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明眼智
從明眼智到明得失在說明體真、隨緣、息二邊三止觀得三智,即觀、智合一,止、觀合一。其間必先明意與外境之關係:因凡情與聖智不同;因之,藏、通、別、圓四教之情智與境各有不同之交集層次,稱之為離、合。其離、合,交集之關係不可以分析思議者謂之得;否則,謂之失。
二、明眼智者:
體則非知、非見,非因、非果。說之己(已?)自難,何況以示人?雖叵知見,由於眼、智,則可知見;雖非因果,由因果顯。止觀為因,智、眼為果。因是顯體之遠由,果是顯體之近由。其〔因果之〕體冥妙,不可分別;寄於眼、智,令體可解。
今先明「次第眼智」者:
三止、三觀為因;所得三智、三眼為果。
三止者:若體真止,妄惑不生,因止發定,定生無漏;慧眼開故,見第一義,真諦三昧成。故止能成〔慧〕眼,〔慧〕眼能見體,得真體也。
若隨緣止,冥真出假,心安俗諦;因此止故,得陀羅尼;陀羅尼分別藥病,法眼豁開,破障通無知,常在三昧,不以二相見(T14.541b,維摩經:「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諸佛土,則俗諦三昧成。是則止能發眼,眼能得體,得俗體也。
〔按語〕:二相:凡夫視諸法為有;二乘視諸法為無,二者均非佛住不思議境。不以二相見諸佛土,雖不能達佛所住不思議境;但可修到俗諦三昧。
〔集註〕
【弘決】「不以二相見諸佛土」者:雖引彼文,用義稍別。……今方便隨緣,常在俗諦。不同凡夫之有,不同二乘之無,名「不二相」。出假分別淨土因果,名「見諸佛土」。(T46.228c)
若息二邊止,則生死、涅槃,空、有雙寂;因於此止,發中道定,佛眼豁開,照無不遍,中道三昧成。故止能得〔佛〕眼,〔佛〕眼能得體,得中道體也。
〔表解〕
三止 |
1.體真止
──
妄惑不生
─
因止發定
─
慧眼開
─
見第一義
──
真諦三昧成
─
得真體 |
2.隨緣止
──
冥真出假
─
得陀羅尼
─
法眼開
─
破障通無知
─
俗諦三昧成
─
得俗體
心安俗諦
常在三昧 | |
3.息二邊止
─
空有雙寂
─
發中道定
─
佛眼開
────────
中道三昧成
─
得中道體 |
三(T46.25c)觀者:若從假入空,空慧相應,即能破見思惑,成一切智。智能得體,得真體也。
若從空入假,分別藥病,種種法門,即破無知〔塵思〕,成道種智。智能得體,得俗體也。
若雙遮二邊,為入中方便,能破無明,成一切種智。智能得體,得中道體也。
〔表解〕
三觀 |
從假入空 ── 空慧相應 ── 破見思惑 ── 成一切智 ── 得真體 從空入假
──
分別藥病
──
破無知
───
成道種智
──
得俗體 種種法門 雙遮二邊 ── 入中方便 ── 破無明 ─── 成一切種智 ─ 得中道體 |
〔集註〕
【講義】「若雙遮二邊」:稍稱性,絕空有之蹤,為初地實證之因。義兼雙照,便中名故,且舉雙遮。(B23.227)
是則三止、三觀,共成三眼、三智,各得三體。是故顯體而談眼、智,即此意也。
問:眼見、智知,知、見異耶?
