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教相(23c

〔引言〕明教相

觀諸法體空,故無論動、靜時,心均為止,生死涅槃如一,是為空觀,此從能觀之主體說;若從此觀之境相說:以假法言,假法即空,是真俗二諦;以真諦言空,即無假法存在,故稱平等空性;真俗皆空,空寂常照,是為中道第一義。

教相顯者:

夫止觀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在止觀外另〕尋通名,求於別體,故用「相」簡〔示〕之。

若凡夫止〔於至〕善所治〔外境相〕,是止相;〔觀〕行善所生〔之相〕,是觀相。又四禪、四無量心,是止相;六行是觀相。此等皆未免生、死,即有漏為相。故《大論》云:「除摩黎山,餘無出栴檀;除三乘智慧,餘無真智慧。」(T25.191b,大智度論:「三乘是實智慧,餘者皆是虛妄。菩薩雖知而不專行,如除摩梨山,一切無出栴檀木。」)故非今所論也。

〔集註〕

【弘決】六行觀者,別論亦可厭下為止,欣上為觀。通云觀者,有欣厭故。(T46.224b)

〔釋名〕六行觀(六行相)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問:以世俗道離諸染時,無間、解脫有幾行相﹖答:諸無間道有三行相:一、粗行相,二、苦行相,三、障行相。諸解脫道有三行相:一、靜行相,二、妙行相,三、離行相。……問:世俗無間、解脫道中,一一能修幾種行相﹖答:諸異生者,離欲染時,九無間道中,修三行相,謂苦、粗、障。八解脫道中,修六行相,謂苦、粗、障,及靜、妙、離。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六行相,亦修未來初靜慮地無邊行相。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染,隨其所應,當知亦爾。」(T27.330a、331a)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有漏道作六行相,厭下地,欣自地,故唯斷下無漏道,作十六行相。」(T27.819c)

若二乘以九想、十想、八背捨、九次第定,多是事禪,一往止相;有作四諦慧,是觀相。此之止觀,雖出生死,而是拙度〔非巧度〕,滅色入空。此空亦得名止,亦得名非止、非不止,而不得名觀。何以故?灰(T46.23C)身滅智,故不名觀。但是析〔空〕法,無漏為相,非今所論也。

〔按語〕:止是定相,觀是別相,故止觀即教相;以心止境為止,觀心止境為觀。均未能免除生死;九次第定之事禪、滅色入空雖出生死,就度化人、我言,仍屬拙度,而非善巧方法。

〔表解〕

 

 

 

凡夫

止善所治   ───

行善所生   ───

止相

觀相

 

 

 

未免生死 ────── 有漏為相

四禪

四無量心

 

 

止相

 

六行   ─────

觀相

 

 

 

二乘

九想

十想

八背捨

九次第定

 

 

事禪

 

 

止相

 

 

出生死

 

 拙度

滅色入空

析法

 

 

無漏為相

有作四諦慧   ──

觀相

 

 

 

 

〔集註〕

【講義】「何以故?灰身」:通教遠通常住,故以灰斷但斥三藏。(B23.177)

〔釋名〕十想

1.《廣義法門經》:「若聖弟子自如此依於道理而起正勤,有十種相應法修行。何等為十?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於無常觀於苦想,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五、厭惡食想,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七、生光明想,八、觀離欲想,九、觀滅離想,十、觀死想。」(T1.920a)

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T8.219a)

《大乘義章》(T44.738b)意同。

〔釋名〕九次第定

《大智度論》:「九次第定者,從初禪心起,次第入第二禪,不令餘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滅受想定。問曰:餘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稱九次第定?答曰:餘功德皆有異,心間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試其心,從一禪心起,次入二禪,不令異念得入。於此功德心柔軟,善斷法愛,故能心心相次。」

 

(一)次第止觀(24a

1.巧度止(24a

巧度止有三種: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

〔釋義〕巧度止

體真止,觀因緣所生法無自性即空,得空即息,是從真諦觀;方便隨緣止,是從俗諦觀;息二邊止,是從中道第一義觀。

 

(1)體真止(24a

一、體真止者:

諸法從緣生,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T3.476b,太子瑞應本起經:「故吾欲一心思四空淨,度色滅恚,斷求念空,無所適莫。是將反其源,而歸其本,始出其根,如我願得乃可大安。」)。知因緣假合,幻化性虛,故名為「體」。攀緣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體真止」。

〔按語〕:諸法體均因緣和合,即是空,空才是諸法真正實相,得此諸法實相空理,妄念即息、即止。故言體真止。

(2)方便隨緣止(24a

二、方便隨緣止者:

