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佛教教育之檢討與展望
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李志夫
一、前言(01)
二、台灣佛教之現況(01-03)
(一)經濟衰蔽期(02-03)
(二)經濟繁榮期(03-07)
三、兩岸佛教教育現況比較(07-10)
(一)兩岸佛教教育環境之差異與得失比較(07-09)
(二)兩岸均應以開放的眼光來辦佛教教育(09-10)
(三)兩岸佛教教育院所之師資均有待增強(10-11)
四、檢討與展望(11-16)
(一)檢討(11)
甲、台灣方面(11)
乙、大陸方面(16)
(二) 展望(16)
五、結語(18)
提要
由於大陸有了開放政策以後,佛教及佛教教育才隨之開放,所以從短期看大陸的佛教教育將會循台灣佛教教育所經之歷程發展,因此本文是偏重在台灣佛教教育之現況之介紹。換言之,若詳細介紹大陸現況,勢必與台灣過去之佛教教育有類似之重複,實無此必要;而且,也缺乏大陸佛教教育之年鑑與統計之資料。
從歷史的長虹看,勿庸置疑,中國佛教之根仍在大陸,以大陸的物力、財力、人力資源之豐沛,佛教乃至佛教教育的希望仍在大陸。但辦佛教教育必須要有開闊的胸襟與遠大之眼光,使佛教人才能晉入民間高級學府從事研究乃至教學,才能提昇佛教在社會上之地位,所謂「百年樹人」就是辦教育要有百年大計的眼光,因此,我們的佛教教育,尤其僧教育,在日新月異,斗換星移的今天社會,更應劍及履及,再不能因循傳統,才能趕上一般正規高等教育的水準。
一、前言
台灣先後受到不同政權的管轄,其佛教及其佛教教育自然也會受到連帶的影響,本文敘述台灣佛教教育之現況部分則是根據《台灣佛學院所教育年鑑》第一輯之資料,至於「展望」部分除自現況引申而來,再加上政府對宗教教育政策之更張而提出來的。所以特別在此先向該年鑑之作者及院所「三致意焉」。大陸的佛教教育,尚無年鑑及具體資料作參考,僅憑幾次兩岸佛教教育會議與座談中所得的概觀,列在本文之「兩岸佛教教育現況比較」中稍述其端睨。在短期看:今日台灣之佛教教育可能也就是大陸明日之佛教教育;從長期看:佛教的根仍在大陸,希望仍在大陸。
二、台灣佛教教育之現況
(一)經濟衰蔽期:從1945年至1980年代,台灣經濟持續日本時代;1949年以後,雖然大陸高僧先後來台,連生活都有待周濟,遑論弘法利生,還好,台灣本身佛教界有心人士前仆後繼興學,雖未能辦出成績,卻也造成一股風氣,例如真常法師(1900--1944)於1945年12月31日召集佛教界在台南大仙寺舉辦首次「台灣省佛教組織籌備會」擬在其祖庭苗栗大湖法雲寺成立「中央佛學院」,因其過世而中止。
妙果法師的「台灣佛學院」相繼開辦,但終因經濟與政治因素也只是曇花一現。雖然如此,這些佛學院對以後的影響是很大的。
到1965年至1974年佛學院已超過二十所以上,其中僧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是:
1、慈航法師(1895--1954)於1948年受妙果法師之請創設「台灣佛學院」,其前身即是中壢圓光寺佛學院,由於大陸來台的學僧眾多依靠慈航法師,使得佛學院不勝負荷停辦,於是慈航法師洽商基隆月眉山靈泉寺設「靈泉佛學院」及苗栗獅頭山設「獅頭山佛學院」以便安置大陸來台青年眾僧,又因經費困難,同時慈航法師本人亦被誣指「涉嫌」而停辦。
2、無上法師(1918--1966),他先請大醒法師主持「台灣佛教講習會」修學三年,有12名畢業生;1957年請續明法師主持「靈隱佛學院」修學三年,第二屆招生一年又結束了,前後七年的僧教育在當時算是辦得最有成效的了。
3、印順法師:1935年9月在新竹青草湖壹同寺上方創立「福嚴精舍」,法師的弟子、學生多來同住,初期法師很多,而且印順法師又是壹同女子佛學院的院長,所以經常有佛學院的學生前來精舍聽講,辦了一屆三年即停辦。從這時起,印順法師的著述在福嚴的教育與台灣佛學研究與佛學教育漸漸形成了不可分的關係。
4、白聖法師(1904--1989):1957年創辦了「中國佛教三藏學院」於十普寺,前後辦了六年;1959年在台北臨濟寺辦「中國佛學研究院」,辦了四年;1964年於臨濟寺與賢頓法師合辦「戒光佛學院」。由於他主持中國佛教會長達二十多年,推動佛教改革,恢復漢傳佛教的傳戒是貢獻最大的人物。
5、智性法師(1884--1964):1955年創辦了「台中佛學書院」,請白聖法師任院長,辦了兩屆,智性法師去世,其弟子聖印法師在 台中慈明寺辦「慈明佛學院」招收女眾,前後三屆。
(二)經濟繁榮期:根據《台灣佛教教育年鑑》第一輯共有38所,現在招生的只有30所,而加入本年鑑的又只有23所。這23所向中國佛教會立案的有十一所,向內政部立案的六所,向教育部立案的四所,雖可以招生,但實際是稱財團法人佛學研究單位。
1、向教育部立案的研究所
