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校釋



p. 1

自序(一)

四十六年春,軍次台北六張犂,得識鄂籍國代──黃一鳴先生,首授楞嚴一經, 兼說法要,於焉啟蒙,自茲以往,盡心于是經者,忽忽八年矣。由于科學昌隆,時 、空日益縮小;而知識領域則日益擴大,莘莘學子何可因卒讀一書,而耗其數年心 血耶!

蓋書之為用,志在表達,佛典乃宗教讀物,其意豈止乎表達哉?必于眾生能諷 能誦,默然淨化而後可。考之一般佛典並非難讀,是以重新標點、分段實為當務之急。

尤以楞嚴一經,含攝萬有,曲盡精微,苟句讀不分,即使披閱數遍乃至數十遍 亦必了無所得。自唐以來,為本經註疏者,已不下七十餘家,其版本更蔚然可觀, 竟達八十餘種,若非「艱」「深」如是者,何以諸賢為其肝腦塗地?然至近代圓瑛 大師以上諸家,多採舊說;唯時賢南懷瑾教授之楞嚴大義今釋,博採新論,以白話

p. 2

解述,言簡意賅,開千古之譯風,得未曾有,惜乎間有經文略而未備,其為方家巨擘 已屬空前諍諍者矣。然志志在整理原經,印證科學,本述而不作之遺訓,敷陳八年之 痛,參吟于來哲。

學佛貴在教理行果,志何人斯,迷中說夢,何敢祖述佛意,好在繫有原經,達 者,可掩棄眾星,直參北辰,佛意自可得矣。佛祖統紀十.慈雲傳有云:「慈雲法 師,尊式居天竺,有貴官註楞嚴,求師印可。師烹烈燄謂之曰:『閣下留心佛法, 誠為希有,今申三問,若答之契理,當為流通,若其不合,當付此火。』官許之。 師曰:『真、精、妙、元;性、淨、明、心,不知如何解釋?三四,四三宛轉十二 ,流變三疊,一、十、佰、仟為是何義?二十五聖所證圓通無優劣,文殊何得獨取 觀音?』其罔措,師即擧付火中。」是謂公案中之楞嚴三關,其實楞嚴之難,大有 勝於此者也。陽明曰:「心即是理」;六祖曰:「心即是佛」,以此諦觀佛典,大 可得其三昧,但對人天之設,七趣之奧,遍參論疏,只見陳說,殊難圓融,然人天 之界,有耶,無耶,佛豈欺我哉?自是茫茫然,未敢稍著一字。

復因數年來,羈身軍旅,三餘少暇,年前復學,重溫楞嚴,佐以新證,逐字抄

p. 3

寫,分段眉批,始識源頭有自,不禁拍案稱絕,吾佛果不我欺,遂決定完成本經之 校釋,相信以此薄力,對人天之間,將可提供一點新的認識和新的估價,從而或有 助于宗教論之建立。

民國五十四年自序於華岡

自序(二)

本書原係筆者于二十年前,研讀本經之筆記整理而成。四年前,在「中國佛教 月刊」革新號連載時,又曾檢視全文,雖自覺現今在學力上或稍有進步;但對初涉 本經之讀者,仍有一得之愚。承大乘印經會樂崇輝居士的雅愛,印行出版,特申謝意。

本文所引用許多高僧大德之著述思想,已分別在「凡例」及書中有關地方提及 了。也特此一一致謝。

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于印度文化研究所


p. 1

楞嚴心要

阿難尊者係佛之從弟,二十五歲出家,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一日,沿街托缽, 誤入淫窟,色迷心竅,佛為其開示本經,阿難尊者,又「如是我聞」而傳述之。夫 眾生心,以「色」為最。然其為心果為何物?其體寄寓肉身,其用則超形骸矣。此 超形骸之「用」,佛稱之為「見性」,或「真如心」。吾人自生至死,身形遷變, 但記憶猶新,不曾變異。由是證之:真如心永不遷滅,此即「神識」之所在也(附註) ,故人壽將終,形骸即棄,六欲不入。但虛靈不昧,良知畢陳,此時神識之清者 ,則輕擧飛揚;次者橫流人間;濁者,墮入地獄。

蓋佛將神識之清濁,分為七等(俗統稱之靈魂),謂之七趣。如易經一樣,以 數合其德,以德定其位,以位觀其象,以象判其吉凶。又如佛定六根之作用亦係本 此而推之者。實屬哲學的判斷,科學的推理,沒有絲毫迷信意味存在。

七趣也是客觀世界變化的自然現象,既是變化的,在時間上則是「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根本沒有一定之存在,所以佛說客觀世界及七趣都是虛妄的。嚴格地

p. 2

說:七趣也是客觀世界之一部分。譬如天、人、畜生者是。又如鬼趣實則大多只是 含靈蠢動低等動物之異名而已,又如地獄所謂之油煉、火柱……等則是指良知之靈性 受惡業所熏習後,自我痛苦之感受而言。

吾人如要不生滅、不輪轉,唯一辦法首在求「定」,定以戒為手段,所以興齋 、戒律儀是也,定後方可生慧,再不致追逐客觀之現象而隨之動搖,斯則寡欲清心 ,靈性始可輕擧,輕擧即是天,如果吾人善自修習,不著一塵即登極致,處自在天 ,向涅槃城。如有一分濁氣,還得輪轉變化。總之,佛所稱之天堂地獄,不是說我 之外另有一個天堂、地獄。天堂地獄只是自我靈性「染」「淨」的必然結果,而靈 性之染淨又決定于有生之年的熏習造作。所以佛一方面肯定天堂、地獄之存在;一 方面又說自作自受,二者本合而為一。其關鍵全在人壽將終,虛靈不昧的剎那之間。

一九六五年九月廿四日大公會議以二仟一佰四十一票的絕對多數,通過了比利 時那慕文區主教──夏路的一則提案:「廢除天堂、地獄之說,因為在星際時代,天 堂地獄說已經落伍了。」這是由于他們誤把天堂、地獄與自我之靈性截然劃分為兩 種不同的異體的緣故。


p. 3
 

至于眾生世界,及山河大地如何形成呢?佛說:是本體真心寂然常照,靜極而 動而生;我國易經謂:是太極動而生兩儀。科學已證明:「質」與「能」可以互變 ,佛門中所謂「色即是空」即類似質變成能,「空即是色」即類似能變成質,但是 何種能力可以變成何種物質,近來美國伊利諾大學,生物研究所的史比柯曼教授, 已有初步的發現:醣核酸在脫氧核酸主導之下有自行複製之能力。

遠溯及一八六六年,捷克門德耳,首先發現遺傳因子(Gence取自拉丁文意 為:尚未出生之物)後來科學家稱之為脫氧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 簡稱DNA),據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脫氧核酸祇是由四種不同分子的次單位──核 苷酸所造成,每一種核苷酸都以一種物質作主要的組成分子,也就是所稱的「基」。

依目前理論,認為地球上所有一切生物,都需要蛋白質分子,來供給他們生長 ,這種分子大約由二十種不同的氨基酸所構成,但每一種蛋白質,只含有其中的一 種或多種。脫氧核酸便用這四種「基」綴成一個字的字母,它用這種字,拼出各種 不同的「密碼文字」,詳細規定出氨基酸,憑化學方法互相勾連起來,製成蛋白質 ,造成一個生物的程序。

p. 4

現所可知者,脫氧核酸是一個主體,指導醣核酸(Ribo Nucleic Acid簡稱RNA)依照其所規定之密碼文字,製造蛋白質,每一種生物都是一單獨的細胞 開始生命,在這細胞的核內,正藏著一個遺傳的密電,此正是各種生命不同的由來 ,現在科學家們正在著手認識這些「密電」,也就是說,他們已掌握了什麼樣的能 力變成什麼物質的原理,現在只是從事技術的努力了。

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歐里德博士,認為卅億年前當世界尚沒有生命的時候,只有海水、電的風暴。因此,他在學校製了一座模擬的電風暴,屋子頂上、是半 英吋的海水,海水上是想像中的三十億年前的原始大氣,其中以含有通常的氨、二 氧化碳,和甲烷沼氣,經過一個星期的閃電閃擊,圓頂屋內的水,變成了粉紅色, 正是構成蛋白質主要材料的氨基酸,而蛋白質又為構成一切生命的主要物質。從氨 基酸中產生複雜的小單位──活的細胞,再由活細胞中產生一切複雜的活生物。

然則,一個原始的細菌,却又何以能夠產生各種不同的動植物,甚至進化到人 類呢?這便是醣核酸所傳的「密碼電文」有時不免發生錯誤,這便是生物學上的突 變,世界上之萬物,都是由三十億年中的突變而來。醣核酸所傳遞「信息」的錯誤

p. 5

發生突變,有時可能變好,有時可能變壞,這就是物種有優劣之原因所在。

由上,我們可以推出,具有遺傳因子能力的脫氧核酸,即「類似」能生種子第 八識之阿賴耶識;而醣核酸即類似熏習種子第七識。第八識雖有能生的能力,但所 生的果,一定要受善與惡之業力所支配;正如醣核酸正確或錯誤地傳遞信息支配一 切生物一樣,這也合乎七趣輪迴的立論。業力的造作即是眾生之塵勞煩惱,正如本 經所說:「無同異中,幟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 無異」。這也即是生物學家的「突變」。

其所不同者:歐里德博士只推到三十億年以前,並并且假定已有了海水、電的風暴 ,而來求證萬物及生命;佛則是說:真如心從無始以來即存在,靜極而動,而生出 萬物及生命。

這兩者之中,非但未有矛盾,且更可相互印證,彼此發明。

現代科學已證明,原子之中有原子核與原子;原子核之中又有質子與中子;質 子中又可以打破而成能力,如此輾轉終于無窮,科學家推知天體亦復如此。既無窮 盡,當然也沒有開始,即使我們這個地球或太陽系已經毀滅了,那也只不過是「質」

p. 6

「能」的變換罷了。這樣,我們便不難說明,另有一個新的星球或太陽系即將成 立,也補充了歐里德博士三十億年前,我們這地球上,海水、電風暴的原始存在問 題;同時也證明了佛說,山河大地形成的理論之正確性。

或問:「真如心,乃超形質超對待者,何可能以脫氧核酸似之?醣核酸亦物質 之變化,何以第七識近之?」曰:原始細菌,乃氨、二氧化碳和甲烷、沼氣經電風 暴之閃擊而來。電即是火,二氧化碳及沼氣即是兼有形質之土;另有海水,此四者 佛名之四大,悉皆本體真心所顯,由動而生,依此而論,則具有生物遺傳因子之脫 氧核酸,豈不即「類似」真如心了。嚴格地說:脫氧核酸應是真如心所生,而真如 心不全是脫氧核酸,正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也。

「醣核酸傳遞信息如有錯誤致有突變」,第七識之妄習造作而有輪轉,如果沒 有醣核酸「傳遞消息」,及第七識之妄習造作,客觀世界也就沒有變化了。佛學與 科學所追求者不是在消除醣核酸的活動,和第七識之造作,而是要如何使其淨化、 昇華,達成「高等人類自覺」之理想,這才是共同之目的。

但兩者有截然不同之處,科學是從外求證,而佛學則是在于自證。

p. 7

不過,我得聲明,我只是說:「具有遺傳能力的脫氧核酸即類似能生種子之第 八識;醣核酸類似第七識之妄習造作」。我不敢說即是,這只是一種比喻,但這種 比喻,也不是牽強的,向來哲學重在提出問題,科學重在解決問題,我之所以將二 者「相提並論」主在試圖求證:楞嚴的發生論,是否能求得科學上之呼應,這是有 史以來,哲學上的根本難題,自不能僅憑我這「大膽的假設」所能究竟的,但未嘗 不可作為一種試探的方法。

最後,將修習佛法的禪定和念佛作一引證:在物理學中,時間、空間、動力三 者相互依存。計時依地球自轉公轉而得,如果地球不動,連吾人呼吸亦將停止,自 無生命,從而不知有動,也無「力」無「能」了。甚至沒有時空觀念之存在;佛學 的百法之中有方(空間)時(時間)速勢(力)的討論,正如物理學一樣。速度與 物和合而產生「力」;力與空間和合則有「能」。現代的心理學家已公認心理作用 可以影響生理作用,生理乃是物質的,能質可以互變,能也可以變成質,時空又是 心物之聯繫,所以一念起,則時空、動力、能質隨之俱起。心理學家將人與人之間 的心靈感應稱之為心電反應,吾人在禪定及念佛之中,憑著強大之念力與佛相應,

p. 8

已屬超心電之反應矣。

信心彌堅,禪定自足,念力愈大,「能」「力」愈強,愈能與諸佛諸聖相應, 正如吾人收聽好的廣播節目,必須對準電台的週率一樣;雖然不好的節目,對準週 率同樣可收聽,但聽眾畢竟不喜歡不好的節目,而不樂收聽。所以古之亂臣賊子雖 其作惡的念力亦強,但今之眾生與其相應者畢竟少,所以他只能發射,無人接收, 終不得為聖為賢,其(見性)靈魂終不能長存,依然隨七趣生滅,即此理也。

總之,本經正確地指出人生之極境,窮溯宇宙之源泉,探究人天之奧秘。其論 列之廣要,說理之渾圓,獨傲群經,雖積世之新論舊說,尚無出其右者。志不惴淺 陋,旨在投石引玉,開創佛典之校釋風氣而已,尚望更多寶典,能陸續整理推出, 以享後來君子,斯願足矣。

附註:楞嚴經所指之心、見性,即包含神識,但神識并不即是見性。

p. 9

歷代楞嚴註疏簡介

(一)唐代:凡五家

1.惟愨法師疏──至德初年,得房相筆授經函:計註疏三卷,乃解此經之祖。

2.慧振(亦作震)科判──分本經為八卷,初卷顯如來藏心;次述修行方便,三辨 離魔業行;四示地位差別;五出聖教等次(如大小乘); 六辨生死同趣;七指陳禪那之境界;八示禪境之差別。 弘沉大師以下諸多習用,乃本經依其內容分判卷目之始也。

3.弘沉法師疏──採惟愨之疏,取慧振之卷目,其大意與一心三觀相應,用台觀解 此經之祖也,後來孤山等宗法之。

4.道巘禪師說文──師乃趙州嗣孫,在振、沉二師外別標一宗,即溫陵等用宗門語 解此經之祖也。

5.懷廸義海證釋──圓瑛大師之楞嚴講義,將懷廸列為原經譯述之證明人,顯係誤會,

p. 10

經文版本并未有懷廸證譯一事,其實師另有義海卅卷并曾 翻譯楞嚴咒之大義,事見蒙鈔續法灌頂疏條。

(二)宋代:凡十八家

1.智覺壽禪師宗鏡新釋──貫串愨、振、沉三家,折衷法門,歸于心要,撰有宗鏡百卷。

2.崇節法師刪補疏(不詳)

3.長水、子璿(楞嚴)大師──師傳賢首教觀,尤精于楞嚴,採慧振之科判,節愨 、沉諸家之要解,釋通此經,計有楞嚴經科一卷,楞嚴經義疏註廿卷。一時奉為準繩。

4.元約法師疏鈔 皆稟承子璿
5.道觀法師方鑑釋要

6.沙門可度箋釋──依灌頂疏錄而成,計廿卷。

7.泐潭曉月標指要義──其科第一依長水,取其文之精要,刪掇附註。

8.孤山智圓法師疏并谷響鈔──用之止觀,貼釋此經,間有未明,又撰谷響釋疏。

p. 11

9.淨寬法師仁(亦有謂正)岳集解并裡聞記──力從孤山,集愨師以下諸解,又選 熏聞記五卷以解釋自己之集解。

10.咸輝僧義海──取其長水義海、曉月之指標,附以仁岳集釋,名之四義海。後來 神智(可觀)師又補註之。亦有謂:另有竹庵補遺。按蒙鈔云, 南渡以度,稟學正宗者,竹庵可觀,得法于曹溪,大慧稱為教海 老龍,據此以觀,竹庵可觀仍是一人,而補註補遺,實係一書。

11.北峰印法師釋題(不詳)

12.相州懷坦法師(近有誤稱恩坦)集註──以集神智補助,及北擧釋題什十卷,以 敷源台觀,輔翼圓岳。

13.圓明禪師、洪覺範尊頂法論──其意以此經尊為無上頂法,明見佛性,而傳註 之,由是作論。

14.正受論補──稟承尊頂,兼及諸家名曰合論計十卷,而自附己之意見稱為補論。

15.王介甫疏解──文公罷相,歸鐘山之林,略諸師之詳,而詳諸師之略。

16.無盡居士張觀文補註──居士,「刪修楞嚴」改為「楞嚴義昭經」,仍採諸家之說,

p. 12

以己說補註之,賴有雷庵正受,抗詞駁正,殊使千載之下,知法者懼矣。

17.溫陵寶勝禪師戒環要解──師一生掩關,深悟玄理,所著法華楞嚴同名要解,披 見經如指諸掌,計廿卷。

18.懷遠義疏釋要鈔──計六卷,餘不詳。

(三)元代:凡四家

1.我庵本無重治集錄──係北峰孫,依桐州集註,重為修治,附以私議,亦山家一 家之書也。

2.相庭善月法誦玄覺──計兩卷,餘不詳。

3.天目中峰國師幻住、明本徵心辨見惑問──師受高峰心要,坐斷死關,於金、明 、楞嚴、圓覺各有發明,嘗謂其弟子天如曰:「吾于徵心辨見略示指點, 汝當發明全經以終其事。」

4.中吳師子林,天如惟則會解──計十卷,遵師之囑,列唐宋九師附以己見而不錄

p. 13

乃師之解者,以為禪有禪解,經有經義,不欲混為一門,以長後人狂解。

(四)明代:凡三十五家

1.融室法師淨行廣註──洪武丙辰,住持中吳之報恩寺,餘不詳。

2.普泰法師楞嚴管見──師係弘正間名僧,本書內容不詳。

3.槃陰沙門洪濶冥樞會解(不詳)。

4.幻居真界纂註蒙鈔──謂其為會解之支流。

5.相如法師合解──兼探合論管見,并前後所出,目為古今合解。

6.曹溪憨山海印大師德淆懸鏡并通議──居東海那羅延窟,枯坐三年,一夕海湛空 澄,發悟楞嚴觀境,遂筆述懸鏡一卷,詞富理圓;晚年結制南嶽,徇門人之請,復
註通議十卷,末附補遺一卷以釋全經,亦懸鏡之枝葉耳;茲後得訂通議綱略一卷。

7.達觀大師真可解──真可每言此方真教體、清淨在聲聞,約文拈義,剪裁葛籐,

p. 14

本解已散佚。

8.雪浪三懷法師洪恩經解科判──師與憨山同出無極之門,憨山入五台,師承本師 法席擺脫文字,不欲著書,歿後世所流傳附會失真,牧齋先生于其亡友陸氏之篋中得故紙一束, 題曰雪浪楞嚴解,枝經理解,要言不繁,科判一章尤為孤逈。

9.雲棲蓮池大師摸象記──大師專修淨業,不居禪講,因見各師註疏辯駁太甚,故 自製模象記以諷之,意言彼此皆是如盲摸象,不必定言己是彼非也。

10.中川法師界澄新疏十卷──中川通解深密等經,廣搜阿毘達磨藏,釣深索隱,釋通 此經,殆亦所謂多說法相,少說法性者也。

11.五台空印法師鎮澄觀疏并月川別眼──鎮澄師,號空印,字月川,不許天台借別 明圓,故以正觀名疏,其意以為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其「別眼」者,于是經疏中提 出吃緊人處,作眼目也。

p. 15

12.柴紫乘時譜錄十卷 按蒙鈔──三家俱出自蓮池,消文貼釋,咸有可取。
13.雲棲廣莫直解并索隱
14.虞山鶴林大寂文義

15.秋溟先生殷祭酒,邁質言并輯補──殷公有榮木軒質言一卷,楞嚴要義後別有溫陵要解,輯補十卷。

16.東溟先生管公質言并覺迷錄──管公有質言五則;別有問辨覺迷錄。

17.曾祠部、金簡鳳儀楞嚴宗通──謁南岳天台,禮智者大師(名智顗,隋代高僧,天 台宗之開山祖師),發願書楞嚴于石城,已而徧採宗語,配合經文,取宗通說通之義。

18.交光師真鑑正脈──師自敍從楞嚴發悟,掃拂台觀,排抵會解,流傳幽溯,驚動 江左,咸謂經入支那,未有此解,註楞嚴疏科,及楞嚴鏡懸各一卷。

19.天台幽溪法師傳燈玄義并圓通疏──玄義二卷,中釋其師楞嚴百問,圓通疏,專依 會解,力扶台宗。

p. 16

20.百松師楞嚴百問──計一卷,餘不詳。

21.蕅益素華法師智旭玄義并文句──蒙鈔云:與宋代長水楞嚴義疏及融室楞嚴註宗旨印合。

22.鍾賀二居士楞嚴如說──竟陵鍾惺字伯敬留心此經,希望信解,乃尋眾經之疏證 ,研討五年,復得永新賀中男字可上居士幾番酬酢,再四請論,辨因果于茲經,析異同 于諸宗, 復恐遺忘勉為疏輯,取經中如所如說之義名之。

23.二楞一兩法師通閏合轍──雪浪高足,語多尖新,世多樂習,供禪門棒喝之談, 資諳筵排之口,雜拈公案,多行機緣,接引宗徒。

24.傅如講師截流 按蒙鈔蕅益本下附,正代疏解層見疊出,台宗則有傳如截流;宗家則有湛然臆見等;宰官撰述則有王墨池指月,汪靜峰依釋等,咸資採集,非敢憖遺。
25.湛然大師臆見
26.王墨池指月
27.汪靜峰依釋

p. 17

28.乳峰德水大師摘脈──乳峰為灌頂疏說之所稟承,其摘脈亦唯略見于灌頂所引。

29.海昌陳元瑞瓛正脈疏鈔──取交光正脈疏,而鈔解其隱密之處,而徵明其大義也。

30.會稽惠印解 兩種皆直解類,餘不詳。
31.般若庵崇聖句解

32.天然禪師直指──師乃洞宗卅五世,冥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其門人釋敍曰: 微朕不留,不借華詞,實有與諸家迥絕者。

33.天都俞五言標指──標示關節,指明要妙。

34.函是法師直指──計疏十卷,餘不詳。

35.張風著楞嚴綱要──張風又名觀,明上元人,明亡後絕意謝進士,善山水,另作 雙鏡亭詩。

(五)清代:凡八家

1.劉道開楞嚴貫攝──康熙年間進士,在其編輯始末中自敍有云:「大約取正脈十 之六;合轍十之四;而余漸有管見亦十之一焉。」其實亦有本儒道而解之者。

p. 18

2.續法灌頂疏──徧搜疏解妙義,直接乳峰,旁通正脈,經中咒語懷廸師翻其句, 而師則為譯釋,此經自流傳震旦以來,解釋咒語者,惟師第一人也。

3.溥畹寶鏡──其自敍云:「聖教綱宗,理原一貫,尋年覓跡,自感多歧,由是廿 年玩味,午夜參究,徧搜諸註精英,直採本經要旨。」

4.廣修法師通元大成──師稟承半字老人住阜城門關,衍法寺,康熙年間法席最盛 ,以門風高峻,入室者希,其稿本楞嚴大成,惜未付梓。

5.無動居士蔡涎會歸──以正脈為宗,亦兼所說弼佐,刪繁去謬,集腋探珠,參之 己見以闡聖言,名楞嚴會歸,一時士大夫學楞嚴者皆宗習之。

6.無量法師慧海修釋──法師習賢教,長慕禪宗,既已發明心要,乃復取證楞嚴, 又取正脈,略加修釋以名之。

7.錢謙益先生疏解蒙鈔──計六十卷,此書本已入清藏,高宗惡錢為人,乃自藏中 黜去之,此書詳細、傳雅,為讀本經最好之參考讀物。

p. 19

8.通理和尚指掌疏:計十卷,多從正脈,旁引儒、道以會通經文。

(六)民國:凡九家

1.守培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計一冊十卷,廿四年出版。

2.諦閑大師楞嚴懺悔行法,楞嚴經序指味疏──乃天如禪師唯則撰楞嚴經序 ,諦師疏之也。

3.顯慈法師楞嚴句解(不詳)。

4.太虛大師楞嚴攝論及楞嚴大意(不詳)。

5.隆道法師楞嚴直解──在卷首科判全經之內容,最為切要,從宗門立說; 解註亦甚具體扼要。分上下冊,計十卷。

6.圓瑛大師楞嚴經講義──主依正脈立說,次抉指掌、寶鏡,間亦採灌頂、 孤山、合轍諸家。餘皆係師自證所得,採儒道近之者,合一爐而論之。 逐句疏解,雖義盡而詞繁,易得其精蘊,而難通其全豹,所謂「不識盧山 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此意也。現僅存之註疏中,以本書最善,

p. 20

然均不出舊說,千古之臼,自難逾越。

7.南懷瑾居士楞嚴大義今釋──採用新說,別拈章旨,以白話釋述,意簡言賅, 多所發明,實為歷代註疏本經中最進步之參考讀物,因為部分原文略而未備, 故宜同時對照閱讀,始能得其全味。

8.守培法師楞嚴妙心疏──計十卷都一冊,興之所至,以近取譬,少有徵引 ,然說理簡明,足以接眾。

9.圓香居士譯有語體文「大佛頂首楞嚴經」,共分十四單元譯出,較南懷瑾 氏之「大義」,更為語體化,分段更為細密,為接引初入佛學佛者之最佳讀物。

志按:以上註疏楞嚴經者,大約分三種方式:一為全部;二為局部;三為間 接註疏,即註疏之註疏是也。概計有七十六家,各家亦有多產者,都為八十五種。

p. 21

志深信所蒐集之資料必有缺漏,其真實之數,勢必有遠勝于此者。


p. 22

楞嚴真偽辯

現行之楞嚴經,譯于唐神龍元年(公元七O五),在廣州制止道場,由 房融主其事,唐至德初年,首由惟愨法師註疏,迄至近年南懷瑾教授之楞嚴 大義今釋,不下七十五家,均無人對楞嚴有偽經之議論。

首先以梁任公提出懷疑:「楞嚴經可笑的思想很多,充滿了長生神仙的 荒誕話頭,顯然是受道教的暗示,剽竊佛教的皮毛而成……真正佛經,沒有 楞嚴一類的話,可知楞嚴為偽經……」此後,亦有人疑為:「係六朝隋唐之 間,投機分子東拼西湊,利用佛家的術語,雜以周秦諸子之論調,寫成一經 以誤國人者」。

梁任公在「佛典翻譯」一文中考證:「首楞嚴經共譯九次,(非現今通 行之楞嚴),據開元錄:『支讖第一譯;支讖第二譯(二卷,吳,孫權建興 二年,公元二二三〜二五三);失名之蜀首楞嚴第三譯;失名之後楞嚴第四譯 ;魏白延第五譯,法護之伏定第六譯;西晉竺教蘭第七譯;前涼支施第八譯

p. 23

藏現存之鳩摩羅什首楞嚴三昧三卷,則第九譯(姚秦弘治三至十一年,公 元四O一〜四O九)。』此經在初期大乘教極有力可推也。」

據楞嚴講義載:「……此經未定,盛名先至,因有梵僧見智者大師,謂 其所立三觀,與彼楞嚴大旨相符,由是智者向西拜求,(天台山之拜經台仍 在)十八年終未得見。譯主(般刺密)志益此方,初次匿經東來,被守邊官 吏查獲,不許出國,而宏法之願愈堅,乃用極細白氈書寫此經,剖膊潛藏, 迨瘡口平復再請出國,關吏搜索不著,乃得航海而來,適房相謫在廣州,知 南詮事,請于制止寺,剖膊出經,譯成速回本國,以解邊吏之難。」

一、由此兩點,我們可以肯定,首楞嚴既翻譯了九次,既累失累翻,可 見本經之重要;為什麼累翻累失,有九次之多,此為不可思議之事。九次之 譯經,有史可據,開元釋教錄係年鑑信史,不可能偽記。我們再將後者,般 刺密剖膊傳經一事相對照,可得一答案:彼邦對楞嚴看守如此嚴密,必定是 印度人待首楞嚴每次譯出後派人暗中搜毀,古時印刷不易,流傳數量有限, 且彼邦東來傳教者甚眾,政府指派一二人,冒充傳教者,作此破壞工作自屬易事。

p. 24

此種推論雖屬有欠平實,但對九翻九失不可思議之事,乃是唯一可以 思議之答案。

二、斌宗法師楞嚴義證引宋高僧傳卷五:「唐慧琳法師,是疏勒國人,精通梵 語,聞名當世,遍讀三藏,目光如炬,善能分辨真偽,曾在所著『一切經義』之中 指出涅槃經翻譯失義,如楞嚴係偽經,豈能逃過他的耳目?」且本經先後經七十五 家之高僧大德註疏,寧真無一慧者?

三、楞嚴咒係密宗之特色,悉皆梵語譯者,唐人無法偽造,現行西藏密宗所傳 大白傘咒,也就是楞嚴經的一部分。

四、南懷瑾教授著楞嚴大義今釋之敍言中云:

(1)民國四十二年學術季刊第五卷第一期,載有羅香林先生所著「唐相房融在粵 筆受首楞嚴經翻譯考」一文,列擧考證資料很多,態度與論證也很平實,足可為這 一重學案辨證。

(2)我認為梁氏的說法,事實上過於臆測與武斷,因為梁氏對佛法的研究為時較 晚,并無深刻的工夫和造詣,試讀譚嗣同全集裡所載的任公對譚公詩詞關於佛學的註釋便知。

p. 25

(3)本經譯者房融,是唐初開國宰相房玄齡之孫,房玄齡對于佛法,素有研究, 玄奘法師回國後的譯經事業,唐太宗都交與房玄齡去辦理。房融對于佛法的造詣和 文學修養,家學淵源,其所譯經文自較他經為優美,乃是很自然的事,倘因此就指 斥他為阿諛武氏而偽造楞嚴,未免輕率入人于罪,與其說楞嚴辭句太美,有偽造的 嫌疑,毋寧說釋者太過重于文學修辭,不免有些地方過于古奧。

(4)至于說楞嚴經中所說十種仙,相同于道教的神仙,那是因為梁氏沒有研究過 印度婆羅門和瑜伽術的修煉方法,中國的神仙方士之術,一部分與這兩種方法和目 的,完全相同。……在佛之先,印度婆羅門的沙門和瑜伽士們,已經早有阿羅漢或 仙人的名稱存在,譯者就我們傳統文化即以仙人名之,猶如唐人譯稱佛為大覺金仙 一樣。

五、楞嚴經中,有極少部分文字係道家術語,如經文中之「野馬」「肯綮……」 即係出自莊子,雖知漢唐以來,多以道家為法,唐更以道教為國教,房相受其熏 習已深,在文中附一二道家語,本是自然之事。今人翻譯西書仍以沿用本國現有之

p. 26

成語為上著,此不足以證明楞嚴偽託于道家。

六、楞嚴文字雖盡平話之巧妙,但仍存有譯文之痕跡,如「此諸物象與此見精 ,元是何物?于其中間無是非是。」又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之類似的倒裝文 句絕非本土所有。

七、中國諸子、名家,以辯名為主;老莊孟荀以說理為事;楞嚴以破事相為依 歸,係沿用印度之因明律而推理,遠異周秦諸子之文風。

八、周秦之陰陽家(亦有謂陰陽家出自漢以後者),採「五行」(金、木、水 、火、土)相生、相尅,楞嚴本是佛一貫之說法,水、土、火、風「四大」圓融為 論,兩說旋異亦遠矣。

九、首楞嚴東來十次,註疏者六十九家以上,佛學辭典皆稱此經為宗教司南、 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祖之正印,如今人有謂「雜以周秦諸子之論調, 寫成楞嚴一經以誤國人」云者,實屬太欠冷靜。

退一萬步說,即使楞嚴是偽經,仍不會使楞嚴經之價值減色,因為真偽與

p. 27

值本身無關,我們所珍視者乃是楞嚴本身之價值;何況偽經說者,只是猜測之詞, 并未能提出有力的證據呢!


p. 28

凡例

現在所有宗教中,佛教最具有學術性。古之聖人傳道授業莫不是因人施教,應 機說法。佛就因人施教而論,有大乘、小乘之分;就應機說法而論,有權法,也有 實法。而實法又最具有學術價值。今後科學日益進步,只有逐漸為科學所印證之宗 教,才有前途;也只有學術化了的宗教才能相繼而不墜。佛教經典,博而不雜,前 後一貫,即以楞嚴為例,惜乎章節不明,卒讀不易,志不揣冒昧,乃效昭明太子註 金剛經之宏規,以章節楞嚴,所以本書謹提出四點貢獻:

(一)首在標點、分段,另設編、章、節、目等標題,力求現代化,期使原經易 讀。俾能廣為流傳。

(二)既經整理,閱讀較易,復加註釋、眉批,凡稍有程度者即可朗朗上口,以省 去逐句解析,不致有支離破碎,讀之愈煩之憾。

(三)眉批,力求學術化,宗門語則少採用,又因眉批地位有限,只是提綱挈領, 讀者必能擧一反三,但文句太艱深者,亦間有逐句譯出,凡淺近及重複處則未加文。

p. 29

飾。經文中需另外引證者則加「志按」兩字,以表示一己之意見,而自負其咎也。

(四)凡較難之文句及梵語,在各章後均有註釋,原經之卷目仍予保留,除去第 一項所述之標點……編、章之標題及眉批、註釋,及其中括號內之文字係筆者所補 白以便貫通原文外,其餘皆係原經本來之面目,可直參佛意。

技術方面:

(一)本書在譯經方面,以圓瑛大師之「楞嚴講義」為主,以南懷瑾教授之「楞 嚴大義今釋」為輔,以隆道法師之「楞嚴直解」及劉道開之「楞嚴貫攝」為佐證; 在科學知識方面,參照尢智表先生著「一個科學者『研究佛法的報告』」,薛學潛 先生之「超相對論」(薛君曾任教徽大,在本書中以數理之公式定律求證易經,論 及形上說,尢君十三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後遊學美國哈佛,歷任職空總及浙大教授 。)以及近論中黃鴻藤先生之「人學與唸波」,該書已有英文譯本,發行海外;另 有一九六五年十月二日新聞報周新先生所報導伊利諾大學,生物研究所,史比柯曼 教授製造醣核酸能自行無限制複製的特稿。

