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岡佛學學報第3期 (p153-155) (民國62年),臺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Hua-Kang Buddhist Journal, No. 03, (1973)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周邦道
本所現任所長,中國文化學院教授
張曼濤
中國文化學院教授
民國五十四年六月卅日,張董事長曉峯先生函屬邦道為佛學研究所所長,九月十一日在陽明山莊開成立大會。董事長講「精神修養與人格教育」一題,認為「佛學中興乃是中國文藝復興一個因素」。「佛學對心性的研究,可說是最透澈、最深刻、最圓滿的」。提出佛學主要四種貢獻,即自修持、自覺醒、自葆愛、自怡悅。道源、南亭、東初、道安諸法師、韓同、周宣德、李恒鉞、陳鯤、楊秀鶴、張延榮諸居士,均曾提出許多珍貴意見。十一月廿一日在華岡海天樓,招待中華民國佛教海內外僧伽代表大會之華僧代表。五十五年十月廿九日,招待日本佛教孝道教團團長岡野正道伉儷。
募集佛學經刊數千冊,由張秘書尚德編訂目錄。先後計劃興建新雁塔,及與黃啟瑞、丁俊生、黃玉明諸居士商建釋迦塔(仁孝寶塔),均阻於機緣,未能成就。與趙忍庵居士商籌研究所建築費,亦未得結果,僅由彼匯助韓國漢城孝昌洞比丘尼李性法(道虛)旅費,於五十五年九月來華岡深造。
五十六年九月曉峯先生聘請曼濤回國,曼濤於十一月抵達華岡,執教哲學系,同時襄助所務,旋由曉峯先生改請邦道擔任理事長,張澄基居士擔任所長,曼濤擔任副所長,當時澄基居士任教美國,幾次函促返國,澄基居士因彼邦弘法益重,不克返,乃改由曼濤擔任所長。並聘請楊秀鶴居士擔任秘書,襄助所務。曼濤擔任所長後,適華岡舉辦第一屆國際華學會議,所內同仁為響應此一盛舉,振興國內佛教學風,乃特創辦「華岡佛學學報」,於五十七年八月初華學會議期間,正式誕生創刊號。與會各國學人獲睹後,咸極讚賞。蓋斯乃臺灣佛學界第一次出現最富水準之學術刊物也。
翌年八月日本花園大學來函邀請曼濤往訪,擔任客座教席一年,適因某種原因未克赴日,延至五十九年三月始克起程,
p. 154
並先赴港參加佛教會議,六月末再赴京都(參與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平岡武大教授主持之中國思想研究班之研究)同年十月轉東京,以東大東洋文化研究所外籍研究員身份,探討隋唐佛祖思想,廣泛搜集資料,以備未來本所之發展。一年後始返國。六十一年三月復應韓國東國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之邀往訪,是年五月返國。曼濤有感於自身經常旅留國外,所務停滯責任重大,遂呈請院長曉峯先生允其辭去所長職務,由院長復請邦道先生擔任所長,曼濤並向院長推舉周子慎居士擔任理事長,於是本所乃益加向前推進一步,人事加強,所務亦卽大獲發展。曼濤在職期間,曾由曉峯院長之推介關係,獲日本橫檳孝道山孝道教團岡野正道夫婦兩次捐款,列為基金,及購買佛學有關書籍。如日本之望月大辭典、巴和辭典,梵和大辭典、卍字續藏、鈴木大拙全書等。此為今日我國教界最完整之參考研究工具。
是年九月,曼濤辭職,再任教授。並負責繼續主編華岡佛學學報,第二期亦卽於是月出版。所長邦道,理事長子慎,則負專責發展一般所務。自邦道復任所長起,初仍以大義館四樓中廳為所址,後遷至大成館二樓。在此期間,繼續籌募基金,徵集經籍,舉辦佛學講演,並參加各項有關活動,如佛學著述展覽,佛歌文物展覽等。
邦道自五十四年以來,擔任中華大典宗教類編纂。曾徵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各種著述目錄。佛教方面已出版者十四種:一、印光法師文鈔上下二冊,二、常惺法師集,三、朱鏡宙居士:詠莪堂佛學著述四種,四、印順法師:佛道與中道,五、太虛大師:楞嚴經攝論與研究,六、岑學呂居士編:虛雲和尚年譜,七、岑學呂居士編:虛雲和尚法彙,八、大光法師筆記:淡虛法師影麈回憶錄,九、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釋,十、演培法師:入中論頌講記,十一、演培法師:俱舍論講記上下二冊,十二、慈航法師:相宗十講,十三、濮一乘居士編:武進天寧寺志,十四、歐陽漸居士編:在家必讀內典。道教方面已出版者一種,蕭天石居士:道家養生學概要。是為本所迄今一般之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