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學與臨終關懷


李志夫

人生,第一六九期,頁63

台北市:人生雜誌社

民國86年9月1日

 

如果從世界文化史來看,人類一向都相當注重「死亡」這件事,但多半只把它當成民俗、宗教來對待,而未當成學問來處理。近些年來,始有學者把「死亡」當作一種學問來討論:其中又以傅偉勳教授為著,他突破了個人病痛,彰顯出生死學的意義,並引起眾多學者的關心。今天我們特以此「生死學與臨終關懷」座談會,來紀念傅教授。

中國儒家講:「未知生,焉知死?」強調的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因而對死亡講究的是厚葬,喪家門庭常掛有「慎終追遠」幾個大字。「養生」是孝的表現,「送死」更是大孝。從這裡看,我們知道儒家是把生死問題當做倫理來看,並引伸出社會倫理,乃至於社會教育。

至於道家則講「方生、方死」,實際上沒有絕對的生死。其中像莊子,生也逍遙、死也逍遙;生於自然,死也自然,享受自然豁達的人生,他的自然哲學強調生就是死。故其妻死,尚且擊盆而歌。

至於印度人的宗教,包括佛教在內,都是視「業力」為生死的大原則。人的靈魂與身體,正如衣服一樣,可以隨時換掉。當身體敗壞了,靈魂會轉到另一個身體。至於所轉入身體的好壞,全憑這一生的業力。

印度最早的文獻《梨俱吠陀》說道:「人死回到父祖那裡」以後印度人多採此說。回到父祖那裡的人(靈)要遭到輪迴;回到天上的人(靈)就不再輪迴世間。

印度人談靈魂的昇華或靈魂轉世,完全從宗教的立場來談。佛教也是印度的宗教之一,不過,佛教不講靈魂,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是清淨。所以在佛教,不管是禪宗、唯識或淨土,都特別注重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