(二)整個佛學無非是教證學人明心見性,楞嚴亦然。惟其攝論較廣而已,所以

p. 30

其章節諸題目很難適得其分,然而能拈其大要,總比囫圇不分要好。

(三)本書在貫通脈胳,綜其竅要上,藉科學之佐證,有逾于前賢所不能處;然 而在章句上,未能逐句旁徵博引,遜于前賢之註疏則遠矣,蓋各有取法,志意不在 茲也,筆者知罪,特自訟之。

---筆者---

目錄

(原經卷目.卷一)
第一編 心性本體論
第一章 說經緣起
第二章 迷情的產生
第三章 七處徵心
第四章 心性本體超時空而存在(七處徵心之錯誤)
第五章 分別心不是心性本體
第六章 心性本體超知識而存在
第七章 心性本體真如不動
(原經卷目.卷二)
第八章 心性本體不變滅之例證
第二編 心物認識論
第一章 如何認識心性本體
第一節 眾生為何不明心性本體
第一目 由于顛倒妄想
第二目 顛倒妄想形成之原因
第二節 心性本體超悟性而存在
第三節 心性本體無所往還
第四節 心性本體是絕對的存在
第五節 心性本體無形狀
第二章 本體論
第一節 心物一元論
第二節 心物之關係
第三節 因緣、自然,與本體及客觀世界之關係
第三章 心性本體超知覺而存在
第一節 見見非見
第二節 業力妄見
第一目 別業妄見
第二目 同分妄見
第三節 業力妄見與心性本體之關係
第四章 心性本體超物理現象而存在
第三編 對客觀世界之認識
第一章 客觀世界真的存在嗎
第一節 從五陰的作用分析
(原經卷目.卷三)
第二節 從六根的作用分析
第三節 從知識上分析
第四節 綜合分析
第二章 自性本體的功能
第一節 從地大種性分析
第二節 從火大種性分析
第三節 從水大種性分析
第四節 從風大種性分析
第五節 從空大種性分析
第六節 從見性的種性分析
第七節 從識性的種性分析
(原經卷目‧卷四)
第三章 山河大地之成因
第四章 眾生世界之成因
第五章 對客觀世界應有之認識
第一節 幻相的客觀世界
第二節 要「滅塵合覺」
第三節 眾生迷妄的原因
第四編 如何修習佛法
第一章 「無戲論法」
第二章 「修菩薩乘法」
第一節 捨小乘──除五濁
第二節 發菩提心──斷六根
第一目 六根的評價
第二目 六根的形成
第三目 一門深入
第四目 守于真常
(原經卷目.卷五)
第五目 六解一亡
第三章 二十五位尊者證道記
第一節 因六塵起修
第二節 因五根起修
第三節 因十八界起修
第四節 因六大種性起修
(原經卷目.卷六)
第五節 因念力及耳根起修
第五編 修持的程序
第一章 戒
第一節 戒淫
第二節 戒殺
第三節 戒偷
第四節 戒大妄語
(原經卷目.卷七)
第二章 定
第一節 道場之建立
第一目 供品
第二目 道場
第三目 佛壇
第四目 禪七
第二節 持咒之功力
第三節 持咒之利益
第四節 護法
第三章 慧
第一節 對顛倒原因之認識
(原經卷目.卷八)
第二節 消除顛倒亂想之修為法(三漸次)
第一目 修習
第二目 真修
第三目 增修
第三節 修持之層次與境界
第一目 乾慧地
第二目 十信
第三目 十住
第四目 十行
第五目 十廻向
第六目 四加行
第七目 十地
第四節 本經之命名
第六編 人天奧秘──七趣
第一章 七趣形成之原理
第二章 七趣形成之現象
第一節 地獄趣
第一目 十習因
第二目 六報
第二節 鬼趣
第三節 畜生趣
第四節 人趣
第五節 仙趣
第六節 天趣
第一目 六欲天
(原經卷目.卷九)
第二目 十八天
第七節 阿修羅趣
第三章 七趣綜論
第七編 修禪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禪定中之歧境
第一節 幻相
第二節 幻覺
第三節 幻想
(原經卷目.卷十)
第四節 錯覺
第五節 獨覺
第三章 對五陰之認識
第一節 五陰虛妄
第二節 五陰之依存與銷除
第三節 法之傳授


p. 1

第一編 心性本體論

第一章 說經緣起

(編按:楷體為作者分段眉批,以下皆同)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

唐天竺[註1]沙門[註2]般剌帝[註3]譯  烏萇國[註4]沙門彌伽釋迦[註5]譯語 菩薩戒弟子[註6]前正義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註7]筆受。


本經是阿難尊者親自聽 佛所講的,故曰:如是我聞 。正如論語、孟子、陽明之 傳習錄都是他們的門人以這 種對話體裁記載其生平言行 一樣。

首先說明佛說本經之緣 起:是由於阿難自己沿街乞 食,誤入淫窟,色迷心竅, 幸被佛派人及時把他找回, 為了銷除他的「迷情」才說 這部楞嚴經。

其實阿難的迷情正代表 了我們眾生的「迷情」。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註8],祇桓精舍[註9],與大比丘[註10]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註11]大阿羅漢[註12];佛子住持[註13],善超諸有, 能于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註14],弘範三界[註15],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 弗[註16]、摩訶目犍連[註17]、摩訶拘絺羅[註18]、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註19]、須菩 提[註20]、優波尼沙陀[註21]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註22]無學[註23],並其初心 ,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註24],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 嚴,將求密義。

p. 2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迦陵仙音[註25],徧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時 波斯匿王[註26],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註27],請佛宮掖[註28],自迎如來,廣設珍 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 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 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註29],途中獨歸,其 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註30],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 後檀越[註31],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註32],及旃陀羅[註33],方行等 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註34] ,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註35]。欽仰如來,開闡無遮[註36], 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爾時阿 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註37],以娑毗迦羅[註38]先 梵天呪[註39],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 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

p. 3

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註40],宣 說神呪;敕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 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 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註41]、三摩[註42]、禪那[註43]、最初方便 。於時,復有恆沙[註44]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 ,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 :「有三摩提[註45]、名大名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 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註46]頂禮,伏受慈旨。

校釋(略)


註釋

[註1] 天竺:譯為月邦,即今之印度,時分東西南北中五區,計七十餘國。
[註2] 沙門:本意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現改作出家人之通稱。
[註3] 般剌帝:人名,意為極量。

p. 4

[註4] 烏萇國:國名,在北天竺,意為「苑」,即阿輸迦王之苑囿。
[註5] 彌伽釋迦:人名,意為能降伏。
[註6] 菩薩戒弟子:以佛為父,以菩薩為兄,自稱弟子,為大乘戒法。
[註7] 房融:唐名相房玄齡孫,中宗時武氏攬權被謫貶廣州,譯本經。
[註8] 室羅筏城:憍薩羅國之都城。
[註9] 祇(即祇陀,太子之名,戰勝之意)。桓(林也)。精舍,長者所建,為佛修行之所。
全句意即土地係太子祇陀所送,房子係長者達多所捐蓋。
[註10] 比丘:有三義:乞士、破惡、怖魔。
[註11] 無漏:不落入生死之劫者。
[註12] 大阿羅漢:有三義:受人供養、斷煩惱及無明、無生死,是大比丘之果。
[註13] 佛子住持:深入佛法堅定不移。
[註14] 嚴淨毗尼:毗尼,戒律之總稱,即嚴淨身心。
[註15] 三界:欲、有色、無色三界。
[註16] 舍利弗:舍利,即鷲鷺,鳥名,其母眼明如鳥;弗,即子。心經譯為舍利子。善辯。
[註17] 摩訶目犍連:摩訶,大也;目犍連即釆菽氏,輕擧最勝。
[註18] 拘絺羅:舍利弗之母舅,善辯。
[註19] 富樓那:滿願之意,父名。彌多羅尼,母名,意即慈女,簡稱滿慈子。
[註20] 須菩提:即善吉,解空第一。

p. 5

[註21] 優婆尼沙陀:因觀塵得空性果。「空」「色」均無,成無上道。
[註22] 辟支:有二義:緣覺、獨覺。
[註23] 無學:學道圓滿之謂。
[註24] 休夏自恣:佛制,夏末比丘集會完畢,自我檢討,相互批評。
[註25] 迦陵仙音:仙禽,聲美,此是形容佛音。
[註26] 波斯匿王:舍衞國國王,與佛同時降生。在尼泊爾之南。
[註27] 諱日營齋:忌辰請僧素宴,以度王父。
[註28] 宮掖:宮之偏房。
[註29] 阿闍黎:意為教授,軌正範行,高僧之敬稱。
[註30] 應器:僧侶所托之鉢。
[註31] 檀越:檀施于貧苦者,越渡眾生。
[註32] 剎利尊姓:王種或田主,社會地位最高者。
[註33] 旃陀羅:殺生屠宰為業者,天竺習俗,不許與良民共居。
[註34] 如來:後佛同先佛故謂如來。世尊:佛具萬德為世所尊也。
[註35] 訶須菩提……心不均平:須菩提欲施惠貧苦,故捨貧而向富者乞食。又大迦葉以為修行人乞食係施主積陰德,故希貧苦人儲德超升,只乞貧不乞富。蓋二者均有分別心,不是佛
同體慈同體悲之本旨,故訶責之。
[註36] 開闡無遮:開示闡明,毫不保留。

p. 6

[註37] 摩登伽女:摩登伽,母名,稱下賤種,因母名而得名,女名缽吉蹄。
[註38] 娑毗迦羅:黃髮或金頭苦行外道名。
[註39] 先梵天咒:過去先梵天所傳授至金頭外道,外道傳給摩登伽者。
[註40] 結跏趺坐:疊足而坐,佛陀之坐法。
[註41] 奢摩他:靜慮、心不妄緣、能滅等義。
[註42] 三摩:即定、等持、正定。
[註43] 禪那:思惟修,亦即禪定。
[註44] 恒沙:如恒河之沙,無量數也。
[註45] 三摩提:簡稱三摩。
[註46] 阿難:意為慶喜,斛飯王之子,佛之堂弟,于佛成道之日降生,多聞第一。

p. 7

第二章 迷情的產生

經文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 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下係阿難答佛:「迷情生于 慾念;但看佛的勝相則是自 然地起了敬愛心,而感到快 樂 。」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 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 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佛又問:「那麼,你生欲愛 與愛樂的作用是從那裏來的 呢?」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 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

p. 8

永無諸委曲相。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 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答:「由于我眼能看 ,心能想的緣故。」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 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校釋(略)

p. 9

第三章 七處徵心

經文


下面即是七處徵心,指陳真 心正性,究竟所在何處之辨 別,其實心性本體是起時空 的無所指陳。此為吾人對心 性本體論的基本認識。

「真心」即真如心,「正性」 即真如正性,此兩名詞, 經文每常互用,其實一也, 恐讀者有誤,特並拈之,以 下本此。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 『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 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 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 ;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 是識心,實在身內。」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註1];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p. 10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

「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佛告阿 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瞻林園;亦有眾生,在此 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一、真心正性不在身內之辯 證。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 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縱不能見心、肝、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

p. 11

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 ,無有是處。」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光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 ,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 ,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搏食[註2],歸祇 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 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二、真心正性不在身外之辯 證。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 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 汝兜羅綿手[註3],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若相者知,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

p. 12

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 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 裏,猶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 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別 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瑠璃,彼人當以瑠璃籠 眼,當見山河,見瑠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瑠璃籠眼,實見瑠璃。」


三、真心正性不在五官的官 能中之辯證。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瑠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 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 內,如瑠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在根裏,如瑠璃合,無有是處。」

p. 13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 ,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 ;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四、真心正性不是因明暗而 有之辯證。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 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 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 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 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 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 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 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 ,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p. 14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 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 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 ?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五、真心正性在身心所感覺 之處為非之辯證。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 ,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 :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若一體者 。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 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徧體者,同 前所挃;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 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

p. 15

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 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 在中間。」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 ?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 :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 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于眼 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六、真心正性不在中間之辯 證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 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 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 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

p. 16

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註4],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 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 為心不?」


七、真心正性並非是無所著 之辯證。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 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 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 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校釋

甲、心不在身內。

一、阿難以為在室內先見佛,依次始見窗外之林木。

二、佛說心在內為非,因心在內必須先見自己之腑臟。 (從常識上說,一般人都認作心在身內)

乙、心不在身外。

一、阿難又以心比做燈,故答說心在身外。

p. 17

二、佛說心如在身外,則「身」、「心」各成一體,如一人食飲, 不能兩人飽。

丙、心不潛在根裏。

一、阿難以眼根喻眼睛,因眼與瑠璃無礙視線故。

二、佛答眼根既不能見眼,故心不在眼根之內。

丁、心不因依「明」「暗」而存在消逝。

一、阿難問:閉眼時有能見之自性而無「所見」之外在客體,故心 在內,開眼有「所見」之外在客體,故心在身外(依一般知識上之論證)

二、佛答:

(一)見暗時,心不在身內。

1.「暗」與「眼」相對待。

(1)既有對待,自不能成內。

(2)若然,居黑暗中,此黑暗豈不即是內在之肺腑了?

p. 18

2.「暗」與「眼」若不相對待,如何能構成能見與所見之功能?

(二)見明

(1)即使說合眼見暗,心在身內;開眼見明,勢必心在身外, 既在外,為何不能看見自己的臉呢?既是張著眼睛當然也 不能構成你所說閉眼見內之條件。

(2)若能見面,你的「眼」與「心」如燈樣,勢必與你身體分 離,存在虛空之中。

(3)既離了你的身體,你的「眼」與「心」也不是你的了。

(4)如說是與你的身體連屬的話,你所見之外物豈不都是你的 眼與心?

(5)如是「身」「心」兩離,心所知的,勢必身體不能感覺。

(6)既是身心分離,還說心身均有感覺的話,豈不是說「身」

p. 19

「心」二者均可獨立知覺,豈不有了兩個阿難,或者阿難一 人可成兩個佛。

戊、心也不是隨所合處而存在。

(一)心無體

一、心若無體,則亦無所合。

二、若無體,而又能合者,則豈不是十八界,及六塵之外還另有 十九界和七塵嗎?這是不可能的事。

(二)心有體:如手捺身體。

一、此能知「捺」之感覺如為從內在心之所覺,則心必在內,前 已說過在內不能成立。

二、若能知從外來,應先見自己之臉,前已說過,不能成立。阿 難你自己也說:能見物才是眼的功能;能知的是心并不是眼 睛,如說心能見物那是說不通的。而且:

1.如說眼能離心而獨自可以見物的話;正如阿難在室內,阿難

p. 20

為能知的心,室為軀體,門為眼睛。如然,門已離阿難各自 獨立,門亦應該可以見物了。

2.如門能見物,死人的眼睛應亦可見物;既能見物則不稱死人了。

3.如說能知之心,有體的話,只有四種可能:

(1)一體:若一體,按挃一肢體,餘肢應覺;若四肢均有感覺 則就找不出挃的地點了;若能感覺所挃之點,則一體便不 能成立。

(2)多體:則多體,豈不有多人?一人成多人,則何體為你阿難?

(3)徧體:若徧體皆知彼挃,則也就說不出被挃的一定地方了 (同一體)。

(4)不徧體:若心不在徧體的話,當你頭和腳同時被碰,頭有 所感覺,則腳應不知;反之腳有所覺則頭應不知。 (因心不徧體同時只在一處能知也)

p. 21

己、心不在眼識之「中」。

一、心體若兼「根」「塵」,則純心體不能成立;而根塵不能知物 ;「心」「物」又是「能」「所」對立,如何稱中?

二、若不兼「根」「塵」,則既離開了(不是)同根之有知;又離 開了相對所對之塵,是則能知之心即無體,體相既無,中亦不能成立。

庚、心不是無所著處──無一定所在處。

一、若無所著意謂為「無」,無即根本沒有,何必另說一無著之贅詞。

二、若無所著意謂為有,凡有的東西必定有相,既有相便不能說無 著。


註釋

[註1] 給孤園:給孤獨,乃須達多長者之善名,該園係其捐獻故名之。

p. 22

[註2] 搏食:食分觸食,如鬼神;思食,如色欲,識食,如思惟、倫理等。
搏食乃養生實質上之食物,古天竺仍以手行之,搏食有雙義。
[註3] 兜羅綿手:棉花名,色白而柔,係天竺名產,今印棉亦負盛名,以形容佛手之尊。
[註4] 法輪:佛法能推輾無明煩惱,故以輪喻,亦即傳法佈道。

p. 23

第四章 心性本體超時空而存在(七處徵心之錯誤)

經文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 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 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見一章[註38]),為彼 所轉,溺於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 ,奢摩他路,令諸闡提[註1],隳彌戾車[註2]。」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 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阿難找真心正性找了七次, 都被佛一一否定了,佛即進 一步指出其之所以有此錯誤 的原因:

一、誤將隨外緣變化的攀緣 心當作真心;而不知真心 是不隨外緣變化的。

二、由于先天的不能緣覺本 識,如眼可徧觀事物不能 反見自己之眼睛;故有種 種顛倒妄想。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註3],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 ,六種震動[註4]。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 ,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註5],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p. 24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註6];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註7] 、諸天魔[註8]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 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 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註9]、 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 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校釋

甲、眾生以攀緣心為自性。

一、意義:五官所見所覺,視為真實者,為攀緣心。

二、攀緣心之所以不真實──

1.各個人之「覺度」不同。

2.各人所覺時之時空有異。

3.人站在人之地位上視物,但同一物各種生物均產生不同之印象

p. 25

,如西施之美:「人見生愛,獸見遠走,鳥見高飛,魚見之下沉。」

4.有覺官所不能覺者。

5.藉儀器。儀器亦各有其「量度」不同,也不真實。

6.且外在之客體在變,剎那生滅。(如個人照相,底板絕不一樣)

7.各人復因彼此環境不同,已培養成定型之主觀亦難相同。

8.因此,由于官覺之不可靠,又是其能力所不能及者,如科學、 哲學均須藉助思維、觀念、符號。

9.即使思維、觀念、符號亦不能解決「真實問題」,如工程師、 建築師捨掉小數後之四位數。有限與無限都只是概略的觀念, 不是絕對真實。

三、緣所遺則不知自性。

1.意義:即指識轉之明能緣一切,而不能自身相緣,有如人不知 臉厚,馬不知臉長。僅是能緣,不能同時又是所緣。

p. 26

2.如照笛卡爾之「我思故我在」,依佛觀點仍是攀緣心。

3.由于「緣所」遺失,能緣不得自知自見,所以眾生都以攀緣 心為心。


註釋

[註1] 闡提:即無信、斷善根之眾生。
[註2] 隳(壞也)彌戾車:樂垢穢,意即使隳毀惡知見。棄惡見。
[註3] 放種種光:言佛說法時表情之勝相。
[註4] 六種震動:即有形之「動、起、涌」;有聲之「震、吼、擊」。表六處妄識將破。
[註5] 菩薩:全名為菩提薩埵,求大道、求大覺之人,又曰大道心眾生,或稱大士。
[註6] 菩提:即覺道之意。
[註7] 聲聞:稱小乘,證阿羅漢果位。緣覺:稱中乘,證辟支佛果。
菩薩:稱大乘,證無上菩提。以上合稱三乘。
外道:心外于道者之謂,佛主反求自性,故稱其他教為外道。
[註8] 魔:意為殺害者,即殺害眾生之意。
[註9] 涅槃:不生不滅也。

p. 27

第五章 分別心不是心性本體

經文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擧 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

阿難言:「見。」

佛言:「汝何所見?」

阿難言:「我見如來,擧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言:「汝將誰見?」

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指屈為光明拳,耀汝心目,

p. 28

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 ,我將為心。」


佛再度駁斥阿難,能知外境 之心不是真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 ,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註1]。」

校釋(略)


註釋

[註1] 輪轉:受六道眾生輪廻之苦,詳見「七趣之形成章」。

p. 29

第六章 心性本體超知識而存在

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 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 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 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 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不但能知外境的心是分別之 妄心;而且,心離外境,仍 存有一種空冥的幻覺、錯覺 ,亦是一種分別妄心,而不 是真心。

有分別心,即心隨物轉,隨 物變滅。真心則湛然常在也。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 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

p. 30

,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 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 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 ,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 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細微揣摩: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 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 ,其誰修證無生法忍[註1]?」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 :「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註2],不得漏盡,成阿羅漢 ,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 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

p. 31

,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 ,終不能飽。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 來哀愍窮露[註3],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即時如來,從胸卍[註4]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千方 微塵[註5],普佛世界,一時周徧,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註6],諸如來頂, 旋至阿難,及諸大眾。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 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 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註7]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 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明與暗既同是外在之色相, 則盲人所見之黑,與有眼能 見的人在暗中所見之黑,「 兩黑」相同;正如盲人眼癒 後見明,與有眼人在暗中所 見燈光之明同屬一樣。

然而,盲人見明,常人皆說 是因眼癒後而能見;有眼能 見的人在暗中則是因燈而有 見。那末,如因燈光而有能 見的人在暗中為何不能見明 呢?

有所見,能見者仍是吾人之 眼;而眼能見者,又是真心 妙明之功能,並非視覺之功 能。所以「能見」之自性真 心,不是燈,亦不是眼,而 是妙明真心本有之功能。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 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p. 32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 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 『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 。』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 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 處于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 ,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 ,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 ,是心非眼。」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 。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p. 33

校釋

甲、阿難問:發心與謗法都是心之為用,豈可不是心?

佛答:「諸法所生……因心成體」一切物體都賴此真如心構成, 能構成一切萬物的真如正性能無體性嗎?當然有體性!

一、不過,能所相對之「心」不是真如正性,真如正性,是可離所 知而單獨存在的。

二、但是你的心仍是由於我說法才有因聲而有分別,而不能獨立, 可是不是真如心。

三、退一步說,即使你摒絕外在的所知對相,而只是內心冥冥作想 ,其實也是所知對相之一,你的心并未脫離所知範圍,而獨立存在。

四、如果你認為能所相對的心即是真如心的話,而客體世界又是變 滅無常的,那麼你的心是否也隨著變滅了呢?

五、如果是隨物體變滅了,又如何體證呢?

p. 34

結論:因此離了所知之對相而心仍能存在者,那便是真如心了。

乙、阿難問:我輩為「二障」所困,故不知寂常心性;無心不能覺知 ,有如「無手不成拳,與無眼不能見,其理相同」。

佛答:無手不成拳則是;無眼不見物則不是,因為──

一、盲人見暗與有眼人處在暗中所見之黑均相同。

二、假如盲人眼癒而能見物,其能見自然是因眼能見。

三、假如有眼人,在暗中得了燈光而能見物之能,還是因有燈光而能見。

1.如然,若燈能見,自不名燈。

2.而燈自己可見物,與人有何相干呢?

四、但實際上是──

1.有眼的人在暗中雖然因燈光而能見物,仍然是因眼而能見。

2.盲人眼癒雖然是因眼而能見物,實際上還是因有真如心而有見 性之功能。因為眼未癒前除却相對之外境仍能見暗,暗亦是色,

p. 35

可知是心能見而不是眼能見了。


註:即是說眼如有能見之自性,在暗中亦應可以鑑物;如燈有能 見之自性,則何用眼見。可是「燈」「眼」均無能見之自性 。唯有心雖無「眼」與「燈」,仍可見暗,可見「能見者」 是心不是燈與眼。亦即是說,眼相對于明與暗而成見;而盲 人不用相對待而能見暗,可見是心見而非眼見,心見則超對 待而能見。


註釋

[註1] 法忍:依信佛法謂之法忍,不執于佛法謂之不生法忍。
志按:「生忍」「法忍」各家解釋均極抽象,不著實意。志如是我解以資參考。
[註2] 九次第定:即四禪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合計八定,凡位所修滅六識。第九名滅盡定,滅七識,即為羅漢。即九次第定一一漸進之謂。

p. 36

[註3] 窮露:無財曰窮;無屋曰露。此謂無道力也。
[註4] 卍:梵文阿悉底迦,意謂有樂,象徵安樂。華嚴音義:謂本非是字,因武周長壽二年,以佛胸前有紋如此,則天以為係吉祥雲海相,權制此字。
[註5] 十方微塵:東、西、南、北、東北、西北、西南、東南、上、中合計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微塵,言其多也。
[註6] 寶剎:剎,即剎土,意即田、地、國。總之,指無量無間而言。
[註7] 閻浮檀:意為勝金,一小世界之中心有一須彌山,其南面有洲,多此檀樹,其果汁入水,沙石成金,光色奪人。此為形容其光色之美。

p. 37

第七章 心性本體真如不動

經文

爾時世尊,舒兜羅錦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 :「我初成道,於鹿園中[註1],為阿若多[註2],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 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 悟?今成聖果。」

時憍陳那[註3]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 『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 ,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 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

p. 38

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 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佛言:「如是。」即時如來于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 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 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 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 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 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常人每把求知識的分別心當 作了真心,所以他的心便隨 知識界的客塵遷流而變滅; 從而將自己經常變滅之血肉 之軀亦當作了真我。

實不知:我們認識外物的分 別心,雖然隨物而轉變,如 李白詩:?「莊周夢蝴蝶,蝴 蝶夢莊周。」但能主導認識 心之「能」,才是吾人不變 之真心。佛學千言萬語只此 「真心」一事而已。

「而我『見性』尚無有止」 一句,有雙重意義:一者我 能見之性沒有絕定不動之靜 相;二者既沒靜相,動相當 亦不成立,以破動靜對待之 象也。俗謂「縱有千般草, 終無兩樣風」是也。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廻首右盼; 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 何搖動?」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p. 39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搖動,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佛言:「如是。」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 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 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 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廻是中,自 取流轉。」

校釋

甲、以憍陳那「解名第一」說出「客」「塵」。

乙、佛以手示意「客」「塵」之真際所在。


註釋

[註1] 鹿園:即鹿苑,在波羅奈國境,為帝王養鹿之所。
[註2] 阿若多:意為最初解,係淨飯王派遣五大臣往勸太子──佛,放棄修行者之一,佛不肯返國,諸大臣不能回朝覆命,亦隨佛苦修六年,終無成就而至鹿園處。
[註3] 憍陳那:意為大器,先世事火,以火為姓,名阿若多,佛成就後,首先度以上五比丘。


p. 40

第八章 心性本體不變滅之例證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二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却本心 ,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 ,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 二發明性。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註1], 毗羅胝子[註2],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 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p. 41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 朽?為復變壞?」

「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 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 ,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 充盛之時!」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于此。何 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 ;於今六十,又過于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我見密移,雖此殂落

p. 42

,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 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 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 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 「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註3],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于十歲,乃至六十,日月 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指陳真心正性之所以不變滅 之道理所在。

佛言:「汝今目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于童年,則汝今時,觀 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

p. 43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 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 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校釋

甲、七章說明真如不動,本章說真如不變,故可證其不滅。

乙、或有人說:人生時此真如心可能不變,當人死後真如心能不變嗎 ?依本經說法(見二編一章一節二目)「不知色身外自山河大地 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所以說真如心即使是人死了也照樣存在。

丙、但真如心之存在仍受業力熏染之影響。


註釋

[註1] 迦旃延:姓氏,意為剪髮,為外道六師中第五位。

p. 44

[註2] 毗羅胝子:從其母立名,意為正勝。外道六師中之第三位。
[註3] 耆婆天:即長壽天,拜此神可長壽也。


p. 45

第二編 心物認識論

第一章 如何認識心性本體

第一節 眾生為何不明心性本體

第一目 由於顛倒妄想

經文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 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

p. 46

洗我 塵垢。」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 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 誰倒。」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


吾人之真心即宇宙萬有之 本體,本合為一,眾生不知 此理;正如分別手臂而上者 稱「上」,而下者稱「下」 一樣。是顛倒妄想,須知無 論上或下總是手臂。

上下、左右、多少:都是 吾人主觀地對待之詞,譬如 :地球運轉中,吾人確屬有 時倒懸,只是地心吸引的物 理作用,吾人不自覺罷了, 類此吾人不知之顛倒妄想, 真不知有多少存在吾人之無 知之中。


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佛即 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 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 身,號性顛倒。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 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校釋

甲、佛告阿難以佛有形之手臂向上向下稱為上下,但手臂是一,故為 顛倒為妄。(喻萬物雖異,但真如心同一)。

乙、佛再問阿難,手臂有大小臂之分別,可生顛倒妄想;但佛之法身 與眾生身相狀如一,又如何分正與倒?

p. 47

第二目 顛倒妄想形成之原因

經文


眾生不明白真心正性永不 遷滅的原因是:由于眾生以 偏蓋全、以小視大、顛倒行 事。不知真心正性非但為吾 人心性之本體,且亦為宇宙 之本體,宇宙萬物都是這真 心正性的功能顯用,現在眾 生竟將那些變異不實的物理 現象,以及錯覺、幻覺心理 現象的認識心、分別心,當 作了自己及宇宙的真心,豈 不是顛倒行事嗎?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徧告同會:「諸善男 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 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 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 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 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 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校釋

甲、「色心諸緣:唯心所現」

乙、顛倒形成之原因。

一、真如心本來自明,而(一)反認悟中(明白)之迷為心,於是產生

p. 48

了無明(迷)。(二)無明又形成了晦昧不明之虛空(物質世界本 來不實)。(三)晦昧之遷變形成了吾人六根所對之現象(結暗為 色)。(四)眾生追逐此種不實之現象又產生了妄想。(五)妄想又影 響了生理(心身相互影響),於是外界之對象與自己之生理都 影響了心理,眾生便以為這就是心性本體,堅定地以為存在於 色身之內。

二、其實你的心、身以及山河大地都在真心中,但你現在就像只認 知了海中一水泡而不知有海洋一樣。這就是顛倒。

第二節 心性本體超悟性而存在

經文


佛即指出了真心正性為心 性及宇宙之本體,大家都聽 得很明白了,但能明白佛所 說這個心性本體道理的,是 不是就是真心正性呢?佛即 答:「能領悟我說法的心, 仍是攀緣心。須知我說法也 是外緣之一種,所以你們能 悟之心仍是分別心,而不是 真心。因為你們聽我說法, 你們的心已為我說法的外緣 所吸引,遠離了你們真心; 正如『以手指月』一樣,當 剎那同時之間,你不是忘記 了『月』,便是忘記了『指 』,兩者同時只能見其一, 甚至把指當月錯誤更大。」

所以說「指」與佛所說之 「法」都是「緣」,會變滅 的,而聽法的心和能隨指看 月的心,都會隨之變滅,會 變滅的,當然不是真心。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 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 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宗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p. 49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 ,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 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 ,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 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 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 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 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註1]等昧為 冥諦[註2],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校釋

甲、阿難說:我雖明白了佛說真心常住之道理,但無奈我能「聽」你 說法還是依賴我的攀緣心。如此說來,我縱然獲得了真如心也實

p. 50

在沒有什麼用,我實在懷疑我是否有本元真心。

佛答:

一、你以攀緣心聽法,那我說的法亦是「緣」。

二、有如指人看月,人以「指」誤為月一樣。

三、如該人以指為月,不但忘記了月,同時也忘記了指。

四、如以指為月,亦無「明」「暗」相。

五、因此,你以分別心聽法,正如以手指月示人一樣,反為指障 住了月;猶如我之法障住了本來真心之法一樣。因為法是不 可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而且:

1、真如心是像店主常留不去的,今你離「聲」則無分別。再 推之離色相則亦無分別心,你的心離開了塵界就好像外道 的「冥諦」一樣,一切都不知道了。

2、也即是說你的心是遇外緣而生作用,那就是有生滅、有往 還了,於是那可往還的便不是你的真心了。

p. 51

第三節 心性本性無所往還

經文


八還辨見:真心既是不變 滅的,所以它沒有什麼根本 原因,不像「明」是因太陽 而有,暗是由黑夜而生…… 唯有真心正性本來自有,并 不需要任何條件(本因)才 能產生,所以它也就無所還 處。

原經文為:「空性之中徧 是頑虛;昏塵之象則紆鬱𡋯 。」而各家註疏則改為:頑 虛之中徧是空性;鬱𡋯之象 則紆昏塵。在此志認前一句 頑虛之中徧是空性,應作如 是修改,文理始洽,惟第二 句則仍主原經文,不必修改 ,以凡註釋,不悖于文理者均 應保持經文之原態,以昭信 守。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 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 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阿難,此大講堂,洞 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 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 徧是空性;昏塵之象,則紆鬱𡋯[註3];澄霽歛氛[註4],又觀清淨。阿難, 汝咸看此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 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 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 ;『鬱𡋯』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p. 52

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 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 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 ,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第四節 心性本體是絕對的存在

經文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本經文:而阿那律見「娑 婆界」一句諸家註疏均改為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 志以為經文中文理俱洽,楞 嚴大義今釋亦採原經文,今 亦主之。

萬物雖千差萬別,但我人 能見千差萬別萬物之真心正 性無二,此無二之真心即吾 人不遷滅之本體真心。假如 懷疑這個真心也是「物」不 是你自己的本有真心的話: 既是「物」當然你也可以看 到我能見之真心了,若是物 ,當我此能見之真心,在看 物(活動)之時,你自然可 以看見,但在靜止不看物時 你亦應可以看見我這靜止時 之真心,正如看到其他物在 靜止時一樣。可是你為何看 不見呢?若是可以看見我這 靜止之不見之真心,那你所 看見的,當然不是那個真實 看不見的真心了;假如不能 看到我這靜止時之真心,則 此真心就不是物,即不是你 的真心是甚麼呢?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 禪[註5],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註6],見娑婆界[註7],如觀掌中菴摩羅果[註8]; 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瞻; 眾生洞視不過分寸。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徧 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 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註9],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p. 53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徧諦觀,雖種 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 、草芥、人畜,咸物非汝。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 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 見性: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 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 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 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并諸世間,不成安立。阿難, 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 汝不真,取我求實。」

校釋

甲、阿難問:須知見性無還,如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答:

一、十方如來窮盡微塵無所不瞻。

p. 54

二、眾生洞視不過分寸,其見一切無非前塵分別影事。試以前塵影 事來分別你的「自性」及「物體」吧。

1.萬物各殊,而你能見萬物之性無二,此即你之「自性」。

2.若你能見之自性是物的話,那麼我的能見之自性也必定是「物」 。既是物,當然你也能看見我的能見之見性了。

3.若是共同相互說出了自己之見解,或是同看一物之時才稱是見 到了我之能見,若我不說出我之見解,或不同看一物,或收斂 我之自性不去見物之時,(依物之作用而論,即使他是靜著的) ,你也應該看見我的自性。如我的見性是物在我不見物之情 形下,你也應看見我能見之自性。

4.假如你的能見之自性,能看見我這「不能看見」之自性,那麼 我的自性便不是你看不見的真正自性了,能被人看見的只是客 體物相,當然也就不是自相了。

5.若看不到我不能被見之自性,則我的自性當然也就不是物了。

p. 55

6.我的自性不是物,你的自性當然也不是物,既不是外在的客體 ,當然也就是你的自性了。

三、如果能見之自性是物的話。

1.你見物之時,物亦見你。

2.如然,物與你還有什麼分別(體性雜亂)?

