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的素質」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黃光國 人的素質(1999)論文集
最近幾年來,許多人看到台灣社會中的種種脫序亂象,常常會感嘆:人的素質愈來愈低落了。有些有心人更進一步認為:我們應當設法積極提昇我們社會中「人的素質」。今天「法鼓人文社會學院」之所以籌辦此次研討會,其主要關懷亦在於此。然而,「人的素質」究竟所指為何?我們必須先釐清這個問題,才能進一步討論它為什麼會日漸低落,以及如何予以提昇。這篇短文的主要目的便是在澄清:「人的素質」究竟所指為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所謂「人的素質」是指:個人人格結構中可以經由後天教育或自我鍛鍊而改進的幾個重要層面,這些層面不僅關涉到個人生活品質,而且會影響到個人社會生活的適應。至於個人經由天賦或遺傳而得的特質,雖然也跟「人的素質」有關,但卻不是個人的意志所能操控。基於對於「人」的尊重,這一類的人格特質並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們可以從近代心理學及教育學的論述中,歸納出有關「人的素質」的幾項重要指標,茲分述如下:
(一)自律的道德情操 傳統華人社會一向重視道德修養,儒家教育的主要內容亦是在培養個人的道德情操。有些西方學者甚至將華人社會稱為「道德之邦」(moral state)(Wilson, 1974),而傳統華人也經常以「禮義之邦」自豪。然而,放眼今日的台灣社會,卻不能不令人感到憂心忡忡:年輕的一代不僅早已視傳統道德如敝屣,而且也不願意接受新規範的羈絆。有些廣告商趁勢推出一句口號:「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立刻被年輕人奉為圭臬,而風行一時;有些年輕人更以「新潮、開放」作為藉口,追求逸樂,恣意妄為。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斷上升,犯罪手段也愈來愈凶殘。不久前,台北甚至還發生十九歲青年為了圖謀父母親的財產,夥同玩伴,手刃親生父母的慘劇。看到這種種亂象,許多人不禁要問:我們的道德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道德教育?
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認為:我們的道德教育首先必須在「消極義務」和「積極義務」之間作嚴格的區分。近代西方的倫理學者將道德原則分為「消極義務」(negative duties)和「積極義務」(positive duties)兩大類:前者是「不作為的義務」(duties of omission),譬如:不可以殺人、不可以偷盜、不可以欺騙等等,它是以尊重他人的權利(right)作為基礎,是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嚴格遵守的自律性道德,康德因此而稱之為「完全義務」(perfect duties)。後者是「作為的義務」(duties of commission),是以對他人的關愛作為基礎,而對別人積出的善行。個人必須考量各種主、客觀條件才能決定:他是否要作出某種善行,因而是他律的,康德因此而稱之為「不完全義務」(imperfect duties)。
從這樣的分類架構來看,傳統儒家所強調的五倫,譬如:「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等等,都是在一定的對偶關係中,扮演某種角色的人必須踐行的「積極義務」;而現代社會所強調的「公德」,以及由此所衍生出來的「法律」,則是要求個人在某種社會情境中「不得作為」的「消極義務」。比方說,1963年5月18日,美國留學生狄仁華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一篇題為〈人情味與公德心〉的文章,指出中國人欠缺公德心,認為這是對中國「革命和建國運動一個很大的障礙」,引起了台灣社會的熱烈反響,台灣大學學生還因此發起了「五二○自覺運動」。事後,歷史學者陳弱水(1997)分析當時台灣媒體上所發表的文章,發現其中大多涉及個人在公共場所「不得作為」的要求,譬如:不得插隊、不得喧嘩、不得霸位……等等。在一篇討論〈儒家倫理與專業倫理:矛盾與出路〉的論文中,黃光國(1998)指出:現代工商業社會中所強調的專業倫理是從事某一行的專業人員根據他們的專業知識,以不侵犯他人的權益為原則,而制訂出來的,其本質仍然是「不得作為」的「消極義務」。近年來國內各界都有人倡言:傳統儒家所講的「五倫」已經不足以因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我們應當提倡「第六倫」。所謂「第六倫」,就是對社會上任何其他人都應當嚴格遵行的道德準則,其本質就是「不侵犯他人權益」的「消極義務」。
從道德教育的角度來看,實踐這兩種道德的心理歷程是全然不同的:實踐「積極義務」,必須要採取行動,幫助他人;實踐「消極義務」,則僅只是要學會「自我控制」(self-control)而已。從道德行道的後果來看,一個人不實踐「積極義務」,僅只是沒有「美德」;可是,一個人如果違背了「消極義務」,他在道德上將被判定為「邪惡」,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受到嚴厲的譴責。從「人的素質」來看,能夠實踐「積極義務」的人,當然素質最高;能夠自我控制,堅持「消極義務」,則是作為「人」的基本條件;前者能夠表現出個人關懷特殊他人的情意,後者則是個人對一般他人的尊重。倘若有人際不關懷別人,又不尊重他人;行事作風,既沒有美德,又處處透露出「邪惡」,其素質自然最為低下。總而言之,在推行道德教育的時候,我們縱然不能教育兒童「眾善奉行」,最起碼也應當加強自制訓練,教他「諸惡莫作」。一個人可以沒有「美德」,但絕不能「邪惡」。如果社會上有許多人既不能「有所為」地行善,又不能「有所不為」地為惡,試問:這種人哪有什麼素質可言?這個社會的秩序又將如何維持?