若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真,真則不異;但言煩惱與習,有盡、不盡。若二乘體真,不須方便止;菩薩入假,正應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別藥病,故言「隨緣」;心安俗諦,故名為「止」。經言:「動止心常一。」亦得證此意也。

(3)息二邊分別止(24a

三、息二邊分別止者:

生、死流動,涅槃保證,皆是偏行、偏用,不〔能〕會〔歸〕中道。今知俗非俗,俗邊寂然;亦不得非俗,空邊寂然,名「息二邊止」。

此〔以上〕三止名,雖未見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釋論》云:「菩薩依隨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T25.227b:「佛所說十二部經,清淨心為福德與他說,是名法施。」)立名無咎。若能尋經得名,即懸〔玄〕合此義也。

詳此三止,與前釋名,名髣彿同,其相則異。同者:止息止,似體真;停止止〔前三〕,似方便隨緣;非止止,似息二邊〔後三〕。其相則別,所謂三諦相也。前三〔相對〕成次三,〔每〕後一〔均〕具前三。何以故?如體真止時,達因緣假名空無主,流動惡息,是名止息義。停心在理,正是達於因緣,是停止義。此理即真,真即本源;本源不當止與不止,是非止止。此三義共成體真止相。

〔表解〕

 

體真止

1.止息義  :因緣假名空無主,流動惡息

2.停止義  :停心在理,達於因緣

3.非止止義:此理即真,真即本源,不當止與不止

 

 

 〔集註〕

【弘決】「前三成次三」等者:次之與後,並指體相;綺文互說,是故不同。前釋名三成體相三,故體相三,一一皆假釋名三成。(T46.225b)

【講義】「前三成次三」:釋名之三,對惑、智、理、辨名義。體相之三,依諦理示行相。一一諦皆對惑、起智、稱理,故「前三成次三,後一具前三」也。(B23.183)

若方便止時,照假自在,散亂無知息,是止息義。停心假理,如淨名入三昧,觀比丘根性,分別藥病(T14.541a,維摩經:「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此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是停止義。假理不動,是非止止。如是三義,共成方便隨(T46.24a)緣止相也。

〔表解〕

 

方便隨緣止

 

1.止息義  :照假自在,散亂無知息

2.停止義  :停心假理,分別藥病

3.非止止義:假理不動

 

息二邊時,生死、涅槃二相俱息,是止息義。入理般若名為住,緣心中道,是停止義。此實相理,非止、不止,是不止止義。如此三義,共成息二邊止相。故與前永異也,亦非今所用也。

〔表解〕

 

息二邊止

 

1.止息義  :生死、涅槃二相俱息

2.停止義  :緣心中道

3.不止止義:實相理非止、不止

 

2.觀相(24b

次、明觀相:

觀有三〔種〕: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按:薩婆若 sarva-jbata 即一切智),名「中道第一義諦觀」。此名出《瓔珞經》(T24.1017c:「有無二邊平等雙照,大信始滿,習學無生中道第一義諦觀。」)

 

〔集註〕

【講義】「二觀為方便道」:中觀文中,初舉前空、假,前後互破用,修成,功成就。「得入中道」下,正示中觀,稍稱性,一心遮照。於中得入等,以一心雙照,簡前二觀前後。「心心」等,以任運雙遮,顯入後初地無功用位。蓋一心遮照,對望前因後果,標回向中觀也。(B23.185)

 

(1)從假入空二諦觀(24b

〔釋義〕從假入空二諦觀

從假入空二諦觀,智者分三方面來詮釋:

其一、以假為能詮,以空為所詮,能、所並顯。能形容與所形容各有位格,此是從因明學之宗義上看二諦。

其二、由假顯真;反之,真亦顯假,此是依哲學思辨,包容互涵而論二諦。

其三、從應用上看,破一切世俗之妄,以顯勝義諦之真,勝義之真即勝義空。勝義空建立一切法,能生一切法,於眾生能生悲、智。所以「真」是所用,「俗」是所破,故是從功用上論二諦。

智者從假入空觀所觀之層次亦分三種:

其一、凡情眾生,依經教、守住經教不得善解,或因凡情悲智高低不同而有分別,稱隨情二諦觀。

其二、凡情有了修證,對二諦之瞭解較凡情深入,但仍具有凡情,其智亦不圓,稱之為隨情、智二諦觀。

其三、已無凡情、以般若智證得二諦,稱隨智二諦。所謂「隨」,是指在任何時空中,不受時、空所限,均能任運生智。

無論如何,都是在肯定二諦,從思想律看即是同一律。

所言「二諦」者:

觀假為入空之〔能〕詮,〔所詮〕空由〔能〕詮〔假〕會〔通〕;能〔詮〕、所〔詮〕合〔互〕論,故言「二諦觀」。

又,會空之〔時〕日,非但見空,亦復識假。如雲除發障〔?彰〕,上顯下明。由真、假顯,得是二諦觀。今由假會真,何意非二諦觀?