結論:如像你看見我時,亦正如你見外物一樣,是你自己真實之 自性作用,而不是外在物──我的作用。因為見性周徧的緣故 ──能見之自性不是你自己是誰呢?

第五節 心性本體無形狀

經文


本經文:此見周圓徧「閻 浮堤」一句,諸家註疏均改 為:此見周圓徧「娑婆國」, 志認本經文文理俱洽,仍主 從經。

有大小內外形狀者,乃是 物質世界的遷變現象,真心 本體既無形狀,也就同虛空 一樣,無大小內外之現象了 。如說真心本體也有大小內 外之分別,或說在房內我們 真心就小,到了房外就大了 ,那就正如在虛空中放一圓 或一規,就說虛空是方形圓 形一樣地錯誤。

這種錯誤之所以發生都是 由于將真心本體,當作了遷 變的物質,所以才有大小內 外之分別;如果我們認清了 具有萬德的本來真心,至大 無外、至小無內的道理,在 一毫毛之端自然是其功能的 顯現,甚至宇宙萬物亦莫不 是此真心之顯現。那末我們 便能轉物而不隨物質遷變了。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大王勝 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徧閻浮提;退歸精舍,祇見伽藍[註10], 清心戶堂,但瞻簷廡。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徧一界,今在室中,

p. 56

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 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 應說言『見』有舒縮。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 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 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 為在?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 更除虛空方相所在。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 豈挽見齊于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迹?是義 不然,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于本心,為物所轉。故於 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 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校釋

甲、阿難問:是否隨物之阻塞,此見性有大小?

p. 57

佛答:若見性有舒縮,就如在虛空中別定「規」「矩」,規矩一除 去,虛空則徧一切處。捨去迷己為物之偏執,自性則徧一切處,不 為時空所限,而超越時空。


註釋

[註1] 拘舍離:意即牛舍,乃末伽梨母名,亦外道六師之一。
[註2] 冥諦:冥諦為二十五諦之初諦,是萬物之本源,冥漠無諦,又名冥性或本性。
[註3] 則紆(繞也)鬱(地氣屯聚不清)𡋯(沙石飛物)。
綜述之,即陰陽怪氣飛沙走石之惡劣天氣。
[註4] 澄霽歛氛:雨後初晴,所有塵氛悉皆收歛。
[註5] 初禪:見本書十八天一目。
[註6] 阿那律:是佛堂弟,好睡,佛責之,七日不眠而目失明,因精進而得天眼圓通。
[註7] 娑婆界:即忍土,法華經云:「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煩惱,故名忍土。」
[註8] 菴摩羅果:與桃李相似,生熟難以分辨。
[註9] 將汝擇于見中:將「我」與「物」二者之一中選擇(找出)你的能見之自性。
[註10] 伽藍:即象園。


p. 58

第二章 本體論

第一節 心物一元論

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 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 。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 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p. 59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若實汝前,汝實 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且今與汝坐祗陀林,徧觀林 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恒河,汝今於我獅子座[註1]前,擧手指 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 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 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 ,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 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別無惑。」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恒河,上觀日月,擧手所指 ,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 ,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于萬物象前,剖出精明;離一切物, 別有自性。」


真心不能離物而單獨存在 ,必須藉物體而顯用。

佛言:「如是,如是。」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 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今復告汝

p. 60

,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 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凡物亦須真心始可存在, 譬如樹如沒有與我同具之真 心,吾人就不見樹;若樹即 是本體真心,那也就失去樹 之本質,而不名之為樹了。

阿難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 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 ,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 ,無『非見』者。」

佛言:「如是,如是。」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 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如來知其魂慮變慴、 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 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黎[註2]四種不矯亂論議,汝諦思惟, 無忝哀慕。

校釋

甲、阿難問:

一、若見性實我,而我有分別心的「身」「心」又是何物?

p. 61

二、可是我現在的身心確實能夠分別客體對象之有無,當然能見的自 性,他是沒有所謂有無的(彼見無別),假若,分辨我身體的存 在,如果就是我心的作用的話(若實我心,令我盡見),那麼我 的分別心也就是我的真性本體了,此時身體又是所知之對象,當 然不是真我;但我能知之分別心畢竟還在身體之內,這豈不真是 到了佛前所說,物(對相)亦能見我了嗎?

佛答:

一、「見」在眼前為非,既在眼前,當心有所,那麼,物之存在一定 位置,必定佔有空間,試問,何處是你能見之自性呢?他佔有什麼空間呢?

(一)若空是「見」,既已成能見之自性,何者是空?

(二)若物是「見」,物既是能見之自性,何者為物?

二、你說「見性」相對地存在于你的前面,你現在還能夠指出「見性」 在相對客體的什麼位置呢?

p. 62


註:阿難將自己之身心比作所知之對相,故佛在其所見之客體對相 中,要阿難答出「見性」所在之處。

乙、阿難說:

一、我看一切物均無能見之自性存在。

二、而且,似乎也不能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註:即是說身體也是物,自性不能離身體別有自性。 佛說:是的,很對,「物中無是見」,「也不能離物而有見性」。

丙、佛問:物中自無「見性」能單獨指陳,但是尚能在此物中發現 「非自性」之存在嗎?

阿難答:遍觀一切,不知有什麼是「非見」?

一、譬如:如樹「非見」,云何見樹?(樹與吾人應同具自性)

二、若樹即是能見之自性,復云見樹(那就不是樹了)。

三、再如空為非見,云何見空?

佛說:如是。


p. 63

第二節 心物之關係

經文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註3]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 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 精見『色』『空』,是非是義。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 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 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 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能見之真心,與所見之對 象,以及心理想像之主觀作 用都是同一具有萬德之真心 的功能所顯現,無二無殊; 但這些顯現的現象却是虛妄 不實,如像世人各在所在之 地看見水中的月亮一樣,雖 然倒影很多,但真月只有一 個,正如萬物雜陳,但其功 能之顯用却是同一宇宙本體 之真心。

捨色塵之物質變化現象, 而就同一真心本體言,則色 即是空;如將真心本體與物 質變化現象合一言之則空即 是色。但若執于空便失去了 真心本體,落入第二月的虛妄 幻境中。「真心」之為物, 必須滅對待之相始可得之。 如謂「此處無銀三百兩」, 豈不欲蓋彌彰?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 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 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

p. 64

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塵空,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 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 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觀『見』與『塵』, 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 能令汝出指非指。」

校釋

文殊問:眾生不能領悟你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種轉見 色空),以及是色是空、非色非空(是非是義)的道理。……物體之 中既無「是見」也無「非見」,那麼請問「物象」與能見之「見性」 原是什麼東西呢?

佛答:能見之自性及所見之客體,甚至各人心中一切想像都如空中花 一樣本不真實,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其中根本沒有「無是」與「非是」 之存在;就像文殊一樣,便別無非文殊了。

p. 65


註:有「是」,必使人產生「非是」之相對觀念,如「此地無銀三百 兩」然。蓋見性本體必須求之于絕對觀念,而排斥對待觀念。 本來妙明之真心,如一月本真,別無「是」「非」之相,有對待 之是非即是塵相。

第三節 因緣、自然與本體及客觀世界之關係

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 ,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婆毗迦羅[註4]所談冥諦,及投灰[註5]等諸外道種, 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世尊亦曾於楞伽山[註6],為大慧等, 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我今觀 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 。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

p. 66


真心正性非為自然,若為 自然,應有自然之體性所在 處,但在前章七處徵心,及 本章之八還辨見中已討論過 了,都證明真心正性有所著 處都是妄,而且無所還復。
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 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阿難, 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 等相,以為自者,則于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 ,咨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真心正性不是因明、暗、 空、塞而有;也不是緣明、 暗、空、塞而有,此理與前 段同,可類推之。

我們單就形上言,真心正 性非因非緣,亦非自然;但 就形下學的知識論來看,物 本不齊,各有其類,花草蟲 魚各有其自體存在,不能說 不是自然;魚不是花,魚就 是魚。只要除其異求其同 ,花草蟲魚,以及萬物都是 這宇宙之真心本體所顯現。

若按生物學家之逆推,則 會追溯到原始細菌之生元, 佛則逆推至無始以來之真如 心而後止。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 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 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復次阿 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 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于空塞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 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 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

p. 67

校釋

甲、阿難問:

一、婆毗迦羅以冥諦(初)為真常不滅,投灰以末(二五)諦說為真 我徧問十方。

二、佛在楞伽山說法亦說「你的所說因緣並不同于外道們所說之自然。」

三、依我觀察「見性」的結果,好像是自自其然;非生非滅,也不是 如佛所說之因緣;也不是像外道說的自然那樣。佛意如何?

佛答:

一、妙明之「見性」若是自然而有,自必有體,其以何為自?

二、在相對之客體中不外明、暗、空、塞四種現象,如以明為自,應 不見暗;如以空為自,應不見色(塞)…(餘略)

乙、阿難問:妙明之見性如佛所說不是自然而有,我想是因因緣而生!

p. 68

佛答:

一、如你所說是因緣而生是因明?是因暗?因近?因塞?

如因明有當不應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同前)

二、如是緣明,應不見暗,如緣暗,應不見明:(同前)

結論:當妙明之「見性」,非因非緣,亦非自然,無非不非,無是 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其實你們所說的因緣、自然,都 只不過是像用手在空中自己活動,久之自覺疲勞了一樣,根 本只是自己的手在動,手不動便不累了,心無妄想也就無因 緣自然的塵勞了。


註釋

[註1] 獅子座:佛為人中師子,故其所坐之物為師子座。
[註2] 末伽黎:為拘舍離之姓。
[註3] 文殊師利:文殊,妙義。師利,吉祥,德義。為菩薩中,德推第一,為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
[註4] 婆毗迦羅:數論師外道,計冥諦是常,是外道二十五諦中第一諦。

p. 69

[註5] 投灰:以灰塗身,作無益之苦行,以二十五諦中之末諦為真我,徧滿十方,亦係外道。
[註6] 楞伽山:在師子國,即今之錫蘭。楞伽,又名寶石;又曰不可到,佛於是山說楞伽經。


p. 70

第三章 心性本體超知覺而存在

第一節 見見非見

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 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阿難,吾復問汝 ,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

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 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p. 71

吾人能見之真心並不隨明 暗而變異,所以能見明、暗 、空、塞,而此真心並不是 明、暗、空、塞。因此,當 我們見到了吾人自己之真心 正性時,則此被見到的真心 正性,便不是真心正性了。 因為真心正性是超越心理的 意識作用和感官上之視覺作 用的。它是不可感覺、不可 言說、不可思議的,何況以 自然、因緣或自然因緣併用 的方法,怎麼可以明白形而 上的真心正性呢?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 ,云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 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 見性于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是故阿難,汝今當知 :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 『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 『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 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 ,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校釋

阿難問:

佛曾說見物有空、明、心、眼四種因緣,今又為何否認因緣呢?

佛答:

一、那只是知識範圍內的因緣,是世俗的,而不是指「見性」本體之能見。

p. 72

二、現在再以世俗眼睛的「能見」與「見性的能見」相比,便知世俗 的能見用之于見性本體是說不通的了。

➀譬如世俗以為不見任何光線時便說不見,但是又為何可見到暗 呢?

➁能見暗,可見眼睛還是能見。既能見,為何不見其他物體?

➂若在暗時不見明,稱為不見;那麼在明處不見暗相也應稱做 「不見」才對。

➃如此說來,「明」「暗」兩相均可說「見」也可說「不見」, 豈不是矛盾?

➄但是你的「能見之見性」無論你的眼睛見與不見之時總是存在 著沒有變化:「見明之時,見非是明……」

結論:當吾人能見之自性,見到所見之物時,所見之物若不是能見之 自性,(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能見之自性猶且離開了所見之

p. 73

物,尚還不易(見不能及),何況站在世俗的對待立場,怎可 了知「自性與實相」呢?

第二節 業力妄見

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 ,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 悶。願伏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 禮,承受聖旨。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註1]、諸三摩提 ,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 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 菩提果。阿難,一切眾生。輪廻世間,由二顛倒分別妄見,當處發生, 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p. 74

第一目 別業妄見

經文


由于眾生個人不同,業力 所生之妄見,如眼生紅翳病 的人,看見燈光外罩五彩幻 影,但既不能說僅是眼眚人 的個人原因,因沒有燈他就 無此現象;也不能說是燈的 原因,因為沒有眼病的就不 見有此幻影,更不能說不是 眼眚的關係,也不能說不是 燈光的關係,第二目亦同, 可依式推之。

在知識上,個人之偏見妄 見均由此而生。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 別有圖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 『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 ;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復 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 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 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 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 ,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 ,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第二目 同分妄見

經文

p. 75

楞嚴大義今釋:「古代天象 學家的觀念,認天體日月行 星的運行與地球上人類都有 息息相關之處,所以當天象 有不平常的出現或變化時, 必然影響到地球人類之大變 動,因此形成一種占星術。」

同分妄見亦係迷失了自己 之真心,懷于外境為真。一 國家、一團體、一地方之各 種特有風俗習慣、禮教制度 亦由此而生。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註2]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 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 ,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難, 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祇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 土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 玦[註3],彗孛飛流[註4],負耳虹蜺[註5],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 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校釋

阿難問:

一、佛所說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尚未明白。

二、見見非見,尤增迷惑。

佛答:你們之所以不明「見見非見」之大義,遭受輪廻。是由于兩種 顛倒妄見。

(一)別業妄見:(以眚目見翳為喻)由于個別之業力生個別之妄見。

p. 76

(1)若是燈所現之翳,非眚人為何不見?

(2)若眼生翳,(見是色)眼已成翳,則生眚之人又是誰呢?

(3)若是眼生翳,則所見餘物桌椅豈不皆要生翳?

(4)若離開了眼而其自行生翳,則與眼睛當無關係(應非眼瞻),那 麼為何眚人又看見翳影呢?

結論:

(1)眼所見之色在于燈,眼睛有病而生翳影。

(2)由于此影與眼才能共同作眚(影見俱眚);但能見眚翳之見性 本體並未有病。

(3)因此構成這種翳狀的,真正說來既不是燈和眼的關係,也不是非 燈與眼的關係。


1.別業妄見,如個人之嗜好、興趣、怪癖、個性不同,因係個人之遺 傳、家庭、社會背景所影響者,均屬之。

p. 77

2.眚人見翳自然是因自己之眼與燈光所顯,但不是眼與燈之個別原因 。正因為眼不能見暗,一則是眼不能見暗;再就是「暗」沒有被我 們看見之「能力」。所以佛說,眚人見翳,是眼是燈的關係;也不 是燈不是眼的關係,即本此推理。

(二)同分妄見:因共同業力所感之妄見,如各地之風俗習慣、法律、文 化之各異,即屬同分妄見。

第三節 業力妄見與心性本體之關係

經文


眼眚之人所見之圓影,看 起來雖好像實有其物,但畢 竟是眼眚人的病態所成,而 我能覺知翳影係眼睛病態, 真心却沒有病態;正如以目 所見之山河大地,都是如同 眼眚人見圓影一樣,不特此 也,即使能分別的認識人也 同所對之翳影一樣是病態的。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似前境, 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例汝 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 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 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

p. 78

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 者,故不名見。


若把個人病態的別業妄見 擴大,便是一國或數國之同 分妄見;再如各類物種之所 以各成一類,也是同分妄見 。都是由于有其共同之業力 所至,而有共同生長與共同 消滅的現象。若除去共同之 業力,則就是永遠長存之真 心本體。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 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 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 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 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 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註6]常往。」

校釋

甲、佛繼答:(別業妄見)

一、如前眚人,所見翳影乃是其眚目所見之病象,非燈所造,且能見 為眚目病相之見性總沒有病。

二、眾生所見之山河大地皆如眚人見翳影一樣,是無始以來眼睛與外 境能所相對造成。

三、眼睛所見之緣(外境)雖然好像是前境,但本來是我覺明自性所緣之眚病一樣不真實。

p. 79

四、凡是所(被)覺對見者即是病相;本覺之自性能覺能緣則無病相 ,雖自性能覺所覺的病相,但能覺的自性並不在所覺的病相之中 。這才真見到了自己之「見性」。

結論:所以汝今見我及汝,并一切外物皆是你所見之翳花一樣, 並非「見性」有病態。這種「能見之見性」,沒有眚之病態, 故不稱為所見之妄見。


註:主在以見見實見答阿難之「能見非所見」 乙、佛繼答:(同分妄見)別業妄見之推廣。


註釋

[註1] 大陀羅尼:即大總持,總持一切法,持無量義。
[註2] 閻浮提:須彌山之南一洲,因多閻浮提樹故名。又稱閻浮檀,見一編六章註七。
[註3] 暈適珮玦:惡氣環匝曰暈;黑氣薄蝕曰適。適,昏也,白氣在旁如圓圜曰珮;本圜曰玦,日月之災象。
[註4] 彗孛飛流:光芒徧指曰彗,俗稱掃帚星;芒氣四散曰孛;絕跡橫去曰飛;其下落曰流。

p. 80

[註5] 負耳虹蜺:云弓之背日者曰負;玦之傍日者名耳;雄虹係紅色;雌蜺係綠色,皆陰陽不諧也。
[註6] 本覺:眾生自性清淨不待修而本有之覺。

p. 81

第四章 心性本體超物理現象而存在

經文


(一)真心正性不是和合生;

一、非混合。

二、非化合。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 是覺元,非合和生,及不和合。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 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則汝 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若明 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若非 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 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 非義。彼暗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 ,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若明和者,至於暗時,

p. 82

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 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與通,及 諸群塞亦復如是。」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 非和合耶?」


(二)真心正性不是不和合。

一、非不混合

二、非不化合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 ,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若非明和,則見與明 ,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 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 何成?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 ?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 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校釋

p. 83

甲、真性本體不是和合生

一、非混合(明、暗、通、塞四相)。

(1)若與明混合,當見明時,明與你之見性必定有混雜之現象存在 。那麼「明」是什麼形狀妮?

(2)能見之見性的相狀如可辨,才可能與「明」相雜,那麼見性混 雜在明之中,又是什麼形狀呢?

(3)如果指不出其相狀,依知世俗的說法便是看不見「能見之自性」 ,既未有能見之自性(若非見者)的能見,當然你也看不到 所見之明,那麼「見明」一句話便不能成立。(如何見明) 「另一解釋是,若沒有見性,如何可以見明?」

(4)即使是見相可辨,能辨出自己之自性,但自性又如何能見自己 之自性呢(云何見見)(人豈不有了兩個自性體?)

(5)再說,如果見性是非常圓滿無所不在的話,明便不能夠與自性 混合了。

p. 84

(6)反之,若明圓時便不能夠容許自性與之混合。

(7)如果真要說「見明」的話,則「見性」與「明」則必然不同而 混合在一起。

(8)如果「見性」與「明」相混,不但在形式的名字上不能說是 「明」;而在「明」的本質也失去明的本質。

結論:因此說「見性」與明相混合是不能成立的。至于暗與通塞 ,依理可推。

二、非化合

(1)若與明合,到暗時亦不應再與暗相化合?

(2)若不與暗相合,如何說見暗?

(3)若與明相合為一,失了能所,應不見明?

(4)既不見明,如何說與明相化合?

乙、真心正性不是不和合

一、非不混合

p. 85

(1)若見性不與明混合,則見性與明必有界限可見,可以分別觀察 得出。

(2)但「見性」與「明」若截然分開為二,則「見明」便不能成立 ;甚至根本不知明相所在。

(3)是則「明」與「見性」之邊畔也不存在。


註:既說「見性」與「明」非混合,當然,其含意已有「見性」 與「明」之存在。既存在,當然有比較、有分別;既不能分 別當然要說他有沒有混合那是說不通的。譬如說黃豆粉與碗 豆粉混在一起,我們指不出兩者之分別,便說它是非混合物 ,那就是說不通的。

二、非不化合

(1)若見性與明不相化合,則勢必像耳與明了不相干一樣。

(2)既然「見性」與「明」了不相干,根本不知明相所在,你為何 知道化合不合理,而說是非化合呢?


p. 86

第三編 對客觀世界之認識

第一章 客觀世界真的存在麼

經文


物質世界是無時無刻都 在生滅因緣和合的一種假相 ,甚至人的五陰、六入以至 十八界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 ,這些只不過是真心本體的 功能顯現在時間、空間的變 化罷了。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 妄相稱,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 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 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 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校釋

甲、客觀世界生滅無常為幻。

乙、甚至五陰……十八界皆是因緣之「合」「離」作用。

丙、生滅現象之因緣,又是如來藏常住真心所顯。

p. 87

丁、由於眾生迷悟生死,失了真常。

第一節 從五陰的作用分析

經文


五陰:在肯定客觀世界 均是真心功能的顯現,而此 種顯現乃是時空的變化,無 一時一刻不變,所以此種吾 人所覺知之客觀世界既非自 然,故亦非因緣,從而否定 其存在。

志以為前謂五陰、六入 …均係因緣和合之假相;在 五陰、六入…等之中又否定 了自然、因緣之存在,蓋前 者為了權變在肯定五陰、六 入…等之存在,故許以係因 緣和合之假相;在五陰、六 入…之中既否定五陰、六入 …,故亦否認因緣與自然, 蓋佛說法,先必依世人之見 承認因緣、自然和合之假相 存在,以便辯說事理,然後 一立一破層層縛繭,破除一 切相,即一切法,以顯真心 本體。

一、色陰:由此辯證已知 虛空華不因緣「目」「空」 而有,亦無自體所在,所以 也不是自然,只是目勞的病 態所存之妄而已,推諸一切 客觀事物,都是如此,剎那 的遷變,本無一物存在,這 不是等于虛空華一樣的不實 嗎?

二、受陰:由此辯證,已 知「熱象」不因緣「空」 「掌」而有;亦無自體所在, 所以也不是自然,熱象只不 過是掌觸在時間中一時之虛 妄現象而已;推諸客觀世界 也是相互觸及、剎那遷化、 無一實在存在。

三、想陰:客觀世界剎那 剎那在變,簡直不可想像、 不可思及,無實存在;正如 心理病態一樣係由妄想而生。

四、行陰:客體世界遷變 不息,其遷變的性體既不是 因緣「空」而生,也非物外 另有一個獨立的流性體存在 ,使物質世界發生遷滅之變 化,所以不是因緣關係;各 物之本身也沒有遷變體性可 以指陳,當然也不是自然, 尤有進者,剎那剎那的遷變 ,物質本身也沒有自體存在 ,既無物存在,又那有變動 的形象呢?可見所謂動象也 是虛妄不實。

五、識陰:以「空」喻吾 人之認識心;「缾」喻變化 的客觀世界,眾生的心常隨 外物而變,既隨外物而變, 則此心即失其自體,不是自 然;既失去自體,此心又不 是由于有外在之物始生,故 亦非因緣。由是證之吾人之 認識心亦是虛妄不實。

志以為本段識陰之反面 即謂;識陰係真心所顯,真 心則無所不在,不是因自然 及因緣而有。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 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 勞,則于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阿 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 來,還從入空。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 ,如阿難體,不容阿難。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 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 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阿難,譬如有人,手足 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

p. 88

于空 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 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 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 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 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 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 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 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 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懸崖 ,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阿難,譬 如暴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 ,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如是阿難 ,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 因水有,則此暴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

p. 89

應非水體;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是故當知,行陰 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缾,塞其兩孔 ,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 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缾中既貯空 去,於本缾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缾,應見空出。是故當知 ,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校釋

甲、色陰:以翳花作喻。(立因緣是俗諦,破因緣是真諦)

一、非從空來:

(1)既從空來,還從空入。

(2)既有出入之空花,則虛空便不是虛空,而有實相。

(3)如空不空,而為實相,則實相體便不可能容納空花,如阿難體 不容阿難。

二、非從目出:

p. 90

(1)既從目出,還從目入。

(2)既從目出,從目出時,眼應有所見。

(3)眼如可見空花從目出,花既從目出,眼應反見自己。

(4)即使不見花從自己之眼出,花既翳于空,旋回到眼中時亦應翳 迷自己的眼睛。

(5)而且,眼看花在空中時,眼便是無翳的清明眼了,為何要等晴 朗的天空,眼睛才能看得清楚而為清明眼呢?


註:以空花喻客觀世界之色陰。

乙、受陰:(手掌相摩擦為例)

一、如從空來之熱:

(1)既能觸掌,何不觸身?

(2)虛空不應單觸手而不觸身?

二、若熱從掌出:

(1)既能自掌出,便不應待摩擦而後有熱。

p. 91

(2)熱既自掌出,待摩擦而有,掌合則知有熱,掌離則熱應復入身 中。是則五官百骸,均應覺知熱入身內的蹤跡。

(3)如果另有能知覺之心存在,又何必一定要合掌才能知道名之為 觸呢?

丙、想陰:(酸想為喻)

一、酸之感覺不從梅生:如是從梅生,梅應自己生酸(自談)何待 人說酸?

二、酸之感覺非從口入:

(1)若從口入,口應自聞酸性,何待耳聞酸而後口生酸?

(2)若獨耳聞,不關口的事,酸水應從耳中流出。


註:說明心理作用是妄,由妄想而生酸想,本不真實。

丁、行陰:(流水為喻)

一、非因「空」生:若因空生,虛空豈不盡是暴風所淹,世界俱受 淪溺。

p. 92

二、非因水有:若此流性即是水,水有所有相可尋,而流性竟在何 所呢?

三、非即水性:若此流性即是水性的話,則水在澄清靜止之時,水 無流性,也應失去其水性了,但是靜止之時水仍是水。

四、非離「空」「水」:若離空水,但非有離空之外而有他物, (空非有外)水以外便無流,也就沒有流性了。


註:主在說明水與流性非一非異。以流性喻空性,以水喻行陰。 水不離空,亦不異空。

戊、識陰:(以空喻識心)

一、非彼方來:若是從甲地帶來,此瓶既裝滿了空去到乙地,則甲 地應少一虛空才對?

二、非此方人:若是入于此地之乙地的話,則開瓶倒空,應該見到 空出。


註:即吾人之識心既不因客觀世界而有,也不因客觀世界之變滅轉
化而失去識心,

p. 93

故識心不增不滅,瓶內之空與瓶外之空合而為 一,即指「識」亦本如來藏性也。

第二節 從六根的作用分析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三


六入:指吾人之五官及 意識六種作用。此六種感官 與外在客觀世界發生作用之 原因,都是原有之真心本體 功能所顯現,此真心是超自 然、超因緣的,所以吾人對 外界之認識既不是六種感官 本身自有之功能;也不是外 在客觀世界的因緣關係。

一、眼入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睛瞪發 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 ,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 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 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 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 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二、耳入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

p. 94

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 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 聞,非動、靜來;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 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 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于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 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入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于鼻中,聞有冷觸, 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 相,因于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聞性。此聞離 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于根出;不于 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 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 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 ,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p. 95

四、舌入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 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 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 塵象,名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 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 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于 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 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入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于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 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于離知,涉勢若成,因 于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 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 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p. 96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于 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 然性。


六、意入

志以為此意「入」即指 觀念,五陰意識之識陰指分 別心而言。一般人均將意與 識合而為一,其實「意」是 心之動念,圓瑛大師則解為 第六識;而「識」係指分別 心而言,與六入所對之外境 相對,圓瑛大師解為第七識。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 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 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 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 ,畢竟無體。是如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 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 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 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于空華,畢 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 非因緣,非自然性。」

p. 97

校釋

甲、眼入:入即攝取也,即眼對外境之攝取。(此處見性指眼識) 一、前說之「目睛瞪發勞相」而所見空中之花,其實都是本來清淨 所表現出的一時病態,又由于明暗兩種塵相,影響了能見之自性。

二、這個「見性」離開了明暗根本無從依附;但是它也不是從以下 地方來的──

(1)非從明來:若從明而生能見之性,暗來時「見性」應即消滅。

(2)非從暗來:若從暗來,見明後「見性」應即消滅。

(3)非從眼根而出;若從根出,其根性既有能見之能力,應不待明 暗而有所見,現在的「見性」既須賴明暗才能見物,可見「見 性」不是從眼根出入的,眼根沒有能見之自性存在。

(4)非從空出:若見性出于空中,則吾人見到空之時,空亦應反見 吾人之自性(見根),如然,空自身既有見性之能力,那麼便 不是你的眼能觀(入)了。

p. 98

乙、耳入:(兩指塞耳,所得之聞性因勞而有)

一、非動靜來:若從動來,靜時間性應滅,靜亦如是。

二、非從根生:若從根出,必不待動靜而能聽聞,既待動靜才能聽 聲,可見耳亦無能聞之自性(沒有根性)。

三、非從空出:若從空出,空既有能聞之自性,即不是虛空;虛空 能聞,那麼也就不是你的耳能聞了。

丙、鼻入:(急行呼吸而久之成勞)

一、非通塞來:(如前兩難之辨)

二、非從根生:(如前)

三、非從空來:(如前)

丁、舌入:(舐吻而甜苦,不舐則淡之勞相)

一、非甜苦、淡來:(同前辯)

二、非從舌出:(如前)

三、非從口出:(如前)

p. 99

戊、身入:(以一冷手一熱手,兩手相合,冷熱交流而生之感覺)

一、非離合來:(如前辯)

二、非違順有(即感覺之舒服與不舒服,辯同離合方式)

三、非從空出:(如前)

己、意入:指意識之發生

一、非從寤寐來:(同前)

二、非從生滅有:(同前)

三、非從根出:(同前)

四、非從空來:(同前)

第三節 從知識上分析

經文


十二處:係綜合以上之 六入,及六入所知覺之相對 的客觀世界而言。相對之兩 者,均不能相互產生,所以 六種感官與客觀世界起認識 作用不是六種感官自身之功 能,也不是客觀世界之因緣 關係,都是元有之真心所顯 現之功能。

志以為今天科學發達, 人死後眼不能見,但移植于 盲人仍可重見光明,可證明 感官作用係來自于吾人元有 之真心者。

一、眼與色相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汝且觀此 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p. 100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 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 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 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二、耳與聲音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 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 于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 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 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復無 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 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 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非本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與氣味


阿難,汝又齅此鑪中栴檀,此香若復然于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 內,同是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于汝鼻;為生于空

p. 101

?阿難,若復此香生于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 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于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若生于 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何藉鑪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則此香 質,因爇成烟;若鼻得聞,合蒙烟氣;其烟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 內云何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虛妄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與食味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于 意云何?此味為復生于空中?生于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 ,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密應 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 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 預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噉虛空,當知何味?必其虛空若作 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于海魚。既常受鹹,了不 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是故當知,

p. 102

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體與感覺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 能為在手?為復在頭?若在于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于頭, 手則無用,云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 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 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是故當知,覺觸 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意識(觀念)與法 塵(分別心)

志以為有形質者為「塵」 ,一切抽象的觀念、原則 ,以及客塵之變化均稱之為 「法」,本「法塵」二字乃 指吾人將一切觀念納入思惟 之中而言,採用圓瑛大師之 解釋,南懷瑾先生則直接解 稱為「思想」較為明白,但 意思不太完整。此「意」即 陽明「有善有惡意之動」之 意。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 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 所緣,云何成處?若離于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 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 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于何在?今于色 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所非緣,處從誰立?是故當 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 性。」

p. 103

校釋

甲、眼與色相

一、非眼根生色相:若眼生色相,則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 則一切可顯現之物體便不存在。色相既無,相對之眼識也就不知 有「空」與「色」了。

二、非色相生眼見:若色相生眼見,觀空非色,眼能見之性應即銷 亡;亡則無能見之眼識可以見空色,則不知有空色了。

乙、耳與聲音

一、非聲來耳邊:如聲來耳邊,則我外出時,祇陀林則無我,此聲 既到了你阿難的耳裡,則其餘第三者應不聞聲,事實上鐘聲一響 ,齊來食處。

二、非耳往聲處:如我住祇陀林中,其餘地方則無我,你聞鼓聲, 其耳已往鼓處,若再有鐘聲及雞犬聲,應不再可以聽到了,但是

p. 104

你同時又可以聽出數種聲音。

即是說:聲與耳應同時只在一處,如佛同時只在一處佔領一個空 間一樣。

丙、鼻與氣味

一、非香生于汝鼻:因鼻非檀香,為何能生檀氣?

二、非生于空:空性常在,香亦應常在,何必爐中燒檀木生香?

三、非生于木:➀若生于檀木,則檀本身不能自己生香,尚待火燒 成烟,始能生香,可見香也非出于檀木。➁況且若木生香,鼻聞 木即可得香氣,便用不著燒了之後化為烟氣,才能聞到。➂而且 ,不但不是木香,而是木之烟香,不但木之烟香,而且當烟升空 已遠,四十里內還可聞到香氣,可見絕非木香。

丁、舌與食味

一、味非生于舌,若生于舌中──

(1)則一張口只有一舌,一舌為何不知多味?

p. 105

(2)若不能辨別多味,便不能稱是知味。

(3)若能辨味,舌非有多體,云何多味?

二、味非生于食物中。

(1)食非有識,云何自知?

(2)又食自己知味,如同第二者在食,則與你不相干,你當然也不 知有味了。

三、味非生于空,若生于空──

(1)你吃虛空,虛空為何無味?

(2)若假設虛空有鹹味,既鹹舌,當亦又鹹面,如然,此人便同于 鹹海中之海魚。

(3)既常受鹹,則不知淡。

(4)若不識淡,相對地亦不知鹹。

戊、身體與感觸

一、非在于手:若觸是因手,頭應無知,自不為觸了。

p. 106

二、非在于頭:若是因頭,手則無用,也不能稱做觸。

三、非手非頭:若手與頭各有能知之觸覺,則等于頭與手各相獨立 ,就如有兩個阿難一樣。

四、非手與頭同一能覺之觸覺:兩者若是同一觸覺,則手與頭應是 一體,若一體,便不能稱為觸。

五、非二體同一能觸覺:若然,觸覺究竟在那一方面呢?如果手是 能觸,觸覺則在手方,頭便沒有觸覺了;如果觸覺在頭,頭能知 觸,則手便是所觸而不知觸了。

己、意識與法塵:(善、惡、無記為意之三性)

一、三性非心所生:若係生于心,則此三性並不能有相可見,所以 也不是塵。(具有變化性的),既無相,也就不能緣,不能緣, 自然也就沒有處。

二、非離于心別有方所:如離心別有方所,則三性之自性為有知還 是無知?

p. 107

A、如有知,➀則是能知之心(三性即是心),但既是離開了你 的心而別有知,豈不等于別人的心一樣(同他心量)?➁若是 三性也是您,你豈不具有兩個心(因心生三性)?