(二)適應性的認知及行為能力 這是指個人在認知或行為方面所具備的某種特殊才能,它可能是某種技藝,也可能是某種特殊知識。這種知識或技藝可以讓個人從事某項工作,或處理某一類訊息。個人之所以具備此種才能,一方面是因為它擁有某些天賦條件,一方面則是因為他願意以這些天賦條件為基礎,努力學習所致。
在變遷快速的工商業社會裡,有助於個人生活適應的知識或技術,大多是以源自於西方文明的科學作為基礎。用海德格的概念來說,這一類知識是「工具性思考」或「技術性思考」的結果。他們固然可以幫助個人解決工作或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然而,究其本質,畢竟只是「工具」而已。作為「工具」的最大特色,就是它一旦不再為人所用,人們不能再用它來解決生活或工作上的問題,他們便會予以棄置,毫無所惜。由於現代知識的最大特色就是它會不斷地推陳出新,與時更移。因此,高素質的人除了加強個人分析、推理、判斷、抉擇及綜合等基本智能之外,還必須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隨時吸收新知,以便適應變遷快速的社會。
學習新知的主要目的,在於適應快速變遷的生活環境。然而,從1990年代開始,人類的生活環境已經面臨了鉅大的改變,十分值得在此一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全世界分裂為二,形成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對抗的局面。台灣夾在這兩大政經體制之間,充分發揮本身的優越條件,又能掌握時機,因而造成了世人矚目的經濟奇蹟。1980年代末期,蘇聯及東歐共產黨國家相繼解組,戰後東、西對立的冷戰局勢已經走到「歷史的終結」(Fukuyama, 1992),絕大多數共產國家都改弦易轍,採行資本主義式的市場經濟。全世界大多數的龐大人口都納入資本主義的生產體制之後,人類的經濟生活也邁入一個高度競爭和高度不確定的時代:大多數具有生產力的人都必須置身於各種工商企業組織的系統之中,而在世界市場上和其他的系統互相競爭。如果競爭失敗,他所依附的系統宣告解組,他就要從他所依附的社會系統游離出來,另覓安身之所。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之下,一個高素質的人必須要有廣闊的世界觀,充分體認到:世界是一整體,在世界各地生活的人類卻是息息相關的。發生在世界遙遠之處的任何事件,都有可能改變他的生活世界,都可能對他造成影響。他必須對人類世界具有關懷之情,關注發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
當然,在電腦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如果一個人懂得某些通用的外語,又能夠使用電腦,跟位於世界各地的其他人直接溝通,必然有助於他發展出「天涯若比鄰」的世界觀,是很值得加以鼓勵的。
(三)追求卓越的動機 由於科學知識的本質是「工具性思考」或「技術性思考」,具有一種「與時更新」的特色,在現代工商業系統中使用「工具性思考」從事工作的人,必須要有一種追求卓越表現(excellent performance)的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盡力追求卓越的工作成就。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McClelland, 1961),這種追求卓越的成就動機,是十六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生之後,從基督教文化傳統中衍生出來的一種動機性力量(Weber, 1958),它是一種從卓越工作本身獲得滿足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而不是以工作為手段,著眼於獲取「金錢」或「地位」的「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我們可以用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1988)所說的一則小故事來說明這兩種動機的不同。在《張忠謀自傳》中,記者訪問他,請他比較台灣、中國大陸、美國三個地方電腦業發展的前景。張忠謀毫不猶疑地回答:「美國的電腦業遠景最佳。」記者追問其故。張忠謀毫不猶疑說:「美國人發展電腦業,好像在蓋樓房,永遠要突破現狀,追求『更上一層樓』。台灣人搞電腦業,發展到一個階段後,就拼命橫向擴張,很少人會想『更上一層樓』,所以很難趕上美國。」
「更上一層樓」和「橫向擴張」這兩個比喻很生動地說明了「成就動機」和「獲利動機」的不同。在台灣致力於發展加工出口業的時代,大多數廠商都是採用OEM的方式從事生產工作。他們獲致一種生產技術之後,便拼命「橫向擴張」,直到無利可圖而後止。在全球產業界步入高度競爭的時代,我們便不能再以「橫向擴張」的「獲利動機」為滿足,而應當積極培養青年人「更上一層樓」的「成就動機」。如何調整我們教育的內容,培養青年人的創造能力,讓他們能「樂在工作」,願意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是我們應當嚴肅思考的一項課題。
(四)均衡的價值體系 在工作上追求卓越的動機是出自於個人主觀的價值體系。然而,工作只是個人生活的一個層面而已。除了工作之外,在個人的生活世界裡,還有許多可貴的東西,值得個人用心去經營,包括:健康的身體,能夠讓個人容受各種不同新的經驗;溫馨的家庭,能夠支持個人渡過人生的種種關卡與危機;真誠的友誼,能夠讓個人在行經人生之途時不會感到寂寞。當然,在這樣的清單之上,我們還可以加上個人對人文藝術的欣賞、社會正義的堅持、對生態環境的關懷……等等。