(1) 華梵佛學研究所:創辦人曉雲法師1976年成立華梵佛教學術研究院,1980年向教育部立案改名為華梵佛教研究所,以禪學及佛教藝術為教育中心,多次舉辦清涼畫展,定期舉辦國際佛教教育學術會議,出版《原泉》雜誌。1980、1983年招了兩屆研究生。其蓮華學佛園,創立於1970年,現行該園 之師資大多是其研究所初期培植出來的學生,該所修學三年至七年,此園是向中國佛教會登記備案,每年學生人數為30左右,已有十一屆學生,該所與學園均只招收女生。
(2) 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聖嚴法師,1987年向教育部立案,每年秋季招生,有全修、選修、選課及推廣教 育,前三種學生在校人數有60人左右,本所以培養佛學研究人才為主,所特別著重佛教古典語文與現代國際語文之訓練,現設有中國、印度、西藏三個佛學組,並設有佛教資訊學程,在學術出版上有佛學學報、佛學研究及學術論叢等之各類出版物,佛學網資是在佛教學術資訊上算是國際知名的單位,每二至三年召開中華佛學國際會議一次。
(3) 圓光佛學研究所:創辦人為如悟法師,創於1987年,1989年向教育部立案成為財團法人,其前身為「台灣佛學院」,每年招生10名,行政人員8位,研究及技術人員5位。設有中國佛學研究室,館藏中外書籍約一萬冊左右,期刊約80種,學生修業三年,校地約1500平方公尺建坪,兼任師資多為各大學教授。另外有圓光佛學院,但該院未列入該年鑑中。
(4)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創辦人如學法師,成立於1989年,次年向教育部立案,現有專任老師1位,兼任15位,專職行政人員5位,兼職7位。現有全修生13人,選修生52人,出版有《法光學壇》6期,《法光雜誌》148期,館藏圖書16,000冊,訂有「法光留學獎學金申請辦法」以在國外攻讀碩、博士之校友為申請對象,博士三年、碩士二年,必須繳約15,000字論文及在學證明文件,校園面積800平方公尺,校舍2,200平方公尺,在學人數有40人。
2、向內政部立案的有六所:
(1) 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法師,1990年立案,其前身為高雄壽山佛學院,其佛學研究所之教育均設在南華大學及佛光大學的佛學研究中心,以上兩大學的師資兼任佛學師資,其叢林學院設有國際部,專 修部在國內外設有分院九所,教師兼任57位,在校生328名,其中外籍生有66名,行政人員5名(此一數據是指佛光山本院舍,各分院者不在此數)。學術出版115冊,共分10種。校園總面積99,476.75平方公尺,建坪約2,600平方公尺。
(2) 佛教解脫道研究所:創辦人為慧門法師,1997年向內政部立案,專職人數不定,由學生輪替任行政職,現在研究所學生10人,大學部17人,國際學生9人,研究部設有碩士、博士課程。校園有52公頃,其中建坪1,000坪,以在林園內戶外經行、禪坐為主。
(3) 弘誓佛學院:由性廣法師於1986年創立,1994年立案,全修生研究部35人,專修部60人,推廣部250人,選修生5人,計有專職教師10人,兼職22位,專職行政11人,教師兼行政16人。共設有大學部、研究部及推廣部,館藏7,000冊,學術出版有《弘誓雙月刊》已出版五十五期,設有法音出版社,現出版者多以性廣法師與昭慧法師兩位法師專書為主,校園共有1,179平方公尺。
(4) 淨律學佛院:1987年照因法師所創立,同時立案,初級班招生11屆,高級班1屆,現有全修生22人,選修生8人,以行門為主,師資、圖書不詳,有錄音帶流通,校園有3甲,建坪約600坪。
(5) 華嚴專宗學院:1983年成一法師創立,同年立案,已招生9屆,現有全修生20人,選修3人,現有教師14位均為兼職,行政人員4人,佛學院校友110人,研究所校友28人,藏書一萬一千多冊,學術出版計15種,校地建坪約5,000坪。
(6) 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2001年聖嚴法師創立立案,當時有學生22人,行政人員11人,其中9位為常住法師兼職,專任教師4位,兼職13位。現已招生3屆,共有學生44人,資訊圖書館及建坪空間與中華佛學研究所共享,校園有15公頃,建築物基地為24,851平方公尺,有四棟每棟各六層樓。藏書三萬冊,設有階梯教室及國際會議廳可共大型國際會議使用。
3、向佛教會立案的:其中蓮花學佛園前面已併在華梵佛學研究所說明。
(1) 千佛山女子佛學院:1982年白雲禪師創立,當時有教師15人,行政人員3名,學生33人,分為專修、高級、中級、預科四個班,招考大專、高中、初中及學歷不限四個級次,現有圖書16,500冊,出版白雲禪師著作共分為六類,近七十冊,校園總面積11,487平方公尺,建坪約2,000平方公尺。
(2) 法雲佛學院:妙然法師創於1968年設尼眾初級,現行學制三年,共辦了五屆,1998年以後暫時停辦,教師12人,行政人員4人。當時全修生每屆約20--30人,另有旁聽生及選修生,畢業校友有200人,校園約300坪,使用建坪約100坪。
