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境界者:
若得能顯眼智中意,無俟所顯諦聽(境)之說。為未解者,更此一科。夫信行尚多聞,因此分別,以會圓妙。法行宗深觀,緣此思惟,以見正境耳。
就此為二:一、明說境意,二、明諸境離合。
經云:「為諸眾生,開佛知見。」(T9.7a,法華經:「令眾生開佛知見。」)若無中境,智無所知,眼無所見,當知應有佛眼境也。經云:「世孰有真天眼者,(T46.26b)不以二相〔見三止「按語」〕,見諸佛土?」若無俗境,此眼不應見於佛土(T14.541b,維摩經:「世孰有真天眼者?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經云:「天眼開闢,慧眼見真。」(T12.274a,無量壽經:「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故知應有慧眼境也。
此三諦理,不可思議,無決定性,實不可說。若為緣說,不出三意:一、隨情說,即隨他意語。二、隨情智說,即隨自他意語。三、隨智說,即隨自意語。
〔釋名〕隨自意、隨他意、隨自他意
1.《大般涅槃經》:「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云何名為隨自意說?如五百比丘問舍利佛:大德!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識之。…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無非正說。…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說」。云何名為隨他意說?如巴吒羅長者來至我所,作如是言:瞿曇!汝知幻不?若知幻者,即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我言:長者!知幻之人名幻人耶?長者言:善哉!善哉!知幻之人即是幻人。佛言:長者!舍衛國內波斯匿王有旃陀羅,名曰氣歔,汝知不耶?長者答言:瞿曇!我久知之。佛言:汝久知者,可得即是旃陀羅不?長者言:瞿曇!我雖知是旃陀羅,然我此身非旃陀羅。佛言:長者!汝得是義:知旃陀羅非旃陀羅,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乎?…爾時我為說四真諦。長者聞已,得須陀洹果,心生慚愧,向佛懺悔:我本愚癡,佛非幻人而言是幻。我從今日,歸依三寶。佛言:善哉!善哉!長者。是名「隨他意說」。云何名為隨自他說?如我所說,如一切世間智者說有,我亦說有;智者說無,我亦說無;世間智人說五欲樂有無常、苦、無我可斷,我亦說有;世間智人說五欲樂有常、我、淨無有是處,我亦如是說無是處,是名「隨自他〔意〕說」。」(T12.820b-c)
〔釋名〕隨情、隨情智、隨智
《妙法蓮華經玄義》:「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謂:隨情、情智、智等。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如《毘婆沙》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際真尚爾,況復餘耶?……情,種種示乳。…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經云: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見色、見空。又如入禪者,出觀之時身心虛豁,似輕雲靄空,已不同散心,何況悟真而不了俗?…無漏逾深,世智轉淨故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了世間相。此是「隨智二諦」也。」(T33.702b-c)
云何隨情說三諦?
