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 (p175-190): (民國88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2, (1999)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韓廷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攝論師是中國陳隋之際專門弘揚《攝大乘論》的一派學者。創始人是真諦,他的弟子有慧愷等,他們是攝論師的第二代。攝論師的第三代是智愷的弟子智殷等,第四代是僧榮的弟子慧璡等,第五代主要是智凝的弟子靈覺等。
攝論師哲學理論的突出特點是九識論。除八識之外,另立第九識阿摩羅識。
關鍵詞:1.攝論師 2.阿梨耶識 3.阿摩羅識 4.真諦
攝論師是我國陳隋之際專門弘揚《攝大乘論》的一派學者。
無著的《攝大乘論》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著作,在我國有三個漢譯本:一、元魏佛陀扇多譯本,二、陳真諦譯本,三、唐玄奘譯本。攝論師依據的是陳真諦譯本。這部論有世親、無性兩家釋論。世親是無著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所以世親的釋論很有權威性。世親的釋論也有三個漢譯本:一、《攝大乘釋論》十五卷,陳真諦譯於天嘉4年(563年);二、《攝大乘論釋論》十卷,隋達摩笈多譯於大業5年(609年);三、《攝大乘論釋》十卷,唐玄奘譯於貞觀21年至23年(647~649年)。
元魏佛陀扇多翻譯的《攝大乘論》雖然早於陳真諦,但由於他沒有翻譯世親的釋論,所以他的《攝大乘論》影響不大。陳真諦不僅翻譯了《攝大乘論》的本論,又翻譯了世親的釋論,使這部論得以迅速弘揚,形成一派師說。
攝論師的創始人是真諦(Paramārtha),音譯波羅末陀,亦稱拘那羅陀(Guṇarata),西天竺優禪尼人,屬婆羅門種姓。為弘佛道而至扶南(今柬埔寨)。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5年)派張記等前去邀請名德,訪求大乘經論。真諦應邀來華,從大同12年(546年)8月15日到達南海(今廣州市),太清2年(548年)8月至建業(今南京市), 「武皇面申頂禮,於寶雲殿竭誠供奉。」[1] 本想在此從事佛典翻譯,因值侯景之亂而東行。後到富春(今浙江省富陽縣),縣令陸元哲招集寶瓊等二十多名和尚幫助真諦翻譯《十七地論》,剛翻五卷,即因世亂而中止。
天保3年(552年)應侯景之請回到建業。梁元帝即位後,真諦遷往正觀寺,與願禪師等二十餘人翻譯《金光明經》,三年後返回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又往新吳(今江西省奉新縣)、始興(今廣東省曲江縣)、南康(今江西省贛縣西南),沿途進行翻譯。陳武帝永定2年(558年)7月返回豫章,又轉晉安(今福建省晉江縣)。後從晉安來到梁安郡(今廣東省惠陽一帶),天嘉3年(562年)12月來到廣州。剌史歐陽頠請住制旨寺(即今光孝寺)。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正月11日逝於廣州,時年七十一歲。據《續高僧傳》卷1,真諦共譯佛教經典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據《歷代三寶記》,共譯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開元錄》載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真諦的主要譯籍如下: [2]
太清4年(550年)
|
承聖元年~4年(552~553年)譯《金光明經》七卷。 |
承聖3年(554年) 譯《彌勒下生經》一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及《疏》六卷、《中論疏》二卷、《九識義記》二卷、《轉法輪義記》一卷。 |
紹泰2年(556年) 譯《隨相論十六諦疏》一卷、《求那摩底隨相論》一卷。 |
永定2年(558年) 譯《大空論》三卷、《中邊分別論》三卷及疏三卷、《正論釋文》五卷、《寶行王正論》一卷、《正論道理論》一卷。 |