(3) 香光尼眾佛學院:悟因法師創於1980年,三藏部修學三年,專科部修學兩年,專職教師8位,兼職16位,已招生22屆,校友百餘人,在校生總共有30人,現有藏書三萬多冊,期刊492種,學術出版參考專書12種,以介紹佛學院所及佛學研究出版為主,其次則有教材編輯,其他尚有《佛教圖書館館訊》季刊及《青松萌芽》年刊,校園面積16,797平方公尺,校舍6,734平方公尺。
(4) 華文佛教學院:1984年為晴虛法師創立,其前身為靈泉寺德融法師所創之「佛教禪林」,正修科4年,並設預科,每屆約30--40人,採學分制,教師兼職20位,至1991年停辦。校園六千餘坪,使用樓層五層500坪。(共多少屆、多少學生不詳)
(5) 開元禪學院:1987年由悟慈法師創立,在中國佛教會分會南市支會立案,設專修班、正科班及預科班三班,修學三年,畢業論文一萬字左右。教師15人,至90年度共招生28屆,每屆10人,90學年度三班共有學生37人,館藏六千多冊,校地2,600坪,另有眾宿舍、行政教學樓600坪。
(6) 福嚴佛學院:1953年印順法師創辦福嚴精舍,1969年印順法師創辦,由於太虛佛學院停辦,印順法師遂接辦改為「福嚴佛學院」。1972--1977停辦,1978年後改收女眾,1993年又恢復改收男眾。研究部修學三年,大學部四年,現有師資20位,另初級部教師16位,行政人員7位。已招生九屆,現有全修生人數52人,校友人數440位,館藏二萬多冊,計出版七、八兩屆學生論文集,校園11,360平方公尺,使用樓層面積二千多平方公尺。
(7) 淨土專宗佛學院:1985年煮雲法師創辦,至1993年供招收三屆學生,每屆約二十多名,設初、中、高三級,曾任教之兼任教師五十餘位,行政人員由常住兼任,藏書約七千多冊,有電腦及視聽設備,獨棟八層共2,000坪。
4、未參予年鑑之佛學院所及其聯絡電話。「其辦學情形不祥」。
(1) 天台佛學研究所為慧嶽法師創辦。2557-2719
(2) 玄奘學術研究院及海明佛學院為悟明法師創辦。2681-1839
(3) 戒光佛學院為白聖與賢頓法師創辦。2549-8308
(4) 靈山佛學研究所、中國佛教學院、佛教高級班及研究所為淨行法師創辦。2663-2178
(5) 壹同女眾佛學院,一度停辦,2003年開始復校。03-529-3238
(6) 福智佛學院 03-598-1369
(7) 南普陀佛學院 04-2239-2816
(8) 中台男女眾佛學院與研究所 049-293-2637
(9) 般若學院 05-259-1107
(10) 葛瑪葛尼佛學院 06-573-2103
(11) 蓮花園光佛學院06-591-1764
(12) 正法佛學院03-865-1956
5、佛學研究中心
(1) 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為恆清法師所創辦,出版學報已刊出八期。
(2) 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及
(3) 佛光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均為星雲法師創辦,與其大學師資共享。
三、兩岸佛教現況比較
台灣佛教教育已如上述。中華佛學研究所曾於1998年7月、2000年8月與2003年11月舉辦了三次兩岸佛教教育會議,並於2003年9月在北京與中國佛協又共同舉辦兩岸佛教教育座談一次,雖然如此,本人對於大陸佛教教育之現況瞭解仍極為有限,可能還有誤解處,更提不出具體的數據資料,所以有關大陸佛教教育無法提出專欄介紹,但從本文之「兩岸佛教教育之比較」中應可得到一般概況,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大陸的寺院及佛學院所發行的雜誌愈來愈多,而水準也愈來愈好,各寺廟的經濟也愈來愈有自主性,就這一點來看,台灣過去之經濟發展期之佛教發展,也可作為大陸今後佛教及佛教教育之發展借鑑。寺廟經濟發展之結果:一則各道場有資源可以辦學;二則可以延聘到大學師資在佛教學院兼課乃至專任。
(一)兩岸佛教教育環境差異與得失之比較
1、差異:
台灣的佛教教育都是由寺廟獨立興學;大陸則先由政府撥出經費或部分經費由寺廟自行負責,但仍由政府統一籌劃管理。
台灣所辦之佛學教育,沒有統一之規劃,所以師資、資源、學生都會造成浪費與流失;大陸培植僧才是有計畫地由佛協與宗教管理單位統一規劃或督導。
台灣佛教教育除以培植僧才為主外,亦培植佛學研究專門人才;大陸僅在培植僧才。
台灣除培植僧才外,亦培植社會學佛青年,作為在社會傳播佛教的弘講人才訓練;大陸在這一方面也有,但招收在家的佛學院卻極少。
台灣佛教教育單位,大多數是為自己的道場培植常住;而大陸的學僧則得接受統一分配,或是回原來之道場。
