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夫
耕耘播種--中華佛學研究所二十週年特刊,頁140-146。
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 民國90年11月
前十年是本所的開創期
後十年是本所的成長期
未來十年將是本所發展期
創辦人聖嚴大法師,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國外弘法、教學、傳禪,二十多年如一日,也將本所帶入國際。
二十年的發展,本所固定舉辦國際佛學會議,每年出版《中華佛學學報》、《中華佛學研究》,發行國內外;其中佛學網路資料室,獨步國際,國際性研討會議爭相邀請副所長惠敏法師、杜正民主任、維習安博士與會,凡所參與,普遍受到各國佛教學者的讚揚。其中《大藏經》數位化,及和台大合作成立的「佛學數位圖書博物館」,已為想上網獲取佛學資訊的人,提供了最快速且精準的搜尋服務。
聖公法師已公開鼓勵本所研究人員走入國際,師資與研究生來自各國,也經常有各國學者、學生來所研究參訪;而由於重視梵、巴、藏等佛學語文的教學,所以從本所畢業到國外的留學生,普遍都受到歡迎。而本所已預聘日本立正大學前佛學部部長三友教授及大陸社科院楊曾文教授於2002年來所講學一學期;印度德里大學佛學研究所所長Sarao教授來所客座一年;并分別約聘性空法師、留美學者陳淑珍、黃繹勳兩位青年學者返國後來所任教,以增強本所今後之研究陣容。
而由於來台弘法的西藏喇嘛日多,接觸日益頻繁,互相瞭解至為重要,故本所接受蒙藏委員會之委託承辦「漢藏佛學文化交流研究班」,以促進漢藏文化、佛學之交流。
在學術研究方面,本所原來已是在教育部立案之研究機構;並且已獲國科會列為接受申請之補助與獎助研究單位,深得國內外的肯定。
現在本所已遷入法鼓山,檢視本所已設置的中國佛學、印度佛學、西藏佛學、佛學資訊四個組,未來每組將有四位到六位專任研究員;每位研究員及副研究員除了自己具有學術專長外,更應具備指導研究助理人員、主持研究計畫的能力,以發揮相加相乘的集體研究效果。
由此分水嶺,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則本所未來十年可能的發展計劃是:改善各項研究設備、充實研究人才、確立研究架構。本所教育獲准頒授學位指日可待,則充實研究人員後,即可設博士班,成為一完善的佛學教育、研究的體系。
為使本所無意願出國深造的優秀研究生,畢業後能留住人才,不至流失;如何建立「研究助理」制度,亦為本所當務之急。除了自我成長的努力外,本所應與其他佛學院建立合作關係:舉凡優秀學生,不論有無學位,假以時日,培植各該生基礎佛學,加強梵、巴語文的訓練,以及通識教育課程;這些學生基礎打好了,一旦甄試進入本所,即可從事研究訓練,提昇素質。
發行英文版《佛學通訊》,也將是本所國際化的一環,內容當以國際佛學教育、研究、出版以及國際佛學會議為主。資料來源,除所內圖書館的國際刊物可以摘錄部份資料外,本所在國外的留學生為當然通訊員,並宜聘用特約通訊人員,以廣收資訊。收錄原則是,尚未召開的各種佛學會議著重消息的報導,已召開的各種佛學會議著重會議內容實質的報導。如此不但可以擴大本所的研究視野與觸角,同時也可以提昇本所乃至國內佛學研究的水準。
而開放「中國佛學英語班」,在於廣納國際學生來所研究中國佛學。師資方面,可以由既有的師資支援,而自本所留學海外返所任教的人員,以及來台灣留學有成的國外佛教學者,均可擔當此一教學任務。接納國際及大陸研究生來所作短期研究,以及敦聘國際學者來所講學──這些本所雖已著手實行,但尚未形成制度,今後宜更加速加強,建立學制。
正如企業家的信念:「廣告雖是產品的代言人,產品才是廣告的真正代言人。」唯有高水準的研究成果,走入國際才有實質意義。
未來,法鼓大學有學費可以自足,僧伽大學也有十方捐助可以維持,唯獨本所將來實賴有一筆鉅額固定基金才能永續發展。法鼓山的事業是由本所之基礎而發展起來的,相信本所也是法鼓山可大可久的事業之一。
認識聖公三十多年,在本所追隨聖公已有二十三年了,其間我只是在行政上打些雜務微盡棉力,卻因此分享了他的理想,真是快慰平生。
論年齡,我尚癡長聖公一歲;論學養,則有凡、聖之別。聖公將享有無量光壽,我是凡夫俗子,也畢竟老了,本所培植出來的海外留學校友將陸續回所服務,對聖公與本所,我滿懷著無限希望與祝福;而緬懷聖公創所的悲願,本所師、生、同仁將更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