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素質與永續發展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員 孫抱弘 人的素質(1999)論文集
摘要 進入21世紀的人類,面臨著種種生存危機,永續發展思想和策略的產生是面臨共同危機的人類的積極反應。但是,永續發展總是受制於人自身的素質狀況,而人的素質缺陷使人陷於不可永續發展的狀態中不能自拔。為此,提高人的素質以實施永續發展的策略,改造人的素質缺陷以擺脫不可永續的現狀,已是勢所必然。為此,首先,要以永續發展要實現的目標和要解決的中心矛盾來定位人的素質取向,以「為人的發展」起步,漸次達到「人的全面發展」。其次,要深刻認識人在其科學技術素質方面的結構性缺陷、在倫理道德素質方面的本源性缺陷;為了自身和子孫後代的永續發展,人應當改變自身素質缺陷以自救,進而也使人的各種需求得到科學而合理的滿足。
20世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在充滿矛盾的過程中進行的。人口爆炸、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和生態失衡已成為這個世紀的四大顯性危機。四者的惡性循環說明,傳統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永續發展問題的提出正是面臨共同危機的人類的一種積極反應,也是人類立足今天放眼未來的共同宣言。
如今,永續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策略和形態,已經不僅限於環境學,生態學的範疇,而且擴大到經濟學、社會學等廣闊的領域。社會的發展與人的發展具有一致性,社會的發展實際上就是人的發展。永續發展強調的是經濟─社會─人的共同發展,並且以「為人的發展」作為起點、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終點。「為人的發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質的發展,因為人的素質狀況制約乃至決定著能否實現永續發展─決定其發展觀、採用何種發展形態、如何實現永續發展。對於正經歷著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陣痛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說,由於其欠帳太多、任務又重而演進又只能加速,特別是大部份社會成員的素質嚴重落後,更成了永續發展的「瓶頸」。在本文中,筆者試圖就永續發展對於人之素質的要求、人之素質缺陷對於永續發展的負面影響等問題,略加探討。
一、概念的設定:人的素質•永續發展
目前,學術界對於人的素質與永續發展之內涵、外延的理解、界定尚待商確,為了便於討論,本文先作某些設定。
(一)人的素質
人的素質是人所具有的、相對穩定的素養和品質結構。人的素質是綜合性的,有人將其分為科技素質和人文素質兩大方面,也有人將其分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鑒於本文不涉及生理素質問題,筆者把人(包含個體和群體)的基本素質設定為科學文化素質、倫理道德素質、綜合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 這是由個體或群體在觀念、行為和精神不同層面體現的對科學知識理解、把握、運用和崇尚追求的基本素質。在現代社會中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該素質的核心內容。科學人文精神的追求,往往與創新意識、倫理崇尚、終極關懷相交融,並整合為「人文素質」,這是不同於一般性基本素質的本源性綜合素質。
倫理道德素質 為了實現永續發展,自學遵守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新行為準則和規範,已是當代社會為人最重要準則。以公共生活倫理為核心內容的現代倫理道德素質,對於「地球村」每一個公民的生存、需求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綜合能力素質 隨著科技信息時代的到來,能力本位問題已日益突出。為了實現永續發展,就需要人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複合型的知識結構和技能。
心理素質 從個體來看,現代社會重點要求於人的是:成就動機─進取心、寬容性、挫折承受力以及信仰需求等,最低限度是面對快速發展變遷的社會能保持心理健康。就群體看,一方面要對民族有強烈的認同、歸屬、崇敬和奉獻心態;另一方面,在民族與民族的關係處理上,應取互容、協調、不對抗的心態。
在日常生活中,上述素質總是表現為具體的觀念和行為,並透過一定的社會活動即各人擔當的實際社會角色而表現出來。
(二)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是80年代前後開始正式形成的人類發展的一種新思路、新理論、新形態。
1981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R•布朗出版了《建設一個永續的社會》(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YT)一書,被公認為是西方研究「永續發展」的代表作,標誌著永續發展觀的正式形成。