永定3年(559年) 譯《立世阿毘曇》十卷。 |
天嘉2年(561年) 譯《解節經》一卷、《義疏》四卷。 |
天嘉3年(562年) 譯《金剛經》一卷及疏十卷。 |
天嘉4年(563年) 譯《大乘唯識論》(即《唯識十二論》)一卷、《攝大乘論》十二卷、《廣義法門經》一卷。 |
天嘉5年(公元564年)始譯《俱舍論》。 |
光大2年(公元568年)譯《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 |
真諦的譯經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四大譯經家之一。 [3] 真諦的主要弟子有慧愷(亦作智愷)、曹毘、法泰、僧宗、道尼、法準、慧曠等,他們是攝論師的第二代。
智愷,《續高僧傳》卷1有傳,俗姓曹,住楊都寺,與法泰師事真諦,協助真諦翻譯《攝大乘論》和《俱舍論》,撰《攝論疏》二十五卷。真諦對智愷非常賞識,痛恨相見甚晚。後來,智愷請真諦於廣州顯明寺講《俱舍論》。剛講一遍,至陳光大年中,僧宗、法準、慧忍等又來請真諦講《攝大乘論》。第二年,僧宗等人又來請智愷於智慧寺講《俱舍論》,未訖而卒。逝於光大2年(568年),時年五十一歲,葬於廣州西陰寺。真諦為智愷的去世而悲痛,第二年即逝。現存智愷為《俱舍論》、《攝大乘論》
p. 178
寫的序和為《唯識論》、《律二十二明了論》寫的後記。
智愷講《俱舍論》時,智殷、道尼等二十人去聽講。
曹毘,《續高僧傳》卷1有傳,真諦之受菩薩戒的弟子,智愷的侄子,跟隨智愷到廣州,從真諦學《攝大乘論》,太建2年(570年),曹毘請建光寺僧正明勇法師繼續講《攝大乘論》,成學名僧五十餘人。後於江都(今江蘇省江都縣西南)白塔寺開講《攝大乘論》等。著有《真諦別歷》,亦稱《真諦傳》。曹毘的主要弟子有禪定、僧榮、日嚴、法侃等。
法泰,《續高僧傳》卷1有傳,住楊都大寺,與慧愷、僧宗、法忍等,知名梁代。真諦來廣州後,法泰與僧宗、慧愷等在廣州制旨寺筆受文義,前後共二十年,翻譯佛教典籍五十餘部,並述義記。法泰曾協助真諦翻譯《律二十二明了論》,並疏五卷,嚴謹奉行。陳太建3年(571年)法泰回到建業,開講《攝大乘論》、《俱舍論》等新翻經論。當時人們隨從梁武帝、陳武帝遵崇《大品般若經》、《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等空宗經典,法泰弘揚《俱舍論》、《攝大乘論》,不被人重視,只有彭城(今江蘇省銅山縣)沙門靜嵩獨得其傳。
僧宗,《僧傳》中沒有單獨為他立傳,只在《續高僧傳》卷1〈拘那羅陀傳〉和〈法泰傳〉中有些零散記載。他是揚州僧人,陳光大年間,僧宗、法準、慧忍等來到廣州請真諦講《攝大乘論》,第二年又請智愷於智慧寺講《俱舍論》。《續高僧傳》卷1〈拘那羅陀傳〉稱: 「自諦來東夏,雖廣出眾經,偏宗《攝論》……故隨處翻傳,親注疏解。依心勝相後疏,並是僧親所陳。躬對本師,重為釋旨。增減或異,大義無虧。宗公別著《行狀》,廣行於世。」[4] 真諦於太建元年正月11日死後,僧宗於13日與法準等「各齋經論還返匡山」。
道尼,《僧傳》中沒有專門為他立傳,只是在〈道岳傳〉和〈法泰傳〉內有些零散的記載,《續高僧傳》卷13〈唐京師普光寺釋道岳傳〉稱: 「有九江道尼者,創弘《攝論》,海內知名,以開皇10年自楊都來化京輦,親承真諦,業寄傳芳,岳因從受法。」 [5] 此中「岳」字,係指南岳。《續高僧傳》卷1〈陳楊都金陵沙門釋法泰傳〉稱: 「道尼住本九江,尋宗諦旨,興講《攝論》,騰譽京師。開皇10年敕追入,既還雍替,開悟弘多。」 [6]
道尼的弟子有道岳、智光、慧休等。
法準,《僧傳》中沒有專門為他立傳,只是在〈真諦傳〉、〈慧愷傳〉和〈慧曠傳〉
p. 179
中有些零散記載。文帝天嘉4年(653年)法準與僧宗、僧忍等投真諦學《攝大乘論》,真諦死後又與僧宗等還返匡山。
繼承法準傳統的是他的弟子靜願。
慧曠,其傳稱: 「俗姓曹氏,譙國人也,其後別派,今為襄陽人焉。祖亮宗梁給事黃門侍郎衛卿,父藹直閣將軍。」 [7] 十二歲出家,師事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寶光寺澄法師,後與宗、愷、準、韻等投真諦學《攝大乘》、《唯識》等論,及《金光明》等經。真諦死後,與同學僧宗等回盧山, 「州宰鄱陽、長沙二王,俱敦師資之教。後與湘、郢二州累載弘道。」 [8] 後移居興國寺,隋煬帝時期,敕住丹陽棲霞山寺。大業9年(613年)5月16日終於寺房,時年八十歲。