如盲不識乳,便問他〔人〕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粖、雪、鶴等。雖聞此說,亦不能了乳之真色。是諸盲人,各各作解,競執貝、粖而起四諍(T12.688c,大般涅槃經:「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猶稻米末……猶如雨雪……猶如白鶴。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得識乳真色。」)。
〔釋名〕粖ㄇㄛˋ
《康熙字典》:「糜粥也。」(p.1365)
凡情愚翳,亦復如是。不識三諦,大悲方便,而為分別。或約有門明三諦,如盲聞貝。或約空門明三諦,如盲聞粖。或作空有門明三諦,如盲聞雪。或作非空非有門明三諦,知(如)盲聞鶴。雖聞此說,未即諦理。是諸凡夫,終不能見常、樂、我、淨真實之相;雖未得見,各執空、有,互相是、非。
〔集註〕
【講義】「或約有門明三諦」:從本有,則破真、立俗、破立無蹤,有門三諦也。從絕情,則破俗、立真、破立無蹤,空門三諦也。從法雙存,則破雙遮、立雙照、破立無蹤,雙亦門三諦。從情雙捨,則破雙照、立雙遮、破立無蹤,雙非門三諦也。言隨義而轉,三諦無別。學者思之。(B23.249)
所以常途〔一般〕解二諦者,二十三家,家家不同(T52.247c-250b,廣弘明集),各各異見;皆引經論,莫知孰是。若言併是,理則無量;若言併非,悉有所據。為此義故,執自非他;雖飲甘露,傷命早夭。經稱:文殊、彌勒未悟之時,共諍二諦,兩墮地獄。
〔集註〕
【弘決】執教之類,其流非一。如梁昭明所序,諸師明二諦義有二十九(三)人,各釋不同,在《廣弘明集》。
《妙勝定經》云:佛告阿難:自我往昔作多聞士,共文殊師利諍二諦義,死墮三途。文云「彌勒」,恐是文誤。故《玄》文所引即如彼經。(T46.231a)
【講義】「諍於二諦」:據墮獄三藏菩薩。未斷證,諍與解皆隨情二諦。云即見萬法皆悉空寂,從相似之知而已。(B23.251)
今世凡情,偏執一文,鏗然固著;雖謂為能,恐乖佛旨。如是等人,皆未識隨情三諦。若識此意,聞種種說,即知如來俯逐根情;根情既多,說不一種。此即是隨他意而說三諦也。
隨情智說三諦者:
就情說二,就智說一。若爾,不得一所論三;此就凡情。凡情悉是方便,雖即一而三,但束為二。若就聖智,聖智皆是實得,雖即一而三,但束為一。情、智相望〔對〕,(T46.26c)故言三諦。
如相似位人,六根淨時,猶未發真見於中道。雖觀三諦,約位往明,但破四住及塵沙惑,即證方便道;但束為二諦。若入初住,破無明,見佛性,雙照二諦,方稱為智;亦具三諦,但束為中道第一義諦。情、智合論,即是隨自他意語也。
隨智說三諦者:
從初住去,非但說中,絕於視聽,真、俗亦然。三諦玄微,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聞者驚怪。非內、非外,非難、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無有相貌;百非洞遣,四句皆亡。唯佛與佛乃能究盡(T9.5c,法華經:「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集註〕
【弘決】非凡小所能聞見也。
章安釋此云:……性不自顯,故非內;性不他顯,故非外。此之內外,通界內外。眾生即是,故非難;七方便不測,故非易。非色法,故非相;非心法,故非非相。又,非界如,故非相;非離界如,故非非相。非三世,故非是世法。無邊、無中,故無相貌。(T46.231b)
【講義】「性不自顯」:為淨緣所薰發故。「性不他顯」:業惑全體作緣了用故。(B23.255)
不可以凡情圖想,若一、若三,皆絕情望。尚非二乘所測,何況凡夫?如乳真色,眼開乃見;徒費言語,盲終不識。如是說者,名為隨智說三諦相也。即是隨自意語。
今更引經中所明二諦文,顯成三諦之說:若言:「凡夫人即能體達因緣,生於觀解。」豈非隨情說俗?「體因緣即空」,豈非隨情說真?若如此者,即是隨情說二諦也。
若言:「凡夫心所見,名為俗;諦聖人心所見,名為真諦。」(T12.684c,大般涅槃經:「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如此說者,豈非隨情智說二諦也?
若言:「凡夫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凡夫尚不知世間之俗,那得知真?故知二諦皆非凡情所識(T12.821c,大般涅槃經:「我往一時在耆闍崛山,與彌勒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如此說者,豈非隨智說二諦?二諦既有三番說,三諦例此可解。
疑者若言:佛常依二諦說法(T30.32c,中論:「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故有三番二諦意。今亦例此:佛常好中道,降胎、出生、出家、成道、入滅,皆在中夜。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若說中道,豈不〔是如上隨情、隨情智、隨智〕三意赴緣耶?