B、如無知:則三性之塵性,又不是像色香味……等有相及見察, 將如何知道有處存在?

三、非有空處:今已證明「三性之法」無相可見,但隱約可知,故 也不能說是色,也不能說是空,更不能說是在空之外還有一空, 即使說空外有空,也是心所不能緣及的,處還何在呢?

第四節 綜合分析

經文


十八界即十二處及六識 。六感官特具其之本能為六根 ;其六根相對之境為六塵; 分別以上根塵功能之神經中 樞稱六識。根、塵、識各有 六界,總計十八,而識界是 在根塵之間起分別作用,故 佛在十八界中專破識界,是 則根塵無界可立,十八界妄 相俱破,破盡迷情,即顯真 心。

一、眼、色、識三界。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如汝所明 ,眼色為緣,生于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 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

p. 108

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 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 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恒,既從 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 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 ,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二、耳、聲、識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于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 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 ,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 ,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 生于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 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 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 ,復從何成?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

p. 109

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嗅、識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于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 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 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質乃身, 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齅知, 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 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 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于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 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鼻,為香?為 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 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 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 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 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

p. 10

諸聞性,畢竟虛妄,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 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味、識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于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 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 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 ,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于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 ,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 ,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不應虛空生汝心識。舌 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 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觸、識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于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 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阿難,若因身生,無必合離二覺觀緣

p. 111

,身何為識?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阿難,物不 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 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 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是故當 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 緣,非自然性。


六、意、法、識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于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 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 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 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 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 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 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 意所攝,汝識決定依于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

p. 112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 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何作形相?相狀不有, 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 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校釋

甲、眼、色、識三界

一、識非因眼而生,以眼為界:➀如是因眼而生以色為界,無無色 與空可分別之時,雖有能分別之識也沒有什麼作用。➁而且你的 能見之眼的見性本身並沒有各種顏色,界從何立?

二、識非因所對之色及空所生,以色為界,若是從色而生識──

(1)若因色滅時,汝識應滅,為何識知虛空性?

(2)若色變時,汝之識性亦知色之變遷,而汝識不變,界從何立?

(即色變識不變,則色識互不相干,便無界可立。)

(3)若是眼識隨色遞變,既能一齊變眼識即成了色,便也沒有了界限可立。

p. 113

(4)若識心不變,不變則永恒,即使此永恒之識心是從色而生,此 識心亦不可能了知虛空性?

三、倘若此識心即使是眼與色兩種所生,則色與眼相合為一,既是 合一,當必有「中界」(夾隙);而且兩者相離時,既有離,必 定有兩者之合,才會有離。這樣看來,既不是「合」也不是「離」 ,豈不體性雜亂,沒有定則?

乙、耳、聲、識三界

一、耳識非耳所生,非以耳為界──

(1)所聞之動靜不現,則不知聲,聲尚不存,能知之識性當更不知 是何相狀了。

(2)即使說耳能聞,但沒有動靜之聲,耳聞之任務便不能達成。怎 麼可以說耳之形相與色體有觸便生了識界了呢?且耳與色同稱 為塵,識界又何得而安立?

p. 114

二、耳識非生于聲,若是生于聲──

(1)耳識因聲而有,便不與耳之能聞相干。

(2)既不與耳相干,也不知聲之所在處了。

三、非耳與聲兩者共同關係而生耳識,如果說是聲因耳之能聞而有 聲相的話,則──

(1)耳能聞聲,便應能聞到自己之耳識,因聲與耳識同為所知之對 相故,如果不能聞到識性便沒有耳識一界了。

(2)如果能聞到耳識的話,能識已變成所聞之對相,那應能識能聞 又是誰來能聞它呢?

(3)如果能知再不能被更高一級之能知所知,便等于無知,如無知 即等于草木。

(4)不應說聲與能聞兩者另有中界。

(5)倘如未有中界,則「內」「外」又從何立名?

丙、鼻、嗅、識三界

p. 115

一、鼻識非肉形雙爪之相所生──

(1)若以肉體之鼻為鼻,既係肉質,身體其他部分亦是肉質。如然 ,身觸即是鼻嗅。

(2)但身是身,鼻是鼻,各有不同,身絕非鼻。所以不能稱身體就 是鼻;但身體是可觸及得到的,可觸的就是客塵而有變化,但 鼻識是不可觸及的。

(3)現在鼻之定義尚未得到,鼻識當然無界可立。

二、鼻識非出于能嗅之知覺──

(1)若以肉形之鼻為能嗅知者:既本來為肉為可觸之塵,便不是鼻而是身了。

(2)若以空為能嗅之知:➀空已自知,肉鼻應無知覺;今則不然, 汝確有知,豈不虛空是你?➁如果你身體真無知覺,今之你便 不能知覺你自己之所在。

(3)若以「香」為能知:知屬香自有,自與吾人無關。

p. 116

(4)使說香臭兩氣是肉鼻生,則──

A.香、臭兩氣并不同生在蘭與檀香之中,若連香臭兩氣都沒 有時,當自嗅自己的鼻時是香呢?還是臭呢?

B.若臭香二氣能同時嗅到,則一人應有兩鼻。

C.如然,即是向我求法的有兩個阿難。

(5)若鼻是一,香臭也是一體性,那麼香臭具之名便無從界立?

三、如說因有香生,識是因香而有;正如眼可見外物,而不能自見 。由此而推,而說香自身有香而不自知有香,然則──

(1)知即是能知而非所生之識,識性仍不能產生。

(2)如不知的話,不知即是沒有識性;如此說來,如果沒有能知的 鼻識存在,香也無從得知有香。能識不知有香,可見因香立界 之說則並非僅從香而生。

(3)前面已經說過,既無中間不成內外,聞性畢竟虛妄。

丁、舌、味、識三界:

p. 117

一、舌識非從舌生,若從舌生──

(1)則一切甘蔗、黃連都無味。

(2)所食之物若無味,則舌必自有甜、苦諸味。

(3)若舌性苦,誰來嘗苦?

(4)若舌不自嘗,如何可知舌性苦?

(5)舌性非苦(餘味同此),則即是無味?

(6)無味則無酸甜苦辣之名(界)。

二、舌識非從酸甜苦辣之味而生。

(1)舌識自有味道,同舌根不能自嘗一樣,怎可知道自己是味還是 不是味呢?

(2)又一物一味,能識也應有多體。

(3)識體若是一個,而且又說必須從味生的話,豈不是說,酸甜苦 辣,都同一味,沒有分別?

(4)分別既無,也就沒有識的自性了。如然,舌、味、識三者都不相關。

p. 118

三、此舌識非生于空中。且舌與物中之味之間亦無識界可立(合則 中離,離則兩合之辯)。

戊、身、觸、識三界:

一、身識非因身生。如果說身識由身生出,則當「離」「合」兩種 現象時,則身無覺,將何以證明身體有識呢?

二、身識非因所觸而生,若是因所觸而生,則──

(1)設使你身體不存在,那能還有「非身之物」還知合離呢?

(2)實則,物不知有觸之感覺;身是能知有感覺的,身與觸是相關 連的(知觸即身,知身即觸)。

(3)但是,觸不是身,身也不是觸,身與觸也不能絕對區分,也不 能絕對統一。

三、觸與身相合即是身仍然是身體;觸與身體相離,觸離身體即等 虛空,與身體並不相干。

p. 119

(1)合則中不可立(合則兩立,立則兩合)。

(2)離則同于虛空,識界亦無從界立。

己、意、法、識三界:

一、意識非從意所生,若因意生,則──

(1)意中必有所思之對相。當你意在發動之初,若無所思之對相, 意便無法生成;假若沒有所思之對相離開了所緣,便無法形成 你的意,識亦無用。

(2)你之能識之心,與「思量」同「了別」(分別)與意是同還是異?

➀思量與了辨若與意相同則是意,自不能說識是意所生。

➁如與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有能識之意?

➂如果是有了所識才能見到能識之意,也就稱不上是能識之意了。

➃意與識(思量、了別)很難找出其畢同畢異,所以識界也無從安立。

p. 120

二、非因法生(指塵),若因法生的話,則──

(1)色、聲、香……五塵與五根相對(即塵法只有被五根所知); 而意無塵與之相對。

(2)若說意之識心是由法所生,試問法是何形狀?

若離五塵之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等相,畢竟沒有法 之存在。

三、意識非從生滅中生,若是從生滅中生,則──

(1)若識生則一切法亦生,若識滅則一切法亦滅。如然,識因生滅 而有,既有生滅,必有相狀,識竟何形狀?

(2)既沒有相狀,識界又如何建立?

p. 121

第二章 自性本體的功能

經文


地、水、火、風、空, 為客觀世界組成的五種元素 ;意識與能意識之見性(真 心),則是構成吾人精神之 元素,連前五大,合成七大 ,此七大都是如來藏性之宇 宙本體真心所顯,眾生只知 七大種性之物理、生理及心 理之變化現象,而不知起根 本作用者,只此如來藏之本 體真心而已。所以此真心超 物理、生理、心理諸現象而 存在,以下即是破七大,而 使吾人明白本來元有之真心 正性。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 ,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 所屬。惟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爾時世尊,告 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 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 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汝今 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 然,承佛聖旨。


志以為所謂「大」者, 乃指此「七種性」無所不在 ,徧一切處,故謂之大。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 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 ,同于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p. 122
 

校釋

甲、阿難問:如來既說四大因緣和合才有世間之變化,現在為何又排 斥因緣、自然的說法呢?

乙、佛答:

(1)原來說因緣自然,是為聲聞小乘而說的;現在說的是大乘法,所 以斥因緣自然。

(2)如說諸大體性不和合才有世界之變化,則,就像虛空一樣不混任 何顏色,如是何有變化之世界?

(3)若說諸大體性是和合的,則,仍如客觀世界一樣,有生滅變化, 就如水流之變化一樣。(意即有變化因緣諸相,諸「大」也就不 是基本元素了。)

p. 123

第一節 從地大種性分析

經文


一、地大:地大之種性粗 者變為大地,細者變成微塵 ,再分則是極微塵,再分七 次後稱鄰虛塵,鄰虛塵是一 種不能再分的基本單位,若 再分便是虛空。「空」與「 「地」本是一物:亦即如來藏 性,所以「性色真空、性空 真色。」

志以為現代科學證明能 質可以互變:能變質,空即 是色;質變成能,則色即是 空。此可存一說,而本經 之「空性」或「性空」則是 指「真如正性」而言。


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 ,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

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 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 ?不在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 ?若合色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 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校釋

甲、粗為大地,將大地分至極微(色邊際相──不能再分),再分七次 至鄰虛──即實空。

乙、若說是因鄰虛塵之和合而成為地的色相,則──

p. 124

(1)子、此鄰虛塵既是虛空,又是用多少虛空和合而成的呢?丑、若 說鄰虛合成鄰虛,也就毫無意義了。(論鄰虛塵)

(2)若說鄰虛塵,分析而成空,則此空(論鄰虛塵之空)──

子、須多少色相合成虛空?

丑、空既是色所合,合有色者也就不是空了。

寅、若空是合空而成,色自可分析,空又如何稱得上合呢?

(3)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隨眾生心,循業發現。

第二節 從火大種性分析

經文


二、火大:火之種性遍于 虛空已辯證甚明,「火」亦 係如來藏功能之一,至是「 火」與「空」本為一物,故 說:「性空真火、性火真空 」。

志以為有溫度的地方即 是「火」或稱之「熱」或「 電」,即使南北極亦有「相 對溫度」存在,「性空真火 ,性火真空」是真實不謬的 。


阿難,火性無我,寄于諸緣。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 執陽燧,日前求火。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 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 舍利弗,婆羅門種[註1];優樓頻螺[註2]迦葉波種[註3];乃至阿難,瞿曇種姓[註4]。

p. 125

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于日求火,此火為從鏡 中而出?為從艾出?為于日來?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 ,來處林木,皆應受焚;若鏡中出,自能于鏡出然于艾,鏡何不鎔? 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 然後火生?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 于此?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汝猶不知如 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 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 ,起徧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 ,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校釋

甲、陽燧如是和合生火:則猶如眾生和合,但各人均有姓氏, 自成一體,和合之陽燧所生之火亦自應有體性。

乙、即從火性因和合有:竟從何而來呢?

p. 126

一、若從日來,既能燒你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

二、若從鏡出,火既從鏡然于艾,鏡反不燃?

三、若從艾生火,艾自生火,何用鏡與光?

丙、鏡為手執,日從天來,艾由地生,不是因三者和合生火,也非火 光自有,而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隨眾生心……循業發現。

第三節 從水大種性分析

經文


三、水大:水之種性既是 遍于虛空,水亦是如來藏本 體功能之一,「水」與「空 」本為一物,所以說「性水 真空,性空真水」。

志以為「溫度」與「濕 度」均相對存在,由火一節 推之即得。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鉢 頭摩訶薩多[註5]等,諸大幻師,求大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于白 月晝[註6],手執方諸[註7],承月水中。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 從月來?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 ,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 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

p. 127

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 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 ,不應水精無從自有。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 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徧 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 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校釋

方諸生水

一、從月來:若月能吐水,其經林木皆應吐水。

子、今如林木流水,既林木能自吐水,又何待方諸?

丑、今既不吐水,證明非月能吐水。

二、若從珠出:珠應常流水,不應待大月下始出水。

三、若從空出:空性無邊,水流亦當無際,也就沒有水陸空之飛行 了。

p. 128

第四節 從風大種性分析

經文


四、風大:風之種性遍于 虛空,與「空」本為一物, 亦係自體功能之作用,故說 「性水真空,性空真水」。

志以為有密度者即有空 ,有空即有空氣,有空氣即 有風,此理甚明。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眾,僧伽梨角[註8], 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于虛空,生彼 人面?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註9],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 。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 若生虛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 虛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虛空;名為虛空, 云何風出?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 云何倒拂?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參流動, 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性,無從自有。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徧法界

p. 129

拂,滿國土生,周徧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 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校釋

袈裟風動及人

一、若出于袈裟角。

(1)如袈裟生風,你穿袈裟即是穿風,風離你體而飛向人面,你之 袈裟亦當離你體而飛向人面。

(2)然則我今說法之時,袈裟下垂不動,如果袈裟像風一樣飛揚離 身而去的話,你看我衣不動之時,風又在什麼地方呢?不能說 衣中別有藏風的地方吧!

二、若生于虛空。

(1)你衣不動,空性常在,為何未有風之拂動呢?

(2)若風生于空,空無風時,空性亦應滅。

(3)「滅風」如果有形相可見,則滅風何狀呢?

p. 130

(4)若有生滅便不是虛空;既稱為虛空,云何有風?

三、若風自生而有風。

(1)既拂他人之面,亦應拂你阿難之面。

(2)若風係自然而生,為何須待你自己整衣以後才有風,而且拂了 人面之後才轉拂到你自己?

第五節 從空大種性分析

經文


五、空大:空大亦為自性 本體功能,客觀世界即是空 間,物體內必有密度,密度 大小即是其空性之周徧,此 理甚明。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註10] ,及婆羅門、毗舍[註11]、首陀[註12]、兼頗羅墮[註13]、旃陀羅[註14]等,新立安居 ,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 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 有?無因自在?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碍?唯 見大地,迥無通達;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

p. 131

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 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 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 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 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若此虛空,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 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 出入?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徧法 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 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 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校釋

鑿井求水而得空

一、空係無因自生:未鑿土前,為不空?迥然阻塞不通達。

p. 132

二、若因土出而生空性──

(1)則土出時應見虛空進入。

(2)若土出時,無空入者,怎可說虛空因土而出?

(3)若空無出入,則空與鑿土或不鑿土應沒有什麼差異。

(4)無異即是同,則土出時空為何不出?

三、若因鑿出空,則──

(1)既只是鑿出的空,應不鑿出土來!

(2)如不因打鑿而出現空,所鑿的自然只是土,為何可以見到空?

第六節 從見性的種性分析

經文


六、見大:凡感官均是由 外境相對才有感覺;但吾人 能見之性並不隨外境變動, 就像明鏡一樣,隨照隨現、 誰照現誰、不照不現。但能 照之性永是不變動,同是本 體真心,所以「性」真圓滿 與「空」同在。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 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 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

p. 133

非異?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 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 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若此見 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 相?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兎角,明、暗、虛空, 三事俱異,從何立見?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 ;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 應見精,無從自出。若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 動虛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 ,本無生滅。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 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 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

p. 134

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齅、嘗、觸, 覺觸、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 無實義。

校釋

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一、如見性與明暗虛空一體,則──

(1)「明」「暗」兩體均不能同時存在,因明時無暗;暗時無明。

(2)若與暗為一體,明時則見性不復存在。

(3)若與明合一體,見性在暗時即會當下消滅。

(4)既見性滅,怎可說見明見暗?

(5)若明暗各異而各有生滅,見性沒有生滅的話,一體便不成立。

二、如見性與明暗非一體者。

(1)如不一體的話,當離開了明暗及虛空,再分析見性之本元竟為

p. 135

何種形相?

(2)既離了諸明暗,此見性也就無所顯示,無所依附,如龜毛兎角。

三、如見性與明暗相同,則明暗相反,云何說見性與明暗相同?

四、如見性與明暗相異。明、暗、虛空俱離,見性便無,更不能相 異了(即見性不離三元)。

五、如見性與明暗、虛空非同。空性與見性本無邊際可尋,亦不說 非同。

六、如見性與明暗非異。所見有明暗之分,而見性如一,如何可說 非異?

第七節 從識性的種性分析

經文


七、識大:即吾人一般所 指能分別感官所對之外境而 言,六根將六塵吸收後送到 六識加以認識判斷。六識者 ,本一識而隨六根為用,故 稱六識,通常稱之為神經中 樞,佛學稱自證分之指導, 俗稱為靈覺。

佛說此識性亦本體自有 之功能,與前六大本屬一物 ,不因六根而有,不因六塵 而顯。

志以為本此處所稱之「 六識」,不是指六根之根識 ;而是指五陰之識,集六根 識之大成,即第七識也。


阿難,識性無源,因于六種根塵妄出。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 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于識中次第標指:

p. 136

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于 見?為生于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汝識性生 于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 發識?若汝識性生于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 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若生于空,非相非見。非見莫 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 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 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晴 ;「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 」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 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 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 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麤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 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p. 137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 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 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既已破除七大,不為形 骸所累,所以能明心見性, 含裹十方。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碍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偏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裹十方,反觀 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若湛巨海 ,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 得未曾有,于如來前,說偈讚佛: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p. 138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于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三科七大,藏性攸居,總緣塵業事紛輿,全體即真如,理事雙袪 ,信步駕長車。

校釋

識性無源,因于六種根塵妄出。

一、若生于能見:無明暗、虛空之對相時,「能」「所」不生,見 性不生,自不能生識。

二、若識生于相中:如不經過能見而生識,既不見明,亦不見暗, 明暗都不能見,當也看不見色與空,既無相可見,當也無識可發。

三、若生于空:空既無「相」,也無「能見」相對,則──

p. 139

(1)沒有能見,自不能辨明暗、色空。

(2)沒有相,便滅了所緣之對象;見聞覺知亦無可作用。既無相無 自性,即使有識,也不能有分別作用。

四、若識大自生:何不在日中另外找出一個月亮?(自生即到處都是)


註釋

[註1] 婆羅門種:謂梵(淨)天苗裔,又云淨志,係印度之智識階級。
[註2] 優樓頻螺:意木瓜林,依林修道,以此立名。
[註3] 迦葉波種:即龜。其先人感靈龜負圖而應,故立命是族。
[註4] 瞿曇種姓:即甘蔗種族,佛之始祖,日炙甘蔗而生,又譯日種,後四世,改為釋迦。
[註5] 迦毘羅:意為黃赤色。斫迦羅:意云輪,以自執理團能催他宗。鉢頭摩:池名,意為赤蓮花,住于此池因而立名。訶薩多:全名稱迦薩謨多羅,意為海水,近海而住,事水之外道。
[註6] 白月晝:月光亮如晝,喻滿月之夜。
[註7] 方諸:即水精珠,許慎曰方石,諸珠。王充論云:十一月壬子日,夜半子時,於此方煉

p. 140

方石為之向月得津而成水。淮南子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
[註8] 僧伽梨:即大衣,又名雜碎衣。托鉢入眾常披此衣。
[註9] 袈裟:意為壞色,又義為塵服,即僧侶之服制。
[註10] 剎利種:意為王種或田主。
[註11] 毗舍:商賈。
[註12] 首陀:農耕者。
[註13] 頗羅墮:意為利根,即六工為百藝之輩。
[註14] 旃陀羅:即屠宰伕役等。

p. 141

第三章 山河大地之成因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 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 一義諦,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 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 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陋 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

p. 142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又如來說,地、 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徧,云 何容水?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虛空,不相陵 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而我不知是義 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 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佛剛說過:「性覺妙明 本覺明妙」。本來自明自覺 ,是絕對的,無奈富樓那仍 落入相對的知識境界中,竟 答道:「如覺性不明的話, 那就沒有相對的東西可看見 了。」但如果答說:是因覺 明,或性明稱之為「覺」也 是錯誤的,因為本覺妙明本 然自明,需另外加一「明」 ,反顯得本覺不明了。這本 是佛預設的兩個漏洞,故意 給富樓那鑽的。因為,客觀 世界係本體真心因動而有; 吾人又因變化不實之客觀世 界而生妄心,只執于有變有 形的世界卻不知有不變的本 來真心。

本段文字較難了解,特 譯述在註解之中[註1]。

本覺妙明,寂然常照, 靜極而動,由動生無明(易 經謂:由動生吉兇),由無 明形成物理現象而產生地、 水、火、風四大元素,而形 成客觀世界。

志以為客觀之物體係土 、水、火、風四大所組成, 當深信不疑,前面已略為述 及即使「火」中也有四大元 素存在,因為火的熱度、燃 度、熔度都有大小,其有大 小之分就是因為所在之水份 有多少之關係。水中相對地 也有火,凡有形質者則是土 ,凡有密度者必有「空」, 有空處必有風,依此推之 ,凡物質必係「四大」 所組成,應屬不謬。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 ,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 得二空,廻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註2],正修 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 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 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

p. 143

「若此不明名為覺者,應無所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 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 ,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成勞,勞久發塵, 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 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 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 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 ,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 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燄,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 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 因緣,世界相續。

p. 144

校釋

滿慈子問:(問題之提出)

一、如說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復生山河大 地諸相?而且大自然,又終而復始地變化?

二、又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則──

(1)地性周徧,云何容水? 為何以上二者能共存?
(2)水性周徧,火則不生,
(3)地性障礙,空性虛通,為何二者亦能周徧法界?

佛答:你不是常聽佛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嗎?汝認為「覺明」 的意思是──

A、為見性本來明了稱之為覺,抑或,

B、本覺不明稱之明覺呢?

滿慈子答:若本覺不明稱為覺,那麼本覺也就無所謂明了。 佛言:

p. 145

一、如你所答,假如沒有所明之對相,即無能明之性覺發生作用。 如然,即使有所明之對相,如果心不在焉,仍然不會有什麼感覺 (有所非覺)。如果沒有相對之所明更感覺不到什麼東西。由于 這兩種情況,性覺既無知覺,無知覺即是「無明」,無明的知覺 當然也不是覺湛明性。

二、「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性覺本來自明,如說「必明」, 則反使明覺生妄(覺明為咎)。

(1)性覺當然不是所明之對相;但一般人常因所見之對相而立為性 覺寄存之所(因明立所)。

(2)性覺存在之處所,其實並不在所見之對相中,也不是因有所見 之對相才能顯出性覺。(所既妄立)

(3)由于以上原因產生了認識上之錯誤(生汝妄能)。

A、世界之形成性覺本來清淨妙明,無所謂同,也無所謂異,它是 唯一絕對之存在(無同異中)。就是因為眾生有了兩種妄覺(能所

p. 146

相對,性覺必明),才將本覺卓然不同地分開(熾然成異)。在小 異中求大異,在大異中又求其同。同異既生,因此也就找不著有絕 對的同與絕對的異了。在同異之對待中(相對)才產生世界一切現 象(相待成勞):

1、原來之地球只是寂靜不動的虛空,這時的虛空還沒有什麼變化 (虛空為同),到了生了變化的時候才產生世界一切現象(世界為 異)。其實「世界」與「空」根本投有什麼同異的,都是一真法界 的真空妙有的本覺真心所顯(真有為法)。

2、本覺本來妙明,寂然常照;但由于頑空的晦昧與妙明的本覺相 對待而產生動,因動而產生了風。

3、由風的激盪才產生出堅韌可見而又佔有空間的物質(堅明立碍) ,土地岩石(彼金寶者)乃是無明妄覺所形成之堅固體(明覺之堅 ──圓瑛大師釋)。

4、金相的堅固體形成之後,又由于無明動搖而生風(搖明風生)

p. 147

,風撞擊著物質金屬之後才生火光。

5、又由于金寶中本有潤濕之「水大」性,因火光蒸發,故有水的 產生。

B、世界之相續

子、火升水降之時,水匯為巨海,在高處之土地沒有水了,便成陸 地。所以大海中有光常起,陸地上有江河。

丑、若水勢劣于火勢,便結為高山,因為山為水大之相濟,所以山 石相擊而有火燄,就融之後則成為水。

寅、若土勢劣于水,則生長草木,因草木也有土大之相濟,所以林 木因燒成土,因絞而成水。……由于以上水、火、土之交遞相續發 生變化作用。


註釋

[註1] 佛說:依你所答,相反地即是說:「如果沒有相對的物體存在,就沒有能見的自性。」
那麼,假使你心猿意馬,即使有相對的物體存在,你也同樣地視而不見,失去了自性;正等

p. 148

于你沒有相對的物體存在即見不到東西一樣。可見能見之自性與有相對的物體存在與否毫
無關係。何況在上面兩種情況之下,根本沒有什麼東西與吾人能見之自性相對。如你所說
:「假使能知之自性不能發生功用,是因為沒有相對的物體存在」的話,那麼如上所說,
則能見之自性既不存在于自身以內,無物相對的──無明,自然更不是能見之自性了。
如說能見之自性本來明明了了,另加一「必明」,反而使得能見之自性不自明了,所以
加一「必明」是多餘的,而成為妄了,並非是原有之能見自性。
綜上所論,能覺之自性,並不是由相對的物體產生的,眾生都迷在相對的物體中方能發
現自己之自性存在,所以萬物千變萬化時,自己就隨著外物千變萬化。却不知自性本體是
不變不異,真常自存的。可是眾生不是揠苗助長明上加明,即是失去本覺妙明隨物而化,
在無同異的能見自性的本體中來求同求異,庸人自擾,引起塵勞,世界就是這樣形成的。
本段文字各家所解均有出入,其最者:一以「心」「境」相對釋全文;一以覺明為咎之
本覺明妙外加一明字以釋全文。志以為兩者均有失偏之處。今依佛所問之問題,即含有以
上之兩義,佛斥「在無同異中,熾然成異」亦是指其所問之兩點而言的,這實在是因為眾
生都是如是我想,如是我說,所以佛才一起把它提出來。「若無所明,則無明覺」這是「
心」「境」相對才有能見之自性的謬處;「性覺必明,妄為明覺」,這是本來自明另加一
明之謬處,在眾生世界之成因裡亦曾重複提到「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見當否,尚俟
君子。
[註2] 真阿練若:意為無喧雜、寂靜處。真阿練若指楞嚴大定言。

p. 149

第四章 眾生世界之成因

經文


要明白眾生之由來,也 是從妄而起,并非其他原因 ,這個「妄」,前面已說過 ,一是由于不明白本覺明妙 ,而在本明外另加一明,反 失去了本來之明;一是將本 覺明妙之明,竟當作了與前 境相對之明,所以吾人所追 求的總超不出物理世界因緣 變化的道理,而反不明白本 覺明妙,所以老在見聞覺知 中打轉,同業相互形成眾生 世界。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 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 見、聞、覺、知,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 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成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 因緣,生羯羅藍[註1]、遏蒲曇等[註2],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唯想 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 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富樓那,想愛同結,愛 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p. 150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 貪為本;人以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 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汝負我 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千百刼,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 色,以是因緣,經千百刼,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 是因緣,業果相續。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 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 虛妄,終而復始。

校釋

甲、眾生之成因

要明白,「妄」並不是其他什麼東西,只是認知本覺為所明之對相 而已(本覺之見性無能所故也)。由于把無能所之本覺,當作了所 明之對象,你根據此種推理,認為一切事物之認知都不能超越能所 之範圍,因此形成六根六塵之妄覺。譬如──

p. 151

(1)見明生「色」;色見「想」成。 交遞發生,引起同樣之業力。
(2)異見成憎,同想成愛。
(3)流愛為種;納想成胎。

總之,卵生動物以性本能之衝動而受胎,胎生以因有情才能受胎; 微生物只是某一方面之交感即可受胎(南氏謂介魚以眼相視而受胎) ;昆蟲則以蛻變而成(化),但都是受業力影響。

乙、眾生之相續(原因)

(1)欲貪:由想愛同結(相繫)故子孫不斷。

(2)殺貪:由于貪不能止,而胎、卵、濕、化隨業力強弱,相互吞食。

(3)盜貪:人以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十類眾生,相互噉食。

結論:虛空、世界、眾生三種都是顛倒相繼,因為本覺妙明,但由于 無明未認知真如本性,而將真如本性當作了所知,就因為這種認知是 不實的、虛妄的,由妄知引起妄能,由妄能引起妄相(因「了」發相) ,乃至有山河大地諸有之相。

p. 152


註釋

[註1] 羯羅藍:俱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刺藍,意謂滑凝,指父母之精血言。
羯刺藍即羯羅藍……直到五七之缽羅奢位(意謂形位),始有四肢之形生。
[註2] 遏蒲曇:即胎中之二七位,意謂皰,如水皰,尚未生肉體然。


p. 153

第五章 對客觀世界應有之認識

第一節 幻相的客觀世界

經文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 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 何當復生?」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 而有?因悟而出?」

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 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人,指示今悟,富樓那,

p. 154

于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 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 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 ?為慧?」


此中以空中華喻山河大 地同屬于不實之妄見。


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 更出,斯實狂癡,如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客觀之物理世界本是相 輔、相成、相反、相生,佛 為了否定客觀物理世界之變 化係不實之現象,而歸屬本 體之功能,所以乾脆來個釜 底抽薪,既然否定物理現象 不實,所以地、水、火、風 相互凌滅的關係自不復存在 了。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 大地?又如金鑛、雜于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 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 、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 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 拒彼諸相發揮,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 ,風搖則動,雷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於意云何

p. 155

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若彼所生,富樓那,且 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 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 、非空;不異空日。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 何詰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 復問,不相容者?

校釋

甲、富樓那問:

本覺妙明,無狀而起了山河大地,佛說是無明的妄能,今佛已得空 覺妙明,山河大地為何復生呢?

佛答:迷人惑南為北,此迷而迷?因悟所出?悟不能生迷,迷本無 根。一旦悟迷,再不生迷,為何說妙明空覺,云何復生山河大地?

(轉迷成悟,山河大地當下即空)

乙、關于水火為何不相陵滅?及虛空徧滿四大,應不相容?

p. 156

一、虛空不拒群相,四大發揮之原因──日照則明,雲屯則暗……

(1)此日明: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應為日色,云何空中又見 圓日?

(2)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雲霧之中不生光耀。

(3)由上可證此明非日、非空;不離日、空,所以吾人之見日光亦 是虛妄不實,既虛妄不實,為何還說明暗不相容呢?

二、水火不相陵滅:觀看諸大之本性元同一真如,此真如性本不即 是水火。但却能產水火,水火既可還原為真如性,還有什麼可以 陵滅的呢?


註:吾人只見水火之現象有生滅,但水火之本質實際并不增減。

第二節 要「滅塵合覺」

經文


宇宙之形成完全是本體 真心的功能,并不是「四大 」的力量,那麼本體真心本 屬為一,試問既為一還有什 麼矛盾不相容的呢?

實在說:宇宙是「四大 」所成,如果你只分別執于 水,執于火、執于風,或執 于空,當然也對,因為宇宙 間確是有這些元素存在,如 果你認為宇宙是「四大」的 合一體,當然也可以,如月 的倒影一樣,好像很多,隨 著各個人在水中移動,但月 確只有一個,正如能顯「四 大」的只有一個本體真心一 樣。由于眾生背離了本體真 心,而去追逐「四大」的虛 妄變化,所以才有世間眾生 的煩惱。

佛則是滅除一切有形質 的客體,與本體真心合而為 一,所以佛的妙明真心藏之 則一;散之則至大無外,至 小無內,為數無窮,它是萬 物之本體,所以它即是萬物 ,但萬物本身亦各有形體, 所以它又不是萬物。眾生體 有妙明真心為其自性功能; 正如樂器中本有美妙的聲音 一樣,不過「迷須悟人指, 琴待妙手彈」。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

p. 157

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 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 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富樓 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 。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註1], 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 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窮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 大法輪,滅塵合覺[註2],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 、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註3];

p. 158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註4],非智、非得,非檀那[註5]、非尸羅[註6]、非毗黎 耶[註7]、非羼提[註8]、非禪那[註9]、非般刺若[註10]、非波羅密多[註11],如是,乃 至非怛闥阿竭[註12]、非阿羅訶[註13]、三耶三菩[註14];非大涅槃;非常、非樂 、非我、非淨,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 、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 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 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 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羅、即毗黎耶、即羼提、即禪那、 即般刺若、即波羅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 ;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 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 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 ,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註15],

p. 159

汝暫擧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校釋

真心能顯地、水、火、風、空,所以當你見到空時真心即是空;見到 地時,真心即是地;見到火、風……等時,真心便是一切。(俱現) 一、為何說真心是一切(俱現)呢?