台灣稍具規模之佛教教育院所,都已注重佛學研究之佛教基本語文訓練,如巴利文、梵文以及英、日語國際語文等,以培植國際弘法人才;大陸佛教學院所因為亟待培養國內僧才主持寺廟,尚感人力不足,所以培植國際弘法人才尚無此急迫性。
從以上所述之差異亦可作一比較如下。
2、兩岸佛教教育得失之比較:
大陸的佛教教育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導,有統一性、整合性、一致性 整體行政能力較高;台灣的佛教教育均為各個寺廟自行辦理,沒有統一性、整體性、一致性、整體行政能力較低。
大陸佛教教育正因為有統一性、整體性、一致性,就各個學院來說,缺少自主性,在教育工作執行上,缺少靈活性;台灣佛教教育正因為沒有主導單位各行其事,所以佛學院所均獨立發展,各有特色。
大陸佛教學院有統一規劃,所以能統籌運用資源,節省資源;台灣各佛學院所各自發展,所以造成人力、財力資源上之重疊浪費。
大陸各級佛學院學生雖然沒有學位,但都是政府承認的學籍,學籍即是僧籍。出家人有一定起碼的教育水準。台灣的佛教院所只是向有關單位登記,沒有學籍限制也無僧籍,更沒有學位,所以台灣的出家人教育水準參差不齊。
大陸佛教院所因有主導單位統一籌劃,所以有持續性;不致時停時辦;台灣各佛學院所,除少數單位外,一般均是時辦時停,沒有永續經營,大部分教育成果不彰。
大陸佛教院所畢業的學生一定得返回原道場或接受統一分配;台灣各佛學院學生畢業後,除返回原來道場外,大多投入佛教文化、學術出版及佛教教育單位工作。如是出家之畢業生,尚有少部分不願回到僧團,而自行設立精舍自修,很容易散漫、怠惰、以至形成僧格腐化。
大陸女眾佛學院在師資上對男性師資限制極嚴,對於院規、教規維護自然很好;但對教育本身來說則會形成師資不足,不夠多元亦應是一缺憾;反之台灣即使是女子佛教學院可說沒有限制男眾師資,經過長期觀察,對院規、教規尚沒有發生過不良影響。
台灣佛教教育所培養的是弘法人才與研究人才;而大陸急需培植的是寺廟管理人才。
(二)兩岸均應以開放的眼光來辦佛教教育:
重視通識教育:佛教教育所需要之師資,除佛學經典研究,佛教文學藝術及及祖師們作著、傳記外,一般世學也應作為佛教院所之通識教育。
民國以前中國叢林除了講授內學,也很重視中國傳統經史之教育。台灣因無叢林道場,即使大陸有較大叢林,但是佛教教育也都是委之於現代佛教學院院所去辦。所以現代佛教學院之教育亦應將中國傳統經史乃至西方文史亦應納入選課,這樣培養出來的佛教人才才能與中西文化相應,才能將佛法帶進中西社會去。關於僧教育,當然一是以培植道場弘法人才為主;但亦應提昇培養具有研究能力之僧才從事國際弘法工作,否則,漢傳佛教永遠傳不到西方去。
教育重在啟發:也許會說,佛教本身經論繁多尚無法一一排入課程,遑論種種外學;但教育重在思想的啟發,只有心志被啟發才能活讀書、讀活書;否則,即使是一一經典都經老師講授,到最後還是不能消化,而成死讀書、讀死書。
寬籌教育經費:佛教寺廟的淨財均來自十方,固然要能省則省,這是中國寺廟傳統的美德;但如果辦教育也是如此作想,佛教教育往往都是關著門自己辦學,上焉者,或有延請大專師資兼授必修之課程,一般也不給鐘點費,即使付鍾點費也是有限,因之,好的師資多不能久留。沒有合格的師資實在很難培植出優秀的人才。
多設置佛學獎助學金:佛教教育單位,如有優秀學生,無論僧俗,均應以人才為首要,應多設置獎助學金。以台灣為例,佛學進入大專院校是因為早期有「慧炬」支持各大學成立佛學學生社團,同時亦設置獎學金,鼓勵學生撰寫佛學論文,希望能攝受部分學生們為佛教徒,或導向研究佛學,至少已散播了研究佛學的種子進而同情佛教、瞭解佛教,這樣積年累月,在台灣已經有很好的成果了。就以中華佛學研究所而言,以培植研究人才為主,不分僧俗,大概平均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國內外深造,進入研究領域,其他不作佛學研究的也是在從事佛教教育文化工作,這些人才同樣也須要深耕。惟有培養優秀的佛學佛教人才,才能永續佛陀慧命。
台灣佛學院所,十多年來每年輪流主辦學生「論文發表會」,發表會前有時各院所負責人舉行交流座談,此一方式值得加強,為將來佛教教育之分工合作提供了可能的契機。
(三)兩岸佛教教育院所之師資均應有待增強:
個人以為從長期看應該由佛教本身自行培植研究人才。
培植部份能從事高等教育之僧才:不但只是提高僧教育之素質,而且也要使僧伽也有能力到一般高等學校擔任教職,使佛教之佛法能與高等教育結合。而同時,各佛教教育院所之學僧如在校內修了一般世學課程,考入一般大學去研讀,就會得心應手,將來在大專學校任教更能將佛法深入到高等教育之中。
借重世學學者:也許有些顧慮,讓世學學者進入佛教院所受課,可能影響學生們的道心,乃至影響其思想。當然,世學師資之選擇是有其必要的,如果沒有道德上之瑕疵,只要不反對佛教、具有專業、專門技術作為考量標準即可,不必有性別與宗教信仰之考量。我們相信,辦教育沒開放的心靈,絕對不會有心靈開放的學生,任何宗教人士沒有心靈的開放要有所悟境,都是不可能的。