攝論師的第三代人主要是:智愷的弟子智殷,曹毘的主要弟子僧榮、法侃,法泰的主要弟子靜嵩,道尼的主要弟子道岳、智光、慧休,法準的主要弟子靜願等。
智殷,其傳稱: 「時有循州平等寺沙門智殷者,弱年聽延祚寺道、緣二師《成實》、並往北土沙門法明聽《金剛般若論》,又往希、堅二德聽《婆沙》、《中論》……及翻《攝論》,乃為廣州敕史安南將軍陽山公頠請宅安居,不獲專習,後翻《俱舍》,方予其席。及愷講此論,殷與道尼等二十人,並掇拾文疏,於堂聽受。」[9] 智愷死後,真諦失聲痛哭,在法準房中率道尼、智殷等十二人共傳香火,立誓弘揚《攝大乘論》和《俱舍論》,使之不斷。真諦死後,智殷於太建9年(577年)繼續弘講。 「太建11年2月,有跋摩利三藏弟子慧哿者,本住中原,值周武滅法,避地歸陳,晚隨使劉璋至南獲《涅槃論》,殷曾講斯經,欣其本習伏膺請求,便為開說,止得序分種性,分前十三章玄義,後返豫章鶴嶺山,殷又與璣法師隨從,因復為說第三分。」[10] 晚年於本州講《攝大乘論》十多遍,理解者二十五人。仁壽元年(601年)逝世。著有真諦的《翻譯歷》。
僧榮事迹不詳,其弟子是慧璡。
法侃,俗姓鄭,榮陽人,受具足戒後曾隨淵法師學習佛教經論。陳代住江都安樂寺,向曹毘學《攝大乘論》。 「隋煬晉蕃昔鎮楊越,搜舉名器入住日嚴,以侃道洽江,將欲英華就京部,乃召而隆遣,既達本寺,厚供禮之。」[11] 仁壽2年(602年),法侃前往宣州(今安徽省宣城縣),安置舍利。武德6年(623年)11月卒於興善寺,時年七十三歲,主要弟子是道撫。
靜嵩,亦稱靖嵩,俗姓張,涿郡固安人,十五歲出家,其同學靖融,通曉大小乘經論,尤精《雜心》。靖嵩受靖融的啟發,來到京鄴。向大齊國統法上的弟子融智學《涅槃經》和《十地經論》。周武滅佛期間,他與同學法貴、靈侃等三百多僧人來到南地江左(今長江以東),陳宣帝迎接,並 「令侍中袁憲至京口城禮接登岸,帝又使駙馬蔡凝宣勅云,至人為法,以身許道。」 [12] 靖嵩在此向老師法泰學習《攝大乘論》和《俱舍論》,下數年苦功,終於精通了這兩部論,對《辨中邊論》等四十餘部大乘論典,都能會通綱要。開皇10年(590年)靖嵩和靈侃等二百餘僧都回到江北,大開講席。著有《攝論疏》六卷、《雜心疏》五卷,又撰《九識》、《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並行於世。靖嵩不僅繼承真諦傳統,弘揚《攝論》,並曾攻研《十地經論》,他不僅是攝論師,也是地論師。卒於大業10年(614年),時年七十八歲。弟子有智凝、道基、道因、法護等。
道岳,玄奘曾跟隨他學習《俱舍論》。
智光,《續高僧傳》卷26有傳,江州(今湖北武昌)人,道尼的學生,少學《攝大乘論》,很有成績。 「開皇10年,敕名尼公,相從入京,住大興善寺,仁壽創塔,召送循州。」 [13]晚年講《攝大乘論》,馳名當時。
慧休,《續高僧傳》卷15有傳,俗姓樂,瀛州人,十六歲投勗律師出家,後至京鄴向靈裕法師學習佛教。又往渤海從明彥法師聽講《成實論》,從志念法師學小乘論典、《婆沙》等,各聞數遍。後聽曇遷、道尼講《攝大乘論》, 「周涉三遍,即造章疏。」[14] 雙人洪理律師學《四分律》,向法勵(569~635)學律。逝於貞觀9年(635年),時年九十八歲。弟子曇元,通曉經、律、論三藏。弟子靈範,弘揚《攝大乘論》,振名京邑。
靜願,代州(今山西省雁門)人,三十歲出家,受大戒後專學律典,講《四分律》十遍。又聽《十地經論》、《華嚴經》及小乘佛教論典。曾對真諦傳譯的《攝大乘論》制疏釋,晚年入京輔,住寶剎寺。後移住寶昌正時弘講《攝大乘論》,晚弘《雜心》。對《舍利毘曇》造疏十卷。文帝造塔,敕遣送舍利於潭州(今湖南省長沙縣)之麓山寺。卒於大業5年(609年)5月,時年六十餘歲。
攝論師的第四代人主要是僧榮的弟子慧璡,法侃的弟子道撫,靖嵩的弟子智凝、道基、道因、法護等。
慧璡,《續高僧傳》卷22有傳,俗姓吳,相州江都(今江蘇省江都縣西南)
p. 181
人,少依僧榮出家,向僧榮學《攝大乘論》,後即開講此論。受具足戒後,專門學習律儀。貞觀5年任雲花寺上座, [15] 常講《攝大乘論》,並講戒律,貞觀8年(634年)逝於雲花寺,時年五十餘歲。
道撫,其傳稱: 「俊穎標首,京城所貴,本住總持,宗師異解,用通《攝論》,及臨時侃席,數扣重關,束心展禮,歲承音訓。遂捨棄本習,從師真諦。」[16]
智凝,《續高僧傳》卷10有傳,不詳姓族,豫州(今河南泌陽)人,年少出家,受具足戒後,師事靖嵩學《攝大乘論》。主要傳法於關東。大業年中卒於住寺,時年四十八歲。其弟子主要是靈覺、道卓、僧辯、智則、道積等。
