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
自序(一)
四十六年春,軍次台北六張犂,得識鄂籍國代──黃一鳴先生,首授楞嚴一經,
兼說法要,於焉啟蒙,自茲以往,盡心于是經者,忽忽八年矣。由于科學昌隆,時
、空日益縮小;而知識領域則日益擴大,莘莘學子何可因卒讀一書,而耗其數年心
血耶!
蓋書之為用,志在表達,佛典乃宗教讀物,其意豈止乎表達哉?必于眾生能諷 能誦,默然淨化而後可。考之一般佛典並非難讀,是以重新標點、分段實為當務之急。
尤以楞嚴一經,含攝萬有,曲盡精微,苟句讀不分,即使披閱數遍乃至數十遍
亦必了無所得。自唐以來,為本經註疏者,已不下七十餘家,其版本更蔚然可觀,
竟達八十餘種,若非「艱」「深」如是者,何以諸賢為其肝腦塗地?然至近代圓瑛
大師以上諸家,多採舊說;唯時賢南懷瑾教授之楞嚴大義今釋,博採新論,以白話
p. 2
解述,言簡意賅,開千古之譯風,得未曾有,惜乎間有經文略而未備,其為方家巨擘
已屬空前諍諍者矣。然志志在整理原經,印證科學,本述而不作之遺訓,敷陳八年之
痛,參吟于來哲。
學佛貴在教理行果,志何人斯,迷中說夢,何敢祖述佛意,好在繫有原經,達
者,可掩棄眾星,直參北辰,佛意自可得矣。佛祖統紀十.慈雲傳有云:「慈雲法
師,尊式居天竺,有貴官註楞嚴,求師印可。師烹烈燄謂之曰:『閣下留心佛法,
誠為希有,今申三問,若答之契理,當為流通,若其不合,當付此火。』官許之。
師曰:『真、精、妙、元;性、淨、明、心,不知如何解釋?三四,四三宛轉十二
,流變三疊,一、十、佰、仟為是何義?二十五聖所證圓通無優劣,文殊何得獨取
觀音?』其罔措,師即擧付火中。」是謂公案中之楞嚴三關,其實楞嚴之難,大有
勝於此者也。陽明曰:「心即是理」;六祖曰:「心即是佛」,以此諦觀佛典,大
可得其三昧,但對人天之設,七趣之奧,遍參論疏,只見陳說,殊難圓融,然人天
之界,有耶,無耶,佛豈欺我哉?自是茫茫然,未敢稍著一字。
復因數年來,羈身軍旅,三餘少暇,年前復學,重溫楞嚴,佐以新證,逐字抄
p. 3
寫,分段眉批,始識源頭有自,不禁拍案稱絕,吾佛果不我欺,遂決定完成本經之
校釋,相信以此薄力,對人天之間,將可提供一點新的認識和新的估價,從而或有
助于宗教論之建立。
民國五十四年自序於華岡
自序(二)
本書原係筆者于二十年前,研讀本經之筆記整理而成。四年前,在「中國佛教
月刊」革新號連載時,又曾檢視全文,雖自覺現今在學力上或稍有進步;但對初涉
本經之讀者,仍有一得之愚。承大乘印經會樂崇輝居士的雅愛,印行出版,特申謝意。
本文所引用許多高僧大德之著述思想,已分別在「凡例」及書中有關地方提及
了。也特此一一致謝。
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于印度文化研究所
p. 1
楞嚴心要
阿難尊者係佛之從弟,二十五歲出家,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一日,沿街托缽,
誤入淫窟,色迷心竅,佛為其開示本經,阿難尊者,又「如是我聞」而傳述之。夫
眾生心,以「色」為最。然其為心果為何物?其體寄寓肉身,其用則超形骸矣。此
超形骸之「用」,佛稱之為「見性」,或「真如心」。吾人自生至死,身形遷變,
但記憶猶新,不曾變異。由是證之:真如心永不遷滅,此即「神識」之所在也(附註)
,故人壽將終,形骸即棄,六欲不入。但虛靈不昧,良知畢陳,此時神識之清者
,則輕擧飛揚;次者橫流人間;濁者,墮入地獄。
蓋佛將神識之清濁,分為七等(俗統稱之靈魂),謂之七趣。如易經一樣,以