敦聘退休之資深師資:兩岸高等教育教師退休年齡為60-65歲,就文科來說,這個年齡正是其學術生命的黃金歲月,國家為了新陳代謝,所以必要有屆齡退休之制度,而對缺乏師資之佛教院所來說退休學者實為現行師資最好的來源,因為聘請退休的學者們不必付專任薪水,也沒有退休、撫恤之負擔,僅付鐘點費所費不多,惟在交通、住宿、生活上應多多給予關心尊重與禮遇。
2005年以後,台灣單一宗教教育將會納入正式教育體制,將使台灣的佛教教育之發展到達一個新的里程。根據立法院於2003年1月8日所通過私立大學法第九條之修正案,私立大學及宗教團體法人可以辦宗教研修學院,可授予宗教學位。宗教研修學院不同於一般私立大學者是:必須有3/1的宗教實踐(修)課程。將來必定可以提昇宗教教育及從事宗教人士的學術水準,使台灣的佛教人士更能與國際佛教活動接軌。
師資待遇應從優,尤其兩岸的佛教,所辦之佛教教育,都沒有正式學位,因之所聘請之老師亦沒有年資、退休、撫恤等福利,即使給予很好待遇也不能聘請到優秀的師資,即使聘請到了,也會被一般大學挖走。當然有信仰有願力的師資也有,畢竟很少。世俗生活畢竟是最現實的問題。
四、檢討與展望
本人在《台灣佛學院所教育年鑑》第一輯的緣起中說:「……大家都有了已落後國家教育學制之反省與自覺……但因為台灣各佛學院所都很少交往,互不瞭解,因而一致決定先出版一部《台灣佛學院所教育年鑑》……我們希望台灣的佛學教育能依照生態平衡、分工合作,各具特色各盡所能而具有整體性的發展」。這也是我撰述本文的動機,對台灣的整體佛教教育有所展望。其具體辦學的原則與方法,必須對症下藥,所以我們得對前面的「兩岸現況」先作一些檢討。
(一)檢討:
甲、台灣方面:
及至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後,1945-1950年期間,日本和尚退出台灣,大陸佛教人士亦很少來台,短短五年間,台灣地方人士算是獨立沿襲日本佛教與中國佛教支撐了這一段時期。開元佛學會、華文佛學院就是承襲那時的前身而成立的。
1949年以後,大陸部分法師隨政府撤退來台,也有先撤到香港的法師後來也來到台灣的,如:慈航、演培、印順、白聖等諸師都曾一度受到台灣的住持法師照顧主辦佛教院所,其中原因有兩種:一為當時來台的大陸法師的佛學與佛法修為比較好;二為對大陸來台法之的膳宿都無著落,也是出自一份同情與救濟。
直到現在,台灣光復後已經54年了,可是台灣的佛教教育比較具有規模與持久性的仍多是大陸來台法師們所辦的佛教院所,如:佛光山、中台山、法鼓山。這幾位開山和尚來台時無論其在僧其在俗,都只是一介青年。慈濟雖是名聞國際,但未辦佛教教育。這其中之緣由又是為何?這多少與佛教在大陸一度被禁有關,他們以傳佛慧命為已任,也體會到這是中國佛教第四次的「法難」,同時遷來台灣的國民政府亦莫不以保持中國文化,以文化正統自居,佛教既是中國文化之一,所以是他們有保存佛教命脈的自期自許,乃至台灣佛教學者,亦多少有此自覺。如今大陸已經開放許多,台灣佛教參與大陸佛教,維持關係較密切的,似乎仍是在台的大陸法師,即可印證。
即使是光復以後,經濟繁榮的時期,台灣佛教教育仍是十分低落的,雖然台灣的佛教單位辦了幾所大學,如:曉雲法師辦華梵大學、星雲法師辦南華、佛光大學,以及法鼓山即將招生的法鼓大學,其對台灣的佛教教育雖具有潤滑作用,但是台灣的佛教教育與國家教育制度相比較仍是落後的。我們再把前面各院所的資料作一統計表,如下,更可明白。
臺灣佛學院所立案機關(依筆劃為序)
|
教育部 |
內政部 |
中國佛教會 |
未立案 |
千佛山女子佛學院 |
|
|
◎ |
|
中華佛教學院 |
|
|
|
◎ |
元亨佛學院 |
|
|
|
◎ |
元亨佛學研所 |
|
|
|
◎ |
佛光山叢林學院 |
|
◎ |
|
|
佛教力行學院 |
|
◎ |
|
|
佛教解脫道研修所 |
|
◎ |
|
|
佛教弘誓學院 |
|
◎ |
|
|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 |
|
|
|
法雲佛學院 |
|
|
◎ |
|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
◎ |
|
|
|
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 |
|
◎ |
|
|
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
|
|
◎ |
香光尼眾佛學院 |
|
|
◎ |
|
淨律學佛院 |
|
◎ |
|
|
華文佛教學院 |
|
|
備案 |
|
華嚴專宗學院 佛學研究所 |
|
備案 |
備案 |
|
開元禪學院 |
|
|
◎ |
|
圓光佛學研究所 |
◎ |
|
|
|
慈光禪學研究所 |
|
|
|
◎ |
福嚴佛學院 |
|
|
