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 (p531-537): (民國89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3, (2000)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附錄(一) 聖嚴法師行誼簡介


李志夫
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p. 531

本所創辦人聖嚴法師是當今最富盛名的學問僧、宗教家、大禪師、教育家及社會運動的改革者,從來言不及私,更不肯言壽,今值法師七秩嵩慶,師生及校友們謹拂逆其素志,邀請法師的中外師、友、學生撰文成集,為法師頌壽。唯因921臺灣大地震,法師忙於賑災,更體恤災胞苦難,故謙辭壽文;但我們仍將法師〈行誼簡介〉附驥本期學報之後,藉與讀者分享法師之盛德、鴻業。

本人追隨法師二十多年,現在又忝為本所行政負責人,深以為榮。爰將法師生平與著述、思想與教育、弘法與利生,略述法師之悲願行誼與讀者分享;並向撰寫論文學者的高情、厚誼特申感激之忱。

一、生平與著述

(一)出家學佛

1930年12月5日法師生於江蘇常熟縣,因體弱九歲進入私塾,取名「志德」,十二歲插入初小三年級,次年畢業。十四歲因家貧,往狼山廣教寺受蓮塘老人剃度出家,法名「常進」學習經懺、課誦。十八歲考入上海靜安寺佛學院,常在壁報中發表短文,次年以第一名畢業,法師的佛學基礎已在這裡奠下根基。

1948年十九歲已感時局丕變,翌年5月隨軍來臺,易俗名為「採薇」,二十一歲至二十三歲任報務員,讀書、寫作自我鞭策極嚴,已成為軍中作家。1953年,二十四歲,元月27日農曆新年與妙然、星雲、廣慈、煮雲諸青年法師到北投法藏寺拜訪閉關的東初老人。此時任文書士,得暇專研文學理論。二十五歲入通訊兵學校,畢業後任初級軍官,常為佛教雜誌撰稿。

1956年,二十七歲,撰〈評《駁佛教與基督教之比較》〉五萬言,為法師生平第一本著作。次年,以「醒世將軍」筆名為多家佛刊撰文。翌年,二十九歲發表〈文學與佛教文學〉

p. 532

與青松法師(後來的張曼濤居士)筆錄論交。1959年,三十歲胡適先生在演講中指摘佛教,法師撰〈關於胡適思想的宗教信仰〉一文。是年,奉准退役,軍人生涯十年又半。

(二)閉關潛修

同年,隨依東初老人剃度,法名聖嚴,接「人生月刊」主編。1960年,卅一歲,請智光老法師授沙彌戒;又一年,在基隆海會寺受三壇大戒。1962年,三十三歲,於美濃朝元寺禁足,專心律藏,《聖嚴文集》三冊出版;次年,入瓔珞關房。1965,三十六歲《正信佛教》、《戒律學綱要》出版。次年,因眼疾出關就醫,在鳳山蓮社講《四十二章經》為法師初次弘法;1967年旋在高雄星雲法師之「壽山佛學院」授「比較宗教學」、「印度哲學史」,並將《基督教之研究》、《聖者的故事》結集出版,1968年,三十九歲,《歸程》、《比較宗教學》出版。

次年,四十歲,《世界佛教通史》上冊出版。師自1959~1968年,九年間共有十種著述出版,這些書至今仍極為暢銷;迄後至今1999年更有九十餘種,不復委記。

(三)學成歸國

1969年,4月申請到日本立正大學研究,1971年以《大乘止觀法門研究》獲得碩士學位;1975年,師四十六歲,以《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獲得博士學位,法師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留學比丘獲得博士學位的人,隨受行政院邀,以歸國學人之榮銜參加「國家建設委員會議」。1976年,受聘為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董事,接東初老人到美訪問,獲曹洞宗系傳承。次年,任紐約大覺寺住持,並首次指導禪七,12月東老人坐化,返臺料理後事並任中華佛教文化館館長,受聘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任佛學研究所所長,並接受臨濟宗靈源長老法脈。1979年,五十歲,在紐約成立「Chan Centre」,中文稱「東初禪寺」。1981年,五十二歲,「東初出版社」成立,華岡佛學研究所招生,受文大「華岡教授」,名譽教授職,指導政大、文化博、碩士論文。次年,「人生月刊」復刊,在紐約成立「法鼓文化出版社」出版英文書籍。1985年,五十六歲,創「中華佛學研究所」,並獲教育部立案,應東吳大學哲學系聘為兼任教授。次年,完成中華佛教文化館重建工程。