數合其德,以德定其位,以位觀其象,以象判其吉凶。又如佛定六根之作用亦係本
此而推之者。實屬哲學的判斷,科學的推理,沒有絲毫迷信意味存在。
七趣也是客觀世界變化的自然現象,既是變化的,在時間上則是「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根本沒有一定之存在,所以佛說客觀世界及七趣都是虛妄的。嚴格地
p. 2
說:七趣也是客觀世界之一部分。譬如天、人、畜生者是。又如鬼趣實則大多只是
含靈蠢動低等動物之異名而已,又如地獄所謂之油煉、火柱……等則是指良知之靈性
受惡業所熏習後,自我痛苦之感受而言。
吾人如要不生滅、不輪轉,唯一辦法首在求「定」,定以戒為手段,所以興齋
、戒律儀是也,定後方可生慧,再不致追逐客觀之現象而隨之動搖,斯則寡欲清心
,靈性始可輕擧,輕擧即是天,如果吾人善自修習,不著一塵即登極致,處自在天
,向涅槃城。如有一分濁氣,還得輪轉變化。總之,佛所稱之天堂地獄,不是說我
之外另有一個天堂、地獄。天堂地獄只是自我靈性「染」「淨」的必然結果,而靈
性之染淨又決定于有生之年的熏習造作。所以佛一方面肯定天堂、地獄之存在;一
方面又說自作自受,二者本合而為一。其關鍵全在人壽將終,虛靈不昧的剎那之間。
一九六五年九月廿四日大公會議以二仟一佰四十一票的絕對多數,通過了比利
時那慕文區主教──夏路的一則提案:「廢除天堂、地獄之說,因為在星際時代,天
堂地獄說已經落伍了。」這是由于他們誤把天堂、地獄與自我之靈性截然劃分為兩
種不同的異體的緣故。
p. 3
至于眾生世界,及山河大地如何形成呢?佛說:是本體真心寂然常照,靜極而
動而生;我國易經謂:是太極動而生兩儀。科學已證明:「質」與「能」可以互變
,佛門中所謂「色即是空」即類似質變成能,「空即是色」即類似能變成質,但是
何種能力可以變成何種物質,近來美國伊利諾大學,生物研究所的史比柯曼教授,
已有初步的發現:醣核酸在脫氧核酸主導之下有自行複製之能力。
遠溯及一八六六年,捷克門德耳,首先發現遺傳因子(Gence取自拉丁文意
為:尚未出生之物)後來科學家稱之為脫氧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
簡稱DNA),據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脫氧核酸祇是由四種不同分子的次單位──核
苷酸所造成,每一種核苷酸都以一種物質作主要的組成分子,也就是所稱的「基」。
依目前理論,認為地球上所有一切生物,都需要蛋白質分子,來供給他們生長
,這種分子大約由二十種不同的氨基酸所構成,但每一種蛋白質,只含有其中的一
種或多種。脫氧核酸便用這四種「基」綴成一個字的字母,它用這種字,拼出各種
不同的「密碼文字」,詳細規定出氨基酸,憑化學方法互相勾連起來,製成蛋白質
,造成一個生物的程序。
p. 4現所可知者,脫氧核酸是一個主體,指導醣核酸(Ribo Nucleic Acid簡稱RNA)依照其所規定之密碼文字,製造蛋白質,每一種生物都是一單獨的細胞
開始生命,在這細胞的核內,正藏著一個遺傳的密電,此正是各種生命不同的由來
,現在科學家們正在著手認識這些「密電」,也就是說,他們已掌握了什麼樣的能
力變成什麼物質的原理,現在只是從事技術的努力了。
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歐里德博士,認為卅億年前當世界尚沒有生命的時候,只有海水、電的風暴。因此,他在學校製了一座模擬的電風暴,屋子頂上、是半
英吋的海水,海水上是想像中的三十億年前的原始大氣,其中以含有通常的氨、二