又,俗是所破,真是所用。若從所破,應言俗諦觀;若從所用,應言真諦觀。破、用合論,故言「二諦觀」。

又,分別有三種:一、約教,有隨情二諦觀。約行,有隨情智二諦觀。約證,有隨智二諦觀。初觀之功,雖未契真,得有隨教、隨行論二諦觀。

〔表解〕

 

二諦觀

1.約教 ── 隨情二諦觀 

2.約行 ── 隨情智二諦觀

3.約證 ── 隨智二諦觀

 

初觀

 

 

 

 

 

〔集註〕

【私記】「初觀之功,雖未契真」等者:問:空觀亦契真,何云未耶?答:第二本云:言二諦者,觀假為入空之詮。正為知空,故觀假。故名二諦觀。若然者,約體假知俗,未是發真。此方便道明二諦觀,即是隨情二諦觀也。若發真名二諦觀者,見空之時亦復識假,上明下亦明,是隨智二諦觀也。(略抄)准此故知,指初番釋名為初觀未契真耳。《淨名玄》第二云:或是情智二諦,或是隨智二諦也云云。彼更約證也。(B23.189)

問:初觀,破、用合受名。第二觀亦破、用,亦應言二諦耶?

〔集註〕

【弘決】初觀破俗用真,次觀破真用俗,二觀既俱破一用一,亦應俱得名二諦觀,何故第二名平等耶?(T46.226a)

答:前已受二諦名。後雖破、用,更從勝者受平等名也。

問:第三觀亦破、用,何不更從勝受名?

答:前兩觀有滯,故更破、更用;第三觀無滯,但從用受名,不得一例。

 

〔集註〕

【講義】「前兩觀有滯」:作意破用,云「有滯」。「第三觀無滯」:任運遮照,云「無滯」。「但從用」:遮照功能,云用。(B23.192)

問:前二觀俱觀二諦,亦應俱入二諦?

答:初為破病,故觀假;為用真,故觀真,是故俱觀。一用、一不用,故不俱入。

問:真及中,俱得稱諦。界內外俗,俗則非理,云何稱諦?

答:《地持》明二法性(T30.892c,菩薩地持經:「一者實法性二者一切事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別故;二、實法性,性真實故。即二諦之異名。既俱得稱法性,何意不(T46.24b)得俱稱諦?

問:若爾,俱稱涅槃?

答:經云:貧人得寶(T12.746a,大般涅槃經:「貧窮人獲七寶物。」),乃至獼猴得酒(T17.586b,未曾有因緣經)。又,非想定即世俗涅槃(T12.745a,大般涅槃經)。即其義也。

〔集註〕

【弘決】答意者,真、俗雖異,俱得名諦;世、出世異,俱名涅槃。涅槃即是出世安樂,故世安樂亦名涅槃。(T46.226b)

問:若爾,俱無漏耶?

答:論云:「世間正見,出世正見。」(T25.503c,大智度論:「三寶破故,則破世間樂因緣,所謂世間正見。若破世間正見,則破出世間樂因緣,出世間正見。所謂四念處乃至一切種智。」)

〔集註〕

【弘決】答意者,夫入無漏必須正見。既許世間亦有正見,即名世間無所漏失。(T46.226b)

  

  問:若爾,俱無生耶?

答:經云:「異相互無」(T12.816c,大般涅槃經:「各異互無,如牛中無馬,馬中無牛。」)

〔集註〕

【弘決】答意者,無生之名亦通二諦,故借《大經》三十二文,外道計答。猶如世間有四種無:一者,未生名無。如泥無瓶。二者,滅已名無,如瓶破已。三者,異相互無。如牛馬互無。四者,畢竟名無。如龜毛、兔角。今借第三互無為答。即是出世無世間生;世間亦無出世之生。(T46.226b)

問:從假入空,必須破假而入空耶?