◎ |
|
壽峰山光量學佛院 |
|
|
|
◎ |
臺南女眾佛學院 |
|
|
◎ |
|
蓮華學佛園 |
|
|
◎ |
|
華梵佛學研究所 |
◎ |
|
|
|
護國清涼寺淨土專宗 佛學院 |
|
|
◎ |
|
總計 |
4 |
6 |
8 |
6 |
參考資料:
中華佛學研究所《臺灣佛學院所教育年鑑第一輯》,民國91年12月出版。
備註:
此表格與年鑑稍有出入之處,此表依年鑑之文字敍述,不依年鑑之表格統計。因年鑑所列立案於中國佛教會者有11院所,但依文字所述,其中兩所僅是備案,而非立案。
臺灣佛學院所 歷史沿革與師資(依筆劃為序)
|
創辦人 |
院所舊名 |
師資人數 |
學生人數 |
行政人員 |
千佛山女子佛學院 |
白雲禪師 1982年創 |
|
博士2人 大專10人 高中(職)3人 |
現有33人 校友375人 |
3人 |
中華佛教學院 |
聖印法師 1974年創 |
慈明佛學院 |
碩士4人 佛研所1人 學士6人 書院或佛學院畢4人 其它2人 |
全修生36人 選修生7人 國際學生2人 校友三百餘人 |
4人 |
元亨佛學院 |
菩妙法師 1990年創 |
|
博士4人 碩士3人 研究部4人 學士7人 佛學院4人 其它3人 |
現有學生29人 國際學生6人 校友150人 |
7人 |
元亨佛學研究所 |
菩妙法師 1993年創 |
|
博士1人 碩士1人 學士1人 其它2人 |
全修生12人 選修生4人 國際學生5人 校友22人 |
5人 |
佛光山叢林學院 |
星雲法師 1965年創 |
壽山佛學院、 東方佛教學院 |
博士10人 碩士15人 研究部8人 研究院2人 專修部10人 學士7人 佛學院3人 |
現有328人 校友1708人 |
5人 |
佛教力行學院 |
慧門法師 1997年創 |
|
碩士1人 教授5人 副教授1人 其它9人 |
現有17人 校友12人 |
學生自治 |
佛教解脫道研修所 |
同上 |
|
同上 |
現有14人 校友18人 |
同上 |
佛教弘誓學院 |
性廣法師 1986年創 |
弘誓協會
善導寺弘誓學佛班 |
博士6人 碩士9人 佛研所2人 研究部2人 學士7人 學院1人 其它4人 |
研究部35人 專修部60人 推廣部250人 選修生5人 國際學生3人 校友 研究部30人 推廣部1500人 |
16人 |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如學禪師 1989年創 |
|
博士7人 博士候選3人 碩士6人
|
現有 全修生5人 選修生52人 校友142人 |
12人 |
法雲佛學院 |
妙然法師 1968年創 1998年停辦 |
|
第五屆師資 碩士2人 佛研所1人 學士2人 其它11人 |
校友 約二百多人 |
3或4人 |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
聖嚴法師 1985年創 |
前身為1975年附屬文化大學之「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
博士12人 碩士9人 學士3人 |
現有 全修生30人 選修生14人 選課生6人 校友182人 |
13人 |
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 |
聖嚴法師 2001年創 |
|
博士3人 碩士10人 學士2人 大專2人 高中3人 |
22人 |
11人 |
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1996年創 |
南華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 南華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博士10人 碩士3人 |
現有12人 校友31人 |
1人 |
香光尼眾佛學院 |
悟因法師 1980年創 |
香光尼眾淨修苑 |
博士4人 碩士3人 佛研所1人 學士8人 佛學院5人 其它2人 |
全修生30人 選修生15人 國際學生2人 校友一百多人 |
1人 |
淨律學佛院 |
照因法師 1987年創 |
|
學士2人 學佛院2人 |
全修生22人 選修生8人 校友約50人 |
|
華文佛教學院 |
晴虛法師 1984年創 1991年停辦 |
前身為民國56年德融法師創辦之「佛教禪林」 |
博士1人 碩士4人 佛研所2人 學士6人 佛學院1人 其它6人 |
全修生30-40人 選修生20人 國際學生3人 |
3人 |
華嚴專宗學院 佛學研究所 |
成一法師 1983年創 |
1975年創「華嚴專宗學院」 |
博士3人 碩士11人 |
全修生20人 選修生3人 國際學生1人 校友138人 |
4人 |
開元禪學院 |
悟慈法師 1987年創 |