1984年,由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領導的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集中世界上最優秀的環境、發展專家,在全世界進行三年考察的基礎上,於1987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指出人類面臨發展的嚴重危機,實現永續發展才是其出路之所在。此書被公認為是「關於永續發展的第一個真正的國際性宣言」。
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召開環境與發展大會,參加會議的183個國家和70多個組織一致通過了包括《21世紀議程》(即《綠色議程》)在內的5項文件和條約,標誌著永續發展已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組織所接受,顯示永續發展已從理論走向實踐。
目前,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永續發展的概念是聯合國1987年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的,這就是「滿足當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1993年,聯合國對此又作了補充: 「一部份人的發展不應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從系統科學的角度看,永續發展就是:資源、環境、經濟、人口、社會五大子系統相互協調共同進步的發展。這就決定了永續發展的5個具體內容或目標,決定了其要著力解決的中心矛盾。當然,由於各個國家、地區以及民族發展的不均衡,內容和目標的側重點可能各有不同,但要解決的中心矛盾是一致的。
五大內容或目標包括: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人口數、質的合理增長,生態文明的全面建立,社會平等的充分實現,生活質量的全面提高。
要解決的中心矛盾是指:人類行為圈和資源永續圈的關係。
二、起點與終點:人的素質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理論主張一切發展都要以人為核心。90年代以來,這一觀點在國際性的人口或社會發展大會上,一再被強調,聯合國科教文總幹事費德里科•馬約爾精闢地指出:「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筆者理解,這是說,人既是永續發展的起點,又是永續發展的終點:作為起點,「第一角色」之「為人的發展」即素質的提高是發展的前提,不能「為人」的低素質者,何以擔當重任?!作為終點,則是指發展的「為人的發展」開始逐步達到「人的全面發展」。
(一)「五大目標」、「中心矛盾」和人的素質
要實現永續發展的五大目標、解決永續發展的中心矛盾,就都離不開人的素質的提高。
1.從五大目標的實現來看─
要使自然資源得到永續利用,就要從人與資源兩個方面入手,最關鍵的是要改變當代人類不適當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放棄傳統的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放棄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其起點就是要大部份社會成員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變革意願,還要有對應的科技知識和能力以及較自覺的現代倫理追求。很明顯,這都涉及到人的素質。
要使人口的數量和質量得到合理的增長,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生育觀念,實行優生優育、晚生早育。這主要取決於人的文化素質,因為許多實證研究早就證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水平與其人口的質量成正比,與其人口的數量成反比。
要全面建立生態文明。這就要改善生態系統,使之良性循環。人類是生物圈中的一環,人類必須自覺地把自身置於整個生物圈的相依相存的網絡中,在自身的發展活動中積極而主動地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從而創造高度的生態文明。這必然受制於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倫理素質:因為只有科學地把握了自身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們才會自覺地建立和遵守人與自然的新倫理關係,並主動調整和改善其他有關的各種關係。
要充分實現社會平等。為了避免經濟──社會的「無發展的增長」,就必須使經濟的增長惠及全體人民,以防止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和生產能力過剩併存的現象,防止損害平等的社會契約關係,保證社會的安定有序,保證經濟──社會永續的發展。這自然離不開人的文化素質、現代倫理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因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文明素養、倫理追求和健康心理才能保證;更多理性化和規範化的行為,才能真正自覺而堅定地遵守、維護永續發展須臾不可缺少的公共生活倫理。