一個高素質的人必然會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會常常省思自己在生活中各個不同層面所要追求的長程及短程目標,建立均衡的價值體系,作為自身行動的導引。他深刻明瞭:對於個人的生命而言,最有意義之事,不僅只是在工作上追求「高峰成就」(peak performance)。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在生活中的各個不同層面領受「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所謂「高峰經驗」,是和個人主觀的價值體系息息相關的:因為個人珍惜生活中的某些價值,當他全神灌注欣賞某些生命際遇的時候,當他奮力捍衛某些價值的時候,當他最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張力,到渾然忘我的境界,並在自己的生命史中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受內在動機的推動,對自己的職業深感興趣而不斷在工作上追求卓越成就的人,在追求高峰成就的時候,同時也很可能感受到高峰經驗。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只是因為外在動機而工作,他雖然也可能感受到「高峰成就」的得意,但他的生命境界卻可能滑落為「單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Marcuse, 1964),很難感受到「高峰經驗」的喜悅。太史公司馬遷所說的:「貪夫殉財,烈士殉名,夸者死權,眾庶憑生」,主要就是指這一類人的生命境界。
(五)統整的自我規約系統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的網絡之中。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遺世而孤立。一個高素質的人,在追求生命目標的過程中,會建立起統整性的自我規約系統,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在個人獨處和社會生活之間保持均衡:一方面,他懂得如何自處,能夠享受孤獨,掌握足夠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方面,他也能夠選擇性地參與各種不同的團體,在團體生活中與人合作,一起達成團體的目標,進而在團體活動中感受到他對團體的認同感和一體感。
更具體地說,所謂「統整性的自我規約系統」主要是在個人所擁有的時間向度上作妥善的規劃與經營。一個高素質的人必須明白: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他認定為有價值的各種人生目標。在追求人生目標的歷程中,最可貴的資源就是「時間」。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極其有限,因此,他會對自己的時間作最為適恰的安排,追求他認為有價值的人生目標,務期在時光經過、回顧生命的每一時刻,都能坦然告訴自己:「我不負此生。」
可是,一個人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必然也會明白:他不僅只是「為自己而活」的人(Man for himself)(Fromm, 1941),同時也是個「社會人」(social man)。他是某一個國家的公民,同時也是世界的公民。因此,他不僅要學會如何尊重並欣賞世界上其他族群的文化,而且樂於承擔他作為國家公民或世界公民所應該負起的責任和義務。他懂得如何以民主的程序和他人一起處理社群中的公共事務,同時也願意犧牲個人短暫的利益,並接受國家法令的規約。
(六)豁達的人生觀 從以上各節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一個高素質的人同時也很可能是一個自我實現者(self-acturalizer)(Maslow, 1954)。他在生命中雖然也可能追求各種人生的目標,但他所在意的並不僅只是在於目標的達成與否,而是在於追求目標時所感受到的生活經驗。他深刻地明白:人是一種「面對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所有人類的共同宿命。在一個人由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所有的功名利祿,所有的成敗利鈍,總有一天化為烏有。唯有個人所經歷過的生活體驗將伴隨著他,走過一生。基於這樣的體認,他會認同道家的人生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他在人生中雖然有所追求,但他所重視的,卻是人生的歷程;他雖然努力在作各種事情,但他並不十分在意人生目標的佔有。他雖然同意孟子的人生哲學:「盡心知性以知天」,一個人要明瞭自己的潛能,一個人要瞭解上天給予他的天賦,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心盡力實踐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是,他也深刻明瞭: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因此,他會接受儒家的生命態度:「盡人事,聽天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因為他不計較成敗,所以他豁達;因為他參破了生死,所以他會珍視生活中的各種經驗,包括正面的經驗和負面的經驗。他對待人生中挫敗經驗的態度,不只是「險夷原不滯胸中,應似浮雲過太空」,在必要的時候,他還能夠注視自己的挫敗經驗,把玩自己的挫敗經驗,從自己的挫敗經驗中體悟出生命成長的契機與動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卻必然具有以上六個層面。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有本文所描述的人格特質。我們可以把以上所描述的六項人格特質當作是一個「高素質的人」應當具備的理想型態(ideal type),以之作為教育目標,來教養我們的下一代。我相信:只要我們目標清晰,方向正確,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努力不懈,假以時日,我們一定可以提高我們社會中「人的素質」。
