明,而不是精神的、思想上的。關於這些同學們自行研究中國佛教史與宋明理學,及唐代以後之詩詞卽可得證。

丙、後語:

哲一同學真乃初生之犢不怕虎,所提出的問題,幾乎都可值得各成專書,而要我在此一短文中作答,自難說得很透徹。同時,學哲學一年不到,能提出這些頗有門道的問題,可見同學們之好學深思。原本想按論文形式分出,評加證釋,以供按覆,但由於近日太忙,本文係連夜趕出,故稍後幾個問題,有些沒有註明行文之出處。雖然如此,但都是信而可徵的。苟同學們能前後默識,博而約之,亦必會有會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