要使生活質量得到普遍提高。如今,生活質量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標幟,亦即核心指標。這是因為永續發展的目的同生活質量的最優化問題聯繫在一起的,人作為生物、心理、社會的存在物,其生活內容不僅包括經濟活動,還包括生物需要、社會參與、自由時間的支配等,也包括政治、文化的發展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享受。永續發展要求所有這些方面不僅有數量上的增長,更應有質量上的提高;而對於生活質量的實際體驗和自覺提高,無不與人自身的文化、道德和心理素質聯繫在一起,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追求創造和體驗高水平的生活質量。
2.從中心矛盾的解決來看─
永續發展理論認為,實現永續發展的中心矛盾是人類行為圈與資源永續圈的關係問題,因為當今世界的種種危機就是源於人類行為圈接近乃至超過資源永續圈的現實。一般認為,解決危機的辦法有兩種,即技術的和非技術的兩種。
所謂技術的辦法,就是指通過技術革新,進一步擴大資源永續圈,然而創新、發明有自身的規律,且又受到自然資源的限制,更何況技術革新、創造發明的行為都要通過人自身得到實現,往往受制於技術以外的種種因素,「人的因素」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所謂非技術的解決辦法,是指在資源永續圈不變的情況下,創立、設置一些制度、法規、條約乃至道德規範來約束人類自身的行為,限制人類行為圈的擴張。然而,這些制度、條約、規範要人來遵守與執行,能否有效也受制於制度之外的人的相關因素。
這裡,我們所說的「技術以外」、「制度之外」的人的因素,主要就是指:人在改造與協調大自然的活動中形成的文化修養、品位,以及在此基礎上一代又一代沈積而成的科學人文精神。這「是有教養的心智」、「終極的道德原則」、「是力量的形成和力量的克制」,即常所說的「人文素質」;這,也是人能操作工具、創新發明和遵守法紀、崇尚倫理的本位素質或曰「深層素質」。人正是憑借這類深層素質的引導、規範和調節,規定自身行為的方式方法,進而在社會經濟發生變化發展的同時,實現自己的意志和目的。由於這類本位素質直接影響人類行為、制約人的價值取向,因而具有根本性、總體性和穩定性,所以,它是解決永續發展的中心矛盾、從根本上改變人類「不可永續發展」行為的核心要素。
綜上所述,永續發展五大目標的實現和中心矛盾的解決,幾乎與人的素質處處相連、環環緊扣。所以,切實提高「第一角色」特別是其中精英的素質,並以精英的示範作用去帶動「全體人口的行為方式的變化」,確實是永續發展的「第一要義」。
(二)「最終目標」和人的素質
永續發展理論主張一切發展都要以人為核心,其最終目標就是全人的發展。對此,應在歷史教訓、理念追求和實踐操作三層面上來把握。
1.對歷史教訓的分析─
二次大戰以來,經濟發展成為全球性的緊迫問題,經濟發展需要人才,特別是懂科學技術的人才,由此導致了人們認知上的偏差和行為上的浮躁。與對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片面認識一樣,一味追求造就單面的「科技人」,片面強調人才的專業性和科技知識、能力素養,而忽視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養成。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終於使人們認識到:培養人才特別是為實現永續發展培養人才,不僅要開發智力、培養智力、教人做事,更要傳播理想、建構人格、教人做人。沒有人文素養的人,好比是沒有靈魂的工程師。只有使掌握科學技術的人在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素質得到和諧發展,人才能在科學技術中確立自己真正的主體地位,成為社會的人,成為造福於人類的人。唯此,經濟──社會──人的永續發展才能有可靠的保證。
2.對理念追求的歸納─
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相伴相生、相輔相成,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質就為了促進人的發展,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所謂全人的發展,理想的設定大致可概括為:人應當具備並享有為充分發揮自己才能和掌握自己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像的自由,培養自身富有批判精神的意識和判斷能力,從而自己確定在人生各種情況下的所作所為,並對此充分負責。當代學者對全面發展的現代人特徵的闡析,則側重從素質角度具體反映對全人的發展前景的初步設想。這些學者中比較著名的有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德國社會學家R.貝倫特和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他們從各自學科的視角對全面發展的現代人作出了整體性的描述,主要是:思想開放、熱心參與,富有進取心和創造精神,敢於承擔風險和責任,善與人溝通、待人熱誠,追求真誠而拒絕虛偽,渴求知識、技能,又不墨守成規,自覺遵守、努力完善現代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心理健康且注重精神生活。
3.對實際操作的把握─