氧化碳,和甲烷沼氣,經過一個星期的閃電閃擊,圓頂屋內的水,變成了粉紅色,
正是構成蛋白質主要材料的氨基酸,而蛋白質又為構成一切生命的主要物質。從氨
基酸中產生複雜的小單位──活的細胞,再由活細胞中產生一切複雜的活生物。
然則,一個原始的細菌,却又何以能夠產生各種不同的動植物,甚至進化到人
類呢?這便是醣核酸所傳的「密碼電文」有時不免發生錯誤,這便是生物學上的突
變,世界上之萬物,都是由三十億年中的突變而來。醣核酸所傳遞「信息」的錯誤,
p. 5
發生突變,有時可能變好,有時可能變壞,這就是物種有優劣之原因所在。
由上,我們可以推出,具有遺傳因子能力的脫氧核酸,即「類似」能生種子第
八識之阿賴耶識;而醣核酸即類似熏習種子第七識。第八識雖有能生的能力,但所
生的果,一定要受善與惡之業力所支配;正如醣核酸正確或錯誤地傳遞信息支配一
切生物一樣,這也合乎七趣輪迴的立論。業力的造作即是眾生之塵勞煩惱,正如本
經所說:「無同異中,幟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
無異」。這也即是生物學家的「突變」。
其所不同者:歐里德博士只推到三十億年以前,並并且假定已有了海水、電的風暴
,而來求證萬物及生命;佛則是說:真如心從無始以來即存在,靜極而動,而生出
萬物及生命。
這兩者之中,非但未有矛盾,且更可相互印證,彼此發明。
現代科學已證明,原子之中有原子核與原子;原子核之中又有質子與中子;質
子中又可以打破而成能力,如此輾轉終于無窮,科學家推知天體亦復如此。既無窮
盡,當然也沒有開始,即使我們這個地球或太陽系已經毀滅了,那也只不過是「質」
p. 6
「能」的變換罷了。這樣,我們便不難說明,另有一個新的星球或太陽系即將成
立,也補充了歐里德博士三十億年前,我們這地球上,海水、電風暴的原始存在問
題;同時也證明了佛說,山河大地形成的理論之正確性。
或問:「真如心,乃超形質超對待者,何可能以脫氧核酸似之?醣核酸亦物質
之變化,何以第七識近之?」曰:原始細菌,乃氨、二氧化碳和甲烷、沼氣經電風
暴之閃擊而來。電即是火,二氧化碳及沼氣即是兼有形質之土;另有海水,此四者
佛名之四大,悉皆本體真心所顯,由動而生,依此而論,則具有生物遺傳因子之脫
氧核酸,豈不即「類似」真如心了。嚴格地說:脫氧核酸應是真如心所生,而真如
心不全是脫氧核酸,正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也。
「醣核酸傳遞信息如有錯誤致有突變」,第七識之妄習造作而有輪轉,如果沒
有醣核酸「傳遞消息」,及第七識之妄習造作,客觀世界也就沒有變化了。佛學與
科學所追求者不是在消除醣核酸的活動,和第七識之造作,而是要如何使其淨化、
昇華,達成「高等人類自覺」之理想,這才是共同之目的。
但兩者有截然不同之處,科學是從外求證,而佛學則是在于自證。
p. 7
不過,我得聲明,我只是說:「具有遺傳能力的脫氧核酸即類似能生種子之第
八識;醣核酸類似第七識之妄習造作」。我不敢說即是,這只是一種比喻,但這種
比喻,也不是牽強的,向來哲學重在提出問題,科學重在解決問題,我之所以將二
者「相提並論」主在試圖求證:楞嚴的發生論,是否能求得科學上之呼應,這是有
史以來,哲學上的根本難題,自不能僅憑我這「大膽的假設」所能究竟的,但未嘗
不可作為一種試探的方法。
最後,將修習佛法的禪定和念佛作一引證:在物理學中,時間、空間、動力三
者相互依存。計時依地球自轉公轉而得,如果地球不動,連吾人呼吸亦將停止,自
無生命,從而不知有動,也無「力」無「能」了。甚至沒有時空觀念之存在;佛學