道基,《續高僧傳》卷14有傳,俗姓呂,河南東平人,年十四負帙遊於彭城。隋太尉尚書令楊素,請道基於東都講《揚心論》。後 「乃鼓錫南鄭,張教西岷──教閱大乘,弘揚《攝論》。」 [17] 貞觀11年(637年)2月卒於益部福城寺,時年六十餘歲。當時在彭門弘揚《攝大乘論》的還有慧景、寶暹。
道因,《宋高僧傳》卷2有傳,俗姓候,濮陽(今河南滑縣東北)人,原學《涅槃經》,並進行弘講。又於彭城(今江蘇省銅山縣),向靖嵩學習《攝大乘論》,後開講此論。幾年後,又因避難二蜀,居住於多寶寺,在此講《攝大乘論》、《維摩經》等,聽者千數。 「追赴京邑,止大慈恩寺,與玄奘法師翻譯、校定梵本,兼充證義,奘師偏獎償之,每有難文,同加參酌──其專業者,《涅槃》、《華嚴》、《大品》、《維摩》、《法華》、《楞伽》等經,《十地》、《地持》、《毘曇》、《智度》、《攝大乘》、《對法》、《佛地》等論,及《四分》等律。其《攝論》、《維摩》仍著章疏。」[18]顯慶3年(658年)2月逝於長安慧日寺,時年七十二歲。
法護,《續高僧傳》卷13有傳,俗姓趙,趙郡(今屬河北)人, 「祖康為濟陽太守,子孫逐家焉,隋初有趙恆者,與清河崔汪以秀才擢第,時號四聰,即其父也。」[19] 十五歲出家,原學《維摩經》,後從志念聽《毘曇》,從法彥聽《成實》,又聽律典,又往彭城(今江蘇省銅山縣)靜嵩論師處學《攝大乘論》。大業3年(607年)常講《中論》、《涅槃》、《攝大乘論》等。卒於貞觀17年(643年)7月21日,時年六十八歲,撰《攝論指歸》等二十餘篇。
攝論師的第五代人主要是智凝的弟子靈覺、道卓、僧辯、智則、道積等。關於靈覺、道卓的情況,〈智凝傳〉稱
「有學士靈覺、道卓、並蜀土名僧,依承慧解,擅跡京室。
p. 182
逸還益都,弘贊厥宗。故岷洛《攝論》,由之而長矣。」 [20]
僧辯,《續高僧傳》卷15有傳,俗姓張,南陽(今河南獲嘉縣北)人,十歲即聽《維摩》、《仁王》二經。後投智凝為師,學習佛教經論,大業初年召入大禪定道坊。武德初年至關東弘揚《攝大乘論》。貞觀16年(643年)6月13日卒於弘福寺。時年七十五歲。對《攝論》、《中邊》、《唯識》、《佛性》等論皆著章疏,流行於世。
道積,《續高僧傳》卷29有傳,河東安邑(今河南原武縣東南)人,俗名子材,道積是他的法名。二十歲投洪湛律師出家,開皇13年(593年)投普興法師學《涅槃經》,開皇18年(598年)入於京室,依寶昌寺明及法師學《十地經論》,又依辯才智凝法師學《攝大乘論》,仁壽2年(602年)又往并州武德寺沙門法積學《地持論》,仁壽4年(604年)回故鄉弘揚《涅槃》、《攝論》,後專弘《地持》。卒於貞觀10年(636年)9月17日,時年六十九歲。
智則,《續高僧傳》卷25有傳,俗姓憑,雍州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二十歲出家,住辯才寺,聽智凝法師講《攝大乘論》四十餘遍。
在北方弘揚《攝大乘論》的除法泰、曹毘等人以外,還有無學統的曇遷。
曇遷,俗姓王,博陵饒陽(今河北饒陽縣)人,十三歲受父母之命,跟舅父權會(北齊中散大夫、國際酒博士)學習六經,尤重《周易》。二十一歲依定州賈和寺曇靜律師出家學《勝鬘經》。受具足戒後歸鄴下,向曇遵學佛法綱要。後來弘揚《華嚴經》、《十地經論》、《維摩經》、《地持經》、《大乘起信論》等。周武滅齊後,曇遷來到金陵(今南京市),初達楊都,棲道場寺,與慧曉、智瓘及高麗僧智晃等結交。在桂州剌史蔣君之宅獲《攝大乘論》,如獲至寶。隋初達彭城,把別人施捨給他的住宅稱為慕聖寺,在此弘揚《攝大乘論》,又講《楞伽》及《起信》、《如實》等論。 「《攝論》北土創開,自此為始也。」[21] 後至廣陵(在今北京昌平縣),在開善寺弘揚《攝大乘論》。開皇7年(587年)秋,應文帝之請,與洛陽慧遠、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濟陽寶鎮、汲郡洪遵同集長安,曇遷率弟子與五大德謁帝於大興殿, 「特蒙禮接,勞以優言,又敕所司,並天大興善寺安置供給。」[22] 開皇10年(590年)春,帝去晉陽,敕遷隨駕。
曇遷的弘法活動受到封建統治階級上層人物的重視,也受到佛教名僧的讚賞,慧遠曾說:「
遷禪師破執入理,此長勝我。」[23] 文帝建禪定寺後,請曇遷為寺主。卒於建業3年(607年)
p. 183
12月6日,年六十六歲。著有《攝論疏》十卷,又撰《楞伽》、《起信》、《唯識》、《如實》等疏以及《九識》、《因明》等章,還有《華嚴明難品玄解》等。共二十多卷。
傳承曇遷法統的有道哲、靜琳、玄琬、道英、明馭、靜凝等。