(四)法鼓創業

1989年,六十歲,創立「法鼓山」,次年,中華佛學研究所舉辦「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獲「好人好事獎」。又次年,六十三歲,「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成立,舉辦「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1993年,六十四歲,獲「吳尊賢全國愛心獎」、

p. 533

「傑出社會運動領袖獎」、並以《學思歷程》一書獲國家「中山文藝獎」,6月傳臨濟正宗第五十八世法脈給英籍學者John Crook博士,《法鼓全集》出版,所請設立「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教育部准予備案。1994年,六十五歲,舉辦第一屆社會菁英禪修營,受「文化復興總會」委託承辦「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佛學會議」。次年,獲年度推行社會教育有功人員,成立法鼓文化公司。1996年,六十七歲,獲「國際人傑獎」、「宗教教育獎」,法鼓山奠基典禮地宮落成。1998年,六十八歲,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兩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會」,「兩岸佛學教育交流研討會與博覽會」,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共同主辦「佛教與東方文化學術會議」,以紀念佛教傳入中國二OOO年。教育部核准成立「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天下雜誌》選為「影響四百年,飛越二千年臺灣現代人物」之一,5月,在紐約與達賴喇嘛公開作漢藏佛學大對談。1999年,七十歲,3月法鼓學院舉辦「兩岸人的素質研討會議」,10月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淨土思想與實踐研討會」。

法師自幼好學,尤具文學天才,及長,會通三藏,更以散文技巧,鋪陳艱深的佛學教理,廣受各階層人士歡迎。無論上課、演講、談話均自然成章,勿庸修飾。文字般若已達化境。法師著作大成於1989至1999十年中,共計九十餘本,總計已逾百冊,叫好、叫座,出版家均爭相出版。分中、英、日三種語言出版,有的已譯成德、法、俄、西班牙、義大利、波蘭、捷克等多種語文,從內容分有宗教比較、佛教戒律、史學、傳記、遊記、考正、書評、序跋、社教、環保、雜記等,但以禪、淨宗義與實踐為主。其中部份為法師學術論文、以上著述多已編入《法鼓全集》有七十冊,正計劃每年繼續增編中。

二、思想與教育

(一)思想淵源

法師的思想主要得自於他自己具有敏感的觸覺、細膩的思想及滿懷悲願。他生長在一個動亂的時代,一個貧窮的家庭,更激勵出慈悲濟世的願心。幼時在河岸觀鴨子划水,聽父親說:「大鴨子划出大路,小鴨子划出小路」心有所悟。在佛學院接觸佛陀教理,心中才有真正皈依感;即使為環境所迫投入軍中,最後仍然出家,不負初心。

1968年,法師決心東渡日本求學,當時佛教界長老及東初老人均持異議,法師為提昇佛教教育,必須自己先修得高學位;其實,這時法師已是知名的學問僧,學位對法師本人來說並不重要。但現實教育界,學位即是名器。是爭取社會、教育地位的工具,所以終於拂逆了長老們的意願;但長老們的顧慮,也並非毫無理由,因為當時到日本去深造的法師大多還俗;而且遠在民初江蘇如皋「菩提社」松橋和尚將他弟子送往北大、師大等學校深造,結果非但還俗,而且回來覇佔寺產。然今試想法師若無文學博士的光環,

p. 534

今天恐怕對社會高層、學界菁英人士,就沒有如此的攝受力。

1960年11月在〈《成佛之道》讀後〉一文中即指出:「印老是承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發揚「人的佛教』」。在法師閉關期間研究《阿含經》,則曾受印老《佛教概論》啓發。法師的《正信佛教》也是在這個背景下撰出的。法師在1995年「慶祝印順導師九十誕辰座談會」上致詞說:「法鼓山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也是受到印老所影響的」。

1983年在〈佛教的孝道精神〉一文中說:「東初老人的『人生雜誌』就是承繼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甚至法師在法鼓山所創的一切事業,都是本著人間佛教,將抽象的理想,化作具體行動綱領。可說他是人間佛教的實踐家。法師撰有「與四眾佛子共勉語」、「我們的共識」,以及「中華佛學研究所所訓」等,作為法鼓人的箴言。在內部集會前後,行禮如儀,三復斯言。「法鼓」一名,源自《大法鼓經》之經名,在《法華經》裡,亦有明文要人讀、寫、傳《法華經》,擊大法鼓,吹大法螺。意思是教人努力宣揚佛法。尤其在他「我們的共識」中,直可代表法師之核心思想與悲願精神:

我們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我們的精神: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

我們的方針: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

我們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二)三大教育

依「我們的共識」為核心,法師更先後揭櫫出法鼓山三大教育目標。可見,法鼓山的弘法事業,是以「教育」為主軸的。

(1)大學院教育:

A.中華佛學研究所

「中華佛學研究所」是法師創辦法鼓山以前,最早開辦的教育單位。他所頒的「所訓」是:

立足中華,放眼世界;專精佛學,護持正法;

解行互資,悲智雙運;實用為先,利他為重。

因此,本所分中國、西藏及印度佛學三個組,更特別注重古典佛教語文梵文、巴利文之教學。為了培植國際佛學人才,也重視日文、英文及德、法、俄等國語文的訓練。這是中國有史以來使佛教教育走向國際化的先導者。



p. 535

在出版方面:本所有《中華佛學學報》、《中華佛學研究》兩種刊物發行國內外;獎助各大學從事佛學研究之研究生的論文出版;特約學者專著,集為「佛學論叢」出版發行。

本所與美、日、泰及中國大陸等八所大學及所、系簽訂合作交流,定期舉辦「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也經常舉行不定期各種學術會議,鼓勵、獎助本所研究生到國外深造。本所研究生已遍佈在歐、美、日等地區留學。

本所以研究佛學為專業,肄業三年,除提供免費膳、宿外,每月還津貼新台幣五千元作獎助學金。本所現有師生七十五人,學生與老師為二比一。藏書四萬冊,宋、明佛學藏書,及大藏經版本收集最為完善。本所是國科會列為獎助的唯一佛學研究單位。本所網資室除了本所教學、研究、圖書上網而外,並將世界研究佛學學者及其論文、著作上網供學術界參考。此外,尚配合「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製作數位化佛典。

本所所辦的是佛學教育,自然更著重對研究生道心的培養,諸如參加禪七訓練;必須參與所內清潔打掃與維護;由研究生自行舉辦各項小型學術活動。本所的一切教育、研究及學術活動,都是本著所訓的精神而呈現出來的。

B.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是中華佛學研究所董事會於1992年決議成立籌備處,1998年獲教育部核准,以「人文化成」為教育主旨:人文社會化,社會人文化。所系規劃以實用性、國際性、前瞻性為著眼。將來,校區清潔全由師生自己打掃維護,師生成為校園真正的圍了,以樹立勤儉樸實校風。本校已計劃將來成為四院、九所,十二個學系的精緻大學。預定2003年招生。

C.叢林學院

法鼓山僧團本身亦成立有「三學研修院」,將來遷入法鼓山後即為「叢林學院」的僧伽大學。專以培植佛教的僧才。

(2)大普化教育

大普化數育,就是法師推行的社會教育,十年來領導社會風氣的改革,累積而成現在的「心五四運動」:

其一、四安,包括:少欲知足的「安心」;勤勞、儉樸的「安身」;相愛、互助的「安家」;清淨、精進的「安業」。

其二、四福:時時「知福」;處處「情福」;常常「種福」;永遠「培福」。

其三、四它,指「面對它」:正視困境的存在,不自欺欺人;「接受它」:接受困境,

p. 536

不怨天尤人;「處理它」:用智慧處理事情,以慈悲對待他人;「放下它」:盡心盡力就好,不計成敗得失。

其四、四要,包括:需要的不多,「需要」的才要;想要的太多,「想要」的不重要;「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其五、四感:「感恩」使我們有成長因緣;「感謝」使我們有成長的機會;用佛法「感化」自己;用行為「感動」他人。

(3)大關懷教育

是從事社會急難救助、慰問,婚、喪、賀、弔等工作,法鼓山設有「甘露門」。「助念團」、「福田會」,專為災民、病家、念佛、祈福、消災、急難救援。「助念團」的臨終關懷,專為喪家往生親友助念,為生、死兩界求得平安。或為病家說皈依,俾家屬在信仰中減輕痛苦,獲得佛法的皈依與慰藉。更設「教育訓練室」及「活動室」專為終身教育提供各項成長營隊;並提倡、辦理集體婚、喪典禮慶生、成年禮及中元普渡、祈福大會,我為你祝福等大型社會活動。這些都是大關懷教育的一環。