的百法之中有方(空間)時(時間)速勢(力)的討論,正如物理學一樣。速度與
物和合而產生「力」;力與空間和合則有「能」。現代的心理學家已公認心理作用
可以影響生理作用,生理乃是物質的,能質可以互變,能也可以變成質,時空又是
心物之聯繫,所以一念起,則時空、動力、能質隨之俱起。心理學家將人與人之間
的心靈感應稱之為心電反應,吾人在禪定及念佛之中,憑著強大之念力與佛相應,
p. 8
已屬超心電之反應矣。
信心彌堅,禪定自足,念力愈大,「能」「力」愈強,愈能與諸佛諸聖相應,
正如吾人收聽好的廣播節目,必須對準電台的週率一樣;雖然不好的節目,對準週
率同樣可收聽,但聽眾畢竟不喜歡不好的節目,而不樂收聽。所以古之亂臣賊子雖
其作惡的念力亦強,但今之眾生與其相應者畢竟少,所以他只能發射,無人接收,
終不得為聖為賢,其(見性)靈魂終不能長存,依然隨七趣生滅,即此理也。
總之,本經正確地指出人生之極境,窮溯宇宙之源泉,探究人天之奧秘。其論
列之廣要,說理之渾圓,獨傲群經,雖積世之新論舊說,尚無出其右者。志不惴淺
陋,旨在投石引玉,開創佛典之校釋風氣而已,尚望更多寶典,能陸續整理推出,
以享後來君子,斯願足矣。
附註:楞嚴經所指之心、見性,即包含神識,但神識并不即是見性。
p. 9
歷代楞嚴註疏簡介
(一)唐代:凡五家
1.惟愨法師疏──至德初年,得房相筆授經函:計註疏三卷,乃解此經之祖。
2.慧振(亦作震)科判──分本經為八卷,初卷顯如來藏心;次述修行方便,三辨
離魔業行;四示地位差別;五出聖教等次(如大小乘);
六辨生死同趣;七指陳禪那之境界;八示禪境之差別。
弘沉大師以下諸多習用,乃本經依其內容分判卷目之始也。
3.弘沉法師疏──採惟愨之疏,取慧振之卷目,其大意與一心三觀相應,用台觀解
此經之祖也,後來孤山等宗法之。
4.道巘禪師說文──師乃趙州嗣孫,在振、沉二師外別標一宗,即溫陵等用宗門語
解此經之祖也。
5.懷廸義海證釋──圓瑛大師之楞嚴講義,將懷廸列為原經譯述之證明人,顯係誤會,
p. 10
經文版本并未有懷廸證譯一事,其實師另有義海卅卷并曾
翻譯楞嚴咒之大義,事見蒙鈔續法灌頂疏條。
(二)宋代:凡十八家
1.智覺壽禪師宗鏡新釋──貫串愨、振、沉三家,折衷法門,歸于心要,撰有宗鏡百卷。
2.崇節法師刪補疏(不詳)
3.長水、子璿(楞嚴)大師──師傳賢首教觀,尤精于楞嚴,採慧振之科判,節愨
、沉諸家之要解,釋通此經,計有楞嚴經科一卷,楞嚴經義疏註廿卷。一時奉為準繩。
p. 11
9.淨寬法師仁(亦有謂正)岳集解并裡聞記──力從孤山,集愨師以下諸解,又選
熏聞記五卷以解釋自己之集解。
10.咸輝僧義海──取其長水義海、曉月之指標,附以仁岳集釋,名之四義海。後來
神智(可觀)師又補註之。亦有謂:另有竹庵補遺。按蒙鈔云,
南渡以度,稟學正宗者,竹庵可觀,得法于曹溪,大慧稱為教海
老龍,據此以觀,竹庵可觀仍是一人,而補註補遺,實係一書。
11.北峰印法師釋題(不詳)
12.相州懷坦法師(近有誤稱恩坦)集註──以集神智補助,及北擧釋題什十卷,以
敷源台觀,輔翼圓岳。
13.圓明禪師、洪覺範尊頂法論──其意以此經尊為無上頂法,明見佛性,而傳註
之,由是作論。
14.正受論補──稟承尊頂,兼及諸家名曰合論計十卷,而自附己之意見稱為補論。
15.王介甫疏解──文公罷相,歸鐘山之林,略諸師之詳,而詳諸師之略。
16.無盡居士張觀文補註──居士,「刪修楞嚴」改為「楞嚴義昭經」,仍採諸家之說,
p. 12
以己說補註之,賴有雷庵正受,抗詞駁正,殊使千載之下,知法者懼矣。
17.溫陵寶勝禪師戒環要解──師一生掩關,深悟玄理,所著法華楞嚴同名要解,披
見經如指諸掌,計廿卷。