答:通途應有四句:不破入、破入、破不入、不破不入,乃至三十六句,如後說。

〔集註〕

【弘決】答中開為三十六句,具如下文煩惱境中。(T46.226b)

【講義】「破不入」:厭壞下地云破。(B23.195)

 

(2)從空入假平等觀(24c

從空入假,名平等觀者:

若是入空,尚無空可有,〔有〕何假可入?當知此〔一〕觀〔法〕,為化眾生,〔眾生〕知真非真,〔只是〕方便出假〔未真出假〕,故言從空分別藥病而無差謬,故言「入假」。

 

〔集註〕

【講義】「何假可入」:義通生死、建立之二假。「知真非真」:謂不住空理。「方便出假」:從行相云出假。「故言入假」:從觀智云入假。「破假病」:義當生死假。「不用假法」:義當建立假。(B23.196)

「平等」者,望前稱平等也。前〔空〕觀破假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法;破〔此〕一、不破(彼)一,未為平等。後〔假〕觀破空病,還用假法;破、用既均,異時〔位〕相望,故言「平等」也。

今當譬之:如盲初得眼開,見空、見色;雖見於色,不能分別種種卉木,根莖枝葉,藥毒種類。從假入空,隨智之時,亦見二諦,而不能用假。若人眼開後,能見空、見色,即識種類,洞解因緣,粗、細、藥、食皆識,皆用,利益於他。此譬從空入假,亦真(?具)真俗,正用於假,為化眾生,故名為入假。復言平等,意如前說。

〔按語〕:從空入假觀,是從假入空觀之回復觀假,以示二者之同等性,或同一性,故稱之為「平等觀」。有似《易經》之「復」;《老子》之「反」。思想律中之矛盾律。

〔集註〕

【弘決】治苦集邊,名之為「藥」。藥資法身,故名為「食」。識藥、識病,名為「皆識」。善能授藥,名為「皆用」。(T46.226c)

(3)中道第一義觀(24c

中道第一義觀者:

前觀〔由〕假〔入〕空,是空〔掉〕生死;後觀〔由〕空〔入假之〕空,是空〔掉〕涅槃;雙遮二邊,是名二空觀。〔此〕為方便道,得會〔通〕中道,故言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

又,初觀用空,後觀用假,是為雙存〔之〕方便;入中道時,能雙〔同〕照二諦。故經言:「心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T12.1111c,大般涅槃經:「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前之兩觀為二種方便,意在此也。

〔按語〕:前從假有入空、從空入假有是肯定空、假,雙照俱存;中道第一義觀是空、假同時否定,即雙遮二邊。即亦空亦有,為思想律中之排中律。

問:《大經》云:「定多、慧多,俱不見佛性。」(T12.792c,大般涅槃經:「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此義云何?

答:次第三觀,二乘及通〔教〕菩薩,有初觀分;(T46.24c)此屬定多慧少,不見佛性。別教菩薩,有第二觀分;此屬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二觀為方便,得入第三觀,則見佛性。

〔表解〕

 

{

二乘、通菩薩

初觀 ── 定多慧少

不見佛性

別教菩薩 ───

第二觀 慧多定少

───────── 入第三觀 ──── 見佛性

 

問:經言:「十住菩薩以慧眼故,見不了〔全〕了」(T12.767b,大般涅槃經:「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見?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為法諮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非全不見。初觀是慧眼位,第二觀是法眼位,云何而言兩眼全不見耶?

答:彼次第眼,偏定、偏慧,佛之所呵,不可言其見也。所言慧眼見者,其名乃同,實是圓教十住之位。三觀現前,入三諦理,名之為住;呼住為慧眼耳。

〔集註〕

【弘決】「慧眼」見者:慧眼雖為十住之位,借別名圓,故云十住及慧眼見。依圓為語,初住已去實是佛眼,故知此借圓住名為慧眼,非謂慧眼,十住能見。(T46.227a)

故《法華》云:「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T9.26c:「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如斯慧眼,分見未了,故言:如夜見色、空中鵝雁(T12.653a,大般涅槃經:「譬如有人於陰闇中遠見小兒,即作是念,彼為是牛、為人、為鳥耶?」)。非二乘慧眼得如此名。故《法華》中,譬如有人,穿鑿高原,惟見乾土;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後則得水(T9.31c:「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乾土譬〔二乘、通教〕初觀;濕土譬〔別教〕第二觀;泥譬第三觀〔見佛性〕;水譬圓頓觀。又譬於教:三藏教不詮中道,如乾土;通教如濕土;別教如泥;圓教詮中道,如水。二教之所不詮,二行之所不到,偏空慧眼寧得見性?若見性者,無有是處。