又,一一說各具四悉檀意。隨情中四意者:夫(T46.27a)諦理不可說,說必寄言,言必契情,情必欣悅。或聞真歡喜;或聞俗歡喜;或聞中歡喜。此即是隨情中,用世界悉檀意也。
夫眾生便宜不同,或聞說無,戒、慧增長;或聞說有,戒、慧增長;或聞說中,戒、慧增長。此即隨情中,用為人悉檀意也。
夫行者,破惡不同,或聞有法,能破睡眠、覺觀等;或聞無法,能破睡、散等;或聞中法,能破睡、散等;此即隨情中,用對治悉檀意也。
〔釋名〕覺觀(尋伺)vitarka-vicara
《雜阿含經》:「有覺有觀名為口行。」(T2.150a)
《大智度論》:「問曰:覺、觀有何差別?答曰:粗心相名「覺」;細心相名「觀」。初緣中心發相名「覺」;後分別籌量好醜名「觀」」(T25.234b)
夫眾生入悟不同,或聞無開解,或聞有超悟,或聞中發徹。
乃至觀心亦爾:或說有觀,恍如雲影;或作無觀,泯失身心;或作中觀,神智明白。
如是等種種不同,〔相〕應在一、不在二,〔相〕應在二、不在一。
〔集註〕
【弘決】言「應在一不在二」等者:「一」謂三中隨一;「二」謂三中隨二。逐語便故,不云真等。遞互相望,得益不同,應作七句,謂:應在俗,不在真、中;應在真,不在中、俗;應在中,不在真、俗。此是應在一不在二,以成三句。應在二不在一,亦為三句。應具在三,以為一句。(T46.232a)
故云:佛說生法,於無生法得度;佛說無生法,於生法得度。此即是用第一義悉檀意也。
〔集註〕
【講義】「佛說生法」:藉俗說了真空;藉真說知俗虛也。(B23.260)
故《法華》云:「佛知眾生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性、種種憶想。」(T9.42c,法華經:「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即此四意。何故爾?種種欲是隨世界;種種性是生善;種種行是對治;種種憶想是第一義。
何故性屬生善,行屬對治破惡耶?若通論,性善有冥有顯,行惡亦有冥有顯。今從義便,善是冥伏,惡是彰露。如佛未出時,三乘善根,冥伏不現,故言善性冥也。若聞三諦,此善發生,故知種種性應屬生善,可對為人悉檀也。
〔集註〕
【弘決】身口現作為「顯」;潛伏在心為「冥」。……為人生其冥伏之善;對治治其彰露之惡。(T46.232b)
又,佛未出時,諸眾生惡行彰顯,邪非僻倒,過失現前;佛為破此惡故,說於三諦。故知種種行屬破惡,即對治悉檀也。
種種憶想是第一義者:想是慧數,僻故成心倒、見倒等;若遇知識,正此想慧,即成三不倒。佛欲正其此慧,故說三諦,(T46.27b)即第一義也。
〔釋名〕心倒、見倒
《瑜伽師地論》:「煩惱顛倒攝者,謂七顛倒:一、想倒,二、見倒,三、心倒,四、於無常常倒,五、於苦樂倒,六、於不淨淨倒,七、於無我我倒。…見倒者,謂即於彼妄想所分別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心倒者,謂即於彼所執著中,貪等煩惱。」(T30.314b)
〔集註〕
【弘決】三倒之中,想倒居中。以想正故,心、見自正。(T46.232b)
【私記】「三倒之中想倒居中」者:問:《大論》六十一云:「是顛倒,生時異,斷時異。生時,先想,次心,後見。斷時,先見,後想。」(抄)云何相違?答:今據《華嚴》。(B23.263)
隨情說三諦既具四意;隨情智、隨智說三諦,例此可解。
是則三〔意乘〕四〔悉檀計〕十二種,說三諦不同,豈可以凡情局〔限〕聖〔意〕,謂唯一種,執諍自毀耶?若知聖說無崖,終不是此非彼,起增上慢,高舉稜層。如有智盲人,莫諍乳色;勤行方便,慚愧有羞。以三止證三眼,見三法,獲三智,知三諦;見中分明,雙照曉了。如雲除發障,上顯下明。爾時乃可諦審是非,決定師子吼也。
〔釋名〕稜層
《辭海》:「高聳貌。」(p.3289)
〔章安〕私謂:隨情是併與〔全肯定俗諦〕;隨情智是半與〔半肯定〕半奪〔半否定〕;隨智是併奪〔全否定俗諦〕。何者?如聖語凡云:汝今心想,即是俗;能體達俗虛,即是真。豈非併與相?汝今所知,百千推畫,皆是俗;唯聖別知,乃是真。豈非半與半奪相?夫二諦者,凡人併不識,上聖獨能知;此豈非併奪?此釋易解,故錄之。
〔按語〕:併與,指凡情所得之俗諦為真;半與、半奪是指隨情智,凡情所得為俗,為半與,而無智,不得真諦是半奪;唯有聖人才知隨智法,凡夫渾然不知真諦,故為全奪。
〔集註〕