18.懷遠義疏釋要鈔──計六卷,餘不詳。
(三)元代:凡四家
1.我庵本無重治集錄──係北峰孫,依桐州集註,重為修治,附以私議,亦山家一
家之書也。
2.相庭善月法誦玄覺──計兩卷,餘不詳。
3.天目中峰國師幻住、明本徵心辨見惑問──師受高峰心要,坐斷死關,於金、明
、楞嚴、圓覺各有發明,嘗謂其弟子天如曰:「吾于徵心辨見略示指點, 汝當發明全經以終其事。」
4.中吳師子林,天如惟則會解──計十卷,遵師之囑,列唐宋九師附以己見而不錄
p. 13
乃師之解者,以為禪有禪解,經有經義,不欲混為一門,以長後人狂解。
(四)明代:凡三十五家
1.融室法師淨行廣註──洪武丙辰,住持中吳之報恩寺,餘不詳。
2.普泰法師楞嚴管見──師係弘正間名僧,本書內容不詳。
3.槃陰沙門洪濶冥樞會解(不詳)。
4.幻居真界纂註蒙鈔──謂其為會解之支流。
5.相如法師合解──兼探合論管見,并前後所出,目為古今合解。
6.曹溪憨山海印大師德淆懸鏡并通議──居東海那羅延窟,枯坐三年,一夕海湛空
澄,發悟楞嚴觀境,遂筆述懸鏡一卷,詞富理圓;晚年結制南嶽,徇門人之請,復
註通議十卷,末附補遺一卷以釋全經,亦懸鏡之枝葉耳;茲後得訂通議綱略一卷。
7.達觀大師真可解──真可每言此方真教體、清淨在聲聞,約文拈義,剪裁葛籐,
p. 14
本解已散佚。
8.雪浪三懷法師洪恩經解科判──師與憨山同出無極之門,憨山入五台,師承本師
法席擺脫文字,不欲著書,歿後世所流傳附會失真,牧齋先生于其亡友陸氏之篋中得故紙一束,
題曰雪浪楞嚴解,枝經理解,要言不繁,科判一章尤為孤逈。
9.雲棲蓮池大師摸象記──大師專修淨業,不居禪講,因見各師註疏辯駁太甚,故
自製模象記以諷之,意言彼此皆是如盲摸象,不必定言己是彼非也。
10.中川法師界澄新疏十卷──中川通解深密等經,廣搜阿毘達磨藏,釣深索隱,釋通
此經,殆亦所謂多說法相,少說法性者也。
11.五台空印法師鎮澄觀疏并月川別眼──鎮澄師,號空印,字月川,不許天台借別
明圓,故以正觀名疏,其意以為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其「別眼」者,于是經疏中提
出吃緊人處,作眼目也。
p. 18
2.續法灌頂疏──徧搜疏解妙義,直接乳峰,旁通正脈,經中咒語懷廸師翻其句,
而師則為譯釋,此經自流傳震旦以來,解釋咒語者,惟師第一人也。
3.溥畹寶鏡──其自敍云:「聖教綱宗,理原一貫,尋年覓跡,自感多歧,由是廿
年玩味,午夜參究,徧搜諸註精英,直採本經要旨。」
4.廣修法師通元大成──師稟承半字老人住阜城門關,衍法寺,康熙年間法席最盛
,以門風高峻,入室者希,其稿本楞嚴大成,惜未付梓。
5.無動居士蔡涎會歸──以正脈為宗,亦兼所說弼佐,刪繁去謬,集腋探珠,參之
己見以闡聖言,名楞嚴會歸,一時士大夫學楞嚴者皆宗習之。
6.無量法師慧海修釋──法師習賢教,長慕禪宗,既已發明心要,乃復取證楞嚴,
又取正脈,略加修釋以名之。
7.錢謙益先生疏解蒙鈔──計六十卷,此書本已入清藏,高宗惡錢為人,乃自藏中
黜去之,此書詳細、傳雅,為讀本經最好之參考讀物。
p. 19
8.通理和尚指掌疏:計十卷,多從正脈,旁引儒、道以會通經文。
(六)民國:凡九家
1.守培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計一冊十卷,廿四年出版。
2.諦閑大師楞嚴懺悔行法,楞嚴經序指味疏──乃天如禪師唯則撰楞嚴經序
,諦師疏之也。
3.顯慈法師楞嚴句解(不詳)。
4.太虛大師楞嚴攝論及楞嚴大意(不詳)。
5.隆道法師楞嚴直解──在卷首科判全經之內容,最為切要,從宗門立說;