(1)如水中月影,兩人東西各行,水中月似乎各隨二人相行一樣。

(2)倘若認為如來藏有「色」「空」兩相之變化,于是如來藏便有 了色空。

(3)甚至還說如來藏有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等相,于是便有了 風動……雲暗種種現相。

結論:其實,這些都是因為眾生自己著了迷,違背了唯一本覺的根本 認識,而去追逐虛浮不實之現象(背覺合塵)。眾生追逐現象習久為 常,積非成是,而至有今之世間相。

二、滅除塵相,歸向本覺(滅塵合覺):「是故于中,一為無量,

p. 160

無量為一,非……即……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須知此種道理 不是眾生以知識所可得知的,或是用文字語言所能表達的。

真心妙明,有如樂器一樣,只有音樂家才會彈出好聽的曲子;不會 彈琴的人,若沒有人指點,甚至也不知甚麼是樂器,可是真心之得必 須待人指點,并得親自習證。正是:「迷須悟人指,琴待妙手彈。」

第三節 眾生迷妄的原因

經文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 遭無始妄想,久在輪廻,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 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 溺?」


此釋眾生之妄,妄本無 因,因幻覺而生幻想,由幻 想而生幻相。「妄」完全由 「幻」而生。譬如該狂人, 即是其例,其實無論其「狂 」時與「悟」時,實本自存 ,何有遺失?眾生之真心, 無論其「妄」與「不妄」亦 本然存在。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 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註16],忽于晨朝,以鏡照面,

p. 161

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已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 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 ,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刼,雖佛發明 ,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 ,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 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 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 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 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 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註17]修證?譬如有人,於自 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 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p. 162

校釋

甲、富樓那問:世尊已滅除諸妄,眾生何因有妄?

乙、佛答:

一、如演若達多,見鏡中頭即狂走,此走既稱妄,當然無因,若有 因不得稱妄。

二、眾生之妄想皆從迷中積迷而有塵刼,積非成是,積久難返。

三、迷本無因,若說迷滅而後得菩提也說不通。

四、譬如夢中諸事都是幻想而生,本來沒有實境。

五、又如狂歇與否,頭本仍在;亦如見性與否,見性常存。

六、世間、業果、眾生三因斷故,三緣不生。……歇即菩提。

七、如意珠喻,餘參見文上眉批。


註釋

[註1] 背覺合塵:背棄本覺之自性,而附和客觀事物變化。

p. 163

[註2] 滅塵合覺:棄絕客觀事物之變化,與本覺不變之真心合一。
[註3] 非明無明……非老死盡:即十二因緣,其全文為:無明、行、識、色、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此十二因緣,輾轉相因,三世因果,流轉不息。又非明、無明、是非明、非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死盡。
[註4] 非苦……非道:苦、集、滅、道謂四諦法門。苦諦是世間生死苦果,計八苦;集諦是世間煩惱苦因;滅諦是出世間涅槃樂果;道諦即出世間道品樂因。即修道要斷煩惱苦因,滅生死苦果,證涅槃樂果。
[註5] 檀那:即布施也。
[註6] 尸羅:即持戒也。
[註7] 毗黎耶:即精進也。
[註8] 羼提:即忍辱也。
[註9] 禪那:靜慮、正思、禪定等義。
[註10] 般刺若:智慧也。
[註11] 波羅密多:到彼岸也,此岸是生死,彼岸即涅槃。
[註12] 怛闥阿竭:即如來也。
[註13] 阿羅訶:即應供,受九法界眾生之供。
[註14] 三耶三菩:即正徧知、正知,知心包萬法;即知,知萬法唯心。
[註15] 海印發光:即佛寂靜之光,言其定心如海水澄湛,夢象皆印。

p. 164

[註16] 若達多:若者、祭祀;達多、天援也。
[註17] 肯綮:語出莊子,吳興曰:骨間肉曰肯;筋肉結處曰綮,合解即勞筋苦骨。


p. 165

第四編 如何修習佛法

第一章 「無戲論法」

經文


佛之所以要否定因緣與 自然的原因,是因為有了因 緣與自然便有了生滅心,於 是吾人便隨著有了生滅。

其實,一般人將物質的 本然性稱作「自然」,那是 錯誤的,因為自然的意思是 自自其然,不藉他力而存在 ,也是不變化的,所以只有 本體真心才能稱為自然。試 看各種物質吧,凡各種東西 混合或化合成一體的物質如 水泥,我們稱之為混合物或 化合物。就以其中的「水」 來說吧,當尚未和合成水泥 以前,我們稱為水,水如再 分解以後,水已不是水,水 只是二氫與氧的化合物。由 此看來,水的本質並不是水 ;水和泥沙和合後,水也不 是未和合前的水,而是凝結 成堅固水泥汀了。由此可 見,因緣的和合與常人稱的 自然變化都是無常的,如不 捨棄這種無常現象,吾人就 容易起生滅心,不易悟得本 體真心。要揚棄它時,內心 還不可存有「揚棄和合因緣 ;合于本體真心」的念頭, 如有此念頭便是執著,要很 自然地「無功用道」、「不 思而得」,這才算「認識」 了本體真心。但要「得到」 本體真心,非得誠于中形于 外,自己去長期地修習不可 了。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 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 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 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令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 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今說 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黎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惟垂大悲 ,開發迷悶。」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 ,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

p. 166

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若自然頭,因緣故狂。 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不狂自然,頭本無妄, 何為狂走?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 緣斷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 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 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 」;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 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菩提涅槃,尚在 遙遠,非汝歷刼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 恒河沙,祇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 第一,以此積刼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呪, 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 令汝解脫。是故阿難,汝雖歷刼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


p. 167

遠離世間憎、愛二苦,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呪力銷其愛欲,法 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註1]母耶輸陀羅[註2],同悟宿因,知歷世因, 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 觀聽?」

校釋

甲、阿難問:佛剛說三絕斷故,三因不生;但舍利弗等皆聞佛說因緣 而開悟,既不是因緣,那麼拘舍黎外道所說之「自然」,豈不成了 真理了嗎?

佛答:「因緣自然(指形下)俱是戲論。」

一、如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滅,則「不狂性」自然而出,這就 是「因緣」「自然」的道理。

二、再說,演若達多頭本來自然而有,而狂的因緣究竟在何處,而使 之發生狂走現象呢?

三、如自然頭,狂的因緣已失,而頭本不會失去,都是因狂的因緣妄

p. 168

出,頭未曾有變易,那還藉因緣才有頭的存在嗎?

四、若說狂是本自然自有,未狂之際,狂在何處?既然不存在,可見 狂是妄出。

五、若說不狂是自然,頭本來無妄,為何又會狂走呢? 結論:老實說:只要領悟了本來頭未曾遺失,便識知狂走之為妄了 。既知道狂走為妄,所謂狂走的因緣也就不能成立,因緣不能成立 ,其相對之自然也是虛妄的名詞罷了,其實只是「頭的本來存在」 。(因緣自然俱為戲論)。

乙、無戲論法

一、三緣斷即菩提心生;菩提心生,即「生滅心」滅,「生滅心」滅 ,即是無功用道(無住生心)。

二、若是還有與因緣相對之「自然」觀念存在,如是心理究竟很顯明 地執著自然,有了自然心生,即使「生滅心」已滅,此自然心也 算是生滅,無「生滅者」才是「真正的自然」。

p. 169

三、有幾種物質雜和成一體者,稱為「和合性」──(如房屋)。

四、不和合的稱「本然性」──如氫、氧。

五、本然性又非本然,因為它也可以轉變──如氫也是質能。

六、和合非合,凡和合成的又不是和合的──如氫氧和合已是新的物質 變成水。

七、但是要明瞭本覺明妙的真心,不但要離「和合性」與「本然性」 。而且離「和合性」與「本然性」以及合「和合性」、合「本然 性」亦是錯誤。這才是真理。

八、然而這只是明白了本覺真正的方法,若要得菩提涅槃,還得修證 歷經千萬刼。


註釋

[註1] 羅睺:全名為羅睺羅,係佛之子,十六弟子之一。密行第一,意為覆障。
[註2] 耶輸陀羅:意為持譽,佛之妻,羅睺羅之母,與佛之姨母同時出家,因悟宿因貪愛為苦。


p. 170

第二章 「修菩薩乘法」

經文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 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 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行諸沉冥,出于 苦海。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徧十方界,含育 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惟願 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註1] ,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註2]攀緣,得陀羅尼[註3],入佛知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 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

p. 171

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 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校釋

阿難問:有漏學者應如何攝伏攀緣心?

佛答:你們初發心者,應從兩點基礎做起。(見下文第一、二兩節。)

第一節 捨小乘──除五濁

經文


有形質者必有變滅,吾 人首先要破生滅心,及吾人 「四大」之形骸。因為這四 大影響了我們本來清明的真 心,而有五種渾濁不清的現 象,正如泥沙散入清水中, 使清水渾濁了一樣。

五重濁

一、刼濁:由色陰而生,既是 「空」,自不能有所見, 空無形質,即使能看到, 也不能確切地自信自己是 看到了,以空喻本體性, 很難指認,所以眾生只能 對有形質之客觀世界才承 認為存在。刼者,指世界 挾持了真性本體而言。

二、見濁:由受陰而生,身體 既為四大和合,故各感官 之功能只對相對的外境才 起作用,阻礙了本體真性 ,因此感官就與四大種性 之外界遷變,久之積非成 妄而不自覺。

三、煩惱濁:由想陰而生,仍 是依外境起作用,離了外 相就無知覺,也失去了自 性,追逐千變萬化之現象 ,終日煩惱。

四、眾生濁:由行陰而生,眾 生生滅不停,其所得虛妄 不實的知識、觀念又告訴 下一代,代代相傳,隨時 空存在。

五、命濁:由識陰所生,能見 與能聞本來都是本體真心 之功能,因外界現象不同 ,所以生理上的感官作用 也各異,而實際上六根的 感官知覺,已為識性統一 了,只是在應用時,六根 各顯其功能罷了。只因體 用之同異失去準則,就將 這能意識的意識與有感覺 的感官連結而成生命,稱 之為命濁。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 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註4]?阿難,若於 『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 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 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 故。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

p. 172

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 濁。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 質留碍,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于淨水,土 失留碍,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阿 難,汝見虛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 』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刼濁』。汝身現搏四大為體, 見聞覺知,壅令留碍。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 重,名為『見濁』。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 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又汝朝夕生 滅不停,知見每欲留于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 重,名『眾生濁』。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 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

p. 173

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 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如澄濁水,貯于靜器,靜 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 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校釋

甲、

一、阿難,你發心出家之心,與證果所得之覺知心,是同一心呢還是 不同呢?

二、倘若以「生滅心」發心,當不能說求佛法是不生滅之心,如然, 你的心便是有生滅了,如同世間可作之法,都是有生滅的。

三、但空是無生滅的,空非可作,始終無壞。

四、但是由于身體之四纏,產生了視、聽、覺、察之本能而生妄知妄 見,致使本覺明妙受到籠罩而至渾濁。

乙、五重濁:濁之定義:(刼者,指受物體挾持了本覺真心)。

p. 174

一、刼濁:「見」與「空」很難劃分,而且又難于同時了解,因為, 「空」是無體的;即使見到了空,也沒有可相之感覺。所以眾生 只承認有相可見者為有,而不可見者則說是無,因此而錯誤地推 出真心本覺既不可見也是不存在的,故謂之刼濁。

二、見濁:汝身現受地水火風四大所纏,成為身體;又因有形相之外 與之接觸才有見聞覺知,其地水火風可令吾人知覺者才認為是見 到了真實物體,反認為真如心既非四大所成,不能感覺,便認為 沒有真如心,久之積非成是,稱之為見濁。

三、煩惱濁:由自己對以前所經之事物發生回憶、紀念,而使心中產 生一種主觀之意識作用(性發知見),這種意識作用乃是以前對 六塵之習染而產生的。因為古人總認為離了六塵,便無所知之對 相;離開了能知便沒有知覺性了。却不知真如心是超「能所」而 存在。眾生昧于此,以能所為知,隨外物追逐不休,致有煩惱無 窮,稱煩惱濁。


p. 175

四、眾生濁:由于個人之生滅不停,其知識觀念、事業功勳常影響到 人群社會,而人群社會又相互影響,積非成是,為眾生濁。 如果有真理存在,真理只是一個,然今之知識莫衷一是,眾說紛 紜,亦稱之眾生濁。

五、命濁:六根之識原本于意識,是相同的;但耳能聞,眼能見…… 六根又各有專職。(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而六根之知與意識 之知,既不能嚴格地說是相同,也不能說是二者絕對相異,然而 却就這般構成了生命。

佛意是:真如心不離一切,不即一切,此亦是自然法爾。正如六 根不離意識不即意識一樣。

丙、依不生滅,圓湛性復還元覺知生死根本的抉擇:

一、初伏客塵煩惱:貯濁水于靜器,沙土自沈。喻修持用功煩惱自清 ,亦如宋儒之「用敬」。

二、永斷根本無明:去沉泥,存潔水,喻斷除客塵煩惱即現真如正性,如宋儒之「去人欲即天理」。

p. 176
 

第二節 發菩提心──斷六根

經文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 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註5],誰作誰受?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 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 ,云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則 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刼家寶。由此無始 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校釋

眾生煩惱根本在于六根之取境,由于取境而生妄,由于生妄積非成是 ,以至引起塵勞。


p. 177

第一目 六根的評價

經文


我們全仗六根與外界接 觸,外界不離時空,時間有 三:現在、過去、未來;空 間有四:東、西、南、北。 時間乘空間計十二數;再乘 一次:空間之四方增乘十法 界,則為四O,空間乘三計 一二O數;第三次:四O空 間再各增十法界,則計四百 ,再乘三世,則為一千二百 之數。

志以為佛為了說明六根 各有之具體功能,比較有一 客觀之標準,所以將時空分 為一千二百個數目,然後依 其功能大小給分。正如現行 各種行政考核都採用此法, 首先各給八O分或一百分之 底分,以後依獎懲而加扣分 ,以定其最終比較客觀之成 績。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 、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現在 、未來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 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祇目東、西、南、 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 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 二百。

阿難,汝復于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 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 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 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 ,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如舌宣揚盡 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p. 178

如身覺觸,識于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于身根 ,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 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 ,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于此悟圓通 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刼』相倍[註6]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 當發明,今汝增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 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 揚,令汝但于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註7];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 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註8]得,何況此中生住異 滅分劑頭數[註9]。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汝言一者,

p. 179

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 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 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 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于圓湛,『一』『六』義生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 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 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以上辯證六根之作用, 既不是六根有一共同作用, 也不是六根各有作用,正如 虛空一樣本來都是本體真心 的功能所顯。既都是本體真 心所顯,所以「條條大路通 長安」,只要深入一門即可 修得真心了。

校釋

甲、時空之計算

一、世:時間計過去、現在、未來,計「三」世。

二、界:空間計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共為「十界」,但因世間眾生只計算東西南北四方。

三、流變三疊:

p. 180

(一)三世乘四界即十二。

(二)空間四界乘十法界,得四十法界,再乘三世即一百二十。

(三)四十法界乘十法界再乘三世得一千二百之數。

乙、六根評價

一、眼根:只見前而不見後,左右可見三分之二,若以每四界賦予三 百功德,則眼睛只有七百功德,而佛概約計之而為八百功德。

二、耳根:聽四方,各三百,計一千二百功德。

三、鼻根:靠鼻氣出入得嗅,不出入氣時得不得聞味,三缺一,故一 千二百只有八百。

四、舌根:具一千二百功德。

五、識根:如身觸只是在觸與離時皆知,如不觸不離時皆不知,三缺 一,只有八百功德。

六、意根:滿一千二百功德。

結論:以上六根,若用來修證,與吾人用來攀緣妄塵相比,其利害

p. 181

之相比,真不可以道里計。不過,吾人可擇其與己相近者習修一門 ,深入即可,其中并無優劣之存在。然而佛是隨十八界樣樣皆可成就。

丙、阿難問:一門深入,為何能令六根一時清靜?

佛答:你已斷除了眾生的(我執、法執)煩惱,尚未明六根積習之 妄,你今看六根為一體還是為六個體呢?

(一)若為一體,耳何不能見?目何不能聞?

(二)若是為六,汝耳聽法,為何以口來問義,身來欽承……?

(三)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見空,空本為一 。六根亦復如此,器形本妄,空則一元,六根雖異本同一如真心 。故不能說是一是六,或非一非六。

第二目 六根的形成

經文

p. 182

下即說明本體生六塵, 由六塵之變化始引起生理作 用之六根。

志以為佛的宇宙觀是進 化的,今之科學發達在生理 、心理、物理上已作了很多 結論,但對「本體真心」確 仍無能為力。他們分析物質 到最後只是「能」,可製造 科學人,但科學人一切都是 被動,不能真把他當做「人 」看待,可見「能」不是本 體真心明矣。至于人是否有 「靈」,英美有專門研究靈 魂學之機構,且能將靈魂照 相。密宗之瑜伽術,能使有 形質的身體隱藏乃至數日, 現在美日兩國研究的人很多 ,且曾公開表演,讓人拍照 ;但科學仍找不出理論根據 ,真是「天者誠難測,神者 誠難明矣。」所以佛稱之為 刼濁。吾人之靈覺真心究竟 從何處來?

今科學已證明,太空系 統行星無數,成毀無常,地 球只是行星之一,虛靈不昧 ,彼一星球毀滅可到此一地 球依六塵再行進化後成人類 。吾人之靈覺真心就是這樣 來的。

如依現行科學證明的物 質構成而論,星球系統應不 只此一個,故佛說「一為無 量,無量為一」,稱之為微 塵世界,都是本體真心的功 能,故吾人與宇宙間此心同 、此理同,後儒理學家稱作 「天人合一」。

然則本體真心自何而始 ?易經說,太極動而生兩儀 ;道德經說,「無」為天地 之母;佛說真心動而生無明 。「兩儀」、「天地」、「 無明」都是對待之象,指陰 陽而言,宇宙只是由對待關 係而始。「無」、「太極」 、「真心」,都是超對待而 無始終之絕對體。所以佛常 在本經中駁斥諸尊者之妄心 都是自無始以來即本此而發。

至于論到六根之形成, 現代之生物學足可證明佛的 此項觀點。生物既是由進化 而來,六根當然亦是進化而 來,生理係根據客觀之需要 進化而來者。譬如,現代人 之腦髓較之先人為重,男人 乳房之退化,非洲長頸鹿、 各種保護色之動物,可說不 勝枚擧。生理學家巴甫洛夫 更明白地指出:大腦皮層統 轄全身內在與外在環境的平 衡,而起種種反射作用,因 外在之環境改變,刺激了感 受器,又能影響大腦皮層之 活動,因此人類精神與肉體 更不是兩樣。由生物、心理 、生理三方面都可說明六根 是進化的,所以我們今天六 根與北京人不一樣,若干萬 年後,我們子孫的六根亦必 和我們不同。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 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 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齅,齅精映香,納香成 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 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搏觸成 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註10],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 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校釋

p. 183

甲、本體真心問題

乙、進化論的問題

(見本目之眉批)

丙、六根之形成

一、眼:視覺是妙明真心受了暗明之刺激而生;再因四大和合而成眼 球像葡萄狀,與色界相對。

二、耳:聽覺是妙明真心受了靜動之擊盪刺激而生,再因四大和合而 成卷葉式之耳朵與外在聲音相對。

三、鼻:嗅覺是妙明真心受了通、塞兩種刺激而生……與外界之香 (味)相對。

四、舌:味覺是妙明真心受了恬變(多味與無味)之刺激而生;…… 與味相對。

五、身:觸覺是妙明真心由四大離合相摩擦之刺激而生……與外界之 觸相對。

六、意:意識是妙明真心由生滅之刺激所生……與外界之法塵相對。

p. 185


註釋

[註1] 無餘涅槃:情想、分別心已斷,而尚留形骸者謂有餘涅槃;情想、分別心及形骸俱銷者為無餘涅槃。
[註2] 疇昔:從前也。
[註3] 陀羅尼:見三編一章註。
[註4] 因地發心………為異:即問證得果位的自性與當初發心修道之自性是相同呢,抑或不相同?
[註5] 發業潤生:發業指前因,潤生指現緣而言。
[註6] 日刼相倍:祖庭事苑曰:「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刼。」此句謂日與刼相去甚
遠,即修習時諸根之優劣相差很大之意。法華論則將夜、晝、時、月、年五者稱之為刼。
[註7] 須陀洹果:即初果,或稱預流。初見真諦之理,初預聖人之流。
[註8] 彼習要因所修斷得:彼習即指見惑中的六欲,及思惑中的我執、法執,均須在所修得之位中斷除。
[註9] 生住異滅分劑頭數:指四種變化很難有個分際,如生之中即有住、異、滅同時存在……
滅之中也同時有生、住、異之存在。可說無始終可尋,頭緒紛亂,數量、時間均是無限。
[註10] 如腰鼓顙:腰鼓,俗名杖鼓;細長,以皮革蒙其兩端。顙即鼓腔,以鼓喻人體。

p. 186

第三目 一門深入

經文


此十二對待之相,只要 破其中兩種即可。如:破了 明暗相,則眼識不隨色相而 轉,可直接用眼觀察自性本 體而得真心,稱之「一門深 入。餘可類推。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 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齅性 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 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 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 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 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註11],無目而見;跋 難陀龍[註12],無耳而聽,殑伽神女[註13],非鼻聞香,驕梵缽提[註14],異舌知 味;舜若多神[註15],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 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 了知,不因心念。

p. 187

阿難,汝今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 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于眼 ,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 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向,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 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校釋

甲、由于六根之形成,有了能明與所明之妄覺,於是便失去了本覺真 心,根離了塵,便全無所知。

乙、只要滅除了六根塵之任一根塵的相對性,便可使其餘五根塵之相 對性消除,從而見到本覺真心。因為六根之能覺並不是六根的作用 ,而只是本覺真心寄于六根所發生之作用,因此只要消滅一根塵之 對待,即可消滅餘五根塵之對待。(如明不循根,寄根發明)

丙、諸賢一門深入之例證(略)

丁、自性能見之辯證


p. 188

一、如能拔除根塵,即顯無上知覺。

二、如因眼能見物,但一旦閉了眼,眼亦不見其餘五根,其餘五根 便沒什麼分別了,但事實不然。

三、如以手觸摩六根,雖眼不見,而一一可辨頭足,而這一一可辨 之知覺性則是六根所共有的,由此可知,眼因明而成見,因暗而 不能見,是不正確的。

四、而不待明而能見者,即使在暗中亦能知覺;離根塵而又覺知者 之本覺明妙,那能不會成圓滿知覺之妙覺呢?

第四目 守於真常

經文


能聞之性為「常」,是 不斷滅的。音響是「斷」, 有生滅,一般人常把聲音與 能聽之「能」混為一事?吾 人視己身變滅之形質視為真 我,以外界遷變之客體為有 ,視為真常,自屬顛倒。如 將吾人不變之真心視為可以 斷滅(譬如說,有聲音時才 有能聞之性,無聲音時,能 聞之性即隨之斷滅。)尤屬 顛倒,故佛駁為「真顛倒」 。必須捨棄真正斷滅之外界 現象,而守此真常不滅之真 心,才可以成究竟覺。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 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註16]、佛性[註17]、菴摩 羅識[註18]、空如來藏[註19]、大圓鏡智[註20]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

p. 189

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若此見聽,離于明暗、動靜、通塞, 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于前塵,本無所有。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 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 ,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 ,求無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註21]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 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悋。」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 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即時如來敕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 眾,俱言我聞。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 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 ,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 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如 來又敕羅睺羅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p. 190

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有頃, 羅睺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 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 ,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佛語阿難,及諸大眾 :「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 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惟『聞』 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阿難,聲銷無響,汝說 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于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 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 音?是故阿難,聲于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 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 。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如重睡入,眠熟牀 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時,擣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 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于夢中,自怪其鐘為木石響,於時忽寤


p. 191

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 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 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于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 上知覺?」

深窮萬法,同異俱生,廣陳相續本無明,妙體覺圓澄,因業摧懲,法眼應時清。

校釋

甲、阿難問:若本無「心」及「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佛答:一面敲鐘……

一、……「聞不?」……「聲不?……」

p. 192

二、汝等將能聞之性,與所為之聲混為一談。

三、若說聲銷無響,你就說無聞,若實沒有了能聞之性,聞性已滅 ,鐘聲更擊也不知了。

四、此是所知聲塵之有無,並不是你能聞之性或有或無。

五、聞性若無,那又是誰知「無」呢?

六、實在是因聲在能聞性之中有「有」,有「無」,自有生滅;並 非你能聞之性有生有滅。

七、由此你以「聲」為「聞」,即是以「斷」為「常」自屬顛倒。

乙、由前可證,不能說離開了動靜、開通、閉塞,便沒有了能聞之自 性。

一、如熟睡人,聞人舂米,以夢作擊石為鐘,醒時以告家人。

二、其所知之聲雖異,然能知之性與醒時無殊。且即使命光遷謝, 此性不銷……當然可成無上知覺。

p. 193

第五目 六解一亡

經文


以「六」喻六根,以「 結」喻眾生執迷之心。如吾 人六根清淨則執迷不生,故 說「六解一亡」。如吾人心 不執迷,六根亦不妄起因緣 ,故說本無結存在,六亦不 得安立矣。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 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 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 出家,猶隔日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 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廻,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 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 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 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 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於是阿 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

p. 194

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 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立汝六根,更非 他物。」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 輪廻,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 ,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于 交蘆[註22],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 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p. 195

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 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

p. 196

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一解六亡』,舒結倫次, 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沈垢。」即時如來 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歛僧伽黎[註23],攬七寶几[註24],引手於几,取刼波 羅天[註25]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註26],又成 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 ?」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 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 為結。」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 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 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 名百結,何況此巾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 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為六結。

p. 197

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既成,名為第 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 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 六結亂名?」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 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 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 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 「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 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于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 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 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

p. 198

,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 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 尊,當于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 當于結心,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如來發 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 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黑),皆了元由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 不真何待?阿難,吾今問汝,此刼波羅巾[註27],六結現前,同時解縈, 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 ,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解結時,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 ,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 ,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校釋

甲、阿難問:今我身心為何稱「結」?即使是結又將如何的解呢?

p. 199

得寂靜妙常你怎麼說也是六根呢?

佛答:

一、「根」「塵」同源(本覺真心)「縛」「解」無二,你能識根 塵,解縛兩對相之意識,也是不真實的,如像空花。

二、由塵相而生知覺,因根之能知,才發現有所知之對相。其「能 知」與「所知」(「相」「見」無性)都無自性,像交蘆一樣。

三、因此,你今以「能」「所」立知,即是無明生起之根本,若 「能」「所」俱去,而後有知者才是涅槃,你為何說六根之中除了 本覺真心還有能所之知呢?

乙、偈(略)

丙、阿難問:一解六亡之意義為何?

佛答:(佛以一綰巾連結六結,阿難及諸大眾一一酬答為六結)

一、一巾綰六結,六結雖異,其結是同。

二、六結不同,循其本根原因,仍屬一巾所造。使畢竟同中而生畢竟異?

p. 200

三、六根也同六結的道理一樣。六結是多餘的,其實都是「結」, 只要一個結就可以代表了。那麼,六根也只當作一根,這樣問可能嗎?

四、如果將六個結一齊解掉,連「結」都不復存在,純存一巾本然 自存,豈不是一解六亡嗎?若人斷六根之後,本覺真心純然獨存 ,即無生滅心及……生死涅槃之妄。

丁、阿難問:此勞同結,云何解除?

佛答:

一、解結應從結心始。因此,我說佛法也是從佛法之中心論點講起 的──那即是因緣法的根本問題(非因非緣,非不因緣);但并 不同于世間所說之因緣和合那種粗淺的道理,而是要直指本元所 在,隨所緣(外物)而顯現出來。如此說來一切都是本元的,即 使一滴雨水降落,或松直棘曲也都有其本元。

p. 201

二、解結有次第,六根之除亦有次第。

(1)此根初解,先得入空(解我空);

(2)空性圓明,則是法之解脫(法空);

(3)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我空、法空)是名菩薩。


註釋

[註11] 阿那律陀:意為無貪。淨飯王之子,見第二編第一章,[註6]。
[註12] 跋難陀龍:意為善歡喜。護摩竭陀國,國大治,民甚善之故名,因耳失聰,用額角聽。
[註13] 殑伽神女:河名。發源于大雪山頂之阿耨池,流出四河,此四河之一,該女神不以鼻聞香。
按:大雪山即指喜馬拉雅山,殑伽河即今之恒河,相傳有女念子心切投河死,升梵天為河神。
[註14] 憍梵缽提:意為牛呞。聞香而能知味,即以鼻當舌而嚐味也。
[註15] 舜若多神:意為虛空神。以歷刼無身為苦,佛放寶光,令其轉現觸身。
[註16] 真如:無妄曰真,一真一切真;不異曰如,一如一切如。真心本體絕對無相對,故曰真;人人本有,故曰如。

p. 202

[註17] 佛性:即本覺真心。眾生皆有真心,只是被五蘊所蔽而已。
[註18] 菴摩羅識:意為白淨無垢識,迷位之中名阿賴耶識。
[註19] 空如來藏:如來藏有三義:一曰指所攝之染與淨而言;二曰指能攝如來一切果地之功德,即能含有如來萬德而言;三曰指隱覆真如之性德,而顯塵象而言。今空如來藏指「絕塵象顯真如」而言也。真如體性實有,但無形色,故謂之空。
[註20] 大圓鏡智:顯教四智之一。凡夫之第八識至如來,為大圓鏡智,其體清靜,離有漏雜染,顯現眾法之境界,如大圓鏡,無所不照。
[註21] 違越誠言:豈不違背了誠信之言,終成戲論。
[註22] 交蘆:此蘆草兩莖并立,盤結相依,單枝則匍匐於地不能自立。
[註23] 歛僧伽黎:歛者收也,僧伽黎即大衣,收拾大衣也。
[註24] 七寶几:嵌有七寶石之桌几。
[註25] 刼波羅天:意為分天或曰夜摩天。
[註26] 疊華巾:將漂亮的巾帛連結數結。
[註27] 刼波羅巾:刼波羅樹名,其花絮織成白氈極為華麗,刼波羅巾即指此類紡織品。

 

我們說「條條大路通長安」 ,當然最好到達長安的路我們 全都知道,其實只要走一條就 可到達長安。下面是二十五位 尊者一門深入的修習法,是否 真有二十五位尊者,我們不必 給予太多的關心,但其所述修 習的道理確有不可否認的價值 ,吾人以生理、心理學對照研 究必可得之。宋明諸儒多以 「敬、靜」作為修養工夫,凡 宗教莫不皆然,先以信仰與戒 律,純其身心使之生敬,由敬 而生靜,由靜定,由定而生慧 ,戒定慧稱之三無漏學。先儒 尤以定、靜、安、慮為修養之 箴言,然後才會 有所得,此 「得」與「慧」其實一也。 俗謂「寡欲可以清心」,所以 修行人必須出家,即取法于此。

由戒定所生之慧,積久而 起照耀(最敏感之靈覺)作用 ,稱之為「寂靜光」,中庸稱 之「誠則明矣」,再用這種 「光」與「明」來應用六根、 六塵、十二處、十八界(即生 理、心理、物理諸相),依照 自己的業力(因緣與秉賦)分 別起修,此時則不隨物所轉, 而能轉物,而得到修行的成就。 譬如以「火」來說,火為宇宙 所成之元素之一,也是變動的 動力因之一;生于吾人之身心 中,可使吾人起淫慾,也能使 吾人思想昇華,反觀自性,消 除淫慾。如果身中沒有熱量, 淫念與消除淫念,甚至生命均 不可能存在,吾人依以上之 「光」「明」自不隨火性轉, 當可轉用火性,因火起修, 使 自己的心身昇華。二十五位 修證之理,均可本此去理 解, 絕非迷信神話,宜細玩之。

p. 203

第三章 二十五位尊者證道記

經文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 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碍,雖復悟知一六 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世尊,我輩飄零,積刼孤露,何心何慮, 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 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 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 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 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一、因聲而修。
p. 205

第一節 因六塵起修

經文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 於雞園[註1],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註2]。佛問比丘, 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註3],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二、因色而修。

優波尼沙陀[註4]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 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註5],歸于 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 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三、因香(嗅)而修。

香嚴童子[註6],即從座起,頂佛禮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 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註7],見諸比丘燒沈水香[註8],香氣

p. 206

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無所著,來無 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 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四、因味而修。

藥王藥上[註9]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註10],即從座起,頂禮 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刼,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 、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醋、鹹、淡、甘、辛等 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承事如來 ,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于會中、為法王子,因 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五、因觸而修。

跋陀婆羅[註11],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 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 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 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p. 207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六、因法(法塵)而修。

摩訶迦葉[註12]及紫金光[註13]、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 佛言:「我于往刼,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註14],我得親近, 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註15],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 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 眷屬,同時發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于滅盡,身心 乃能度百千刼,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註16]為最, 妙法開明,銷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校釋

一、因「聲」起修──憍陳那,聞佛講四諦之聲音(法音)而成道。次 之者,如音樂對人生之修養,即其一例。

二、因「色」起修──1.觀不淨色,2.生厭離3.悟色空4.悟空無。從悲 觀厭色而悟。世間往往兩極端可以產生同一結果,如悲極而發笑, 樂極的人發笑,其「笑」則一。甚至其笑到了至高點都能產生死亡

p. 208

,其「死」則一。故極悲觀與極達觀兩種人都可產生出世思想。

三、因香(臭)而修──香嚴童子(按:前已辯證及此故略)

四、因味而修──藥王藥上,因味而得妙明之本覺得悟。

五、因觸而修──跋陀婆羅,以水沐浴得悟。

(1)既不洗塵:既洗塵與我無涉;

(2)亦不洗體:體係四大合成亦是假相;

(其演證應是非洗體非洗塵;非不洗體、非不洗塵。)

(3)真心妙有之我在未洗以前及已洗之後殊無二致,故說中間亦然。 因此觸也是虛妄不實。

南氏解為水係中性,輕垢上浮,濁垢下沉,水如真心湛常持清靜。

六、因法(法塵)而起修──摩訶迦葉、紫金光(原係夫妻亦係一同出家)

(1)悟六塵之變幻皆空寂;

(2)身心空寂後乃能度千百刼,如彈指一剎那。

p. 209

第二節 因五根起修

經文


七、因眼而修。

阿那律陀[註17],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 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去 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 ,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向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 斯為第一。」


八、因鼻而修。

周利槃特迦[註18],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註19] ,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註20],於一百日 ,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 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碍,乃至 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 循空,斯為第一。」

p. 210

九、因舌而修。

憍梵缽提[註21],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 過去刼,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 ,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註22],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註23],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 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 ,斯為第一。」


十、因身而修。

畢陵伽婆蹉[註24],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 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 覺路中毒刺傷足,擧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 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 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 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十一、因意而修。

須菩提[註25]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刼來,心得無 碍,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

p. 211

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 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佛問圓 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校釋

七、因眼根起修──阿那律陀

(1)先用眼之能見見物,俟眼之能所消失後,再

(2)用心觀前塵之黑暗,俟黑暗空寂,再

(3)返觀自己之自性。於是

(4)能所一如,自性寂而照,而得見一切。(有似中庸之「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之說法)

八、因鼻而修──周利槃特迦。由鼻調氣,有四種現象:即聲、氣、力 、息。

(1)聲、氣、力三者愈強,愈不能入定,故須抑制到最小度。

(2)然後「心」與「息」相關照,再後

p. 212

(3)心息一如,到心息相忘,即得真如本覺境地。

九、因舌而修──憍梵缽提

(1)在認識上:則觀舌味之知──非體,非物。

(2)在修證上:「還味」「旋知」──知味合一到雙亡本覺自現。

十、因身而修──畢陵伽婆蹉。因路中毒刺傷腳。

(1)雖知道自己之感覺在痛;但

(2)能感覺之本覺却并不痛。

(3)前者知痛,後者不知痛,豈不一人有兩能覺?