【弘決】「私謂」下,章安私釋。「私」者,蒼頡云:不公也。既非大師當眾所說,又非親對大師印述,故名為私。若論二諦,證雖在聖,本教凡夫。雖教凡夫,實未證得。語證則奪,凡夫無分,故云「併奪」。論教則與,凡夫俱得,故云「併與」。若於凡邊,奪真而與其俗,故云「半與半奪」。(T46.232c)
二、明境、智離、合者:
先境,次智。
眾經說諦,或四、三、二、一,離、合不同,今當通說。
三藏是方便之教,但明二諦。
〔集註〕
【講義】「是方便之教」:方便故,不說實理,無中諦。(B23.265)
菩薩初心中,心緣真,伏於〔見惑,見一切位地;思惑,欲愛位地;思惑,色愛位地;思惑,無色有愛位地〕四住,令煩惱脂消;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T25.169b,大智度論:「令諸結使脂消,諸功德肉肥。」);百劫種相好,獲五神通,得法眼,照俗諦,分別根性,調熟眾生而作佛事。
後心坐道場,三十四心斷見、思惑盡。此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合為三十四心也。又經言:「一念六百生滅。」《成論》師云:「一念六十剎那。」秖是一念,從假入空,得慧眼,照真諦,而得成佛。
〔集註〕
【講義】「又經言:一念」:《大經》三十三(四十二)云:一眴有四百生滅。《仁王》〈觀空品〉云: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今云六百生滅,未檢出處。「秖是一念」:雖三十四心,不出入觀而極短促,故云一念。(B23.274)
〔釋名〕九無間(九無礙道)、九解脫
《阿毘達磨俱舍論》:「如所斷障,一一地中,各有九品。諸能治道,無間、解脫九品亦然。」(T29.123a)
《阿毘達磨俱舍論》:「求勝種性修練根者,無學位中,轉一一性,各九無間、九解脫道。……頌曰:應知一切道,略說唯有四: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論曰:加行道者,謂從此後,無間道生。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解脫道者,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勝進道者,謂三餘道。」(T29.131a、132a)
〔釋名〕三十四心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菩薩三十四心剎那,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云何名為三十四心剎那﹖謂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於見道中有十五心剎那,道類智時為第十六,則此名斷有頂加行。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復有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是名三十四心剎那。菩薩依此證無上覺。」(T27.780b-c)
《阿毘達磨俱舍論》(29.25b),同。
前已照俗,次復照真;二諦雙明,與弟子異。菩薩但照俗,不照真;二乘但照真,不照俗;佛能兼俱,更加中道第一義諦。三藏二諦已是方便,於二諦上更加中道;方(T46.27c)便之上,更復方便。照見此諦,更加佛眼;知此諦故,更加一切種智。
離則有二,合則有三。是為三藏法中,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也。
次、三乘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論諦離合者:俗諦則同〔合〕,真諦則異〔離〕。
〔集註〕
【弘決】「次三乘人」下,明通教離合。雖即同斷,以菩薩中有利根故,離真出中,故云「真異」。(T46.234c)
《大論》云:「空有二種:一、但空,二、不但空(按:即中道)。」(T25.335a,大智度論:「空相應有二種:一者但空,二者不可得空。」)《大經》云:「二乘之人,但〔只〕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空;〔空性〕不空即大涅槃。」(T12.767c,大般涅槃經:「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二乘但空,智如螢火;菩薩之人,智慧如日。既空異智別,則有兩諦之殊;而今合為一真諦。