解註亦甚具體扼要。分上下冊,計十卷。
6.圓瑛大師楞嚴經講義──主依正脈立說,次抉指掌、寶鏡,間亦採灌頂、
孤山、合轍諸家。餘皆係師自證所得,採儒道近之者,合一爐而論之。
逐句疏解,雖義盡而詞繁,易得其精蘊,而難通其全豹,所謂「不識盧山
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此意也。現僅存之註疏中,以本書最善,
p. 20
然均不出舊說,千古之臼,自難逾越。
7.南懷瑾居士楞嚴大義今釋──採用新說,別拈章旨,以白話釋述,意簡言賅,
多所發明,實為歷代註疏本經中最進步之參考讀物,因為部分原文略而未備,
故宜同時對照閱讀,始能得其全味。
8.守培法師楞嚴妙心疏──計十卷都一冊,興之所至,以近取譬,少有徵引
,然說理簡明,足以接眾。
9.圓香居士譯有語體文「大佛頂首楞嚴經」,共分十四單元譯出,較南懷瑾
氏之「大義」,更為語體化,分段更為細密,為接引初入佛學佛者之最佳讀物。
志按:以上註疏楞嚴經者,大約分三種方式:一為全部;二為局部;三為間
接註疏,即註疏之註疏是也。概計有七十六家,各家亦有多產者,都為八十五種。
p. 21
志深信所蒐集之資料必有缺漏,其真實之數,勢必有遠勝于此者。
p. 22
楞嚴真偽辯
現行之楞嚴經,譯于唐神龍元年(公元七O五),在廣州制止道場,由
房融主其事,唐至德初年,首由惟愨法師註疏,迄至近年南懷瑾教授之楞嚴
大義今釋,不下七十五家,均無人對楞嚴有偽經之議論。
首先以梁任公提出懷疑:「楞嚴經可笑的思想很多,充滿了長生神仙的
荒誕話頭,顯然是受道教的暗示,剽竊佛教的皮毛而成……真正佛經,沒有
楞嚴一類的話,可知楞嚴為偽經……」此後,亦有人疑為:「係六朝隋唐之
間,投機分子東拼西湊,利用佛家的術語,雜以周秦諸子之論調,寫成一經
以誤國人者」。
梁任公在「佛典翻譯」一文中考證:「首楞嚴經共譯九次,(非現今通
行之楞嚴),據開元錄:『支讖第一譯;支讖第二譯(二卷,吳,孫權建興
二年,公元二二三〜二五三);失名之蜀首楞嚴第三譯;失名之後楞嚴第四譯
;魏白延第五譯,法護之伏定第六譯;西晉竺教蘭第七譯;前涼支施第八譯;
p. 23
藏現存之鳩摩羅什首楞嚴三昧三卷,則第九譯(姚秦弘治三至十一年,公
元四O一〜四O九)。』此經在初期大乘教極有力可推也。」
據楞嚴講義載:「……此經未定,盛名先至,因有梵僧見智者大師,謂
其所立三觀,與彼楞嚴大旨相符,由是智者向西拜求,(天台山之拜經台仍
在)十八年終未得見。譯主(般刺密)志益此方,初次匿經東來,被守邊官
吏查獲,不許出國,而宏法之願愈堅,乃用極細白氈書寫此經,剖膊潛藏,
迨瘡口平復再請出國,關吏搜索不著,乃得航海而來,適房相謫在廣州,知
南詮事,請于制止寺,剖膊出經,譯成速回本國,以解邊吏之難。」
一、由此兩點,我們可以肯定,首楞嚴既翻譯了九次,既累失累翻,可
見本經之重要;為什麼累翻累失,有九次之多,此為不可思議之事。九次之
譯經,有史可據,開元釋教錄係年鑑信史,不可能偽記。我們再將後者,般
刺密剖膊傳經一事相對照,可得一答案:彼邦對楞嚴看守如此嚴密,必定是
印度人待首楞嚴每次譯出後派人暗中搜毀,古時印刷不易,流傳數量有限,
且彼邦東來傳教者甚眾,政府指派一二人,冒充傳教者,作此破壞工作自屬易事。
p. 24
此種推論雖屬有欠平實,但對九翻九失不可思議之事,乃是唯一可以
思議之答案。
二、斌宗法師楞嚴義證引宋高僧傳卷五:「唐慧琳法師,是疏勒國人,精通梵
語,聞名當世,遍讀三藏,目光如炬,善能分辨真偽,曾在所著『一切經義』之中
指出涅槃經翻譯失義,如楞嚴係偽經,豈能逃過他的耳目?」且本經先後經七十五
家之高僧大德註疏,寧真無一慧者?