道哲,《續高僧傳》卷20有傳,俗姓唐,齊郡臨邑(今山東臨縣北)人,初投穎川(今屬安徽省)明及法師學《十地經論》和《地持經》。受具足戒後又從魏郡希律師稟承《四分律》。後向曇遷學《攝大乘論》。卒於貞觀9年(635年)正月,時年七十二歲。著有《百識觀門》十卷、《智照自體論》六卷,還有《大乘開恩論》等。其弟子有靜安、道城等。
靜琳,俗姓張,本族南陽(今河南獲嘉縣北),後居京兆之華原(今陝西省輝縣東南),七歲出家,在樊鄧受大戒,又向覺法師學《十地經論》,後至鄴都向炬法師學《華嚴》、《楞伽》、《思益》等經。後入關中向曇遷學習《攝大乘論》。大業3年(607年)被召入京,住大總持寺。 「住城王及太妃、楚國太妃安平公主等,皇家帝葉請戒第宅,隆禮頻繁,國子祭酒肖璟、工部尚書張亮、詹事杜正倫、司農李道裕等,並誓為弟子。」[24] 卒於貞觀14年(640年)10月26日,時年七十六歲。
玄琬,《續高僧傳》卷22有傳,俗姓張,弘農華州(今山東費縣東北),遠祖因徒,今居雍州之新豐(今廣東省親豐縣東山)。初師事曇延,受具足戒後便隨洪遵律師學《四分律》,向曇遷學《攝大乘論》,還學《法華》、《大集》、《楞伽》、《勝鬘》、《十地經論》、《百論》、《中論》等,貞觀初年 「有敕召為皇太子及諸王等受菩薩戒,故儲宮以下師禮崇焉,有令造普光寺,召而居之。」[25] 皇帝下令,於延興寺造藏經,讓玄琬任監護。卒於貞觀10年(636年)臘月初7,時年七十五歲。撰《佛教歷代國王賞罰三寶法》及《安養蒼生論》、《三德論》各一卷。主要弟子是僧伽。
道英,《續高僧傳》卷25有傳,俗姓陳,蒲州猗氏(今山西省安澤縣東南)人,十八歲依叔休律師出家,去并州(今山西曲陽)炬法師聽《華嚴》等經。開皇19年(599年)入解縣(今山西虞鄉縣西)太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觀。後住京師勝光寺從曇遷學《攝大乘論》。晚年回蒲州住普濟寺,卒於貞觀10年(636年)9月中,時年七十七歲。
明馭,《續高僧傳》卷26有傳,瀛州(今河北省河間縣)人,初學《涅槃》,後習《攝大乘論》,然後住無漏寺進行講解。仁壽年中,敕送舍利於濟洲(今山東薦平縣西南)
p. 184
崇梵寺,晚年卒於禪定寺。
靜凝,《續高僧傳》卷26有傳,汴州(今河南開封縣北)人,原學經、律和《十地經論》,後跟隨曇遷學《攝大乘論》,學修止觀。 [26] 開皇6年(586年)隨遷入雍,住興善寺。仁壽2年(602年)奉敕送舍利杞州(今湖南省漢壽縣西)。
地論師慧遠及其弟子淨業、辯相、淨辯以及辯相的弟子靈潤等都曾弘揚《攝大乘論》。
靈潤,《續高僧傳》卷15有傳,俗姓梁,河東虞鄉(今山西省虞鄉縣西)人,其父任青州益都令,外祖吳超任懷州懷令,堂祖吳同任齊州山薦令,姨夫候援任曹金鄉令。靈潤依止靈粲師住興善寺,十三歲開始學《涅槃經》,後向道奘學《攝大乘論》。二十三歲還返京室,向智念學小乘論,向辯相學大乘論和小乘論。後在淨影寺弘揚《攝大乘論》,並造疏五卷。講《涅槃》七十餘遍,《攝大乘論》三十餘遍,並各造義疏十三卷、玄章三卷,至於《維摩》、《勝鬘》、《起信》等,有機會便講,各有疏部。弟子智衍,住蘭田法池寺,弘揚《攝大乘論》和《涅槃經》。
地論師曇延(515~588)的弟子法常、慧海、道愻、慧誕等也是著名攝論師。
法常,《續高僧傳》卷15有傳,俗姓張,南陽白水(今陝西省浦城縣)人,十九歲投曇延出家,二十二歲開始學《攝大乘論》。對《成實論》、《毘曇》、《華嚴》、《十地經論》等隨講出疏。曾為皇儲授菩薩戒。貞觀9年(635年)又奉敕召入為皇后戒師,卒於貞觀19年(645年)6月26,時年七十九歲。原講《涅槃經》,後專弘《攝大乘論》。著有《攝論義疏》八卷、《玄章》五卷,對《涅槃》、《維摩》、《勝鬘》等經,各有疏記。
慧海,《續高僧傳》卷11有傳,俗姓張,河東虞鄉(今山西省虞鄉縣西)人,十四歲依山門大昭玄統曇延出家,十八歲開講《涅槃經》,受具足戒後居弘農(今屬山東省)之伏讀山坐禪。周武滅佛期間,避難入陳,鑽研《攝大乘論》。隋代住靜法寺,卒於大業2年(606年)5月27日,時年五十七歲。
道愻,《續高僧傳》卷14有傳,俗姓張,河東虞鄉(今山西虞鄉縣西)人,尤通《涅槃經》和《攝大乘論》,與弟子道謙俱依曇延為師。晚年住蒲州仁壽寺,在此弘揚佛法,卒於七十五歲。
慧誕,《續高僧傳》卷26有傳,其傳稱:
「釋慧誕,雍州人,學究《涅槃》及通《攝論》,每登講席,有名京室,即曇延法師之學士也。住延興寺,仁壽下敕召起塔於杭州天竺寺,
p. 185
住在靈隱山。……貞觀初年卒於本寺,七十餘矣。」[27]