前身為眼淨法師創於1959年之「開元佛學院」 |
博士2人 碩士2人 佛研所3人 學士7人 其它3人 |
現有37人 校友53人 |
4人 |
圓光佛學研究所 |
如悟法師 1987年創 |
前身為妙果法師創於1948年之「臺灣佛學院」 |
博士9人 碩士3人 學士3人 |
全修生20人 選修生15人 校友73人 |
8人 |
慈光禪學研究所 |
惠空法師 1996年創 |
|
6人 |
現有10人 |
1人 |
福嚴佛學院 |
演培法師 1969年創 |
前身續明法師1961年創辦之福嚴學舍及太虛佛學院 |
博士2人 碩士8人 學士8人 佛學院2人 |
現有52人 校友448人 |
7人 |
壽峰山光量學佛院 |
理光法師 1994年創 |
|
6人 |
現有12人 校友25人 |
3人 |
臺南女眾佛學院 |
常音法師 1995年創 |
|
碩士3人 佛研所1人 學士1人 佛學院2人 專科1人 高商1人 |
全修生10人 選修生6人 |
5人 |
蓮華學佛園 |
曉雲法師 1970年創 |
|
博士2人 博士候選1人 碩士4人 佛研所3人 學士4人 佛學院2人 其它6人 |
全修生23人 選修生2人 國際學生4人 校友約300人 |
2人 |
華梵佛學研究所 |
曉雲法師 1980年創 |
前身為成立於1979年之華梵佛學學術院 |
博士4人 其它3人 |
全修生6人 選修生1人 校友21人 |
2人 |
護國清涼寺淨土專宗佛學院 |
煮雲法師 1985年創 1992年停辦 |
|
曾任教教師 33人 |
|
|
其它辦學中之佛學院所:
中台佛教學院、天台教學研究所、正法佛學院、法相山臺彎辯經學院、南普陀佛學院、海明佛學院、玄奘學術研究院、淨覺佛學院、壹同女眾佛學院、圓光佛學院(與圓光佛學研究所同一體系)、慈光禪學院(與慈光禪學研究所同一體系)、慈明佛學研究所(與中華佛教學院同一體系)。
已停辦之佛學院所:
千佛山佛陀學術研究院(原「大智佛學苑」)、法雲佛學院、護國清涼寺淨土專宗佛學院、 華文佛教學院、戒光佛學、靈山佛學研究所、中國佛教學院佛學高級班及研究所、福智佛學院、般若佛學院、蓮花圓覺佛學院、噶瑪噶居佛學院、如法佛學院。
參考資料:
中華佛學研究所主編《臺灣佛學院所教育年鑑第一輯》,民國91年12月出版。
備註:
此表格與年鑑稍有出入之處:
一、 依筆劃排列各院所順序,福嚴佛學院應列於壽峰山光量學佛院之前。
二、 同一體系之院所,因其教職員及學生資料各有異別,故分格標出。因此年鑑的原二十三院所,在此則為二十六院所。
2、根據以上所述及統計分析,可作下列說明:
(1) 都是各寺廟、道場在辦不同程度的佛學院。
(2) 大多數都是自己培養常住或招收常住眾而辦的佛學院。
(3) 即使發心為佛教培養人才,不是為自己培養常住的研究院所,亦是僧團寺廟主辦。
(4) 中國佛教教育由傳統寺院到叢林,由叢林轉到學堂式佛學院,由學堂式轉成大學式的佛學院所,但都不能離開寺廟。以學堂式的佛學院方式是全年的集體上課;所謂大學式的佛學院則依大學上課方式以修學分制為主,不一定集體全班上課。
(5) 無論在任何政府單位之立、備案,都無學藉,所以佛學所的師資大都是法師,光復後極少數的院所聘請大學院校佛教學者兼課,學術性的研究方式才在佛學院所發芽。
(6) 因為有大學師資來到佛學院所授課,學術性與傳統宗教信仰有了反省,使主辦佛教院所的負責人才開始將優秀學生送到國外攻讀學位。
(7) 所以,現在佛教院所極少數也有了自己培植的高學歷師資。
(8) 可是這些極少數高學歷的師資返回到常住後仍不適應,甚至因自己到常住辦的佛學院所是「大而不當」而令其到各大學去求職任教,而未自行加以珍惜善用。
(9) 探討其中原因,還是由於辦學的眼光不夠深遠,太近視;同時一般佛學院入學考試招生入學之程度低,畢業需要求之水準亦低,學生素質難以適應。畢業時規定需論文口試,要有完全學制的佛學院所在台灣也只有少數幾所而已。
(10) 由以上可知,佛學教育辦得好壞與辦學人的胸襟氣度、眼光及其教育程度有著莫大的關係。
乙、大陸方面:大陸過去經過長期封閉乃至宗教被禁止活動,使佛教教育亦停滯了將近三、四十年,雖然現在生氣蓬勃,但在短期內勢必要先填補以前空耗的歲月。但是從長期、從量的發展上看,大陸的佛教終將會是華文地區佛教之重鎮。
(二)展望:孫中山先生說,人權是爭來的,不是天授、神授的,的確台灣的宗教教育准許大學設立所系,我們爭了多少年才能如願,但是爭取到了以後,幾乎各大學都相繼成立了宗教研究所,如:南華、佛光、政大、輔大、真理、玄奘等。宗教系學生到二、三年級大多轉系。其實,當初我們爭取宗教教育不僅僅是在大學設《宗教研究所》而已,而是想將宗教教育落實到中小學去,使國民對宗教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就不會有人會聽信以藉宗教為名詐財騙色的歹徒,而在大多研究所培植宗教人才就是要向下紮根到中、小學去教宗教學的,否則,這麼多宗教所系出來的學生去作什麼呢?