三、楞嚴咒係密宗之特色,悉皆梵語譯者,唐人無法偽造,現行西藏密宗所傳
大白傘咒,也就是楞嚴經的一部分。
四、南懷瑾教授著楞嚴大義今釋之敍言中云:
(1)民國四十二年學術季刊第五卷第一期,載有羅香林先生所著「唐相房融在粵
筆受首楞嚴經翻譯考」一文,列擧考證資料很多,態度與論證也很平實,足可為這
一重學案辨證。
(2)我認為梁氏的說法,事實上過於臆測與武斷,因為梁氏對佛法的研究為時較
晚,并無深刻的工夫和造詣,試讀譚嗣同全集裡所載的任公對譚公詩詞關於佛學的註釋便知。
p. 25
(3)本經譯者房融,是唐初開國宰相房玄齡之孫,房玄齡對于佛法,素有研究,
玄奘法師回國後的譯經事業,唐太宗都交與房玄齡去辦理。房融對于佛法的造詣和
文學修養,家學淵源,其所譯經文自較他經為優美,乃是很自然的事,倘因此就指
斥他為阿諛武氏而偽造楞嚴,未免輕率入人于罪,與其說楞嚴辭句太美,有偽造的
嫌疑,毋寧說釋者太過重于文學修辭,不免有些地方過于古奧。
(4)至于說楞嚴經中所說十種仙,相同于道教的神仙,那是因為梁氏沒有研究過
印度婆羅門和瑜伽術的修煉方法,中國的神仙方士之術,一部分與這兩種方法和目
的,完全相同。……在佛之先,印度婆羅門的沙門和瑜伽士們,已經早有阿羅漢或
仙人的名稱存在,譯者就我們傳統文化即以仙人名之,猶如唐人譯稱佛為大覺金仙
一樣。
五、楞嚴經中,有極少部分文字係道家術語,如經文中之「野馬」「肯綮……」
即係出自莊子,雖知漢唐以來,多以道家為法,唐更以道教為國教,房相受其熏
習已深,在文中附一二道家語,本是自然之事。今人翻譯西書仍以沿用本國現有之
p. 26
成語為上著,此不足以證明楞嚴偽託于道家。
六、楞嚴文字雖盡平話之巧妙,但仍存有譯文之痕跡,如「此諸物象與此見精
,元是何物?于其中間無是非是。」又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之類似的倒裝文
句絕非本土所有。
七、中國諸子、名家,以辯名為主;老莊孟荀以說理為事;楞嚴以破事相為依
歸,係沿用印度之因明律而推理,遠異周秦諸子之文風。
八、周秦之陰陽家(亦有謂陰陽家出自漢以後者),採「五行」(金、木、水
、火、土)相生、相尅,楞嚴本是佛一貫之說法,水、土、火、風「四大」圓融為
論,兩說旋異亦遠矣。
九、首楞嚴東來十次,註疏者六十九家以上,佛學辭典皆稱此經為宗教司南、
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祖之正印,如今人有謂「雜以周秦諸子之論調,
寫成楞嚴一經以誤國人」云者,實屬太欠冷靜。
退一萬步說,即使楞嚴是偽經,仍不會使楞嚴經之價值減色,因為真偽與
p. 27
價值本身無關,我們所珍視者乃是楞嚴本身之價值;何況偽經說者,只是猜測之詞,
并未能提出有力的證據呢!
p. 28
凡例
現在所有宗教中,佛教最具有學術性。古之聖人傳道授業莫不是因人施教,應
機說法。佛就因人施教而論,有大乘、小乘之分;就應機說法而論,有權法,也有
實法。而實法又最具有學術價值。今後科學日益進步,只有逐漸為科學所印證之宗
教,才有前途;也只有學術化了的宗教才能相繼而不墜。佛教經典,博而不雜,前
後一貫,即以楞嚴為例,惜乎章節不明,卒讀不易,志不揣冒昧,乃效昭明太子註
金剛經之宏規,以章節楞嚴,所以本書謹提出四點貢獻:
(一)首在標點、分段,另設編、章、節、目等標題,力求現代化,期使原經易
讀。俾能廣為流傳。
(二)既經整理,閱讀較易,復加註釋、眉批,凡稍有程度者即可朗朗上口,以省
去逐句解析,不致有支離破碎,讀之愈煩之憾。
(三)眉批,力求學術化,宗門語則少採用,又因眉批地位有限,只是提綱挈領,
讀者必能擧一反三,但文句太艱深者,亦間有逐句譯出,凡淺近及重複處則未加文。
p. 29
飾。經文中需另外引證者則加「志按」兩字,以表示一己之意見,而自負其咎也。
(四)凡較難之文句及梵語,在各章後均有註釋,原經之卷目仍予保留,除去第
一項所述之標點……編、章之標題及眉批、註釋,及其中括號內之文字係筆者所補
白以便貫通原文外,其餘皆係原經本來之面目,可直參佛意。
技術方面:
(一)本書在譯經方面,以圓瑛大師之「楞嚴講義」為主,以南懷瑾教授之「楞
嚴大義今釋」為輔,以隆道法師之「楞嚴直解」及劉道開之「楞嚴貫攝」為佐證;
在科學知識方面,參照尢智表先生著「一個科學者『研究佛法的報告』」,薛學潛