〔釋義〕空有兩種
一為「但空」;二為「不但空」。如按一般修辭學言,無論是文學或法學用意,「但」字均表有條件,或條件不足,如法律中之「但書」是。
本文指二乘人「但見於空」之但,指單、唯一。意思是只單單見到空;「智者非但(不但空)見空,能見不空」。此處之不空指雖然說空,而空性不空,即大涅槃。在《中論》說:「涅槃亦非有,亦非無」。
二乘人只知空、不知空性不空,無教化之功力;菩薩雖知空,亦知空是假有,並非空性有,尚可以化度他人;只有上根菩薩近似佛住入不但空,能見空性不空,破無明,見佛性,即大涅槃。
二乘體假入真,秖入但空,不能從但空入假,無化他之用。菩薩體假入但真,能從但空入假,化度眾生,淨佛國土。上根菩薩體假入真前,入但空,次入不但空,則破無明,見佛性,與前真永別,豈可同為一真諦耶?
昔莊嚴家云:佛果〔超〕出二諦外。得此片意,而作義不成。不知佛智別照何境,別斷何惑〔云云〕。若得今意,出外義則成。
〔按語〕:「莊嚴家」指江蘇南京莊嚴寺以僧旻法師為代表之說。
〔集註〕
【講義】「昔莊嚴家云」:《續高僧傳》六(八)《大乘玄論》一(卅四)。「得此片意」:謂得利根見不空一邊。「開善家云」:《續高僧傳》六(廿一)。「佛果不出二諦」:此下略「得此片意」四字。得鈍同二乘邊也。「為風流二諦,意在此也」:「風流」謂動止清雅,出入俱優美,不可是非,名風流。然在古,但有出入之語,無出入之義。依今家利鈍開合旨,初成其義,故云意在此也。(B23.283)
〔若〕開善家云:佛果不〔超〕出二諦外,不能動異二乘。作義復不成。若得此意,不出義亦成。古來名此〔二家〕為風流〔當時流風所尚之〕二諦,意在此。
〔按語〕:「開善家」指江蘇南京開善寺以智藏法師為代表之說。
〔集註〕
【弘決】「古來名此」等者:任二家所說,各謂幽深,是非難分,古來無判,是故古人雙美二說,名此二諦名曰「風流」。言「風流」者,動止合儀,故許二家出入無失。(T46.235a)
但空、不但空合時,秖是一真諦;離時成兩真諦,與三藏家異。彼三藏第三諦,但有中道名,無別體。眼無別見,智無別知。今則不爾。第三諦,亦名真諦,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有別體、別見、別知。是為通教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也。
次、別教明二諦,與前求(永)異。前之真、俗,合為別家之俗。俗者,是世界隔別。俗有,真無。凡夫為俗諦所攝,二乘為真諦所攝。既有、無之異,故稱為俗。《勝鬘》名「二乘作空,亂意眾(T46.28a)生。」(T12.222b,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T12.821c,大般涅槃經:「我往一時在耆闍崛山,與彌勒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若論二諦,俗諦不開〔離真諦〕;若作三諦,開〔離〕有為俗,開〔離〕無為真,對不但空為第一義諦。是為別教〔分析〕離〔綜〕合之相也。
(卷第三上完)
卷第三下
次、圓教,但明一實諦。《大經》云:「實是一諦,方便說三。」(T12.762a,大般涅槃經:「為諸眾生速得解脫,諸佛、菩薩分別為三。信第一義諦,信善方便,是名為信。」)今亦例此,實是一諦,方便說三。《法華》云:「更以〔三教〕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耳。」(T9.8c,法華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是為圓教二諦、三諦、一諦,離、合之相也。
次、明四諦離合者:
前三諦、二諦、一諦,皆豎辯;四諦則橫論。
則有四種四諦,謂: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等〔云云〕。生滅四諦即是橫開三藏二諦也。無生四諦即是橫開通教二諦也。無量四諦即是橫開別教二諦也。無作四諦即是橫開圓教一實諦也。
今將《中觀論》合此四番四諦。論云:「因緣所生法」者,即生滅四諦也。「我說即是空」,即無生四諦也。「亦為是假名」,即無量四諦也。「亦名中道義」(T30.33b,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即無作四諦也。