同樣的,我們也爭取了多少年,希望單一宗教也能進入國家的正式學制,以提昇單一宗教教育的水準。今年台灣的立法院在二月七日通過了私立大學法第九條修正案,在私立大學院或宗教法人可設立宗教研修學院。
不過,我們的佛教教育界不管政府是否能授予學位,我們亦應自力更生,自求多福。至少我們佛教教育界的有些院所已在比照一般大學的標準辦學,而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一向是超國家的標準來辦學的,我們也一向是希望政府能將宗教教育納入制度授予學位,幫助宗教提昇素質,更方便與國際交流;但是我們的宗教教育不能太依靠政府,一切也全靠我們自己的努力。
本人在《台灣佛學院所教育年鑑》的〈緣起〉中曾指出了我對佛教教育一些看法,現在我將這些想法加以分解,作為我對兩岸教育未來發展的小小建議。
注重生態平衡:現在的各佛學院所學生流動性太大,因為我們的佛學教育往往是重複地膚淺留不住學生,學生不滿意自必要「流動」。重複的膚淺浪費了教育資源,也浪費了學生的歲月。重複膚淺自然不好,就是重複的高深,也同樣會產生重複膚淺的缺失,主要原因是失去了生態的平衡,不但是辦教育的單位受損、學生受損,也是佛教教育界受損,其根本原因,還是辦教育的人不習慣與人進行協調,甚至整個佛教界也是如此。我門試看,大至整個自然界,小至一棵樹,中至一個社會在在都得求生態平衡,佛教也是社會的一環節如何求生態平衡呢?就是要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分工方式很多,可以宗派教學分工;以初、中、高級設校程度分工;以研究主題分類分工;以佛教梵唄、音樂、儀軌教學分工;以佛教道場職務分工;以佛教學術研究分工;以專辦短期推廣教育工作……等,如何分工合作則須各具特色。在部分高級佛學院將佛教古典語文、佛教通識課程加強,到了研究所專門從專書、專題研究,使研究所的教育能更深耕紮實,可是我們要尋求加強這項合作終未成功。
各具特色:以市場經濟學論,沒有特色的商品絕對創不出著名的品牌,辦佛教教育也是如此,即使辦同一級、同一宗派的佛學教育,也得具有特色,如同一宗派之經論、祖師思想,即使同辦初、中、高級佛學院亦有其重弘法,主研究基礎教育等不一樣的特色……,如何才能作到各具特色,就是要各盡所能,各施其長。
各盡所能:各盡所能的先決條件,就是各有其功能,彼此才能各盡其能,如果是無所能而縱盡其所能,還是無功能又變成重複地膚淺。我們希望創辦佛教教育的領導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有胸襟,能統御、運用有專業的人辦學,當然,有的寺廟負責人之所以要自己辦學就是希望為自己留學生下來當常住,但是與其辦不好、資源流失殆盡,目的還是達不到,倒不如借重有能力的人來辦學,豈不更會為辦學的人留下人才,當然,這也要依靠權能彼此互動關係如何?
各盡所能的另一意義就是主辦佛教教育之道場境教如何?欲傳承的重點何在?人、事、地、物都能順應,才算是各盡所能。如果這些都不具備而要免強支撐不能各盡其能,而且連自己本身亦在失去平衡的狀態下,要辦好佛教教育是不太樂觀的。
五、結語
回溯台灣佛教一路走來極為艱辛,光復以後台灣佛教界看似有些成就,那是因大陸佛教中挫達三十年,突顯了台灣的所謂成就,若與普通社會教育比,佛教教育仍是落後的。大陸開放,大陸佛教正在急起直追,其實兩岸的佛教教育,都應講求生態平衡,分工合作,各具特色,各盡所能的辦好佛教教育外,我們更建議佛教界乃至各僧團都應派法師到國內外、高等教育中去深造。佛學學者只能幫助佛教昇華門面,而其維繫佛教慧命者仍是靠出家僧眾,這並不是因為有些法師認為佛教學者只講理論並不相信佛教之讜論;而是因為僧團必須要在佛學理論與佛教修行間自己去求得平衡,才能真正傳佛慧命,至於佛教學者本身以一介居士即使也是正的佛教徒,亦是在三寶之外。但對兩岸幾十年來的佛學學者對佛教教育之建樹也多少盡了些力量,而向後看佛教教育仍有待僧團自己培植接受高等教育的僧才,也有待佛教教育的領導者敞開胸懷大家分工合作,為兩岸之佛教教育開拓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