(4)再證之才知純存本覺是超形骸之外的(純覺遺身)。

十一、因意而修──須菩提(悟性覺真空)(與他家譯句有異)

(1)我現在看見我歷次受刼以來之事,瞭如指掌,即使在母胎受生 (身)以後仍然本來空寂,如是悟到一切皆空。

(2)我之悟是先從有相悟入無相;但也并不是即是我所說之無相所能 窮盡的空性道理(非「所非」盡);

p. 213

(3)最後連法性也空了(從法于無),才是空性的真義所在。

第三節 因十八界起修

經文


十二、因眼識界而修。

舍利弗[註26]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刼來,心見清 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碍。 我于路中,逢迦葉波[註27]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從佛出家, 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十三、因耳識界而修。

普賢菩薩[註28],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恒沙 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 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 ,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p. 214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十四、因鼻識界而修。

孫陀羅難陀[註29],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 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烟,身 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虛淨,猶如瑠璃,烟相漸銷,鼻息成白,心 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 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十五、因舌識界而修。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註30],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 刼來,辯才無碍。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恒沙如來 秘密法門,我于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 音聲輪,教我發揚,我于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 尊印我說法無上,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 第一。」


十六、因身識界而修。

優波離[註31],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

p. 215

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 貪欲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註32],性業[註33]、 遮業[註34],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 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 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十七、因意識界而修。

大目犍連[註35],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 ,逢遇優樓頻螺[註36]、伽耶[註37]、那提[註38]、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 ,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遊十方, 得無罣碍,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 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 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校釋

十二、因眼識界而修──舍利弗(見覺明圓)

(1)先觀世間之變;

p. 216

(2)後逢迦葉波兄弟說因緣法;

(3)見覺明圓。

(4)心裡之自性寂然常照,照有知見。

十三、因耳識界而修──普賢菩薩

(1)發大願,起大行而證得心聞之境。

(2)以自己之願力,接引眾生之願力。

其實即指眾生自己願力之重要。大概一般人之願力總與自己之能力 相近,凡根本不可及者不會產生願力。

十四、因鼻識界而修──孫陀羅難陀

(1)先觀鼻端白,調攝鼻息;

(2)不覺有鼻息之時,但見鼻端之白。

(3)專視鼻端之白,一切雜念不起(必開漏盡)。

(4)於是從鼻息中可見自己之自性。

十五、因舌識界而修──富樓那

p. 217

(1)以辯才悟自性之道理;

(2)以辯才喻獅子吼,百獸聞服,而眾生亦服。

十六、因身識界而修──優波離

(1)觀佛之離貪妄……八萬微細……

(2)故自己亦能身守自持。

(3)以身心之修養作人格之淨化。

(4)人格淨化之後,則隨心所欲不逾矩。

十七、因意識界而起修──大目犍連

(1)因遇三迦葉波等說因緣法而悟其深義,

(2)一切皆因緣而生,但因緣都是不真實的,

(3)但因緣之虛妄又本自性所顯。

(4)於是自性便圓融了一切,我即守此自性,讓它靜寂發光, 像濁水久澄自然清澈一樣。


註釋

p. 218

[註1] 雞園:雞園智論:「昔野火燒林,林中有雉雞以羽漬水,以救其焚,其地鍾靈,於此建園故名。」
[註2] 四諦:見第二編第五章[註4]。
[註3] 阿若多:見第一編第七章[註2]。
[註4] 優波尼沙陀:意為色性空。
[註5] 白骨微塵:色身不淨,對于死後有九想觀:一曰胖脹想,二曰青瘀想;三曰壞想;
四曰塗想;五曰膿爛想;六曰蟲噉想;七曰分散想;八曰白骨想,九曰燒想。總歸世上安葬屍體均不出以上九種方式。燒想即是微塵。白骨燒成灰,一吹即散,終歸于空,空色無二,空色雙無。
[註6] 香嚴童子:觀香塵而得道,自性真香,莊嚴法身。童子者即童貞入道,非指年稚也。
[註7] 宴晦清齋:即晏然安居,晦跡韜光,齋室清靜。
[註8] 沉水香:華嚴云:阿耨池邊出沉水香,砍香樹著地經久,外朽心堅,置水則沉。
[註9] 藥王藥上:過去有佛號瑠璃光及比丘日藏,宣佈正法,時有長者,名星宿光,將其藥數種,供奉比丘大眾,願我來世能治眾生身心兩病,故立名為藥王。其弟名電光明,以上味之藥供養佛僧,故立名為藥上。
[註10] 五百梵天:即藥王藥上之眷屬。
[註11] 跋陀婆羅:意為賢守或賢首。
[註12] 摩訶迦葉:為其姓,意大龜氏,又云大飲光。

p. 219

[註13] 紫金光:為迦葉妻,同時出家。
[註14] 日月燈:古佛之一,具有三德智:俗智照事、真智照理、中智理事雙照,如日月燈之光皆照然。
[註15] 舍利:意即靈骨。
[註16] 頭陀:意為抖擻,能抖擻法塵也。
[註17] 阿那律陀:見第二編第一章[註6]。
[註18] 周利槃特迦:周利意為道生,因生于道路中故名。其弟盤特亦生于道中,故意為繼道。
[註19] 我闕誦持:缺少諷誦憶持的能力。
[註20] 伽陀:即句,此處指偈,一句伽陀即一句。
[註21] 憍梵鉢提,意為牛呞,即牛之反嚼。餘見本編第二章[註14]。
[註22] 三摩地:見第一編第一章[註45]。
[註23] 三有:即三界──有色、無色、欲界三種。
[註24] 畢陵伽婆蹉:意為餘習。河神過去為其婢女,五百年仍以過去餘習飭其斷流。
[註25] 須菩提:意為善吉解空第一。
[註26] 舍利弗:見第一編第一章[註16]。
[註27] 迦葉波:舍利弗初事沙然梵志,沙然歿後,無師可事,一日于中途逢其三兄弟(見[註36]──[註38])宣說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註28] 普賢菩薩:其德行彌法界曰普,住鄰極聖曰賢。

p. 220

[註29] 孫陀羅難陀:孫陀羅,意為豔,是其妻名;難陀是其本名,意為喜,因佛命下難陀有數人,加豔喜以別之。
[註30]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見第一編第一章註19。
[註31] 優波離:意為上首。嚴持淨戒,為眾綱紀。
[註32] 三千威儀: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各具二百五十,成一千,對三聚淨戒各一千則成三千威儀。八萬微細:三千威儀配身口七竅,則成二萬一千;復配貪、瞋、癡各二萬一千,合計八萬四千細行。
[註33] 性業:即直接作惡所犯之業,如殺、偷、淫、妄等。
[註34] 遮業:由犯業而可能引起間接犯罪者,如飲酒、食葷等。
[註35] 大目犍連:見第一編第一意[註17]。
[註36] 優樓頻螺:見第三編第二章[註2]。
[註37] 伽耶:即象頭山,在尼連禪河傍,佛度三迦葉之所。
[註38] 那提:江名,依此江而修,故得名。


p. 221

第四節 因六大種性起修

經文


十八、因火大種性而修。

烏芻瑟摩[註39],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 先憶久遠刼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 ,教我徧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 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 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諦觀身心煖觸, 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十九、因地大種性而修。

持地菩薩[註40],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 如來[註41],出現于世,我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 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 量佛出現于世,或有眾生于闤闠處[註42],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 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註43]現在世時,世多飢荒,我為負

p. 222

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 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于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 ,摩頂謂我:當平地心,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 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兵刀,亦 無所觸,我于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佛如 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 、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 斯為第一。」


二十、因水大種性而修。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 刼,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觀于身中 ,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 ,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 于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 有弟子,闚窗觀室,唯見清水徧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

p. 223

取一瓦礫,投于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 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 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 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 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如 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 ,無二無別。今于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佛向圓通,我以水性一 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二十一、因風大種性而修。

瑠璃光法王子[註44],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 經恒沙刼,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 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于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 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 ,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 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

p. 224

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 ,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 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二十二、因空大種性而修。

虛空藏菩薩[註45],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 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 虛空,又于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 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 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 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二十三、因心識自性而修。

彌勒菩薩[註46],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 微塵刼,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 遊族姓[註47],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刼以來,以 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于世,我乃得成

p. 225

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 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 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 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校釋

十八、因火大而修──烏芻瑟摩

(1)因其淫欲火念,而使其觀察身內冷煖氣之運行。

(2)久之淫欲自銷,但熱能仍存,化為智慧之能。

(3)再發大願,銷除一切雜念,靜寂之光大用遂行。

十九、因地大而修──持地菩薩

(1)平時修橋補路以利行人;

(2)并為佛剷平崎嘔不平之山地;

(3)於是佛藉機接引:「應以平地之方式,來整平自己之妄心。──心 平則一切皆平。」

p. 226

(4)於是,悟知身為四大之假合,與身外之微塵,等無差別;且此身 與微塵世界又都是真心所顯,亦是等無差別。

(5)「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刀兵亦無所觸,而能悟「無生忍之 境地」。──塵銷智圓。

廿、因水大而修──月光童子

(1)從水天佛觀水性,覺自身涕唾……精血,名詞雖異,水性則一, 推至海水則亦是水。

(2)但此時仍覺有「我身」之存在。以「入定」喻水性一如;以童子 投瓦喻「我身存在之妄心妄動」。此妄心妄動一除,則水性恒自 圓融──性水真空。

廿一、因風大而修──瑠璃光法王子

(1)世界之變異,身心之活動,同樣皆是虛妄;

(2)但世界變異、心身之活動同樣都是大氣之流行作用,如果大氣不 流行,宇宙就不能存在。

p. 227

(3)從形上講性風真空,性空真風,無所來,也無所去。

既無還往,當然常存,故能證得無生忍之境地。

廿二、因空大而修──虛空藏菩薩

(1)在定光佛時,手執寶珠發光;而自心又如大鏡一樣能鑑照一切。

(2)於是悟得身體之四大和合本來無體性,與虛空一樣。

(3)從而由光到虛空,證得清淨圓明之本覺。

廿三、因心識自性而修:彌勒菩薩。(修唯識定)

(1)三界唯心;

(2)萬法唯識;

(3)轉識成智。


註釋

[註39] 烏芻瑟摩:意為火頭,亦稱火頭金剛。
[註40] 持地菩薩:因積平地行,立平等心,依心地修證,故名持地。
[註41] 普光如來:五十三佛之首,身光、智光普照法界故名。

p. 228

[註42] 闤:即市垣或城垣。闠:即市門或城門。
[註43] 毗舍浮佛:此云徧一切處或曰自在,係莊嚴刼之末佛。
[註44] 瑠璃光法王子:梵語,全名曰「吠瑠璃」。意為看色寶,因其常放青色光明故。
[註45] 虛空藏菩薩:本身無體,以虛空為體,故名虛空藏。
[註46] 彌勒菩薩:梵語,全稱為「彌勒梅怛利曳」。意為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意為無能勝,合釋之即慈無能勝。
[註47] 好遊族姓:鑽營拍馬,攀緣貴族士大夫階級者。


p. 229

第五節 因念力及耳根起修

經文


二十四、因念力而修。

大勢至法王子[註1],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註2],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刼,有佛出世,名無量光[註3],十二如 來相繼一刼,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 ,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 ,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 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 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 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為此界,攝念佛人,歸于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p. 230

六根受用,生死巖阿,從今解脫更非他,六解一誰何,諸聖吹螺,決意應高科。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二十五、因耳根而修。


爾時,觀世音菩薩[註4],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憶念 我昔無數恒河沙刼,於時有佛,出現于世,名觀世音,我于彼佛,發 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 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 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 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 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註5], 與諸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世尊,若 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觀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p. 231


三十二應:此為觀音三 十二應,果否如此只有證得 果位之人方可得知,但依理 言之,吾人自性本足,自可 修正證隨緣而化,何賴觀音 耶?就俗世言,有志竟成, 若自甘墮落,觀音其奈我何 ?所以觀音三十二應,實際 即自我之心「應」也(請詳 參本書書首之楞嚴心要)。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于彼前,現獨覺身,而 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斷十二緣[註6],緣斷勝性,勝妙現圓, 我于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有諸學,得四諦空, 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于彼前,現梵王身[註7] ,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于彼前 ,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 ,我于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欲身自 在,飛行虛空,我于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 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于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于彼前,現四天王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于彼 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樂為人王 ,我于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主族姓,

p. 232

世間推讓,我于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 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于彼前,現居士[註8]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于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衞自居,我于彼前,現婆羅門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于彼 前,現比丘[註9]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 禁戒,我于彼前,現比丘尼身[註10],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 樂持五戒,我于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 ,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 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于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 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于彼前,現童男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于彼 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
法,令其成就。

p. 233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于彼前,現藥叉身[註11],而為 說法,令其成就。若有乾闥婆[註12],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乾闥婆身 ,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羅[註13],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阿修 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緊那羅[註14],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 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羅伽[註15],樂脫其倫,我于彼 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 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 度其倫,我于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是名妙淨三十 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十四種無畏法:此十四 種大無畏,其實即絕對之精 神修養,蓋聚精必神會,超 形骸而存在。上之者如禪定 ;次之如父母疼愛子女;下 之者如與情人之約會,往往 忘記時空觀念,不知肉身之 痛苦,能作如是觀,當可悟 十四種大無畏,乃真實不欺。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 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 ,即得解脫。

p. 234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註16],鬼不能害。


唸佛持咒亦係精神修養 法門之一,反聞自己之唸佛 聲,則必心聲合一,到「心 」「聲」皆亡之境,就是止 觀境界,與禪定可收同樣之 效用。最根本者還是依「信 」而生念力,各宗教都是以 「信」作基礎,然後才可產 生精神作用。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于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 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 叉羅剎[註17]、鳩槃茶鬼[註18]、及毗舍遮[註19]、富單那[註20]等, 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 所不能著。

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刼。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刼,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欲。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 諸瞋恚。

p. 235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瑠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 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徧十方 ,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 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 ,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 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 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 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 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 德,正等無異。

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四不思議法:朱子云: 「凡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 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 之久,一旦豁然貫通焉,物 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 全體大用,則無不明矣」。 佛說:「一為無量,無量為 一」。吾人自有寶覺真心本 來具足,隨緣而化,豈僅八 萬四千哉?吾人看佛學,萬 不可拘泥于文字,如然,則 大道泯矣,不得不三致意焉。
p. 236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 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呪,其中或現 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 、萬首、八萬四千[註21]、爍迦羅首[註22];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 、十二臂、十四臂、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 、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印)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 ,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 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 現一一形,誦一一呪,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 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p. 237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 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證于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 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 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 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世尊, 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 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 ,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 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 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 雨百寶蓮花,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此娑婆界 ,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註23]詠歌

p. 238

自然敷奏,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 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 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 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 成就?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力 ,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恒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p. 239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恒一,云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祇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持犯但朿身,非身無所朿,元非徧一切,云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p. 240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亦無覺菩提,云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云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恒沙刼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粉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p. 241

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摩登伽在夢,

誰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

p. 242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

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刼,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

觀世音為最,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是捨塵勞。

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

及末刼沉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 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普會大眾,天龍 八部[註24],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恒河沙,

p. 243

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難,無 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註25]三藐三菩提心[註26]。

校釋

廿四、因念力而修──大勢至法王子

(1)念佛淨土法門

1.如母子相憶。

2.如染香人之香,係積香而有。

(2)以念淨攝六根,六根清淨,淨土即現。

廿五、因耳根而起修──觀世音

(1)從觀音發菩提心。

(2)依聞聲,思惟,修定入道。

1.初聞之修習中,追查聲之耳,其本無自性可得。

2.所聞不生,能聞自不起,於是了無「動」「靜」二相。

3.漸漸便能聞,所聞皆盡;甚至連能所皆盡之念頭也不起,

p. 244

於是能覺與所覺也就空了。

(3)能覺、所覺既空,於是本覺之空性獲得了。獲得本覺之空性後, 能空與所空皆滅;同時生滅心也就不生了。

(4)生滅心不生,寂滅現前,於是──

1.上合佛之本妙覺心;

2.下合一切六道眾生。

(5)三十二應:見眉批。

(6)十四種無畏法:見眉批。

(7)四不思議法:見眉批。

(8)結論──文殊師利說偈(略)


註釋

[註1] 大勢至法王子:思益經云:我投足處,震動大千,及魔宮殿。古名大勢至,又名大勢,
以能促成一切所應作之事,以得大勢力也。
[註2] 五十二菩薩:即指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次第,計五十二位。

p. 245

[註3] 無量光:為十二佛之首,十二佛名均係無量壽佛之別號。無量壽梵名阿彌陀,仍有涅槃,故其形壽有量。其涅槃不生滅,故為無量。
[註4] 觀世音:能觀之智觀所觀之境,以始覺之用,觀本覺之體,久之聞性自靈,聞性不受時空之阻礙。凡聲一念即可應聲而聞。
[註5] 金剛三昧:無生滅、無動壞、究竟堅固,喻如金剛。三昧,是梵語,意為大定。
[註6] 十二因緣:見第三編第五章[註3]。
[註7] 現梵王身:梵王即大梵天王之尊稱,梵天即離欲天後而至色天之位,故又稱色界諸天。
[註8] 居士:在俗修行,以道自居之士。
[註9] 比丘:男子出家學佛之通稱,其義有三:一曰乞士;二曰怖魔;三曰破邪。
[註10] 比丘尼:尼意為女,對女子出家修行之稱謂。
[註11] 藥叉:意為捷疾,或云暴惡,分地行、空行、飛行三種。最勝王經云:是等藥叉樂度本倫,願持佛法。係男鬼身。
[註12] 乾闥婆:意為香陰,惟食諸香,該神住須彌山南之金剛窟。
[註13] 阿修羅:意為非天。傳說男醜女美,醜者不端,美者招蜂引蝶,故曰不正。亦謂修多羅即夜叉羅剎,故從天人趣攝身。
[註14] 緊那羅:意為疑神,唐時又譯為歌神,貌醜聲美。
[註15] 摩呼羅伽:意為大蟒神,亦曰地龍。腹行自苦,力求人道。
[註16] 諸鬼國:鬼,梵語荔薛多,如夜叉、羅剎者屬之。此係指廣泛之鬼國,六趣之鬼,專指餓鬼而言。

p. 246

[註17] 羅剎:意為可畏,係女鬼。
[註18] 鳩槃茶鬼:意為甕形,能魅誘于人者。
[註19] 毗舍遮:意為噉精氣鬼。
[註20] 富單那:意為熱病鬼。
[註21] 八萬四千:見第四編第三章[註32]。
[註22] 爍迦羅:一為山名,即鐵圍山,二云精進不壞;六祖曰: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此即指智慧而言。
[註23] 梵唄:梵者淨也;唄,即讚、詠也。
[註24] 天龍八部:八部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
天龍居首,以表其餘六部也。
[註25] 阿耨多羅:阿、即無;耨多羅、即上,合譯曰無上。
[註26] 三藐三菩提:三、即正;藐、即等;菩提云覺。合譯即正等正覺。

p. 247

第五編 修持的程序

經文


俗云:「人之將死其言 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 」故人將命終之時良知畢陳 ,少有歉疚,必縈縈于懷, 致使靈覺不能輕快飛揚、陷 于沉淪。天堂地獄于剎那間 決定,但其因則種于有生之 年。所以吾人以人倫言自應 有所不為;以期自己靈覺得 以輕舉言,亦得慎乎始,善 乎終,須知虛靈不昧,屆時 ,良知必不自欺也。

阿難整衣服,于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欲益 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 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未刼一切眾生。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 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爾時世尊,于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 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刼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 唯然奉教,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註1]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p. 248

第一章 戒

第一節 戒淫

經文


萬惡淫為首,淫心生必 身勞神散。身淫散精,心淫 失神,是故縱不身淫,意淫 亦足多患。道家修行講精、 氣、神三元內聚,此之謂也。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 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 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 魔女。彼等諸魔,亦有眾徒,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 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 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 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 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刼,祇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註2],

p. 249

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 ,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第二節 戒殺

經文


無論使用何種手段或方 法,間接或直接,凡惡意殘 害生靈者均謂之殺。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 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 不斷殺,必落神道[註3],上品之人,為大力鬼[註4];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註5] ,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 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 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註6],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 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 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 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

p. 250

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 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 ,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 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踢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 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 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 ,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 『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 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第三節 戒偷

經文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p. 251


依經文引申解釋,凡有 欺盜之心理與行為者均名之 為偷。孟子謂「充實之謂美 」,大凡一個人內心有所虧 損,則不美矣,亦謂之偷。
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 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 等群邪,亦有徒群,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 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詃惑無 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 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 還,去已無返[註7]。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註8],造種種業,皆 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 間獄,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于如來形像之前 ,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 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 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 我馬麥[註9],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 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

p. 252

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刼,終無平復。若諸比丘, 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于大集會合掌禮眾,有 人捶詈,同于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 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 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第四節 戒大妄語

經文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 ,若大妄語,即三摩提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 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 須陀洹果[註10]、斯陀含果[註11]、阿那含果[註12]、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 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註13],銷滅佛種,如人 以刀,斷多羅木[註14],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

p. 253

成三昧。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生身彼,末法之中,作 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 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 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末 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 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 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 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 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 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 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提,永無魔事,我印 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 說。


p. 254

圓通三慧,方便初基,龍門聽選樹豐碑,明了遠歸期,軌則無虧,直指造菩提。


註釋

[註1] 毗奈耶:即大小兩乘律藏之通名,以戒學為主,兼詮定慧。
[註2] 三塗:塗,同途。一曰火途,地獄趣猛火所燒之處;二曰血途,畜生互食;三曰刀途,
餓鬼受刀劍所逼。
[註3] 神道:天道、阿修羅道、鬼道三道之通稱。靈魂之精者為之神,謂神靈之道理亦稱神道。神妙之道即佛道。
[註4] 大力鬼:如天行夜叉,其定力愈大,害事與成事之力愈大,故稱大力。
[註5] 飛行夜叉:如山林城隍諸神。
[註6] 五淨肉:一不見殺;二不聞殺;三不疑為我殺;四自死;五鳥殘。即不因我而致其喪生者之肉。
[註7] 去已無返:如住旅棧,一旦離去毫無瞻顧。一宿既去,自己之家,則終日往返。
以喻人生如旅行一樣,沒有返復。

p. 255

[註8] 裨販:裨,助也;販,賣也。即穿著佛衣,冒充佛子,心行不義以出賣如來之謂。
[註9] 如我馬麥:相傳謂釋迦前為梵志時,說毗婆尸佛及沙門應食馬麥,不應與甘飴;今佛受舍衛國毗蘭邑阿耆達王之齋供三月,至第六日,邑內飢荒,王神經錯亂,齋供斷絕,馬師以馬麥供之,即馬麥之報。
[註10] 須陀洹果:小乘初果之位。
[註11] 斯陀含果:小乘二果之位。
[註12] 阿那含果:小乘三果之位。
[註13] 顛迦:意為失去善報的人。
[註14] 斷多羅木:南印度,那補羅國之北,有貝多羅樹,葉長廣光潤,多用該葉紀事作書,
如以刀斷其樹,樹則全枯,以比喻永斷善根的人。

p. 256

第二章 定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七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 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 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 事,云何發生?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 摩訶薩怛多,般怛羅[註1]無上神呪』。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 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呪。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刼因緣,恩愛 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刼,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淫 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註2],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

p. 257

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于順風,有何艱險?若有末世欲坐道場, 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或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 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閒居, 誦此心佛所說神呪一百八徧,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求于十方現住國土 ,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淫, 持佛淨戒,于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 經三七日,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第一節 道場之建立

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聞悟,自知修 證,無學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場,云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p. 258

第一目 供品

經文


諸供品是否果有其物, 吾輩凡人不知,惟據圓瑛大 師云:係喻吾人應「淨其身 心」而言。

佛告阿難[註3]:「若末世人,願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 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栴檀 ,以泥其地。若非雪山,以牛臭穢,不堪塗地。別于平原,穿去地皮 ,五尺已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沉水、蘇合、薰陸、鬱金、白膠 、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 以塗場地。

第二目 道場

經文

方圓丈六,為八角檀,檀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花,華中安鉢, 鉢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 華鉢。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鑪,間華鋪設莊嚴,香鑪純燒沉水 ,無令見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并諸砂糖、油餅、

p. 259

糜、蘇合、密薑、純酥、純密,于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 奉諸佛,及大菩薩,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 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 是酥蜜於炎爐內,燒令煙盡。

第三目 佛壇

經文

享佛菩薩,令其四外,徧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 ,及諸菩薩所有形像,應于當陽,張盧舍那[註4],釋迦彌勒[註5]、阿閦彌 陀[註6]、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帝釋[註7]、梵王[註8]、 烏芻瑟摩[註9]、並藍地迦[註10],諸軍茶利[註11],與毗俱胝[註12]、四天王等[註13], 頻那、夜迦[註14],張於門側,左右安置。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中 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第四目 禪七

經文

p. 260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恒于六時, 誦呪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徧。

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願教。

第三七中,于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囉呪,至第七日,十方如來 ,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即于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 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瑠璃。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 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有利根者 ,不起于座,得須陀洹[註15],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 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第二節 持咒之功力

經文


持咒是一種至誠的念力 ,咒乃是一種至誠心電的符 號,與本體真心相呼應,比 普通科學中人類之心電反應 要高,也可說「咒」是超心 電反應的。咒,是「知佛」 到「成佛」的橋樑之一。持 咒,是「知佛」到「成佛」 的實踐方法之一種。

圓瑛大師云:本咒係在 毗盧真法會,釋尊應化會, 觀音合同會,剛藏折攝會, 及文殊弘傳會等五次集會所 授,此咒是如來藏心所成, 故曰心咒,即五會中精要之 義。

眾生之機,顯密不定, 以有眾生應從顯說而獲益者 ;亦有眾生應從密說而獲益 者。諸經神咒,例皆不翻。 (楞嚴講義)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

p. 261

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 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呪,冥獲其力,尚未親聞,惟願大慈,重為 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秘密章句,爾時世尊, 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 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 杵,徧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 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呪。

第三節 持咒之利益

經文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囉,秘密伽陀[註16]微妙章句,出生 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呪心,得成無上正徧覺知。

p. 262


咒既是一種至誠心電的 符號與本體真心相呼應,所 以持咒之利益,即是與本體 真心合一;既與本體真心合 一,則此心即離形骸而存在 ;既離形骸而存在,則災難 痛苦了不相應。上之者,可 向佛處稱尊;等而下之者, 亦可生長智慧,應世間業。 莊子之大旱金不流,土山焦 不熱,亦指此而言。

十方如來,執此呪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十方如來,乘此呪心,坐寶蓮 華,應微塵國。十方如來,含此呪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十方如 來,持此呪心,能于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記 。十方如來,依此呪心,能于十方,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 生、盲聾瘖瘂、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 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飢渴貧窮,應 念銷散。十方如來,隨此呪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 養如意,恒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十方如來,行此呪心,能于 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十方如來,誦此 呪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十方如來,傳此呪心,于滅 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若我說是佛頂光 聚般怛囉呪,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恒沙刼 ,終不能盡,亦說此呪,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 ,取阿羅漢。不持此呪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p. 263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 素白氎,書寫此呪,貯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 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阿難,我今為 汝,更說此呪,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若我滅後 ,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 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龍天鬼神,精祇魔魅,所 有惡呪,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呪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 木虫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惡星,并諸鬼神,磣 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并其眷屬,皆 領深恩,常加守護。

阿難,當知是呪,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註17],金剛藏王 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有眾生,於散 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 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

p. 264

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刼,周徧了知,得無疑惑。從第一刼,乃至 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註18]、迦吒富單那[註19]、鳩槃茶[註20]、 毗舍遮等,并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子,若 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刼刼不生貧窮下賤、不可 樂處。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 。由是得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刼,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 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 。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 。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呪時,設犯禁戒于未受時,持呪之後,眾 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噉五辛,種種不淨,一 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 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持誦此呪,還同 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

p. 265

四棄八棄[註21],誦此呪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 更無毫髮。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刼來,有所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 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呪,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 ,如是積業,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 呪,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 即得長命。欲求果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 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飢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鬥諍,兼餘 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呪,安城四門,并諸支提[註22]或脫闍[註23]上,令其 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呪,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 ,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銷滅。阿難,在在處處,國土 眾生,隨有此呪,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亦復

p. 266

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 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

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 ;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 異,有此呪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 入,是故如來宣示此呪,于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提, 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寃橫宿殃[註24]、舊 業陳債,來相惱害。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 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淨僧,於此呪心,不生疑悔。是善男 子,於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第四節 護法

經文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

p. 267

「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爾時梵王,并天帝釋, 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 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 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 帥,亦于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年歲巡 官,諸星眷屬,亦于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 ,安立道場,得無所畏。」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 萬物精祇,並風神王、無色界天,于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 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爾時,八萬四千那由 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 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呪 ,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 及餘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衞此人,縱令

p. 268

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 ,除彼發心樂修禪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 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註釋

[註1] 摩訶薩怛多、般怛羅:意為大白傘蓋,「大」表如來藏性之體;「白」,喻如來藏性之相;「傘蓋」,表如來藏性之用,普蓋一切。
[註2] 神力冥資:神力暗地資助,即默默熏習也。
[註3] 志按:佛學中有的以理喻事;有的以事喻理;有的「理」「事」雙喻,本段道場之設置,屬「理」「事」雙喻,不能拘泥于文字。「雪山大白牛」,真如正性喻大白牛;雪山喻本來清淨。「食其山中肥膩香草」喻戒。「此牛唯飲雪水清水」喻定。「其糞細微,可取其
糞」喻慧。「和合栴檀以泥其地」指戒定慧之無漏學,因心地而修。「若非雪山,以牛糞
穢,不堪塗地」,若無利根清淨眾生,而作惡多端者不堪學佛。「別于平原穿去地皮,五
尺以下取其糞土」,平原喻中根,地皮五尺以下喻除去五陰之妄心,黃土則喻除去妄心而
得中道之佛性。「沉水」即沉水香。「蘇合」,續漢書謂:「出大泰國」即羅馬。「熏陸」,

p. 269

出于大秦,海邊大樹生于沙中,盛夏樹汁流入沙中可以止痛,作為藥物。「鬱金」說文云:鬱,乃百草之華,遠人所貢之方物。「白膠」,本草云:商雒間多有,樹如白楊,實大如鳥蛋,能除惡氣,即楓香子。「青木」,異物誌云:狀如甘草,產自交州。「零陵」,南越志云:一名燕草,出零陵郡山谷之間,能精明目。「甘松」,出涼州諸山,能和合眾香,可除腹脹及下氣。「雞舌香」又名丁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喻十波羅密,廣作萬行。「合土成泥,以塗場地」,表萬行唯心因地真佇。「方圓丈六,為八角壇」,除其地之不平曰場。起土、封土曰壇。方圓即多邊形。丈六言壇之大。八角壇者,喻八正斥八邪也。八正:一曰正見;二曰正思;三曰正語;四曰正業;五曰正命;六曰正精進;七曰正念;八曰正定。
[註4] 盧舍那:意為徧一切處,淨滿,光明徧照。
[註5] 釋迦彌勒:又稱釋迦牟尼,意為寂默。
[註6] 阿閦彌陀:意為不動無量壽。
[註7] 帝釋:意為能為主。
[註8] 梵王:意為不犯欲塵,即初禪天主。
[註9] 烏芻瑟摩:即火頭金剛。
[註10] 藍地迦:即青面金剛。
[註11] 軍茶利:意為解怨結,亦金剛之異名。
[註12] 毗俱胝:皺之義。據云從觀音額皺所出,八大觀音之一,貌忿怒。

p. 270

[註13] 四天王:居東西南北四大天之天王。見智論五四(大正.二五.四四三頁中)
[註14] 頻那:稱豬頭使者。夜迦:稱象頭使者。
[註15] 須陀洹:小乘之初禪果位。
[註16] 伽陀:一意良藥;二意讚頌、長句。
[註17] 那由他……俱胝:那由他或稱那由陀(NAYUTA),係印度之單位數量名,或稱為兆。
俱胝又曰俱致(KOTIS),亦印度單位數量名或稱之曰億。詳見俱舍論十二、大毘婆娑論一七七、慧琳玄義第一、第十二、第十五…諸卷。
[註18] 富單那:意為惡臭鬼或熱病鬼。
[註19] 迦吒單那:奇臭奇熱鬼。
[註20] 鳩槃茶:意為甕形,誘魅鬼。
[註21] 四棄:即殺、盜、淫、妄四者。八棄:為比丘尼之戒,除前四棄外,另有五、觸摩戒,
以淫心與男子相酌;六、事成空戒,與染心男子提手提衣,屏處共座、共語、共行,相倚相
期等;七、為覆藏他罪者是;八、為附和或幫助比丘破戒作惡者。棄者,即犯上之戒為佛法所棄永難成就。梵語稱棄為波羅夷。
[註22] 支提:意可供養處,即清淨佛土也。
[註23] 脫闍上:意為樓幢之上。
[註24] 寃橫宿殃:即久寃橫禍。


p. 271

第三章 慧

經文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 於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世 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 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諸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爾時,世尊,讚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為大眾,及諸 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於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 上正修行路,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合掌刳心,默然受 教。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 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 涅槃,二轉依號。」


p. 272

第一節 對顛倒原因之認識

經文


對眾生顛倒原因之認識:

正性真心本來如明,由 動而有妄,如以妄心妄相來 復歸本體,即是妄中主妄, 眾生即是在妄見妄相中共影 響,相滅相生而有眾生顛倒 。譬如以電影為例,電本寂 靜無相而實有,因動而有火 光,因良導體而有電流,至 是才有五光十色之霓虹燈、 各種電器。我們如欲研究電 ,僅研究霓虹燈的「光色」 ,及電鍋、電扇的鍋與扇, 誠然是妄;即使研究到陰陽 電子互吸,也是妄,因為既 有陰陽之名相,這也是有限 的,實則電即是佛所說的「 性空真火,性火真空」,無 相而實有,有如正性真心。 眾生猶如各種電器,都是顛 倒變成。

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 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 倒?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 成完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 建立世界及諸眾生,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 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 非法,展轉發生,生力發明,熏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 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對世界顛倒原因之認識:

有形質之世界亦是因其 心本體無明之動而生聲、色 、香、味、觸、法,連 環而發生之十二類生。要之 ,均係虛變顛倒之幻境。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 因所因,非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 化眾生,成十二類,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

p. 273

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 輪轉。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轉顛 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註1]、化生[註2]、有色[註3]、無色[註4]、 有想[註5]、無想[註6]、若非有色[註7]、若非無色[註8]、若非有想[註9]、若非無想[註10]。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 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註11],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 如是故有胎遏蒲曇[註12],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 如是故有濕相蔽尸,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 如是故有化想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

p. 274

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 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沉,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 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 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 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 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性顛倒故,和合呪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 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呪詛厭生,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迴互亂想, 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

p. 275

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 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 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是名 眾生十二種類。

堅持淨戒 建立壇場 頂放神呪大敷揚 修道事功忙 頂禮慈王 更演後佳章

第二節 消除顛倒亂想之修為法(三漸次)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八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 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汝今修證佛三摩提

p. 276

,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 ,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第一目 修習

經文


修習:必須斷五種辛菜 ─蔥、蒜、韮、薤、興渠。

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 謂段食[註13]、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阿難, 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 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 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 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 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 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淫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

p. 277

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第二目 真修

經文


真修:大凡生食、肉食 之動物,性必兇猛。熟食及 非肉食動物,性必溫和。至 於淫與偷在本編第一章中已 有論及,茲不贅述。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 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噉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 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 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 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 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 ,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第三目 增修

經文

p. 278


增修:即斷根與六塵相 對之認識作用而返回本體真 心。

五十五位:乃指修行五 十五個階段及境界而言。譬 如吾人對藝術、文學、音樂 之欣賞,其欣賞能力達到某 一階段,即有其不同之境界 ,此種境界,只能意會,難 以言宣。其能言傳者,往往 不是內心實際之感受,故不 應為五十五位之文字所障才 可。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 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 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 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 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第三節 修持之層次與境界

第一目 乾慧地

經文


乾慧地:指本體真心已 不受形質所累,但還未能發 用之狀態而言。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 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第二目 十信

經文


1.信心住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

p. 279

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性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 ,名信心住。


2.念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 來,無數刼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 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3.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 ,名精進心。


4.慧心住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5.定心住

執持智明,周徧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6.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7.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8.迴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 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9.戒心住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p. 280

10.願心住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第三目 十住

經文


1.發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 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2.治地心

心中發明,如淨瑠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3.修行心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4.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 種,名生貴住。


5.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6.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7.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8.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p. 281

9.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10.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 ,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第四目 十行

經文


1.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2.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3.無瞋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4.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5.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6.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7.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 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p. 282

8.尊重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9.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10.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第五目 十迴向

經文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 相迴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 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2.不壞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3.等一切佛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4.至一切處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5.無盡功德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迴向。


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p. 283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8.真如相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9.無縛解脫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10.法界無量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第六目 四加行

經文


1.煖地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 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2.頂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3.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4.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第七目 十地

p. 284

經文


1.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2.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3.發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4.燄慧地

明極覺滿,名燄慧地。


5.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6.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7.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8.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9.善慧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10.法雲地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 修習位。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等覺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p. 285


妙覺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單複十二者,即五位是 複。四加行、乾慧地、等覺 、妙覺為單,合計十二之謂。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 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第四節 本經之命名

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 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囉無上寶印,十方如 來清淨海眼。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 ,入徧知海。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 母陀羅尼呪。亦名灌項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p. 286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囉義。 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 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 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沈惑,令我今日,身 心快然,得大饒益。

校釋

阿難問:如來曾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提發心,自覺已圓, 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今發願度人,請問如何安立道場?