先生之「超相對論」(薛君曾任教徽大,在本書中以數理之公式定律求證易經,論
及形上說,尢君十三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後遊學美國哈佛,歷任職空總及浙大教授
。)以及近論中黃鴻藤先生之「人學與唸波」,該書已有英文譯本,發行海外;另
有一九六五年十月二日新聞報周新先生所報導伊利諾大學,生物研究所,史比柯曼
教授製造醣核酸能自行無限制複製的特稿。
(二)整個佛學無非是教證學人明心見性,楞嚴亦然。惟其攝論較廣而已,所以
p. 30
其章節諸題目很難適得其分,然而能拈其大要,總比囫圇不分要好。
(三)本書在貫通脈胳,綜其竅要上,藉科學之佐證,有逾于前賢所不能處;然
而在章句上,未能逐句旁徵博引,遜于前賢之註疏則遠矣,蓋各有取法,志意不在
茲也,筆者知罪,特自訟之。
---筆者---
目錄
(原經卷目.卷一)
第一編 心性本體論
第一章 說經緣起
第二章 迷情的產生
第三章 七處徵心
第四章 心性本體超時空而存在(七處徵心之錯誤)
第五章 分別心不是心性本體
第六章 心性本體超知識而存在
第七章 心性本體真如不動
(原經卷目.卷二)
第八章 心性本體不變滅之例證
第二編 心物認識論
第一章 如何認識心性本體
第一節 眾生為何不明心性本體
第一目 由于顛倒妄想
第二目 顛倒妄想形成之原因
第二節 心性本體超悟性而存在
第三節 心性本體無所往還
第四節 心性本體是絕對的存在
第五節 心性本體無形狀
第二章 本體論
第一節 心物一元論
第二節 心物之關係
第三節 因緣、自然,與本體及客觀世界之關係
第三章 心性本體超知覺而存在
第一節 見見非見
第二節 業力妄見
第一目 別業妄見
第二目 同分妄見
第三節 業力妄見與心性本體之關係
第四章 心性本體超物理現象而存在
第三編 對客觀世界之認識
第一章 客觀世界真的存在嗎
第一節 從五陰的作用分析
(原經卷目.卷三)
第二節 從六根的作用分析
第三節 從知識上分析
第四節 綜合分析
第二章 自性本體的功能
第一節 從地大種性分析
第二節 從火大種性分析
第三節 從水大種性分析
第四節 從風大種性分析
第五節 從空大種性分析
第六節 從見性的種性分析
第七節 從識性的種性分析
(原經卷目‧卷四)
第三章 山河大地之成因
第四章 眾生世界之成因
第五章 對客觀世界應有之認識
第一節 幻相的客觀世界
第二節 要「滅塵合覺」
第三節 眾生迷妄的原因
第四編 如何修習佛法
第一章 「無戲論法」
第二章 「修菩薩乘法」
第一節 捨小乘──除五濁
第二節 發菩提心──斷六根
第一目 六根的評價
第二目 六根的形成
第三目 一門深入
第四目 守于真常
(原經卷目.卷五)
第五目 六解一亡
第三章 二十五位尊者證道記
第一節 因六塵起修
第二節 因五根起修
第三節 因十八界起修
第四節 因六大種性起修
(原經卷目.卷六)
第五節 因念力及耳根起修
第五編 修持的程序
第一章 戒
第一節 戒淫
第二節 戒殺
第三節 戒偷
第四節 戒大妄語
(原經卷目.卷七)
第二章 定
第一節 道場之建立
第一目 供品
第二目 道場
第三目 佛壇
第四目 禪七
第二節 持咒之功力
第三節 持咒之利益
第四節 護法
第三章 慧
第一節 對顛倒原因之認識
(原經卷目.卷八)
第二節 消除顛倒亂想之修為法(三漸次)
第一目 修習
第二目 真修
第三目 增修
第三節 修持之層次與境界
第一目 乾慧地
第二目 十信
第三目 十住
第四目 十行
第五目 十廻向
第六目 四加行
第七目 十地
第四節 本經之命名
第六編 人天奧秘──七趣
第一章 七趣形成之原理
第二章 七趣形成之現象
第一節 地獄趣
第一目 十習因
第二目 六報
第二節 鬼趣
第三節 畜生趣
第四節 人趣
第五節 仙趣
第六節 天趣
第一目 六欲天
(原經卷目.卷九)
第二目 十八天
第七節 阿修羅趣
第三章 七趣綜論
第七編 修禪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禪定中之歧境
第一節 幻相
第二節 幻覺
第三節 幻想
(原經卷目.卷十)
第四節 錯覺
第五節 獨覺
第三章 對五陰之認識
第一節 五陰虛妄
第二節 五陰之依存與銷除
第三節 法之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