〔按語〕:按以上智者所言:二乘、通教喻乾土,是初觀;別教喻濕土,是第二觀;別教亦得入中道見佛性,泥土,是第三觀。從教說,則以乾、濕、泥、水分別喻藏、通、別、圓四教。

〔表解〕

 

乾土        濕土                      

初觀 第二觀 第三觀→ 圓頓觀

三藏教 通教 別教─→ 圓教

(不詮中道)                   (詮中道)

〔集註〕

【弘決】言「二教」者,藏、通也。……二行不到者……即空、假二觀。(T46.227b)

此〔乾、濕、泥〕三觀與前〔假入、空入、中入〕三觀,名一往似同,義相則異。同者:前是貫穿,觀諸虛妄,似從假入空也。前觀達觀,達理理和,達事事和,似入假平等觀也。前不觀觀,似中道也。

〔表解〕

 

三觀

1.貫穿觀:觀諸虛妄 似從假入空

2.觀達觀:達理理和

達事事和 似入假平等觀

3.不觀觀 ────── 似中道觀

 

其相異者:前是〔三諦即〕一諦相,今是〔乾、濕、泥〕三諦相。又前三觀通〔常變〕成後三;後三具〔足〕前三。所以者何?如從假入空,破四住磐石,此豈非貫穿義?所入之空,空即是理,智能顯理,即觀達義;此之空理,即是非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入空觀相也。

〔表解〕

           

 

從假入空觀

1.貫穿義  :破四住

2.觀達義  :所入之空即是理,智能顯理

3.非觀觀義:空理

 

 

從空入假亦具三義:何以故?識假名法,破無知障,即是貫穿義;照假名理,分別無(T46.25a)謬,即觀達義;假理常然,即不觀觀義也。此三義共成假觀相。

〔表解〕

 

從空入假觀

1.貫穿義  :識假名法,破無知障

2.觀達義  :照假名理,分別無謬

3.不觀觀義:假理常然

 

 

中道之觀亦具三義:空於二邊,即貫穿義;正入中道,即觀達義;中道法性,即不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中道觀相。

〔表解〕

 

中道觀

1.貫穿義  :空於二邊

2.觀達義  :正入中道

3.不觀觀義:中道法性

 

 

 

此依摩訶衍明三止、三觀之相;以義隨相,條然各別。

 

〔集註〕

【講義】「以義隨相」:義秖是次第教相,乃教所詮之前後行證也。(B23.216)

若論三觀,則有權實、淺深;若論三智,則有優劣、前後;若論三〔乘〕人,則有諸位〔次〕大小。此則次第分張,非今所用也。

〔按語〕:以上釋後三觀具足前三觀者:即後三觀之乾、濕、泥均是貫穿、觀達、不觀觀三義。此三義在前三觀:假入空、空入假、中道第一觀,每一觀中均具有此三義。

 

(二)圓頓止觀(25b

圓頓止觀相者:

〔釋義〕

圓頓止觀之止,所止雖是一諦,而實是三諦;反之,諦所繫緣於止,雖是一止,而實是三止。此是由於「一即三,三即一」故,所以「一諦而三諦」、「一止而三止」,了知此一三之關係,即是圓頓止也。圓頓觀,亦復如此。簡言之,即「止諸緣於一諦」。

這裡所指之諸緣,即是三諦、三止、三相、三境、三觀、三目。

所指之一諦即是一止、一念心。三即一,一即三,超越相對概念,不可思議,謂圓頓止觀相。

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

 

〔集註〕

【私記】文「三相」者:雖有四相,或時云三。《大論》等云生、住、滅;《俱舍》云生、異、滅,各有其意云云。(B23.217)

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T12.616b,大般涅槃經:「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即三,不可思議。

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併)、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T30.33b:「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如《金剛般若》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T8.750c:「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眼獨見,不應須日〔光〕;若無色〔境〕者,雖有日、眼,亦無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離。眼喻於止;日喻於觀;色喻於境。如是三法,不前、不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若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

何但三一、一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遍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

體一切諸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T46.25b)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中道觀」。

體真之時,五住磐石、砂礫,一念休息,名「止息義」。心緣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不觀。

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經言:「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T14.537c,維摩經:「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多名字,蓋乃般若之一法,佛說種種名。眾名皆圓,諸義亦圓。

相待、絕待〔所〕對〔之〕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無有障礙;無有障礙故,具足無減。是圓頓教相顯止觀體也。

〔集註〕

【弘決】名無別趣,體無別理,皆遍一切,不障一切,故云「無礙」。皆攝一切,無所減少,故云「具足無減」。具足故頓,無減故圓,如此方能顯止觀體。(T46.2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