要使人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就要使人的素質得到整體性的提高和發展。然而現實告訴我們,所謂人的全面發展或是人的素質的整體性提高,不僅在發展中的國家和地區裡沒有實現,即使在已開發國家和地區中也鮮有實現的,甚至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也難以充分實現。因此,這種全面發展、整體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還只是一種目標理論,一種理念追求。為此,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項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作為永續發展的最終目標,不僅僅只是理想的追求目標,更要設定適合於各國家、地區、民族特點的過程性、階段性目標。我們只有透過分階段的發展,累積和傳承,才能實現人的整體性素質的發展提高;只有從「為人的發展」──從培養人的各種基本素質做起,由觀念而行為,由他律而自律,由量變而質變,一步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當下更緊迫的現實則是:充分認識並改變人的各種素質缺陷,特別是那些將或已經給永續發展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的結構性、本源性的缺陷。
三、隱性危機:人的素質缺陷和永續發展
同人的現代素質對永續發展的保證作用相反,人的種種素質缺陷則對永續發展產生反作用,由於這種反作用尚未充分顯露或已經顯露但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因而成為永續發展中的隱性危機。筆者認為,在種種的素質缺陷中,科技文化素質和倫理道德素質方面的結構性、本源性的缺陷對於永續發展的負面影響很大,而這種缺陷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又最為突出,所以尤應引起重視。由於資料所限,僅以大陸為例略作分析。
(一)科學文化素質的結構性缺陷對永續發展的負面影響
對於人的科學文化素質評估應從量與質兩方面去把握,應在知識、方法、能力以及精神的不同層面上加以考察。如果說,知識、方法、能力層面屬於「工具理性」,那麼,精神層面當屬「價值理性」。
1.文化素質的缺陷
a大陸現有文盲近1.5億,而且每年還在產生著200~300萬的新文盲;
s大陸人平均受教育為5.8年,日本則在1907年就普及了六年制義務教育,而今天的美國已達到大學一、二年級。不過,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最新報告,大陸在改善全民受教育機會方面取得的成就,還是遠超過其他發展中人口大國;
d「百萬人口中從事研究與發展之科學家、工程師的平均數」,美國為大陸的10.4倍,韓國是大陸的4.2倍,巴西則比大陸高出25%;
f人平均藏書量,這被認為是文化素質的深層次表現,據對大陸9個省市數千名城鄉青年的調查,藏書量在500冊以上者只占2%;對上海青少年的調查顯示,藏書者與不藏書者幾乎各占一半。
2.科學素質的缺陷
大陸曾於1992年按國際慣例對國民的科學素質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
a科學知識,正確率為40.3%,在已進行過此項調查的丹麥、英、法、葡萄牙等15國中,排在第15位;
s科學方法,理解的比例為2.5%,美國1990年的同樣測試比例為13%;
d科學興趣,對「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或「科技報導和話題」感興趣的比例均小於對政治、社會、體育、文化等新聞或話題感興趣的比例。對青少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一些大城市青少年對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的重視度都很高,不過在實際投入的程度上還明顯不足。從閱讀科技書籍的情況看:在職青年中平時讀一點本專業書籍的尚不足半數,平時一點不讀的有近六分之一;在校學生,平時常看一般科技書的也不足六分之一。
綜上所述,科學文化素質上的這些缺陷,特別是屬於較深層次的結構性缺陷,有可能使人滿足於工具理性的追求,駐足於科學技術的實用層面;從而很難自覺升華到對價值理性的執著追求,進入高層次的精神層面,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也將使永續發展缺少靈魂和原動力,以致失去發展的後勁;並且,這些缺陷的負面影響,將伴隨著永續發展的進程,而益凸顯。
(二)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缺陷對永續發展的負面影響
永續發展要求當代人從只有一個地球的角度來重新審定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從而實現傳統倫理的「創造性轉化」和現代倫理的系統性建構。唯此,人類在未來的生存空間中才能和諧共存、攜手發展。顯然,在未來的永續發展中,公共生活的領域將繼續拓展,「公德」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也勢必日益增大。然而大量的研究報告、專著卻揭示,人類的道德素質主要是公共道德素質在下降,產生了嚴重的缺陷,諸如:社會公德式微,職業道德失落、社會責任感低下等等。筆者認為,在表面的道德素質缺陷之下,似乎還有著歷史文化的、根源性的深層缺陷。由於它對永續發展的嚴重影響尚在顯露之中,因此,更需要加以揭示和認識。