唐玄奘不僅重譯《攝大乘論》,還翻譯了《攝大乘論無性釋》十卷(647年)和世親的釋論,《攝論》弘揚更盛,但它屬於唯識宗依據的十一論之一,被唯識宗融合了。從此以後,攝論師絕傳。
攝論師哲學理論的突出特點是「九識」論,除第八識之外另立第九識阿摩羅識,圓測的《解深密經疏》卷3對此說明如下:
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如〈九識品〉說。言九識看,眼等六識,大同識論,第七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第八為我、我所,惟煩惱障,而無法執,定不成佛。第八阿賴耶識,自有三種:一、解性梨耶,有成佛義;二、果報梨耶,緣十八界。故
《中邊分別偈》:「根塵我及識,本識生似彼。」如彼論等說,第八識緣十八界;三、柒污阿梨耶,緣真如境,起四種謗,即是法執,而非人執。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28]
圓測還指出了攝論師是「依安慧立宗,作如是說。」這就指出了攝論師的觀點主張和玄奘唯識宗的不同,攝論師多依安慧義,唯識宗多依護法義。十大論師之一的安慧,是早期唯識師,攝論師依此立宗,說明攝論師的觀點是古唯識義。安慧的唯識理論,突出特點是他的「一分」論,以為只有「自證分」是實有,見、相二分都非實有,所以他的唯識理論是「無相唯識」。
體現攝論師哲學特點的是設立的第八識和第九識。
攝論師的第八識同於地論師北道派是染、淨混合或真、妄混合,我國三論宗創始人吉藏(549~623年)著《中論疏》卷7稱:
「八識有二義:一妄二真,有解性義是真,有果報識是妄用。」[29]卷7又稱:
「攝大乘師明,六道眾生皆從本識來,以本識中有六道種子,故生六道也,從清淨法界流出十二部經 [30] ,起一念聞熏習附著本識,此是反去之始,聞熏習漸增,本識漸減,解若都成,則本識都滅」。 [31]《攝大乘論》卷中稱:
阿毘達摩修多羅中,佛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依如此義故說三分,於此義中依何為譬?以金藏土為譬,譬如於金藏土中,見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於地界中,土非有而顯現,金實有不顯現,此土以火燒煉,土則不現,金相自現。地界土顯現時,由虛妄相顯現。金顯現時,由真實相顯現,是故地界有二分。如此本識為無分別智火燒煉時,此識由虛妄分別智顯現,不由真實性顯現。若為無分別智未火所燒煉時,此識由成就真實性顯現,不由虛妄分別性顯現。是故虛妄分別性識,即依他性有二分,譬如金藏土中所有地界。[32]
攝論師還用真、俗二諦解釋阿賴耶識的染、淨二分,染污部分相當於俗諦,清淨部分相當於真諦。《續高僧傳》卷15〈靈潤傳〉稱:
至如攝論梨耶,義該真、俗。真既無念,性淨,諸位不改。俗即不守一性,通具諸義。轉依已後,真諦義邊,即成法身。俗諦義邊,成應化身。如來轉依,作果報體。據於真性無滅義矣,俗諦自相有滅不滅,以體從能,染分義滅。分能異體,
p. 187
慮知不滅。[33]
「九識」論是攝論師哲學理論的突出特點,圓測(613~696)指出,攝論師立第九識的根據是陳真諦翻譯的《決定藏論》。該論稱:
斷阿羅耶識,即轉凡夫性,捨凡夫法阿羅耶識滅,此識滅故,一切煩惱滅,阿羅耶識對治故,證阿摩羅識。阿羅耶識是無常,是有漏法;阿摩羅識是常,是無漏法。得真如境道,故證阿摩羅識。阿耶羅識為粗惡苦果之所追逐,阿摩羅識無有一切粗惡苦果,阿羅耶識而是一切煩惱根本,不為聖道得道做根本;阿摩羅識亦復不為煩惱根本,但為聖道得道做根本。[34]
攝論師提出第九識的佛經根據是《金光明經》卷4所講的如如。什麼叫如如呢?真諦譯《三無性論》稱:
「明此亂識即是分別依他似塵識所顯,由分別性永無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無所有,即是阿摩羅識。唯有此識獨無變異,故稱如如。」[35] 意思是說:沒有一般人錯誤認識的遍計所執性(分別性),也沒有依他起性,只有圓成實性,這才是阿摩羅識。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亂識,是一切虛妄境界的所依。斷除阿賴耶識,即是阿摩羅識。阿摩羅識是永恆的,無變易的,故稱如如。如如就是真如、法性等,是事物的理體,《大乘義章》卷3對如如解釋如下:
「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如如,就一如中體備法界恆沙佛法,隨法辯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36] 關於如如的異名,可參見《大乘義章》卷3:
「唯如來藏真實法界,亦名真如,亦名實際,亦名法性,亦名一實,亦名佛性。」[37]《三無性論》把一切事物分五藏,如如是五藏之一:
若法是有,不出五藏。五藏者,一相,二名,三分別,四如如,五無分別智。一相者,謂諸法品類為名句味所依正。名者,即是諸法品類中名句味也。分別者,謂三界心及心法。如如者,謂法空所顯聖智境界。無分別智者,由此智故,
一切聖人能通達如如。此五法中,前三是世諦,後二真如。[38] 一者顯識,二者分別識。顯識者,即是本識,此本識轉作五塵、四大等。何者分別識?即是意識。於顯識中分別作人天、長短、大小、男女、樹藤諸物等,分別一切法,此識聚分別法塵名分別識。譬如依鏡色得起,如是緣顯識,分別識得起。是分別若起,安立熏習於阿梨耶識。[39]
p. 188
《顯識論》又進一步把「顯識」區分為九種: 一、身識,二、塵識。三、用識,四、世識,五、器識,六、數識,七、四種言說識,八、自他異識,九、善惡生死識。又將「分別識」區分為二種:一、有身者識,二、受者識。共十一種識。
《攝大乘論》亦區分為十一識,其分類與《顯識論》大同小異。一、身識,二、身者識,三、受者識,四、彼所受識,五、彼能受識,六、世識,七、數識,八、處識,九、言說識,十、自他差別識,十一、善趣惡趣死生識。
身識,即五色根:眼、耳、鼻、舌、身。《顯識論》解釋說: 「第一身識者,謂轉作似身,是故識名身識。所言似者,此識能作相似身,名為身識,即是五根。餘塵等八種識亦如是。」[40] 在唯識學派看來,由眼等五根所構成的人身只不過是「似身」而已,所謂「似身」,是說人的身體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是假有、幻有。塵識等亦作如此解釋。
身者識,即第七識末那識,也就是真諦系統的攝論師所說的阿陀那識。
受者識,即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被阿陀那識執為我體。
彼所受識,就是前六識所緣的大塵:色、聲、香、味、觸、法。
彼能受識,就是能取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世識,即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生死相續不斷,故名世識。
數識,即數目。
處識,《顯識論》稱為器識,從狹義來講,係指地、水、火、風四大,色、聲、
p. 189
香、味、觸五塵。從廣義來講,包括十方、三界,十方即東、西、南、北、上、下、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言說識,《顯識論》稱為四種言說識,是依見、聞、覺、知所起的語言。
自他差別識,即一切有情眾生自身和其他的種種差別。
善趣惡趣死生識,即有情眾生在人、天、阿修羅三善趣和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的生死流轉。
She-lun-shi was scholars of one school who speacialy propagated Mahāyāna-saṃgraha in the date between Chen and Sui Dynasties. The founder was Paramārtha. His disciples Hui-kai etc. were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She-lun-shi. The third generation included Zhi-yin, a disciple of Zhi-kai, and others. The fourth generation was Hui-jin, a disciple of Sen-rong, and others. Among the fifth scholars of this school Ling-jue the disciple of Zhi-ning was most famous and also some others.