結論 這篇文章從六個不同的層面試圖描繪出所謂「高素質者」的圖像。任何人都不難看出:這樣的描繪方式並不是「價值中立」的,相反的,它帶有相當鮮明的價值色彩。這樣的價值觀是我衡量後冷戰時代的人類處境後,所構思出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全世界分裂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大陣營。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追求利益的慾望驅使之下,不斷地累積財富,同時也不斷地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等到他們覺察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嚴重破壞之後,又採取「以鄰為壑」的手法,用所謂「全球化」的策略,將他們打算
要淘汰的高污染和勞力密集產業移植到低度開發國家。
到了1990年代,東歐國家解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卻歡欣鼓舞,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全面勝利。他們卯盡全力發展所謂的「跨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規劃他們的經濟版圖。他們的國家財富不斷累積,可是,資本主義的內在危機也迅速暴露出來:任何一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所面臨的競爭都愈來愈激烈,經營企業時所面臨的不確定也愈來愈高。有些發展條件較差的國家待這樣的競爭中失敗了,國內企業紛紛倒閉,他們背負的龐大外債變成呆帳,到這些國家投資的「跨國企業」也蒙受重大損失。富裕國家累積下的龐大財富淪陷為「泡沫經濟」,金融危機也變成人類世紀末的夢魘。
在二十世紀初期,古典社會學大師Max Weber(1958)便曾預言:資本主義式的經濟發展是一具「鐵籠」(iron cage),人類被它套上之後,便只能繼續往前奔馳,直到燒光最後的一噸煤,才會停頓下來。我們或許可以不必如此悲觀,然而,19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的慘痛經驗使我們深深體會到:不斷發表的觀念是錯誤的,任何一個國家或任何一個企業的組織都不可能無限制地累積財富。「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對生物體而言,器官的異常增殖可能演變成為泡沫經濟。
金融危機過後,市場經濟這之「無形之手」(invisible hand)將使經濟發達國家無法再追求快速的經濟成長。他們勢必要改弦易轍,追求經濟上的「零成長」(zero growth)。更清楚地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或許是人類非走不可的道路,然而,但一個社會已經轉化並探取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之後,他們反倒需要發展出一種「均衡」或「衡定」(homeostasis)的宇宙觀:經濟的成長必須保持均衡,人口的成長必須保持均衡,人類跟環境的關係必須保持均衡,個人跟他生活中的各個不同層面,也必須要能夠保持均衡。
在這種保持「均衡」或「衡定」的宇宙觀之下,作者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本文的構想。作者認為:具有本文所主張之素質的人,對於未來的資本主義社會應當會有較佳的適應能力。這樣的觀點是否正確,我祈盼學術界的各位先進能夠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陳弱水(1997):〈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源流與理論建構〉。《人文及社會集刊》。第9卷,第二期,頁39-72。 黃光國(1998):〈儒家倫理與專業倫理:矛盾與出路〉。「現代生活與實踐倫理研討會」,埔里:暨南國際大學。 Fromm, E(1941). Man for himself. New York:Holt, Rirehart, and Winston. Fukuyama, F.(1992).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New York:Free Press. Marcuse, H.(1964). 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Beacon Press. Maslow, A. H.(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McClelland, D. C.(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Princeton. N. J.:Van Nostrand. Translated by T. Parsons. New York:Charles Scriber掇 Sons. Weber, M.(1958). The Protestand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Scribner. Wilson, R.W.(1974). The moral state. New York:Free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