1.「錯置具體感的謬誤」及其引發的後果
幾千年來,我們的民族素以崇尚倫理而自立於世界之林。不過,我們的傳統倫理主要是以家庭、家族為核心和基礎,以適應農業經濟和農業社會而建構起來的一個道德體系,因而「私德」顯得相當完整和發達,而「公德」則始終得不到發育和發展。就是在這樣的倫理背景中,我們啟動了現代化,並已經著手實施永續的發展。然而傳統倫理的「創造性轉化」和現代倫理的系統性建構畢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和一項龐大的工程。這樣,在飛速發展的轉型社會裡,在日益擴張的市場經濟中:一方面「公德」──公共生活倫理的建設無可避免的嚴重滯後,一方面「私德」──以私人關係、親情關係為核心的傳統倫理規範未經任何「創造性的轉化」而直接進入了「公德」的領域代替公德發揮「作用」,而當有的「私德」無法進入代替時,倫理的空白地帶就出現了,這些地帶實際上是處於野蠻的無倫理狀態之中。這就是倫理「錯置具體感的謬誤」(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A. N. Whitehead)。這才是當今倫理道德素質的本源性、深層缺陷。在存在著如此嚴重的道德素質缺陷的狀態下,一些人進入一般的公共生活、經濟生活和政治法律生活以後。坑騙、偽冒、貪污、行賄、巧取豪奪、權力尋租、腐敗等等行為的出現似乎有其必然性。這種「謬誤」及其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如果任其漫延、擴張、不僅不可能有什麼永續發展,反而會更加惡化某些不可永續發展的狀況,加劇各種危機,進而由嚴重的社會不公正、不公平而導致社會的動蕩和混亂,最終人們為自身及子孫後代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2.對「謬誤」的反思
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似乎每隔數百年總會出現一次大動蕩,總會造成極大的資源破壞和人民劫難。這除了經濟、社會的不能永續發展的因素外,是否也可以從倫理的角度探究出某些不可永續發展的因素,是否應對不同倫理的「錯置謬誤」進行認真的反思─如果我們的前人由於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種種歷史性限制,無法避免這種「謬誤」;那麼,如今充分認清這種「謬誤」的根源及其災難性後果、彌補我們自身在倫理素質上的深層次缺陷、大力發育發展公共生活倫理規範、並自覺地加以執行和維護,不僅可能而且必然、必須;同時,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後代幾百年、幾千年的在一個地球村裡和諧、永續地發展下去。
總而言之,邁向21世紀的人類面臨重重危機,這種世界性的危機,使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大受威脅,而從根本上說,這又恰恰是人自身的素質問題所造成。如今,人的素質問題正若一柄「雙刃劍」高懸於人自身之上,如不加以正視和改變,人類將陷於無法永續發展的境地而難以自救,最終會自己毀滅自己。為了實現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人的永續發展,人類必須將「為人的發展」放在首位。只有逐步地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才能既使經濟──社會得到永續發展,又使人自身的各種需求得到發展和滿足,兩者發展的關鍵都在「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林毓生(1998)《熱烈與冷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何清漣(1998)《現代化的陷阱》,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鄭易生等(1998)《深度憂患─當代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游光榮(1998)《中國科技國情報告》,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黃白蘭(1998)《盲點─中國教育危機報告》,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孫抱弘(1998)《世界德育演進視野里的中國學校德育》。《世界教育發展趨勢與中國教育改革》(論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孫抱弘(1998)《造成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未來15年上海青少年素質取向的靜態指標和動態發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D421,1998年第5期,13~21頁。 Black, C. E (1976): 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Mayor, F. (1996):《未來的記憶》,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Laszlo, E. (1996):《決定命運的選擇》,北京:三聯書店。 WCED (1987):《我們共同的未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