〔表解〕
《中觀論》 四種四諦
因緣所生法 ── 生滅四諦
我說即是空 ── 無生四諦
亦為是假名 ── 無量四諦
亦名中道義 ── 無作四諦
二、明智離、合者:
諸經或說一智、二、三、四,乃至十一智等。若說三智,可用觀三諦;如其增、減,當云何觀?
〔釋名〕十一智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十一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T8.219a)
一智者:經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T9.429b,華嚴經:「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如,名一切種(T46.28b)智。
此智觀三諦者:若言「一相,寂滅相」,即是觀於中道。若言「種種行類相貌皆知」者,即是雙照二諦也。
若二智者:所謂權、實〔二智〕。權〔智〕即一切智、道種智,觀於有、無兩諦也。實〔智〕即一切種智,觀於中道諦也。
〔表解〕
|
三智 |
觀三諦 | |
二智 |
權智 |
一切智 ─→ 道種智 ─→ |
觀無諦 觀有諦 |
實智 |
一切種智 ─→ |
觀中道諦 |
三智觀三諦可解,不說。
四智者:如《大品》明道慧〔智〕、道種慧〔智〕、一切智、一切種智。(T8.219a:「菩薩摩訶薩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釋論》解此有多種:或:「因中但有理體,名為道慧、道種慧;果上事理皆滿,名一切智、一切種智。」或言:「因中權、實,故言道慧、道種慧。〔由假〕入空為實慧,〔由空〕入假為權慧。」或言:「果上權、實,故言一切智、一切種智。直緣中道,名一切智;雙照二諦,名一切種智。」或言:「因中總、別,果上總、別,」或言:「道慧、道種慧,是單明權、實;一切智、一切種智,是複明權、實。」(T25.258c-260b:「總相是一切智,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說一切智,廣說一切種智,一切智者,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者,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佛得道時,以道智雖具足得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種智,而未用一切種智,如大國王得位時,境土寶藏皆已得,但未開用。」)如是等,種種釋四智;四智秖是照三諦也。
〔集註〕
【弘決】道是因義。因果二文各加種者,種謂種別,兼顯於權及以事類。因時用權,權智未周;至果智滿,故復名「種」。果法遍故,故名「一切」。若得此意,四義可知。(T46.236a-b)
【私記】文「直緣中道名一切智等」者:若據三智,一切智緣空,種智緣中。今依四智,故相不同。餘智亦爾。(B23.295-296)
〔釋義〕四智(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
四種智,《釋論》以不同範疇來說明其概念:
道慧、道種慧為隱而不顯的因體;一切智、一切種智為顯現理與事的果相上言。例如建築師只是想設計一棟房子,由無概念到有概念名為道慧、道種慧。之所以為道慧因他產生之概念是有原則的,是有相當根據的。然後設計出藍圖,根據藍圖確能建成一棟房子是理與磚、瓦…事物之一致和合形成一切智、一切種智。之所以名為一切智,不是只是純理,還包括事、物之和合。之所以名一切種智,是因為具有建築此房屋一切理、事、物之基本智慧。此是從因、果論來論四智。
純就因說,稱道慧為方便、為權法;稱道種慧為實相。由於法之智慧入道種慧稱實相慧;由道種慧之實相返回到道慧之權法稱為權慧。
純就果上說,稱一切智為權法、為方便;稱一切種智為實相。能緣二智之中道稱一切智;二智觀照二諦,稱一切種智。所謂「二智之中道」,即二智非權、非實;所謂「雙照二諦」即是肯定二智亦真亦俗。總之即不可思議境。
純就因,總稱道慧,別稱道種慧,其實是一;另就果,總稱一切智,別稱一切種智,其實是一。
以辯證地稱道慧為權,道種慧為實、為單;一切智亦權亦實,一切種智非權非實、為複。