The protruding characteristic of She-lun-shi's philosophical theory is the nine consciousnesses. There is another amala-vijñāna, the ninth conscicousness in addition to eight consciousnesses.
關鍵詞:1.Master of Mahāyānasaṃgraha 2.ālaya-vijñāna 3.Amala-vijñāna 4.pearamārtha
[1] 《續高僧傳》卷1〈陳南海郡西天竺沙六拘那羅陀傳〉,《大正藏》冊50,頁429。
[2] 參見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下冊。
[3] 四大譯經家,有兩說:一、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二、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淨。
[4] 《大正藏》冊50,頁429。
[5] 《大正藏》冊50,頁527。
[6] 《大正藏》冊50,頁432。
[7] 《續高僧傳》卷10〈隋丹陽聶山釋慧曠傳〉,《大正藏》冊50,頁503。
[8] 《續高僧傳》卷10〈隋丹陽聶山釋慧曠傳〉,《大正藏》冊50,頁503。
[9] 《大正藏》冊50,頁431。
[10] 《大正藏》冊50,頁431。
[11] 《續高僧傳》卷11,〈唐京師大興善寺釋法侃傳〉,《大正藏》冊50,頁513。
[12] 《續高僧傳》卷10,〈隋彭城崇聖道場釋靖嵩傳〉,《大正藏》冊50,頁501。
[13] 《大正藏》冊50,頁671。
[14] 《大正藏》冊50,頁544。
[15] 上座,是全寺之長,與維那、典座總稱為三綱。
[16] 《續高僧傳》卷11〈唐京師大興善寺釋法侃傳〉,《大正藏》冊50,頁513。
[17] 《大正藏》冊50,頁532。
[18] 《大正藏》冊50,頁717。
[19] 《大正藏》冊50,頁530。
[20] 《大正藏》冊50,頁505。
[21] 《續高僧傳》卷18〈隋西京禪定道場釋曇遷傳〉,《大正藏》冊50,頁572。
[22] 《續高僧傳》卷18〈隋西京禪定道場釋曇遷傳〉,《大正藏》冊50,頁572。
[23] 《續高僧傳》卷18〈隋西京禪定道場釋曇遷傳〉,《大正藏》冊50,頁574。
[24] 《續高僧傳》卷20〈唐京師弘法寺釋靜琳傳〉,《大正藏》冊50,頁590。
[25] 《續高僧傳》卷22〈唐京師普光寺玄琬傳〉,《大正藏》冊50,頁616。
[26] 止觀,「止」是梵文Śamatha的意譯,音譯奢摩他,意謂禪定;「觀」是梵文Vipaśyanā的意譯,音譯毘婆舍那,意謂智慧。
[27] 《大正藏》冊50,頁671。
[28] 《續藏經》冊34,頁720~721。
[29] 《大正藏》冊42,頁104。
[30] 十二部經,是從內容和形式區分的十二種類型的佛經:一、修多羅(sūtra),佛經中的長行(散文體)直說;二、祇夜(geya),長行和詩體的結合;三、和伽羅(vyākaraṇa),佛給菩薩授記;四、伽陀(gāthā),頌體;五、優陀那(udāna),不用別人發問,佛自己宣說的經文;六、尼陀那(nidāna),記述佛說法的因緣;七、阿婆陀那(avadāna),譬喻;八、伊提目多伽(itivṛttaka),佛弟子前生因緣;九、闍陀伽(jātaka),佛前生事迹;十、毘佛略(vaipulya),大乘經文;十一、阿浮陀達磨(adbhutadharma),記佛的神通;十二、優婆提舍(upadeśa),論議。
[31] 《大正藏》冊42,頁54。
[32] 《大正藏》冊31,頁121。
[33] 《大正藏》冊50,頁546。
[34] 《大正藏》冊30,頁1020。
[35] 《大正藏》冊31,頁872。
[36] 《大正藏》冊44,頁532。
[37] 《大正藏》冊44,頁516。
[38] 《大正藏》冊31,頁868。
[39] 《大正藏》冊31,頁876。
[40] 《大正藏》冊31,頁879。