佛答:有三決定義修行(三種修行之基本條件)──攝心為戒,因戒生 定,因定發慧。亦即三無漏學。

第一章 戒

(甲)本章分淫、殺、偷、大妄語等四大戒。亦即五戒中之前四戒。 此四戒各有意、語、身三業。

p. 287

一、淫的意業對自己固是意亂情迷有失本性,對所意淫的人也會 產生念力,擾亂對方之身心。至於語、身之淫業,更會直接 引起相互之業力,是謂之塵勞。所以戒淫在使一心清淨,認 知本性。

二、殺的意業即是瞋毒之潛存;殺的語業即瞋毒之流露;殺的身 業即是瞋毒之實現。殺的意業對自己固是浸蝕悲心,對所意 殺的人也會產生念力,使對方增進瞋毒心。至於語、身之殺 業,更會直接引起相互之業力。所以戒殺在使瞋毒消除,使 慈悲心流露,以認知本性。

三、偷的意業即是貪毒之潛存,也正是對自己自本自尊之本性有 著遺失感。偷的語業及身業即是貪毒及此一遺失感之顯現。 戒偷主在認知自己本性具足,不必妄求。

四、妄語的意業即是欺心之潛存。先必自欺,然後才欺人。自欺 者,永不見自家本性。欺人亦會引起相互之業力。所以戒大

p. 288

妄語仍是在認知妙覺圓明之自性。

所以本章之旨歸在說明其心不淫、不殺、不偷、不大妄語、不 隨生死相續。相對地,淫心、殺心、偷心、妄語心不除,塵不 可除。

(乙)餘見各節有關之眉批。

第二章 定

(甲)定在攝心,入三摩地、持無上神呪、依清淨師守戒,最後發菩 提願,假佛力加被而成悟。然聞悟並非是證悟,僅是知解而已 。繼之則賴修證以建立道場。

(乙)道場乃修道之場所,可有二義:一為直心是道場,秉此直心即 是道,心即是道之所在處。次為宗教形式儀禮處,為攝心之處 所。本經所記之供品、佛壇,及道場場地,均指示有嚴格之材 料與形式。要之,均是在莊嚴道場,以使修行人生莊敬心,更

p. 289

加莊重各人內心之道場。亦具密宗色彩。此一道場之密意部分 ,則不是我們憑語言、文字所能道及的。

(丙)持呪部分,請詳閱章內之眉批。本章最後之護法直謂,若能按 以方法建立道場以修行,即可得諸天之保護。并謂直心修行的 人,即使不能依照上法建立道場,只要能持呪亦同「入壇行道 功德」。要之,真心無上道場,端在一心耳。

第三章 慧

(甲)慧是由戒、定而生。有了慧才能有認知能力。本章主在使人認 知性本圓明,因動生妄而有眾生顛倒。而此世界亦是因動有聲 、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而 有世界顛倒。圓明之本性,有似中庸未發之「中」。而眾生與 世界之顛倒,則有似易經由動所生之吉兇。慧即是要在顛倒中 認知圓明之本性。

p. 290

(乙)修持之方法是依三漸次──戒五辛、不肉食、生食,不盜、不淫 ;棄六入六塵之作用以返回本性。至於修持之層次共有五十五 級,又稱之為五十五位。每一位各有其境界,其真實境界如何 ,惟親證者乃能得之,恐非文字所能盡之也。

(丙)餘請參閱有關經文之眉批。


註釋

[註1] 濕生:寄託潮濕陰溝而生者,如微生物之類。
[註2] 化生:由蛻變而生者,如蟬、蛹等。
[註3] 有色:具雌雄二性之有情眾生。
[註4] 無色:雌雄合體者,無「色」與之相對之物,如蚯蚓。
[註5] 有想:有心無體者,如鬼神。
[註6] 無想:有形體無精神者,如無生物。
[註7] 非有色:沒有色情,必須異性體始能繁殖生長者,如水母是。
[註8] 非無色:參見[註4] 。

p. 291

[註9] 非有想:有感觸而無情想,如含羞草、蒲盧等。楞嚴貫攝謂:「不尊親為親,反以陌生者而親之,如是之因所感之果非有想相,如彼蒲盧,本為桑虫,非有蜂想,而卒成蜂想,異質想成。」按蒲盧即是螺臝。長水疏曰:「取青虫為子,非己所生。」如騾本無情慾,乃係驢、馬交配而生之者然。
[註10] 非無想:好像是無情之物,其實仍有意識,如梟鳥。
[註11] 羯邏藍:意為凝滑,受之初期。
[註12] 遏蒲曇:意為皰,詳見三編四章[註2]。
[註13] 段食:一為有定時之食,以異餘三食可不定時而食。二為食物須分段細嚼始可食。


p. 292

第六編 人天奧秘──七趣

經文


七趣─六道眾生加仙趣 ,合成七趣。七趣之輪轉并 非是逐一行之,完全在於自 身神識之清濁而定。譬如鬼 趣神識之清者,則可超越畜 生而入於人趣。反之,人趣 中熏習惡劣者則入鬼趣。

七趣雖有一定之順序, 但各趣各依自己之業力造作 而各從其趣。明瞭此點後再 看各趣,方不致迷疑。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 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 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 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 火燒然,墮無間獄。瑠璃大王[註1],善星比丘,瑠璃為誅瞿曇族性[註2], 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定處 ?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惟垂大慈,發開童蒙,令諸一切持 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p. 293

第一章 七趣形成之原理

經文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因愛染而造惡業,業愈 深沉。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 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註3],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 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擧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 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 內分。


因欲解脫而造善業,惡 業愈微弱,始有解脫之機。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 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擧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盼雄毅;

p. 294

心欲生天,夢想飛擧;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阿難,諸想雖別,輕擧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人命終時,一切善惡咸 交集心中,若神識無業所牽 ,即生純想,有十方諸佛迎 往淨土。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 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純想即飛, 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 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業力少即情少,必神識 之精神力量強,稱之為「想 多」。若有神呪、諸佛加被 ,亦可見佛。

情少想多,輕擧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 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 ,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 如來座下。


善惡伯仲相間,可得人 身。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業重識少,即墮入畜生。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羣,輕為羽族。


若七分惡業,僅三分神 識力,則是餓鬼與地獄道。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 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

p. 295

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獄。

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 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校釋

甲、「趣」即是十二因緣中之「愛」與「取」。所謂七趣,即是因愛 取不同,而有七類眾生,簡稱之為七趣。關於山河大地與眾生之成 因,已在本書第三編第三、四兩章(卷四)中說明過了,本章說明 七趣之原理,乃是指七趣輪迴而言。

乙、眾生在生命中都帶有無始以來之業力,有的更造作新業。無論業 之善惡,在命終時,一己之業力善惡俱陳,而影響到神識之清濁。

此眾生神識清濁也就決定了該淪為何趣。

丙、餘參考本章分段之眉批。


註釋

[註1] 瑠璃大王:即舍衞國波斯匿王之太子。

p. 296

[註2] 誅瞿曇族性:瞿曇、俱譚,俱釋種之姓。古來之佛姓稱瞿曇、甘蔗、日種、釋迦、舍夷等五姓,其各說有異。據傳瑠璃王在位,因前緣與瞿曇族有仇隙,即向其求婚,瞿族以婢女
充釋種之女嫁之。王事後獲知,大誅瞿曇族,致死後墮入地獄云云。
[註3] 珍羞:珍奇美味。

p. 297

第二章 七趣形成之現象

第一節 地獄趣

第一目 十習因

經文


習即習氣,指思惑種子 而言。地獄係思惑十種習氣 而成。

一、慾火中燒,猶同猛火 ,久之積習愈深,對神識之 熏習愈濃,壽終之後,良知 現前,神識猶如一團火珠, 自我煎熬,像面臨火燒後之 鐵床、銅柱一樣的痛苦。

二、凡貪的人就像冰塊吸 熱氣一樣,由此所熏習之神 識,到命終時,亦如受寒風 之凜冽一樣痛苦。

三、傲慢凌人,血氣方剛 ,由此而所熏習之神識,到 臨終時,亦如臨熱沙毒海、 血河、灰河一樣痛苦。

四、由於瞋恨時怒髮沖冠 ,肌肉緊張,毛孔收縮,好 像鋼鐵樣的堅強。積習一生 ,其熏染之神識,亦如臨兵 山刀林一樣痛苦。

五、欺詐引誘行為,實質 上等於綁架搶劫一樣。神識 受此熏習,也像受到鞭杖一 樣地痛苦。

六、只吹牛不辦正事的人 ,像塵土隨風飛場一樣,輕 譽,如屎尿樣的臭得使人討 厭。其臨終時之神識,如溺 尿、塵土一樣的痛苦。

七、怨天尤人自己本身不 能面對現實,好像把自己用 車檻欄起來一樣。其所熏習 之神識,也受同樣的痛苦。

八、惡見計五種:一為薩 迦耶,即身見,頑固地執我 我所。二為邊見,偏激地執 斷執常。三者邪見,昧於正 理,撥無因果。四為見取見 ,武斷地非果計果。五者戒 禁取見,栽贓式的非因計因 。由於這些惡見都是有悖天 理良知,出於個人主觀之惡 見,失去一定之標準,自己 之看法往往前後矛盾,但人 壽將終,虛靈不昧,其所熏 習之神識自我審判,嚴明無 訛,來質對生前之狂語妄見。

九、暗設陷阱,坑害他人 ,就像用石磨碾磨別人一樣 。其所熏習之神識,亦受同 樣痛苦。

十、慧巧辯,昧著良心替 人打官司的人,就好像在明 鏡上塗上塵土,使明鏡不能 照物,由此而熏習之神識, 有如眼睛瞎了一樣的痛苦。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云何十因?阿難,一者,淫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 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煖相現前。二習相 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 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 冽,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註1] ,青赤白蓮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p. 298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 波為水,如人口舌自相緜味,因而水發。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 ,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 水,菩薩見慢[註2],如避巨溺。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 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鎗鋸,如人銜寃,殺氣飛動 。二習相擊,故有宮割軌斫,剉刺槌擊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 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戳。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如 水浸田,草木生長。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是故 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姦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姦。如是故有

p. 299

飛墜漂淪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 ,如踐蛇虺。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 盛囊撲,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檎捉,擊射拋撮 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 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如行路人,來往相見。二 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鞫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 文簿,辭辯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 諸虛妄偏執,如臨毒壑。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如 讒賊人,逼枉良善。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註3]諸事。是 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因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p. 300

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鑑見照燭,如於日中,不 能藏影。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是故 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第二目 六報

經文


六報為六根之貪著,臨 終心靈深沉而成地獄。六報 中六根各有感受,合計三十 六。又每報各有相對兩相, 總計四十二種報應。

一、見報:見以色為境, 取其境界如淫習所熏染之猛 火相同,只是擴大到六根, 各有不同之感受而已。

二、聞報:聞是靠音波傳 遞,所以不能當聞而聞,其 業力所熏習之神識,到臨命 終時,有如波濤沒溺天地一 樣。兼及其他五根之感受, 雖各有不同,但其痛苦則一 。


云何六報?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 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烟,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明者,則能徧 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如是見火 ,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烟紫燄;燒味,能為焦丸鐵糜 ;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

p. 301

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 鬧,精神愍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沉沒。如是聞波,注聞, 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注息,則能為 雨、為霧,灑諸毒虫,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 ;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 碎心魄。


三、齅報:由鼻所熏習之 神識,其感受有如毒氣(餘 五根不贅)。

三者,齅報。招引惡果,此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 近,亡者神識,從地踊出,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 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如是齅氣,衝息, 則能為質、為履[註4];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聽,則能為沒、為溺 、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註5]、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 為大肉山,有千百眼,無量[口+帀]食[註6];衝思,則能為灰、為瘴, 為飛砂礰,擊碎身體。


四、味報:係舌之業力所 造,舌以顛倒是非為咎,故 其所熏習之神識有倒懸之痛 ;又因舌有貪食之咎,貪習 有如冰塊吸收熱氣一樣,所 以神識又受凜冽之苦(餘不 贅)。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燄

p. 302

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明 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裂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 骨髓。如是嘗味,歷嘗,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 聽,則能為利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 弓、為箭、為弩、為射;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


五、觸報:由身體之觸覺 業力所造,觸以有形體之物 為主,以「食」「色」為咎 ,故其所熏習之神識,如臨 猛烈貪吃之火蛇、火狗、獅 虎一樣的恐怖可怕。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 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 、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矟,驅入城內,向無間獄。發明二相 :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 。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見,則能為燒 、為爇;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倳、為射;歷息,則能為括、為 袋、為考、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歷思,則能 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六、思報:思惟、觀念、 定律、方法等業力是抽象的 ,所以其熏習之神識如臨惡 風一樣的恐怖可怕。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

p. 303

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不 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 忍。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結見,則能為鑑、為證,結 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能為大火車 、火船、火檻;結嘗,則能為大叫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 、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地獄并不是處於吾人之 神識而存在,而是決定於有 生之年業力之熏習。神識如 有三分之二的濁氣即下沉, 下沉者即是地獄。其中所述 險境、苦景完全是虛靈不昧 神識自我審判之痛苦,一如 有人負人甚深,而自疚發狂 ,神經錯亂時所見之景象一 樣。

地獄既是指神識濁氣之 盛而言,則眾生中貪瞋之輩 ,六欲橫流,作物質財貨之 奴,自我鞭撻,心勞日絀, 此亦不是地獄乎?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若諸眾生,惡業 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 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 八地獄。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見見 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 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第二節 鬼趣

p. 304

經文


鬼趣:吾人頂禮三寶, 旨在求定生慧,使神識輕擧 ,如不能輕擧者,則必自我 審判,痛苦終了,各從其類 ,遇緣成形,上者為卑劣小 人,下者為低等動物。可見 鬼之含義有二:一為未成形 之中陰身,二為已成形之人 與動物。在已成形者之中, 人類中有鬼,乃至低等生物 中亦有鬼,可見鬼并不是什 麼神秘玄妙的東西,實在只 是濁氣凝充者之代表詞而已。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 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 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 鬼。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貪恨為罪,是人罪 畢,遇虫成形,名為蠱毒鬼。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 厲鬼。貪傲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貪罔為罪,是人 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 魎鬼。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貪黨為罪,是人 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 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第三節 畜生趣

p. 305

經文


畜生趣:在地獄中,神 識自訟之痛苦,已告一段落 。「想」「情」均成靜止狀 態,但報業尚未解決。什麼 是報業呢?心理學說人與人 之間靈犀互通,完全是心電 反應之關係。人壽終後,其 神識有種虛靈不昧的超心電 反應的作用。因此,神識對 於有關係的人與物有一種向 心力,尤其虛靈不昧,對於 宿債有關者,便依緣成形, 以資酬償。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 ,怨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 ,多為梟類;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虫蠱之鬼,蠱滅報盡, 生於世間,多為毒類;衰厲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註7]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註8];緜幽之鬼,幽銷報 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註9];和精之鬼[註10],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 為應類[註11];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註12]一切諸類; 依人之鬼[註13],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註14]。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傍為畜生,此等亦皆自虛 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如汝所言寶蓮香等 ,及瑠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 ,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虛妄想凝結。

p. 306

第四節 人趣

經文


人趣:人僅是指頂天立 地的動物而言,其實在人之 中下之者有鬼,如役使鬼即 是人形;上之者可到自在天 ,如佛之成就仍為人身。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眾 生,還復為人,反徵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 ,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值。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於中間殺彼身命 ,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 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彼咎徵 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 中,參於庸類;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很類;彼蛔倫 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註15];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 道中,參合柔類;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p. 307

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彼休徵者,酬足復形,生人 道中,參合明類;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 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為可憐 愍者。

第五節 仙趣

經文


仙趣:依現代科學分析 ,物質分至最後只是「能」 ,吾人肉身之凋謝,只是「 能」的發散而已。仙家修心 養性,外用藥物守元護精, 神自清明,得以延壽,從理 論上是說得通的,只是眾生 妄心太重,難以安服耳。

但仙家只是守住「能」 不讓發散,然「能」究竟是 要發散盡淨的。譬如一盆水 潑倒於地,瞬息即盡,如不 倒掉任其自然蒸發,亦有蒸 發完畢的一天,所以「能」 是有限量的,有生滅的,所 以仙家們仍須輪轉。真如心 是無生滅的,所以不輪轉, 仙、佛之別,即在此也。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 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堅 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 成,名遊行仙;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堅固津液 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堅固精色而不休息,

p. 308

吸粹圓成,名通行仙;堅固呪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堅固思念而不休 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 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 還來,散入諸趣。

第六節 天趣

第一目 六欲天

經文


六欲天:依本然五根之 境受用,心不存貪者即屬六 欲天。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淫中,心 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於己妻房,淫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註16],命終之後,超日月明 ,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註17];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

p. 309

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 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燄摩天[註18];一切時靜,有應 觸來,未能違戾[註19],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 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註20];我無欲心,應汝行事, 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註21],如是一類,名樂變化 天[註22];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徧能 出超化無化境[註23],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註24]。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第二目 十八天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九


十八天,已離六根六塵 ,不與外境發生交感作用, 但本身仍保形質所發生之作 用,故仍稱為色界。

1.初禪:三梵天已無欲 之意識,但仍與外境相對, 如「見色而心不動」者是, 去欲界依色界。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 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 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

p. 310

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 ,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 名大梵天。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 ,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2.二禪:三光天,此天 非但無欲之意識,見色不動 ,且無分別心,如無男女之 相者是。去色界依空界。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 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徧成瑠璃,如 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 如是一類,名光音天。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 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


3.三禪:三淨天,無分 別心以後,吾人之心則無相 可住,此時即怡然自得,靜 坐時即可得此佳境。猶如飲 水,冷暖自知,殊難言傳。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 如是一類,名少淨天。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 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 ,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徧淨天。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 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 三禪。

p. 311


4.四禪:兩福、廣果、 無想天,以及五不還天,計 九天。吾人之心到了寂靜之 後,用功漸久,則無所住而 生於心,靈覺受時、空之限 制則愈少,如陽明靜坐時, 有人從很遠自室外入,即知 某人至矣。此無他,水澄則 清,心靜則靈故也。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 苦樂二心,俱時頓捨,麤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 名福愛天。阿難,從是天中,有二歧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 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若於先心,雙厭苦樂,精研 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 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 ,名無想天。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 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五不還天,本居四禪天 中,既無欲界之苦,亦無三 禪之樂,稱之淨居,淨居則 不再返還欲界。

學佛貴在實踐,究竟天 之境界如何只有佛所得而知 之,吾人只是依其所說,揣 摩臆測,均非究竟。故佛說 未得親證的人,凡眾不知羅 漢果位,正如羅漢不知究竟 天之究竟一樣。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 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阿難,苦樂兩滅, 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 名無熱天。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沈垢,

p. 312

如是一類,名 善見天。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究竟羣幾,窮 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阿難,此不還天,彼諸 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 ,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註25],未盡形累[註26],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十八天仍為色界,最後 之色究竟天為最高者,與無 色界為鄰,到了此界多屬羅 漢果位,能產生兩種結果:

1.迴心大阿羅漢,由本然生 慧,直參菩提,不受輪迴。

2.迴心鈍阿羅漢,因厭世起 願心始生智慧,不明白空理 ,不悟大道者,須受輪迴。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 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 名為迴心大阿羅漢。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 是一類,名為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 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 然,逈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 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p. 313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家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 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 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阿難 ,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註27],從此逮終,名無色 界。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沈溺, 補特伽羅[註28],各從其類。

第七節 阿修羅趣

經文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若於鬼道,以護法力 ,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 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修羅王,執 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

p. 314

變化有,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沈水穴口 ,旦遊虛空,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校釋

甲、眾生因不同之重大惡習與業力而隨業往生墮入七趣。例如淫業深 重即會墮入地獄趣中之火獄,飽受煎熬。其實沉溺於慾火中的人, 未嘗不同於煉獄煎逼。其他如貪、如傲、如瞋、如欺、如妄、如怨 、如執、如險、如巧等九惡習亦同淫業,茲不多述。至於眾生造業 必通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有作必有受,由何者所作 必由何者所受,以何方式作業必以何方式受報。報本經指出七趣亦 受有六報。

乙、餘參見各節、目之眉批。


註釋

[註1] 吒吒波波羅羅:痛苦之叫喚聲。
[註2] 慢:恃己凌他,即驕傲也。

p. 315

[註3] 蹙漉衡度:壓縮其身軀,濾漉其血液,權衡其輕重,度量其大小。
[註4] 為質為履:質,證也;履,踐也。合言之,即質證其罪,屨踐其形。
[註5] 為餒為爽:魚之腐爛曰餒,羹之敗味曰爽。
[註6] [口+帀]食:蛀虫之蛀蝕稱[口+帀]。
[註7] 蛔類:即蛔虫一類之寄生虫。
[註8] 食類:凡有生命之動物多主貪,食類指有生命之動物言。
[註9] 服類:其皮可作衣服之禽獸。
[註10] 和精之鬼:精者明也,指其有智慧而不務正業者,死後所成之鬼。
[註11] 應類:如季候鳥及冬眠之昆虫、動物等應季節而至者。
[註12] 休徵:休,兆也。徵,應驗也。意為吉祥兇禍預兆之物,如麒麟、貓頭鷹等類。
[註13] 依人之鬼:生前愛訟習,則附巫祝而為人傳吉凶者。
[註14] 循類:可為人傳信之犬鴿類。
[註15] 微類:卑微人物如娼、優、婢僕之類。
[註16] 全味:指淨味而言,因在妻房之中仍有微薄之淫愛,故不得全淨。
[註17] 忉利天:意為三十三天,在須彌山頂。
[註18] 須燄摩天:意為善時分,傳日月光明不能及,以蓮花知時分而開合。
[註19] 未能違戾:未能以力量相違反抗拒。
[註20] 兜率陀天:意為知足天。

p. 316

[註21] 越化地:謂越以下四天,自化五欲之境。
[註22] 樂變化天:化五欲之天之苦,繼而得其無五苦之樂。
[註23] 化無化境:四欲天以下根境相對有根塵可化,第五欲天之識位則無可化。第六欲天則已超「化」「無化」之位,故稱化無化之境。即欲念不動之境。
[註24] 自在天:無欲而得,不勞而化,了無罣礙之境。
[註25] 獨行無交:謂此心無所留礙,「心」「境」了不相對,謂之獨行。不為情累,不為理縛,謂之無交。
[註26] 未盡形累:未盡身形之累。
[註27] 無業果色:無因果造作之感受,即無欲界色界之境界。
[註28] 補特伽羅:意為自惰,又云數取趣,謂依自己之業因,受其同類之業果。


p. 317

第三章 七趣綜論

經文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 ,皆是昏沈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 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 皆由隨順殺、盜、淫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淫,有名鬼 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 ,「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淫,云何 更隨殺、盜、淫事?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 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 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

p. 318

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 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第七編 修禪

第一章 概說

經文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几,迴紫金山,再來憑 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 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註1], 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 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 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 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註2]。汝應諦聽,吾今為汝子細分別。」


p. 319

眾生本覺妙明,與諸佛 無別,悉皆空性。惟眾生因 愛取生迷,而執於空有、國 土、世間,惑諸魔事,實則 都是凡塵影事。甚至在禪定 中之境界、感覺都是虛妄不 實。然仍須透過禪定之修行 ,消除虛妄之後,始可證得 本覺妙明。


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佛告阿難 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 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徧迷, 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 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於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況諸 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 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註3], 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 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 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 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 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 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

p. 320

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 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羣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 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 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 轉零落,無可哀救。


註釋

[註1] 毗婆舍那:意為微密觀照而修,即觀也。
[註2] 阿鼻獄:即無間地獄。
[註3] 心精通脗:我此心與真如精心通同脗合,毫無欠當。


p. 321

第二章 禪定中之歧境

第一節 幻相

經文


色陰區宇:區,即小屋 。宇,即屋宇,屋之四垂處 。區宇,謂眼根為色陰所限 制及隱蔽之謂。正如能見的 人坐在暗室為黑暗掩蔽眼睛 一樣。大自然之物理現象誠 然不是其心本體,而純係吾 人心理、生理所生之幻相, 亦更非真心本體矣。禪定中 這些境界是有的,但不能當 作真正的成就。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 ,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 ,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 復幽暗,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一)禪定靜極之時,精力 湧出,身心輕快,優遊自在 ,不受形骸之累。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註1],身能出礙 ,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二)靜極之精神力量照徹 身中,洞察身內寄生虫。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

p. 322

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 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三)精魄離合係由於承受 上面之外溢,與內徹的力量 ,故神魂互涉,所以有聞。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 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 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 作聖解,即受羣邪。


(四)平時禮佛修習佛法的 人,心靈悟到了平時之「染 境」,便會感到有千佛化身 的境界。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徧作閻浮檀色[註2],一切種 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註3],踞天光台[註4],千佛圍繞,百億 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 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五)定力超越慧力,亦即 定力抑按過度,而有諸色併 顯之境界。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註5],制止超越,於時 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 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p. 323


(六)由於定光澄徹寂靜生光 ,故於暗室見物。

志按:常人只要心氣平 和鎮靜,視力即可增強,以 此推之佛說,應深信不疑。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 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 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七)排遣四大,遺忘形骸 ,進入純粹圓融的禪定境界 後,故不知割削之痛。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 ,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併,排四大性 ,一向入純[註6],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 解,即受羣邪。


(八)內心經常嚮往佛國樓 殿華麗之勝,厭惡輪轉之痛 苦,由於凝想日深,所以幻 見恒沙諸佛莊嚴佛土。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 ,具足七寶,光明徧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 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 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九)遙見遙聞是由於思想 過度而有此境界,相思與思 鄉類有此境,可推至禪定中 之此境也。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

p. 324

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十)形體遷移,此為惡境 。以上九幻境只要知其為幻 覺,則此種幻覺對修習有進 益。唯有本(第十)境對修 習反減其功力,稱為魔境。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 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 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 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 ,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第二節 幻覺

經文


受陰區宇:人身所接觸 之外境,誠然不是真心本體 ,而心理及生理所感覺到之 幻覺,尤非真心本體,若誤 將幻覺為真,心生歡喜,幻 上加幻,更非真矣。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 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註7],手足宛然,

p. 325

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註8]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 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 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一)因初得此大光耀境界 ,大悲心特重,就像一個新 從事業者重視事業一樣。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過分, 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蝱;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 覺流淚,此名功用抑摧過越[註9],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 自銷歇。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於 正受,當從淪墜。


(二)初得境界,心生歡喜 ,用功過猛,正如一個實業 家,其事業初具規模,力求 加速增產。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勝相現前,感 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 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 銷歇。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 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三)由於定力強於慧力, 雖再定而慧力不繼,無法再 證得新的境界,如不繼續修 證,原有之功力也將減退, 於是只有保持著穩定狀態, 但慧力日益枯竭,卻自認已 盡到最大功力,也不失為一 種進步。好像企業家生產過 剩,無法推銷,資本死藏, 如增產,必更過剩,若減產 ,則已經之投資難以賺回, 只有維持現狀,採取觀望態 度。此刻正是企業家成敗關 頭,能夠支撐,已自感難能 可貴,仍不失為是一種成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

p. 326

智力衰微,入中隳地,逈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 沈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 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 受,當從淪墜。


(四)本境界與上境界恰好 相反,是慧力大於定力,自 以為已到了佛的等位。好像 企業家因供不應求而拚命增 產。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 ,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此名用心亡 失恒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 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五)再不能新證,而且退 失了以前既有之功力,而灰 心喪志,期求自裁,非命地 解脫。正如盲目增產蝕了本 ,試圖自殺一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新證未獲,故心已亡 ,歷覽二際[註10],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牀,如飲毒藥 ,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 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 劍,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 受,當從淪墜。

p. 327

(六)禪定中人已亡「進」 「退」兩相,安隱不動,恬 然自得,謬認自己已經得證 。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隱後 ,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 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 笑,於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七)亡「進」「退」之境 則以為已廁身佛位而生七大 慢之狂性,尤為謬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自謂已足,忽有無端 大我慢起[註11],如是乃至慢與過慢[註12],及慢過慢[註13],或增上慢[註14], 或卑劣慢[註15],一時俱發,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此名 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 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 經是樹葉,或是氎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 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八)此境已悟到了最上乘 的本體真心,不受形累,只 留下清明湛然「乾有其慧」 的智慧,使精神飛揚,所以 能生無量的輕快和安適,但 絕不是已獲得了聖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精明中圓悟精理, 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己言成聖,得大自在,此名因慧

p. 328

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 ,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眾生,墮阿鼻獄,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九)僅明白了本體真心妙 明空虛之現象,於是停止於 空境,自以為己身之形骸可 長久的永遠斷滅,再不接受 因果輪迴。須知此境亦只是 禪定過程中之現象,絕非聖 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虛明性 ,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 斷滅解,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 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噉 肉,廣行淫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 與酒肉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入人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十)貪愛於禪定虛明之佳 境,至使貪者逾越,愛極發 狂,推其之所以如此,乃是 其慧力不夠,定力過強,究 其動機無非是希望早證菩提 ,執此一念,即是貪欲,但 學佛必須「慧」「定」雙修 ,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斯則 可。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味其虛明,深入心骨 ,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 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 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 ,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

p. 329

或五六百,多滿千萬,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於王難, 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 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 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 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第三節 幻想

經文


想陰區宇:能脫離形骸 而存在之「意身」仍不是真 心本體,而只是幻身。此幻 身正如夢中的幻想一樣,而 不是本體真心。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 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註16],得意生身, 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 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銷 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

p. 330

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一)當不為受陰之幻覺所 迷之後,在禪定時,心生歡 喜,發現有圓通妙定之功力 ,到了從心所欲毫無留礙之 聖境。若身貪求更為巧妙之 佳境,用力過度,揠苗助長 ,從此功力減退,還自以為 得了親證,像著了魔似的, 到處吹噓,見人說人話,見 鬼說鬼話,陰險詭詐,表面 君子,危言聳聽,無事生非 ,如像怪鬼一樣。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 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 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 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 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此名 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 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二)在禪定中有了圓通妙 定之功力,從心所欲,沒有 留礙。於是神不守舍,竟然 「騎長鯨,御飛龍」遨遊於 九天之外,自以為獲得了不 生滅的境地,到處吹噓,居 然煞有介事似的正襟危坐, 道貌岸然,大家皆信其為大 菩薩,其實只是魃鬼而已。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 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

p. 331

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淫 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 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 ,邪見密興,種智銷滅,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 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 墮無間獄。