其形式:
A+-A=11(A+─A)=12
正+反=合1(正+反)=合2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1(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2
權+實=中道1(亦權亦實+非權非實)=中道2
單 複
若經中有明五諦、六、七、八、九,乃至無量者,但得此意釋之,使入三諦也。
〔釋名〕七諦
《菩薩地持經》:「復有七種:味諦、患諦、離諦、法諦、解諦、聖諦、非聖諦。」(T30.936c)
《瑜伽師地論》:「云何名諦施設建立?謂無量種。……或立七諦:一愛味諦、二過患諦、三出離諦、四法性諦、五勝解諦、六聖諦、七非聖諦。」(T30.547b-c)
〔釋名〕八諦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何等為說二聖諦義?謂說作聖諦義、說無作聖諦義。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說無作聖諦義者。說無量四聖諦義,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斷一切受集、證一切受滅、修一切受滅道,如是八聖諦。」(T12.221b)
十一智(T8.219a,大品般若經:「十一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者:世智、他心智,兩種照俗諦;〔苦、集、滅、道、法、此盡、及無生等〕八智,觀真諦;如實智,觀中道。是名智有離、合,而三諦不動〔云云〕。
〔表解〕
|
觀三諦 | |
十一智 |
世智 |
→ 照俗諦 |
他心智 | ||
八智 |
→ 觀真諦 | |
如實智 |
→ 觀中道諦 |
〔集註〕
【弘決】「十一智」者:餘諸經論但列十智,唯《大品》中加如實智。(T46.236b)
復次,智、諦俱開〔離〕者,隨其多少,自相攝。如三諦即有三智,二諦即有二智。此義可解。
又,智、諦俱不開〔離〕者,且據一諦一智,不增不減。此亦可解〔云云〕。
若智雖開、合,終是實智,能顯實體也。
次、約諦、智合辯〔四教〕者:
三藏:真諦,發一眼一智;俗諦,發一眼一智;兩諦共發一眼一智。慧眼、一切智,緣真諦;法眼、道種智,緣俗諦;佛眼、一切種智,共緣真、俗兩諦。不得道雙照,秖得道前後共照耳。
〔表解〕
三藏教 |
慧眼
── |
一切智
──→ |
緣真諦 |
法眼
── |
道種智
──→ |
緣俗諦 | |
佛眼
── |
一切種智
─→ |
緣真、俗兩諦 |
〔集註〕
【弘決】「兩諦共發」者:唯三藏佛雙照二諦,假立中名,是故云共。(T46.236c)
通教:真諦,發二眼、二智;俗諦,發一眼、一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共緣真諦;道種智,緣俗(T46.28c)諦。
〔集註〕
【弘決】通教中云真諦共發二眼、二智者,含中故也。(T46.236c)
若作別接通者:俗諦,發一眼一智;真諦,發一眼一智;開真出中,發一眼一智。智緣諦,亦如是。
〔集註〕
【弘決】「開真出中」者:若已被接,得入證道,乃成三諦。(T46.236c)
【私記】文「通教真諦發二眼二智」者:鈍者緣真,但發慧眼、一切智;利人緣真,亦發佛眼、種智故也。問:利人進發,即是被接,次下別明,何意當教明進發耶?答:通教真內,以含中故,於真諦上發二眼智。若已被接者,已開真出中,故於無中真唯發一眼智,緣所出中亦發一眼智。故被接人,緣彼真諦,不發二智。問:當教真諦含中道耶?若云含者,通教不談中,如何含之?若不含者,豈發二智?答:通教含中,泛有二義:一者,通人住當教時,名為含中。若入後教,開真出中,不名含中。此探後教,故云含中,非於當教有中道名。二者,當教有中道之名,然當教機不謂佛性。若依佛意,密詮佛性。故下第六云:雖無別理,而得有如幻如化、不生不滅中道之名。亦得有中道之義者,佛滿字教,通通、通別云云。《圓頓》云:雖無中道別體,不同三藏。三藏都不說諸法如幻如化、不生不滅,此既明不生不滅,即義說中道觀。(B23.300)
【講義】「含中故也」:問:通教界內教,何得含中邪?答:雖界內巧談相即,不離有而為無,則教中自含中道,故為大乘初門也。問:文云:「真諦共發二眼二智者,含中故也。」據之,含中可由利根被接後教,何關當通?答:若由被接故含中,應云「共發二眼、二智故含中」也。然所以利根發中智入後教,本由見教中所含中道,故文云「含中故也」,不云「故含中也」。思之。(B23.301)