答:此應四句分別:知而非見,見而非知,亦知亦見,不知不見。凡夫,不證故不見(T12.704b-705a,大般涅槃經:「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知而不見……菩薩摩訶薩亦見亦知……復有亦見亦知,所謂諸佛如來亦見亦知,復有亦見亦知、不見不知,亦見亦知者。所謂世間文字言語男女……。」),不聞故不知;二乘人,證故亦見,聞故亦知;支佛,證故是見,不聞故不知;方便道人,聞故是知,未證故不見。
〔表解〕
1.不知不見:凡夫 ─── 不證故不見,不聞故不知
2.亦知亦見:二乘人 ── 證故亦見 ,聞故亦知
3.見而非知:支佛 ─── 證故是見 ,不聞故不知
4.知而非見:方便道人
─
聞故是知 ,未證故不見
復次,信行人,因聞故有慧,因慧故發無漏,得一切智。此智因聞,故稱智知;法行人,思惟得定,因定發無漏,成慧眼。此眼因禪,故稱眼見;然知、見同證真諦,從所因處,仍本受名,故言知、見也。此就慧眼、一切智,作此分別。餘二眼、二智例爾。
〔表解〕
信行人
─
因聞有慧
─
因慧發無漏
─
得一切智
─
智知 |
同證真諦 |
法行人 ─ 思惟得定 ─ 因定發無漏 ─ 成慧眼 ── 眼見 |
若一心眼智,則不如此〔云云〕。
〔集註〕
【講義】「若一心眼智」:次第眼智,對惑顯理,則由修成方便稱性德故,次第修證,初後隔別。一心眼智,即惑達理,直稱性德故,一心圓照,初後無別。(B23.229)
〔引言〕不次第止觀眼智
止即觀;眼即智;見即知權不次第。
若明「不次第止觀眼智」者:
如前所說,止即是觀,觀即是止,無二無別。得體近由亦如是: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論見,智故論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
佛眼具五眼〔如下釋名〕,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佛眼〕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當學般若。」(T8.219a:「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釋名〕五眼
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
《大智度論》:「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論:何等五﹖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以此礙故,求天眼。得是天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畫夜、上下,悉皆無礙。是天眼見和合因緣生、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如前、中、後亦爾。為實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眾生,所以者何﹖無所分別故。以是故生法眼。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眾生各各方便門,令得道證。法眼不能遍知度眾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佛眼無事不知。覆障雖密無不見知。於餘人極遠;於佛近。於餘幽闇;於佛顯明。於餘為疑;於佛決定。於餘微細;於佛為粗。於餘甚深;於佛甚淺。是佛眼,無事不聞、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為難。無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T25.305c-306a)
〔釋名〕王三昧
《大智度論》:「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是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緣無量諸法,如諸人中王第一。」(T25.111b-c)
問:《釋論》云:「三智在一心中。」(T25.260b:「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云何言「欲得道慧等,當學般若」?
答:實爾﹗三智在一心中。為向〔學〕人說,令易解故,作如此說耳。《金剛般若》云:「如來有肉眼不?答云:有。」乃至「如來有佛眼不?答(T46.26a)云:有。」(T8.751b:「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雖有五眼,實不分張;秖約一眼,備有五用,能照五境。
〔集註〕
【講義】「令法縱橫」:一人前後,縱;多人各得,橫。(B23.232)
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粗色,如人所見,亦過人所見,名肉眼;亦能照細色,如天所見,亦過天所見,名天眼;達粗細色空,如二乘所見,名慧眼;達假名不謬,如菩薩所見,名法眼;於諸法中,皆見實相,名佛眼。當知佛眼,圓照無遺。故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與三界作父母。」(T20.37b,請觀音經:「五眼具足成菩提,永與三界作父母。」)而獨稱佛眼者,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T25.384b,大智度論:「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譬如閻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則失其本名。」),非無〔前〕四〔眼之〕用也。
〔表解〕
佛眼 |
五境 |
五位 |
五眼 |
照粗色
─── |
如人所見
── |
肉眼 | |
照細色
─── |
如天所見
── |
天眼 | |
達粗細色空
─ |
如二乘所見
─ |
慧眼 | |
達假名不謬
─ |
如菩薩所見
─ |
法眼 | |
|
於諸法中皆見實相
─────── |
佛眼 |
〔集註〕
【弘決】佛菩提滿,權實智足。以此二智,能生三有菩提佛子,復云「父母」。(T46.230a)
【私記】問:若爾,今家緣空名慧眼,緣中名佛眼,惠、佛二眼並通因果,有何證據?《仁王經》云:菩薩四眼、五通。《大品》云:菩薩成佛時,名佛眼。《論》云:四眼入佛,名為佛眼云云。故知在因名四眼;在果名佛眼;因果合論名五眼也。答:五眼配立有二:一如所問,以中讓佛,空、假在因,故分因果,合立五眼。若據三智通因果者,因果各五。《大論》云:聲聞得慧眼;菩薩得道種智,有法眼。又六十九云:慧眼緣涅槃。初學法眼,分別知諸法;是法眼入實相中,則無分別。佛眼觀寂滅相。(抄)故知三眼是三觀也。(B23.237)
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
〔表解〕
佛智 |
照空
───
如二乘所見
──
一切智 照假
───
如菩薩所見
──
道種智 照空、假、中,皆見實相 ── 一切種智 |
三智一心中得 |
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見不思議三諦;此見從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觀所成三智,如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受智名。境之與諦,左右異耳。見之與知,眼目(智)殊稱,不應別說。
〔集註〕
【弘決】初以左右眼目為譬。(T46.230a)
今將境來顯智,令三觀易明;用諦來目眼〔智〕,使三止可解。雖作三說,實是不可思議一法耳。用此一法眼、智,得圓頓止觀體也。
如此解釋,本於觀心;實非讀經,安置次比。為避人嫌疑,為增長信,幸與修多羅合,故引為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