三、弘法與利生

(一)弘法海內外

法師一本大公無私的精神,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他所創辦的事業,一律登記為「財團法人」,為社會所公有。計有「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山佛教基金會」、「中華佛教文化館」、「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法鼓山獎助學基金會」「法鼓文化」等。其他如「農禪寺」、「齋明寺」、「信行寺」及美國「東初禪寺」、「象岡道場」。以上均屬法鼓山體系的護法、弘法的單位。

在臺灣各地均有分支道場二十餘處,都辦理定期弘法自不必多贅。法師本人一半時間分別在國內、外弘法:法鼓山自身設有錄音、錄影室、與各電視台、報社合作製作節目,從事文化、教育、社會活動之宣導。為擴大、深入影響,法師常邀專家、名人對話。所談的內容很廣泛,而且也很深入,從人類文化、和平問題;淺近到如何作好家庭環保、如何管教子女等,所以法師的信眾百萬,遍及社會各階層。

法師在國外大多對國際社團弘法,在各著名大學授課、演講共二百多場次,其行腳已遍及世界東西兩個半球。

法師每年主持大型法會三至四場。也經常在作學術演講。大型法會後,接受集體皈依;其次則是在主持禪七中接受弟子皈依;尤其是參加「菁英禪三、短期出家」的多屬社會中高層人士:政府官員、中央民代、大學校長、教授、大企業家等。



p. 537

(二)建設人間淨土

法師亦積極使佛教向下紮根:訓練弘法人才,深入各地方基層弘揚佛法,使民間信徒能由感性轉向正信,分享佛法法味。

法鼓山對上班族,設有「佛法推廣教育」,在下班時間或例假日上課。法師也注重文化事業,「法鼓文化」除從事佛教文物出版外,更辦有「法鼓雜誌」、「人生」兩種月刊,以適應各社會階層人士閱讀。法師常說:「唯有以佛法感化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法鼓山所作的事業是非營利事業,就是要感動別人;奉獻自己,成就社會;這樣才能提昇人的品質,在人間建設淨土。

佛教實行自我奉獻有三種「施捨法」:財施、法施、無畏施。法師在法鼓山則以法施為主,只有真正得到法施的才能做到慈悲、喜捨。只有修好人間淨土,才可能往生他方淨土解脫生死。這即是佛法的無畏施。法師的弘法利生的法施,是方法,最後目的則是希望人人都能得到無畏施。法鼓山雖然也辦理救濟、賑災各種工作;但法師看來,唯有提倡法施、無畏施,才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根本途徑。

四、結語

法師出生在困頓的家庭、困頓的社會、困頓的時代;由於他有天賦異稟、堅強的道心,困頓更能使他奮鬥、成長、成功。在成功中仍守住平凡,無論村夫村婦,無論大官、富賈,都能在法師臉上讀出他的謙躬、慈祥、與智慧。

法師思維細膩、敏捷,其有超人的記憶力。遍閱內、外諸典,旁通博引,觸處見道,之所以著述甚豐,談吐成章,良有以也。法師每天面對不同的信徒間難、求法。閱人無數;過目不忘,即使僅一面之缘,多年易地相逢,準會道出你是某居士,親切如忘年故交。

「孔子入太廟,每事問」,法師則經常見人每事間,處處可以見到他的謙遜與對人的關懷。法師雖身體單薄,但舉止神態自若,從容自足。行走有風,衣袍如帶,飄然猶仙。演講、說法均是慢條斯理,娓娓道來,有如行雲流水,聲聲入耳。雖是承接臨濟、曹洞兩家法脈,從法師修行生活上看,更具有曹洞家風:綿密、清淡,如空鳥行跡,從平淡處,見其高深。

法師之所以具有如此的攝受力,正是佛法感化了他自己,才能感動別人。如果要我們清楚地說出法師之願行,只能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話:「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佛教是眾生的宗教,佛法是自然的法爾。聖嚴法師的悲、智、願、行,亦與佛世同光;法師在這次921賑災中,所投注之人力、物力、經費、心血與關注,也在在都使人感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