【講述】「通教中云真諦共發二眼、二智者,含中故也」:此是當通含中,論場答主所引文也。竊案:通真含中,由能詮之教巧,非由利根見中。如利人見中者,由當通理本含二中與根性利,非但由一邊也。……(B23.301)
別教三諦,一一諦各發一眼一智。智緣諦,亦如是。
若別教作二諦者:俗、中、空,發一眼一智;俗、中、有,發一眼一智;真諦,發一眼一智。智緣諦,亦如是。
圓教者:一實諦,發三眼、三智。智緣諦,亦如是。
問:云何以別〔教〕接〔納〕通〔教〕?
答:〔別教〕初空、假二觀,破真、俗上惑盡,方聞中道;〔但〕仍須修觀破無明,能八相作佛。此佛是果,〔別教〕仍〔依〕前〔通教〕二觀為因,故言以別接通耳。
〔通教〕不以此佛果接三阿僧祇,百劫種相之因,故不接三藏。不將此果接十地之因,故不接別。不將此果接十住,斷無明,故不接圓。唯得以別接通,其義如此。
〔釋名〕十地dawa
bhumayah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十地菩薩,具足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菩薩摩訶薩具足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具足是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T8.346b)
2.《大智度論》:「地有二種:一者、但菩薩地,二者、共地。共地者,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但菩薩地者:歡喜地、離垢地、有光地、增曜地、難勝地、現在地、深入地、不動地、善根(相)地、法雲地。此地相如十地經(論)中廣說。」(T25.411a-b)
3.《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今說、當說。為是地故,我如是說。何等為十?一曰歡喜,二曰離垢,三曰明,四曰焰,五曰難勝,六曰現前,七曰遠行,八曰不動,九日善慧,十曰法雲。」(T9.542c-543a)
4.《大乘同性經》:「佛有十地,一切菩薩及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行。何者為十?一名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名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三名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四名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名火輪威藏明德地,六名虛空內清淨無垢焰光開相地,七名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名最淨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九名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名毘盧遮那智海藏地。」(T16.649a-b)
〔釋名〕十住
1.《菩薩本業經》:「諸族姓子,欲求佛者,有十地住,往古來今,皆由此成,眾祐所歎。是合無量,具陳演說,如佛所言。何等為十?第一發意、第二治地、第三應行、第四生貴、第五修成、第六行登、第七不退、第八童真、第九了生、第十補處。」(T10.449c)
2.《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摩訶薩十住行,去來現在諸佛所說。何等為十?一名初發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四名生貴、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頂。諸佛子,是名菩薩十住。」(T9.444c~44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