(三)在禪定中,心中喜愛 綿密地鍥而不舍,吻合圓通 妙用之佳境。自以為獲得了 不生死之涅槃果位,到處吹 噓,居然也有人因其說法而 有開悟者,竟把他也當作菩 薩,其實只是著了魔的魅鬼 而已。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緜 㳷[註17],澄其精思,貪求契合,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 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 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 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 ,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 ,緜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 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

p. 332

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 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 間獄。


(四)在禪定中喜歡貪求「 物之表裡精粗及心之全體大 用」─一切物理、心理之變 化始終。自謂悟到了本體真 心,證到了不生滅境地,身 具威力,鎮服羣倫,以為子 子孫孫所傳之肉身,與涅槃 、菩薩、法身本是一事,別 無「染」「淨」「凡」「聖 」之分別。誤把遺傳之肉身 視作本元,而昧於無始以來 本有之真心,使人竟把他當 作大覺大智者,其實只不過 是蠱毒魘勝鬼而已。

志按:心佛眾生本同一 真如心沒有差別,但若將眾 生視為肉體之遺傳,則有區 別矣。「染」「淨」本亦同 一真心,如純金與金礦同屬 有金,自無差別,但若說各 根都無染淨之分,則謬矣。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 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 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 ,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 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 淨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 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 ,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 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 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p. 333


(五)在禪定中喜歡貪求冥 冥之中隱隱約約似乎有種種 預兆的感應,於是就像著了 魔似的為人說法,大吹三世 因果,居然也能博得供養, 其實只是一名癘鬼而已。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 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 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 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 別生法愛,黏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 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 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 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 誑,遺失本心,此名癘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 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 獄。


(六)在禪定中,能知人所 不能知,能見人所不能見, 專門貪圖研究宿命,像著了 魔似的指出人家宿有之業力 所在,又指出別人未來之果 ,暗地裡打聽人之陰私,佯 裝自己無所不知,已有神通 ,使人信服。除了佛之律儀 之外,另外擅自列入一些戒 條,苦其身心,以這種詭異 行為換取別人的尊敬,其實 只是察顏觀色的大力鬼而已。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 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p. 334

,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 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 畜生,勅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 ,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 ,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 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七)心裡喜愛深入圓通妙 定,不惜辛苦地隱居,貪求 寧靜,像著了魔似的敷座說 法,表演一些幻術炫耀於人 ,自詡為已證得不生滅地, 其實只是城隍川嶽鬼神之類 而已。

志按:以上(六)(七)兩種魔 境,第(六)種「……三摩地中 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 宿命」,第七種「……三摩 地中,心愛深入,尅己辛勤 ,樂處陰寂」,圓瑛法師在 『楞嚴經講義』中將以上兩 段文字顛倒,即第(六)是「… …心愛深入……」第(七)是「 ……心愛知見……」,依原 經文理均洽。南懷瑾教授所 著『楞嚴今釋』亦主原經文 。未改甚是,今從經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 入,尅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 ,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 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 ,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 ,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 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

p. 335

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 ,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 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或有精進,純食 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 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八)喜歡神妙莫測,通達 無礙的種種變化,貪著神力 ,研究萬化之本元,自詡已 得到無上涅槃,為人說法, 在水陸空三處身心來往自在 ,但尚未超於形骸,故仍有 「身見」存在,所以對於能 加害身心的利器還是害怕的 ,這也是著魔的一種現象。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 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註18],貪取神力,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 ,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 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 ,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 ,如屨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缾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 ,曾無障礙,唯於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 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 復令人傍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淫,不毀麤行,將諸

p. 336

猥媟,以為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 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 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 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 間獄。


(九)心中喜歡研究身心之 斷滅和萬化之體性,以貪求 不生滅之空性以資身心自在 。此時自以為到了涅槃境地 ,為人說法,身形可隱可現 ,其實是由於日月蝕時,諸 靈禽及芝草之屬吸收了精氣 得以延年益壽,久之成魔, 而乘其貪求不生滅之空性附 其形體而有此種魔境。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 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 座說法,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 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瑠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大小便,如 厚石蜜。誹毀戒律,輕賤出家,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 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 因果,此名日月薄蝕[註19]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 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

p. 337

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十)貪求長生,厭棄像眾 生一樣的生死輪轉,於是自 在天魔便乘虛而入,自己尚 不知是著了魔,甚至自詡已 證得涅槃。為人說法時,故 意佈設幻局,期能獲得他人 之信賴,當著了這種魔以後 ,不但不能長壽,反而食你 的精力元氣,益加夭壽。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 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註20],頓希變易細相常住[註21],爾時 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 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 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 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 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註22], 及四天王毗舍童子[註23],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 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 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註24],前人未詳,多陷王難, 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汝當先覺,不入輪迴, 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p. 338


魔者,按梵語即魔羅 (MARA)之略,譯為能奪 命、障礙、擾亂、破壞等。 欲界之第六天王主為魔王。 其實魔,只不過是罪惡之假 名而已。以上所指之十種魔 ,亦只是修行中十種錯誤幻 想之代名詞而已,所以一迷 為心即是魔,並非吾心之外 另有一魔也。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 體,或自現形,皆言己成正徧知覺,讚歎淫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 ,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 ,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 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 佛語,名報佛恩。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 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 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 ,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修羅天道 苦樂條然 精研皆是受深淵 生妄鏡中天 法座垂全 詳辨陰魔怨


p. 339

第四節 錯覺

經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行陰區宇:在五陰中曾 將行陰比作暴流,即是指客 觀的變化世界而言,故無真 實不變之存在,此處野馬是 指存在吾人主觀中之「變化 觀念」而言。有變化的觀念 存在,也不是本體真心,因 為本體真心是無生滅無動靜 者。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 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 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 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 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註25],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註26], 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 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 隱妄想以為其本。


(一)在禪定中觀察幽寂清 靜圓妙之生命本元徐徐地活 動者,容易引起兩種無因論: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 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

p. 340

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1.眼具有八百功德,故 其所見也只是八萬劫中之眾 生,像灣流中的水一樣來回 往復,根本沒有原因存在; 且除了眼所見之八萬劫之現 象外,其他都是不可知論, 之所以有這種見解,是由於 此境中人,能變化的生機─ 行陰,已經消除的關係。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 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註27],只見眾生輪迴 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 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2.過去之「本」既無因, 未來之「末」自是亦當無 因,烏鴉從來是黑色,以後 當然也會是黑的。

無因論者,說八萬劫以 外不可知,則菩提性非眼所 能見,故否認有菩提性。既 「本」「末」無因,那還有 什麼菩提呢?人人具有佛性 的論點自不能存在。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 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 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 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計 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二)在此境中容易墜入四 徧常論: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 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徧常論:


1.由二無因論,認為 「業流灣環」不停,以此為常。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 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p. 341

2.認為水、火、土、風 四大本元,為宇宙存在及其 變化的根本原因。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 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3.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 環不失,而能知此循環不失 之識心也就是本來常住之真 心。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註28],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 ,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 計以為常。


4.妄想的本元既盡,心 理再不致引起生理上的變化 ,於是推之,已無生滅,計 以為常。

志按:以上四徧知,誤 把物理、意識及心理之變化 現象視為本體真心。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 ,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由此計常,亡正徧知,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三)在此境中,容易發生 四顛倒妄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註29],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 一分常論。


1.僅以自己之妙明元心 為常,其他都有生滅為斷。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徧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 我徧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 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p. 342

2.僅觀察外物有變滅者 為斷,以不變滅之空界為常 。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徧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 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3.反觀自性不變異者為 性常,我變異之形骸為斷。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 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 名無常性。


4.行陰主變化,永無休 息為常。色、受、想三者在 此禪定中已消滅了,故為斷。

以上四者均只見其偏而 未窺其全。所謂「常」者, 都是本體真心所顯,「一為 無量」此之謂也。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 、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四)在此境中,容易墮四 無邊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1.既有「過去」「未來」 之分,自屬有邊。行陰相 續,永無盡期,故曰無邊。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 心[註30],名為無邊。


2.真如寂然未動之八萬 劫前無所聞見名之無邊;八 萬劫後,無明生起,謂之有 邊。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 ,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p. 343

3.僅我徧知,故無邊; 其餘人有無徧知性,我不能 肯定,但知其有知是可確定 的,故謂之有邊。

三者,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 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4.眾生一天天地生長, 反過來看,都是一天天地在 死去。生即是有邊,死即是 無邊,故謂一半有邊一半無 邊。

以上四論,都是分別計 度之妄,離本體真心則遠矣 。本體真心至大無外,至小 無內,豈可以有邊、無邊盡 之?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 ,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 是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五)矯亂(矛盾)地徧計 四種不死的虛妄謬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1.將行陰分為變恒、生 滅、增減、有無四個對待現 象,恒、生、增、有四者為 常,而變、滅、減、無為斷 。其實,既係相對地有斷有 常,離了相對之兩邊即無中 性可得,也無絕對之「斷」 「常」,此種斷常論自屬矛 盾,不能成立。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 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 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 ;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 ,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p. 344
 


2.由於將斷常落於對待 之中,所以其心也與外境相 對,才存在,外境遷變不常 ,故其心亦遷變無常,所以 落於「無」的錯亂之中。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 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3.雖然心境相對係無常 ,但亦有境可對,必有其存 在,所以又落入了「是」 (存在)的錯亂之中。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 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4.變換的外境既可以說 是有,也可以說是無,沒有 定準;但我們必須說明譬如 一棵樹,當它存在時即在一 天天死亡變為無,當它「無 了」之後,再生長之新枝小 樹,即非我們原來所指之樹 了。

以上所指之斷常完全是 知識論的問題,而不是本體 論的真如心,所以佛指之為 外道。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 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由此計 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 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六)變化無窮,故行陰無 盡,其中有四種方式:四大 (水、火、土、風)之色即 是我;我身之中有四大之色 ;色屬於我所用;或我在色 之中。既無行陰無盡,色陰 、受陰、想陰當然亦必相續 ,如是四陰與四色展轉變換 計十六相,即使死後也不出 這十六相之範圍。由此理可 推諸「煩惱」與「菩提」二 者並不相互排斥而且並行不 悖。但二者亦卓然有別,不 能相混,正如四陰與四大之 色的關係一樣。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生顛倒,或 自固身,云色是我;或我見圓,含徧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 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 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註31]。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

p. 345

兩性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 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七)前面的色、受、想三 陰既已消滅,則失去其感覺 之功用,即是有「官」而無 「能」,其官也等於草木, 死後更沒涅槃那回事,而是 究竟斷滅。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 發心顛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 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 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註32]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 八無相[註33],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 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 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八)前第六執為有,第七 執為無,此則認為行陰主變 化,故有。唯前色、受、想 三陰則死後斷無。擧例言之 ,吾人看見一株花,無形中 剎那剎那在遷變之中,但吾 人不覺,三陰所感受者此一 剎之花己非先一剎那所感受 之花矣。但行陰遷流如果沒 有實體之存在,怎麼會變化 呢?

這種論調仍然是知識論 的範疇,而列入本體的形上 論則謬矣。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 死後俱非,起顛倒論。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 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p. 346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由此計度 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 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九)從行陰之念念滅處推 知七際都歸斷滅,現前斷滅 ,死後更斷滅矣。

七際大多指三禪及四禪 而言,也有指為七大種之地 、水、火、風、空、識、覺 等而言者。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於後後無[註34],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或計身滅; 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 前銷滅,滅己無復,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 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十)從行陰之念念相繼中 認為人死後一定會存在,誤 以五涅槃認作死後依存之所 在,其實五涅槃仍屬欲界, 非不生滅之涅槃境地也。

以上十種理論都是知識 論的行陰變化誤當作本體真 心,須知本體真心是超對待 ,不可言喻者。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 常擾動元,於後後有[註35],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註36]。或以欲界 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 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 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註37],如是循環, 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p. 347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 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 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覺了斯義 ,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銷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 於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第五節 獨覺

經文


識陰區宇:六根接觸六 塵後,吾人始覺客觀世界之 變化,若見已經悟得了客觀 世界之變化為虛妄之道理, 而說「變化」只是吾人主觀 觀念的變化。今行陰已盡, 而「主觀觀念中的變化」已 沒有了。這三種變化之發生 與消滅,都是意識所發生之 作用,一般人便將意識看作 本體真心,也就是說意識隱 蔽了本體真心,而不知意識 是由本體真心所顯。不過, 意識為六根之總匯,也像放 大鏡,雖其本身不能見物, 但卻有助於吾人之視力。

識與六根又如氧與燃劑 ,氧雖本身不能燃燒,但能 助燃,沒有氧則根本不能燃 燒,識與六根亦復如是。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 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沈細綱紐[註38],補特伽羅[註39],酬業深脈[註40],感應 懸絕[註41],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 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 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

p. 348

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羣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 就[註42],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 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註43]虛無顛倒妄 想,以為其本。


(一)到了行陰已沒有之禪 定境地,識陰於是出現了, 能使六根隨意「離」「合」 而單獨或個別地發生作用, 甚至與生命元也能?合。如 果認為這種唯識的境界即是 真常不滅的本元因地,簡直 就同黃髮外道,認作虛誑的 冥諦為生命本元一樣的錯誤。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註44],於識還元[註45],已滅生滅,而 於寂滅精妙未圓,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 㳷,能入圓元[註46],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 執,娑毗迦羅[註47],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 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二)將自己比做大自在天 一樣,我能生萬物,萬物皆 我身所出,生大我慢,執於 徧圓之種。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 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 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註48],摩醯首羅[註49],現無邊身,成其 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 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徧圓種。

p. 349

(三)誤將識性外在於人之 身心,吾人之身心都是由這 不變滅的識性流出,竟將識 性當作本體真心,可見其既 未明白不生不滅之本體真心 是什麼;也未明白有生滅之 識性是什麼。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 ,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 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 生滅,安住沈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註50],計自在天,成其 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 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四)草木與人同有生命及 知覺,如說草木與人皆是有 情,則謬矣。如依孤山解釋 :心物本屬一事,妄分有情 無情。可見此種說法無論從 知識論及形上觀點來看都屬 錯誤。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知 ,知徧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 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徧知[註51],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註52], 婆吒霰尼[註53],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 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五)各以四大種性為不生 滅之本元,而不知四大均是 本體真心所顯。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 根互用中,已得隨順[註54],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 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註55],以此羣塵,發作本因[註56],立常住解,

p. 350

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註57],諸迦葉波[註58],并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 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 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 種[註59]。


(六)認為一切都會斷滅, 以此種論點作依據,自以為 係得了道而後所證得之真理 ,殊不知斷滅者乃現象形質 ,本體真心即是妙有常存。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明 ,計明中虛,非滅羣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註60],生勝解者,是人則 墮歸無歸執[註61],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 見,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七)性命雙修,堅固色身 使之長生不老,以為此身即 是常住不壞,同本體真心一 樣。實際上是貪著而不可能 有所得。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常 ,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註62] ,諸阿斯陀[註63],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 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註64],趣長勞果[註65],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 延種。


(八)雖然明白了生命之本 元,本屬為一,可以互相通 達,但塵念不捨,貪求享受 ,使七寶羅列於華宮,美女 橫陳於左右,以為此種虛花 幻境即可使生命本元長住不 壞,其實是謬將不真實當作 真實。

p. 351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觀命互通[註66], 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註67], 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註68],吒枳迦羅[註69],成其 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 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九)在生命本元已經明白 之時,分別這生命本元受業 力所熏習確有精麤之分、真 偽之辨,互為因果。眾生由 此而造作業力,違背了不生 滅的清淨道理,因此而感到 業力之苦,於是斷除業力之 累積不事造作,從予修證涅 槃的大道,而消滅煩惱,可 是正當生滅與修證兩境雙亡 之佳境,便又停止用功,不 再作進一步之修證,只停止 在聲聞乘的階段,連羅漢果 位都沒有證得,僅屬於四禪 中的無聞比丘而已。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於命明中 ,分別精麤[註70],疏決真偽[註71],因果相酬[註72],唯求感應[註73],背清淨道, 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 墮定性聲聞[註74],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 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十)六根能圓融互用,心 內清淨諸塵不染,由是可觀 照本覺妙明,如僅以此種境 界即為涅槃,不再前進求取 大乘,仍只是羅漢位之獨覺 與緣覺乘而已。

志按:無佛之世,寂靜 觀化,目行修證者謂之獨覺。

觀察十二因緣,因「緣」 而悟自性者,謂之緣覺。本 十境大都誤把意識本身及客 觀的外界當作本體真心,並 指出須努力精進,修大乘法 ,始可到達不生滅地,向涅 槃城。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 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 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註75],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十圓覺淴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註76]。

p. 352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塗(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 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 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 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

聲聞緣覺,不成增進,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 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沈孽,保綏哀救 ,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如是法門, 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從色陰到識陰若都銷盡, 則可摧一切魔境,直參菩 提。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 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 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 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 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 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

p. 353

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若諸 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 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呪,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 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註釋

[註1] 少選之間:一會兒、剎那、頃刻之間。
[註2] 閻浮檀色:意紫金色。
[註3] 毗盧遮那:意即一切處。
[註4] 踞天光台:依蓮花台之師子座也。梵網經云:「……赫赫天光師子座上。」
[註5] 抑按降伏:抑制此心,按住不動以降伏之。
[註6] 此名塵併……一向入純:排遣四大總性,使諸塵併銷,專一返向純一之真心。
[註7] 猶如魔人:猶如著魔的人。
[註8] 心觸客邪:客邪指魔而言,著魔後心中明白,往往不能動彈。
[註9] 抑摧過越:抑制或催促過度,反有損傷。


p. 354


[註10] 歷覺二際:經歷徧覽前後所證之二邊際相。
[註11] 大我慢:「佛」與「涅槃」謂之大,倘若未證言證,謂我即是佛……等,故稱大我慢。
[註12] 慢與過慢:慢有七種:一為單慢、二為過慢、三為慢過慢、四為增上慢、五為邪慢、六為我慢、七為卑劣慢。雖勝人一著而不知謙沖者謂之慢;本來與人不分伯仲,而傲視於人者謂七過慢。
[註13] 慢過慢:本不如人,謂勝人一等者,謂慢過慢。
[註14] 增上慢:未得謂得,稱增上慢。
[註15] 卑劣慢:本來無得,且對人不敬,謂卑劣慢。
[註16] 六十聖位:五十五位再加等覺、妙覺,及戒、定、慧三漸次即得。
[註17] 心愛 緜[水*勿/口]:在定中定心緜密,[水*勿/口]合妙用。
[註18] 研究化元:研究變化本有之本體性。
[註19] 薄蝕:日蝕及月蝕。
[註20] 棄分段生:指有男女及大小之分別;有生、老、病、死之階段。
[註21] 細相:指真如心。
[註22] 遮文茶:意為役使鬼。
[註23] 毗舍童子:噉精氣鬼,未發心者害人,已發心者護人。
[註24] 口兼獨言,聽若妖魅:自己獨自言語,像與魅對話然。
[註25] 野馬:莊子稱野馬,即佛學中常稱之陽燄,普通稱水蒸氣。

p. 355

[註26] 樞穴:門之開關賴門之軸與門框上下兩角之臼活動。軸稱之為樞,臼稱之為穴。
[註27] 死此生彼:其大者如輪轉,其小者如吾人吃蔬菜、五穀。蔬菜、五穀的生命雖死,但卻延續了吾人之生命,可謂死此生彼。又如吾人死後,滋長樹木,亦即死此生彼。
[註28] 末那執受:六根之六識,末那為第七識,係與生命俱來,我執之依附處,故謂末那執受。
[註29] 常擾動元:擾動清靜本元,即擾動真如心也。
[註30] 計相續心:即計度相續不斷,永不休止之心。
[註31] 十六相:一、認為相即我;二、我即是物;三、我在色之中;四、色在我之中,此四者與色、受、想、行展轉相乘,即是十六相。
[註32] 因之勘校:勘驗過去之因已滅,雖然將來、現在未滅,但比較推論將來陰相一定是無。
[註33] 八無相:生前、死後之「無」,計「二無」,乘色、受、想、行四陰,則是八無相。
[註34] 於後後無:生滅不停,從「念念滅」方面者,名後後無。
[註35] 後後有:念念生滅不停,從「念念生」方面看,即後後有。
[註36] 五涅槃:由色、受、想、行四者,念念而生,生即是「有」,不待身滅以現五處為涅槃。
[註37] 勝淨依:無染謂之淨,此句云將勝淨誤依五涅槃為安隱之象為謬。
[註38] 沈細綱紐:沈是深沈;細是細微;綱是提綱;紐是衣扣。綜言功夫之深,用力之久。
[註39] 補特伽羅:見第六編第二章註(28)。
[註40] 酬業深脈:酬答宿業而深潛脈胳,此脈即指行陰。
[註41] 感應懸絕:感應即因果,懸絕指行陰既盡,深潛脈胳已斷,「因」亡、「果」喪,不再受生。

p. 356

[註42] 合開成就:六根個別之作用為「開成就」,六根同屬一體,共同起識的作用為「合成就」。
合開成就即是指六根之「個別」及「共同」作用而言。
[註43] 罔象:本無謂之罔,有而不實謂之象。指虛妄而言。
[註44] 窮諸行空:窮究行陰之極致而至於空境。
[註45] 於識還元:將扶搖之元性歸還於本來不動之澄清湛明妙元之境。
[註46] 圓元:本元之周徧謂之圓,周徧之本體謂之元。圓瑛大師釋為「識陰」。
[註47] 娑毗迦羅:黃髮外道
[註48] 能非能執:執於我能生萬物,萬物不能生我。
[註49] 摩醯首羅:意為色界頂天,梵志常修梵行,事首羅天為天尊。
[註50] 常非常執:執於識陰為常,我與萬物皆不是常住而有生滅。
[註51] 無擇徧知:無所揀擇,以為萬物皆是有情有知覺者。
[註52] 無知執:謬以草木視作有知,即是無知。
[註53] 婆吒霰尼:婆吒意為義集,霰尼意為有軍。
[註54] 隨順:隨心順手,了無阻礙。
[註55] 各各崇事:各人崇奉自己所願侍候之諸大種性。
[註56] 發作本因:發生造作之根本原因。
[註57] 無生執:以為種性是不生滅,且常住不壞,不再生滅者,謂無生執。

p. 357

[註58] 迦波葉:婆羅門十八種姓之一。
[註59] 生顛化種:生顛倒變化之邪道。
[註60] 以永滅依為所歸依:依者附也,永滅所依之處即是絕對空,以絕對空為所歸之處,即是歸無所歸處。
[註61] 歸無歸執:既言歸,又無所歸處,已墮入絕對之空,離真如性愈遠。
[註62] 貪非貪執:貪長生不老,實際不可能貪得。
[註63] 阿斯陀:意為無比,即長壽仙。
[註64] 立固妄因:堅固地以識心為因心,以色身之幻身為真我。
[註65] 趣長勞果:長期趣戀於塵勞之果報。
[註66] 觀命互通:觀察生命之構成識陰為五根之匯聚所,與五根相互遘通。
[註67] 寶蓮華宮,指宮室之美。廣化七珍,指珍寶之多;多增寶媛,媛即美女。寶媛,指橫陳左右的珠光寶氣之美女。
[註68] 真無真執:執迷地以色身為真我,識陰為常,其實二者都有生滅,不是真常。
[註69] 吒枳迦羅:吒枳意為結縛,迦羅意為我作。即變化欲界結縛眾生,乃天魔之異名。
[註70] 精麤:聖境曰精,凡位眾生曰麤,同「粗」。
[註71] 疏決真偽:疏通決擇聖位是真有元常,而凡位乃是虛偽變化有生滅之現象。
[註72] 唯求感應:感即是修習,即是「因」;應即是證,即是「果」。
只有向實際修證上用功,以跳出三界之苦。

p. 358

[註73] 因果相酬:出世、入世二者皆依因果,相互酬答,即相報應之意。
[註74] 定性聲聞:法相宗所立五種性之一,修聲聞之因,證聲聞之果,不更進求佛道,是謂定性聲聞。
今之「居」即是清淨道,滅即是四諦。「居」「滅」已都沒有了,此即小乘聲聞之位。
[註75] 定性辟支:辟支含獨覺、緣覺兩覺之義。定性即不迴向、不前進。諸緣獨倫:獨即獨覺,倫者類也。諸緣即緣覺,意即緣覺與獨覺兩類。不迴向心:即不迴向大乘涅槃,不再前進也。
[註76] 不化圓種:即產生了獨覺與緣覺之兩覺以後不再上進便不能變化為圓種智之境地。


p. 359

第三章 對五陰之認識

經文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 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 蒙如來微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 界?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 作將來眼[註1]。」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 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 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 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 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 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註2],同是妄想。


p. 360

第一節 五陰虛妄

經文


(一)色陰:吾人色身之來 係由父母想生,正如吾人想 醋則口涎出一樣,都是虛妄 的心理作用而產生。證諸實 際,若男女情欲不動則不致 成孕,不作酸想,則口不生 涎,故名堅固妄想,吾人便 積非成是,形成色陰。

(二)受陰:純係心理作用 已是妄,由心理而影響到生 理上之觸覺,更是虛妄矣。 吾人久之積非成是形成受陰。

(三)想陰:「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日間之思已屬不 真,夜裡反夢見日間不真實 之事物,更屬妄矣。吾人積 非成是形成想陰。

(四)行陰:吾人虛妄之身 心遷流變化,不是真心實我 ,真心實我是不遷流的,所 以我們從未感到吾人真心實 我一分一秒的生長衰老與變 化。誤把身心之變化作為真 我,積非成是形成行陰。

(五)識陰:有憶忘、聯想 作用的知識心只是分別心, 吾人之分別心同身形一樣都 在變化衰老中,只是知識心 無體為象,像急流水一樣, 只是動得太快,吾人不覺而 已。但吾人的本體真心是不 動搖的,誤把知識心當作本 體真心,積非成是形成識陰。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 心想酸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 汝體必非虛妄通倫[註3],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 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 汝今現前順益違損[註4],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 ?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寐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 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 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

p. 361

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 ,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 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註5],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 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 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 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 象虛無[註6],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第二節 五陰之依存與銷除

經文


易有兩儀,兩不立則一 不可見。五陰亦係依兩境之 相對而存,要銷除五陰必須 首先要明理悟道。「我欲仁 ,斯仁至矣。」明道是很簡 易的,所以要頓悟,但吾人 之積習難改,所以修道應循 序漸進,首先要從銷除色陰 上著手。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 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 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

p. 362

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 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第三節 法之傳授

經文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 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阿難,若復有人,變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註7],持以奉上微 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 多不?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註8],捨 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徧,皆施珍寶,窮劫思 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 夷[註9],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

p. 363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 ,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 萬億萬,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呪,如我廣說,窮劫不盡,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佛說此經已,比丘、比 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 二乘、聖仙童子,并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終

幽清擾動 罔象虛無 涅槃城背向迷途 最後示規模 五陰乾枯 高擧步天衢

校釋

甲、前已言及山河大地及天人七趣都是眾生之堅固妄想,虛幻不實。 本編所說之禪境亦是門頭光影。雖然如此,仍須經過禪修,

p. 364

認知其境界虛妄,能顯出妙明真心。

乙、因為禪修時之境界均是凡塵影事,受五陰之影響所生起的。所以 要明白禪境是幻,必須明白五陰本身即是虛幻。非但五陰本身是虛 幻,而且一切有無、生滅諸法皆因妄識所生。

丙、妄識不生,始知五陰非有,方知禪境為幻,眾生顛倒,乃至山河 大地都是虛妄,正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 唯有真心妙明,非空非有,三世諸佛所認所悟者唯此耳。

丁、餘參閱各章、節、目之眉批。


註釋

[註1] 將來眼:使將來眾生能看得懂本經所演述之道理。
[註2] 五陰本因:即五陰之根本原因。
[註3] 通倫:通同,相類,即指吾人之身心「如果不是與虛妄相類似的話」。
[註4] 順益違損:順之則益,即樂受;違之則損,即苦受。下句二現指苦、樂二者而言。
[註5] 覆覩前異:覆即復,又也,再也。再度看見前次所見奇異之物。

p. 365

[註6] 中串習幾……罔象虛無:見聞覺知之中一切現象都是一連串的幾微妄習所造成,因此,乃在湛然明了之清淨本心之內生起虛妄之幻象。
[註7] 七寶:各經說法稍有不同,般若經則以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
[註8]施佛七錢:達摩顯宗論:「無滅尊者(阿那律)昔於殊勝福田(佛),因以七錢施設食供,後異 (易)熟食……七生人中,為轉輪王。」
[註9]四重十波羅夷:四重即殺、盜、淫、妄。十波羅夷即十罪,意為十大極惡,或曰十棄。
如犯任何一罪,即墮地獄,犯十種者,自屬速墮地獄矣。

p. 366

出資助附印「楞嚴校釋」功德徵信錄(恕未稱呼)

五、OOO元:釋靈源、黃先生。
四、OOO元:陳仁開。
二、五OO元:無名氏。
二、三二四元:前印「夢幻生死」餘款。
二、二OO元:普力上師。
二、OOO元:張周光美、劉月霞、邱煥英。
一、五OO元:劉景忠。
一、四六O元:許進治。
一、二OO元:陳錫欽、胡耀坤、郭錦春。
一、一OO元:陳惠萍、羅來溪。
一、OOO元:淨蓮印經會、圓音念佛會、釋守成、林俊廷、趙正鋼、洪慶福、 陳玫槐、柯明進 、黃衞民、(陳哲炤、陳哲銑、陳文妍三人)、段志談、汪娟、 許月英、溫天 源、李威霖、蔡宗明、張榮珠、陳天福、林清貴。
九OO元:葉俊銘、廖景堯。
八四O元:釋心暉。
七OO元:林淑宜。
六OO元:黃子安、施寶琴、詹佳祥、蕭素柑、(李盛福、李張科、李秀英三人)。
五OO元:幸福行、釋知虛、彭富、張隆居、土城隱名氏、林桂滿、郭麗子、游陳麗珠、 (陳永芳、吳淑真、陳哲炤、陳哲銑、陳文雅、陳文妍六人)、林永明、廖運町 、魏夢娟、張文賢、葉添陽、劉玉香、陳韻竹、劉碧蓮、蘇慶義、(黃邱秋月、 、黃逸品、黃啟羣、黃逸雯四人)、陳明上、陳文教、呂謝麗菊、張道叡、蘇居士、
殷郭梅、陳夢秋、楊長雄、游本盛。

p. 367

四OO元:高忠雄、劉永芳、張惠貞、林武雄、蔡有福、(吳岳陵、李興國二人)、 張陳梅桂、錢阜。
三六O元:簡志因。
三OO元:釋養因、釋法明、釋堅仁、釋果仁、釋道嚴、胡秋波、羅森耀、江吳寂女、 張大舜、黃義明、陳志燊、曹明興、(梁育誠、梁韶芬二人)、(詹文宜、陳金盆二人)、 蕭勝海、無名氏、李希道、林淑媛、謝勳瑩、郭雲珠、廖祥府、謝瑞玲、林學老。
二五O元:許麗珠、鐘明正、黃仲玉、林李淑圭、黃逸雯。
二二O元:陳威文。
二一O元:樂庚興。
二O五元:釋性德。
二OO元:釋傳雨、釋道嚴、陳淑桂、無名氏、李香枝、李美慶、林美卿、林昭、 黃尤銘、羅厚德等四口合府、謝順成、呂彩綢、王雪玲、陳榮南、王仕泰、張松棟、 傅法、高和妹、蔡素梅、(沈慶文、蕭素瓊二人)、陳金枝、翁惠平、許慶蒼、劉樊華、 陳淑桂、張彩茶、沈建全、黃逸品、林三耀、蘇桂枝、林惠玲、郭淑文、林金英、 馬耀泉、廖淑娩、楊得勇、張體義、黃秋光、蔣吉彬、盧恬波、無名氏、葉慶榮、 黃隆鏘、陳幸章、李恩錫、戴安德、羅清文、李秀琴、周月生、陳振益、陳文海、曹聖發。
一八五元:和南寺。
一六O元:潘德榮。
一五O元:王俊堯、蕭國典、蕭孟珍、盧淑鈴、永來有、永柳枝、葉致良、 吳鑄德、潘金輝、林資賓、李思廣、林德鏗。

p. 368

一二五元:黃文賢。
一二O元:悟光精舍、鄭文成、余星富。
一一O元:吳羨和、法聰。
一OO元:上院禪寺、釋文晟、釋傳福、釋慧定、謝旭榮、李亮和、張良清、 簡明峰、阮瑞凱、江水源、孫建治、南林美珠、林淑惠、施能聰、李金滿、無名氏、 董德威、王永欽、陳淑桂、林雪麗、呂盛賓、陳源發、蔡惠霜、陳緯慶、蘇素幸、 王再發、徐桃妹、王仁傑、林輝雄、劉威佐、羅月英、張簡茂州、李蘭欽、駱 清火、黎傳立、王正三、鄭蘭蓀、熊正宗、廖林招、沈明進、張伯達、楊榮添、 呂信雄、楊長雄、盧英池、謝瓊華、林進村、陸士軍、莊耀宗、歐陽宜璋、楊 玉華、康銘祥、詹煥春、簡淑瑩、林淑惠、陳美玲、施瑞振、郭隆、無名氏 、曹祖瑞、吳邱招娣、蔡義昇、梁覺、文德英、柯建根、許興鎏。
九O元:柯鴻章、鍾玉真。
七五元:李銘國。
五O元:林永卿、彭日昌、李明美、沈清課、蘇敏輔、龔松美、黃黨、潘嘉雲、 陳儒儀、廖述治、李亮德、江居士、謝雅蘭、李金上、李欽龍、林今華、顧繼祖、 古國銓、林志成、劉張澄豆、謝菊娣、李明美。
四三元:鍾可定。
三O元:呂振華。
二五元:施重任。
二O元:林相路。
以上共計收入一O八、七九二元正,計印本書五OO冊,計支出五O、OOO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